别小看盲盒这个小玩意,它已经形成了一个千亿市场经济。
2019年8月,天猫发布的《95后玩家剁手力榜单》显示,95后最烧钱的爱好中,潮玩手办排名第一。每年有20万硬核玩家,一年在盲盒上花费超过2万块。有些疯狂的消费者,一年甚至要花上百万。
2020年儿童节,拼多多数据统计显示,十大热销商品榜上,盲盒排第二。
一个巴掌大的小玩具,成本只有几块钱,为何能成为当代硬核烧钱方式的大哥大?
卖什么不重要,怎么卖才是关键。
只要够神秘,万物皆可盲。
研究用户心理的《上瘾》这本书,提过一个问题:是什么让产品脱颖而出?是什么决定了产品的走红或消失?
答案是:当产品进入了用户的习惯区间,产品就获得了持续的生命力。
让它进入你的习惯区间,其实就是让你对它上瘾。等你上瘾了,掏心掏肺掏钱,一切就都水到渠成。
书中提到了 “上瘾模型”的四个阶段: 触发→行动→多变奖励→投入
对某个产品上瘾的过程,可以想象成谈恋爱的过程。
第一步触发,引导你认识和接触产品,就像你和恋人在人群中看对了眼。第二步是行动,相当于你去追求人家,开始主动了解对方。第三步,追求的过程中,有无数不可预期的“惊喜甜蜜”等着你。最后,就像热恋一样,你沉浸其中,想拥有TA的一切。你投入产品越多,就越离不开它,继而引发下次“触发”,从而开始一个正向循环。
在我们的身边,上瘾模型几乎无处不在,不管你买不买盲盒,它都与你我息息相关。
这篇我们就从“上瘾模型”入手,讲讲盲盒经济背后的故事。
01
为了让你在人群中多看它一眼
盲盒商家有多努力?
前几天,对面同事拿给我一个只有五厘米高的小摆件看,说是儿童节滴滴搞活动,她打车正好坐上了活动专车,专车赠送了玩具。
我细一看logo,真巧,正是泡泡玛特的盲盒。
滴滴跟泡泡玛特联合搞的这场活动,在上瘾模型中,是典型的“触发”,就是为了让你能在人群中多看它几眼。
此外,泡泡玛特还与各种明星、综艺、淘宝活动合作,通过视频博主直播带货,不停地“刷存在”。
▲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的微博截图
线下,各种零售店、线上渠道、机器人商店、批发和展会,让你眼不见都难,在场景上不断激发你的购买动机。
截至2019年底,泡泡玛特在国内一二线城市的线下直营店已经有114家,拥有825台机器人商店。
利用不同场景触点,向目标人群投放,让潜在用户不断接触它,触发用户购买欲望。这就是盲盒的“触发”操作。
▲泡泡玛特在北京密集的线下门店
当你踏入盲盒体验区的那一步,你兜里的钱就已经开始飞向商家了。
2018年12月1日,对于盲盒玩家无疑是个历史性时刻。
这一天上午10点整,泡泡玛特开售潘神洛丽圣诞系列盲盒,全球限量3000套。当天凌晨两点,线下实体店就开始有人排队,线上抽盲盒的小程序、App几乎瘫痪。
对于狂热玩家来说,盲盒已经不是一种产品。
85后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说:“Molly之所以能成为大家喜爱的形象,背后的逻辑更像是100个人心中有100个哈姆雷特。它把自己的灵魂掏空,你可以把你的灵魂装进去。”
《南方周末》曾经采访过很多盲盒玩家。其中有位胡先生,运营一个盲盒玩家社群。
“大部分玩得比较深的都有内伤,即便没有内伤也很孤独。”胡先生也不例外。
他家庭不圆满,所以他玩盲盒都一次性买下一整套。
“人家有8个兄弟姐妹,你非要拆开,你不觉得特别没意思吗?我还是喜欢全家福,都在最好。”
还有一位玩家周影,刚入坑一年,家里的盲盒就已经摆满了客厅一整面墙。灯泡坏了,下水道堵了,晚上失眠,觉得人生一团糟时,她觉得这些不会说话的玩偶给了她慰藉。
“盲盒使我快乐”,“盲盒给我希望”,“盲盒让我找到群体认同”,“盲盒给我慰藉”……
看到那个嘟嘟嘴的盲盒娃娃,很多人都会把它当做自己。自己高兴时,娃娃就是高兴的。自己沮丧时,娃娃就是沮丧的。
当一个人对产品产生了心理认同,BANG!
上瘾模型的第一步完成了。
02
表面“物美价廉”的盲盒
背后用接连不断的新品“钓大鱼”
跟网上动辄千元的手办相比,盲盒单价不高,大多数是59-79元,看似非常物美价廉。
这个单价设计得非常巧妙。
若是十几块钱,就像街边的玩偶公仔,太low,玩家拿不出手。超过一百块钱,在用户心理上等于上升了好大一个门槛,绝对会影响用户的复购率。
59块钱,你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也就两杯奶茶的价钱,不如买个盲盒?
而且,商家已经360度完美铺好了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只要你有够得到的钱,没有你够不到的盲盒。我试了一下,在京东上买盲盒,上午10点前下单,下午就能送到你手里。
你看,无论是在时间、体力还是金钱上,盲盒商家都把门槛降低到了最简单的地步,让买家往里涌。
但商家怎么会就此罢休?
他们会提供足够的诱惑,不断地激发你行动。
盲盒最大的坑不在于单价,而在于新品不断。
以泡泡玛特为例,每个系列都会按季节发售,一个系列十几个款式,每个款式动作、表情、服装上都有变动。
每个新品都在向你招手,买了第一个,就总想再看看别的款,反正一个也不贵。
不知不觉地,你就很容易陷入买买买的无限循环。
降低初购门槛的同时,又新品不断,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产品复购率。你复购率越高,商家就越容易把购买盲盒培养成你的习惯。
降低准入门槛,提高你的行动能力,这种培养用户习惯的套路,不仅仅限于盲盒经济,在我们生活中比比皆是。
比如玩微博。新浪博客年代长文为主,博客只是少部分人的舞台。微博来袭,把门槛降低到140字,人人都能写微博,微博就变成大多数人的社交平台。
比如说游戏。很多游戏开发商都会免费开放游戏,等到玩家上瘾后,再用虚拟道具、超能力这些需要氪金的操作榨干玩家的钱包。
比如说工作用的办公软件。我现在用的石墨文档是无广告免费版,我用得很顺手。最近它一直提醒我免费版到期了,不断引导我使用付费版本。我已经培养了用户习惯,自然就会去买它的付费版本。
查理芒格说过, 用户对产品形成使用习惯后,对它的依赖性就会增强,对价格的敏感度就会降低。
要警惕那些免费的东西,因为它们往往是最贵的。
要警惕那些便宜的东西,因为它们在放长线钓大鱼。
03
盲盒的“盲”
让年轻人变成追逐快感的赌徒
这几天我在网上看到一条新闻。
一个12岁的小姑娘,偷偷转走了妈妈的存款,三天就买了一万多块钱的盲盒。
不少人评论说:现在小孩子的自制力真差。
其实不光是小孩子,对盲盒上瘾的成年人比比皆是。
让买家对盲盒感兴趣,神秘元素是关键。
而让买家对盲盒上瘾,无穷的多变性是关键。
就拿泡泡玛特来说,一整箱盲盒有12套盲盒,一套盲盒里有12个娃娃。有些“端箱”玩家,一端就是一整箱144个娃娃。
为啥要端箱?
一整箱144个小娃娃里,有一个是隐藏款。大多数玩家,都对收集隐藏款充满了渴望。为了保证买到那个隐藏款,他们甘愿一次性花掉144个娃娃的钱。
盲盒就像人生的那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吃到的是什么味道。
隐藏款的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和期盼,确定后随之而来的不甘心或者满足感,就像赌博、彩票和游戏一样,深深地抓住玩家的情绪。
让买家着迷的,正是拆开盲盒前的不确定性,以及拆开后收获的小确幸。
这是泡泡玛特最大的盈利策略。
这就说到了上瘾模式的第三个阶段——多变的奖励。
心理学家斯金纳在1950年代开展过一项研究。他将小白鼠放入装有操纵杆的笼子里,只要压动操纵杆,小白鼠就能得到食物。小白鼠很快发现,压动操纵杆和获得食物这二者之间存在因果。
后来,斯金纳做了一点小小的变动:小白鼠压动操纵杆后,不再是每次都得到食物,而是有时能得到,有时得不到。
当小白鼠只能间隔性地得到食物时,它压动操纵杆的次数明显增加了。
多变性的介入,使得它更加频繁地去做这个动作。
盲盒上瘾最大的秘密是“ 盲 ”。
给盲盒设计近乎无穷多变的奖励,是商家吸引买家的决胜法宝。
抽盲盒的心理过程,就是获得多变奖励的过程。玩家投入真情实感和真金白银,却不知道下一个抽到的是什么。拆开盲盒时瞬间的失落或者惊喜,形成强烈的消费体验。
求之不得,辗转反侧,寤寐思服。
求而得之,普大喜奔,广而告之。
玩家抽的不再是盲盒,而是那份抑制不住的多巴胺。
“限购”、“新品”、“收藏”……每一个字眼,都给盲盒增添了一份无形的价值暗示,让抽到盲盒的玩家产生心理优越感。
由此, 盲盒还催生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