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科学网

米尔扎哈尼:首个女性菲尔兹奖获得者,逝世仍能改变宗教观念精选

已有 18787 次阅读 2017-7-18 21:34|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说到伊斯蓝教女性,大家可能会想到一个拿黑色头巾包裹头部的形象。

一年前,网上曾流传过一张叫做也门小姐选美的照片,照片里姑娘们都用黑布包裹全身,只露出一双眼睛。

虽然调侃意味居多,但也能由此看出伊斯蓝教对女教徒外形的管束之严。

伊朗便是政教合一的典型范例,伊朗的女性在公共场合是强制佩戴头巾的。

在电视、报刊、杂志上出现的女性形象,更是要为全国上下做个好榜样。

但在近日,伊朗国内媒体首次打破了这近30年来的禁忌。

他们发布的“女数学家玛丽安·米尔扎哈尼去世”的新闻里,米尔扎哈尼“大方”的登上报纸。

一部分仍然遮挡住头发,但已有放全头的报纸

但媒体并不是一直这么胆大。

在2014年,米尔扎哈尼因为卓越成就成为了首个获得菲尔兹奖(数学界的诺贝尔奖)的女性。

当时鲁哈尼在推特上发表了贺词,还附带了一张戴面纱照片和一张露出头部的照片。

媒体却不敢这么做,他们将米尔扎哈尼的照片稍作处理,或是引用旧照片,以表示政治正确。

这引发了伊朗国内的剧烈讨论,人们甚至忽略了米尔扎哈尼的成就,而着力讨论头巾的问题。

上图为原图,下图为媒体P图

尽管这次伊朗官方用来吊唁的照片依然选择有头巾的照片,但被打破的禁忌不止如此。

因为米尔扎哈尼在美国留学时,与一位非教内男性结婚,育有一女,按照伊朗的法律规定,这本该不被接纳,子女也无法入境伊朗。

为了让米尔扎哈尼的女儿将来能够回乡探亲,60名伊朗议员紧急推进法律的修改,允许与外国人结婚的伊朗女性的子女获得伊朗国籍。

官方吊唁用图

米尔扎哈尼也不会想到,在她离世之后,她的影响力足以让一个顽固的政权产生转变。

但无可厚非,米尔扎哈尼代表女性在男性“统治”的数学界开辟疆土,影响之大又何止一个伊斯蓝国家。

斯坦福大学的校长说过:她已走得太远,她的影响将会使为她所激发的成千上万的女性追求数学和科学的发展。

米尔扎哈尼出身在伊朗首都德黑兰的一个宗教家庭。

当她还是一个小孩的时候,她其实一点不喜欢数学。

她更喜欢文学,她经常出入学校附近的书店,然后随机买下一本书来看。

她曾幻想自己长大后成为一位受万人瞩目的文学家,她的笔下能够诞生许多伟大的人物。

数学当时对她来说实在糟糕,她总是读不好数学,老师也认为她不具备数学的天赋。

在那个年纪,其他人的眼光实在太重要,以至于她彻底对数学失去兴趣。

但幸运的是,她在女子高中迎来了新的转机。

她在一次解决了3道奥赛难题后,开始发觉自己有能力解决这些题目。

她试着和校长自荐参加奥林匹克竞赛,只是在那之前伊朗的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队从没有女孩出赛。

但校长并不在意,她相信米尔扎哈尼有能力去尝试一下, 即使她是第一个。

在伊朗全面伊斯蓝化后,为了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曾大力发展推进教育。

随之而来的反倒是校园内女生比例夸张地提高到了60%,而大学男女比例1:2同样严重失衡。

但即使这样,大多女性不过为了学习后提高自己的婚嫁价值。

像米尔扎哈尼这般主动获取知识,甚至涉足男性主宰的学术领域更是少之又少。

伊朗首都德黑兰

17岁的米尔扎哈尼在国际竞赛中,以比满分少一分的优越成绩拿下冠军。

第二年,她连上年丢掉的那一分都不放过,以满分再次夺冠。

米尔扎哈尼没有让校长的希望落空,也给自己机会爱上数学。

在她多年后回忆起这个时期,不由感慨,为了发现数学的美,你必须花一些精力和努力。

米尔扎哈尼和父母合照

米尔扎哈尼从德黑兰的谢里夫大学完成数学本科学位后,她来到哈佛大学读研,在这里她遇到了自己的恩师麦克马伦。

起初她许多东西听不明白,但很快他就被双曲几何的美深深吸引。

当这些有着两个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