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师范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简介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学科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招收研究生,2001年获批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是青海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最早开始研究生教育的二级学科。老一代学者姜书阁、聂文郁等曾经在此辛勤耕耘,建立了求真务实的学术传统,逐步形成了“诗经学”研究、《文心雕龙》研究、“红学”研究为特色的研究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学术影响力。本学科拥有一支学缘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科研成果丰硕,近年来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完成及在研省级项目十余项,发表论文一百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3部,编写教材多部,多次获得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本学科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现设置先秦文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宋元文学、古代文论等招生方向。
汉语言文字学
青海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学科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研究生教育,2004年获批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是青海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传统优势专业。老一代学者王宁、张成材等为本学科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形成了文字学、西北方言、方言与地域民俗文化等特色研究方向。近年来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在《中国语文》《方言》等学术期刊发表了一批高质量论文,在国家通用语推广和地方语言保护等方面承担了重要的社会服务责任。本学科与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兰州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建立了密切的学术联系,合作搭建高水平科研平台,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条件。本学科教研团队年龄、学缘结构合理,学术积累深厚,研究方向互补,现设置古代汉语、汉语方言学两个招生方向。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是青海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具有深厚学术积累的传统优势学科,20世纪的80年代,以老一代学者范泉教授为核心,以《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辞典》的编纂、出版为标志,确立了该研究方向在青海省内的优势地位,涌现了诸如范亦豪的老舍研究、张建生的鲁迅研究、陈丙寅的现代诗歌研究等一批在全国范围产生影响的学术成果。近年来,中青年学者紧密追踪本学科发展的前沿领域,在“现代左翼文化与现代文学”、“西部地域文学”、“当代少数民族汉语写作”等研究领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获批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多项成果获得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及青海省文艺评论优秀成果奖励。本学科师资雄厚,年龄、学缘结构合理,具有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现设置“中国近现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中国近现代文学史学史”、“中国当代地域文学研究”等四个招生方向。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是一个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领域。其宗旨在于以总体文学的研究为背景,以不同民族、不同文明背景的文学及文化现象为素材,通过沟通和对话,促进东西方异质文化之间文学的互识、互证与互补,探寻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相互交流、影响的轨迹,促进文学与哲学、人类学、心理学、艺术等领域的交叉与互渗。青海师范大学文学院是本省最早培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教育单位之一,充分整合校内及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盐城师范学院等高校的教研资源,拥有一支学术水平较高、梯队合理、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现设有比较文学理论、中外文学与文化比较两个招生方向。
中国古典文献学
青海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是2005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07年开始招生。现有研究方向为藏族古典文献研究。经过多年努力,在文献整理研究方面有着较为丰硕的成果,以地方文献研究和少数民族文献研究特色奠定了本学科的学术地位。近年来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跨文化对话》《中国藏学》《西藏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国高校古籍整理项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等。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全面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水平,从事文献学教学与研究的专业人才。学位获得者可从事文献学及相关业务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从事文献研究、地域文化研究、编辑出版、党政管理、各级学校等种类和部门工作。
课程与教学论(语文)
青海师范大学文学院是青海省较早倡导和发展语文学科教育理论与实践方向的教学单位,2012年开始招收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方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本学科密切追踪学科研究前沿,充分整合校内师资力量,吸纳本省及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知名高校教研资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人才培养体系。本学科教研队伍,年龄、职称、学历、学缘结构合理,承担多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类项目及青海省教改项目,学术积累较为深厚,教学经验丰富。本专业开设主要课程有语文教育史、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材研究、语文教学设计、语文教学经典案例、中高考语文研究、多版本语文教材比较研究等。
学科教学(语文)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具有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主要培养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青海师范大学文学院自2007年起招收语文学科教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是青海省最早开展专业硕士教育的教学单位之一。本专业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职业道德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本专业在培养方案制订密切结合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强调吸收中学教学一线优秀教师参与人才培养教育的全过程,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培养体系。本专业开设主要课程有语文教育史、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材研究、语文教学设计、语文教学经典案例、语文教学发展前沿专题、语文教学技能训练等。
生物学
青海师范大学生物学学科是本校较早建立的学科,初设于1958年,连续被列为“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省校重点建设学科;2000年获批植物学二级学科硕士点,2011年获批一级学科硕士点。本学科立足青藏高原独特地域与特殊生态环境,依托青海师范大学学科综合以及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集成创新平台优势,面对青海“生态立省”战略所赋予的学科使命,在植物学、动物学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主干学科以及高原资源生物学特色学科方向上,实施高原生物学科技创新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现已成为青海省乃至我国中西部地区生命科学科技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
本学科现有教授15人,副教授1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9人,青海省高等院校“135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入选者5人,青海省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11人,青海省省级骨干教师6人。
本瞄准国际学术前沿,面对国家战略需求,立足学科长期的科教积淀,形成如下拥有一定特色的相关理论与应用基础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依托青海省青藏高原药用动植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青海省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形成机制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在植物学学科方向上,主要研究高原植物的系统进化、物种多样性演化与维持机制、关键物种的起源和物种分化以及高原特殊植物资源形成与耐逆分子机理;在动物学学科方向上,主要研究高原动物的系统发育、起源与演化、物种多样性及濒危动物保护生物学以及高原动物对低氧生境的适应机理和群体遗传学;在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学科方向上,主要研究高原植物抗逆适应的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机理、特殊生长发育调节机制以及中藏药有效成分次生代谢分子调控机制和高原特殊生境基因资源挖掘;在高原资源生物学学科方向上,主要研究高原药用植物的活性成分、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标准及中藏药和保健食药品开发以及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和内生菌多样性及动植物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培育、改良、加工与利用和新产品研究与开发。近五年,本学科承担科研项目累计65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1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0项,科研总经费4325.5万元;发表论文189篇,其中SCI收录78篇;出版学术专著7部;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技奖励4项;获授权发明专利4件,开发和转化产业关键技术6项。
生态学
青海师范大学生态学学科是根植于本校最早建立的生物学学科,连续被列为 “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省校重点建设学科;2006年获批二级学科硕士点,2011年获批一级学科硕士点,2014年在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下招收高原生态学方向博士生。本学科立足青藏高原独特地域与特殊生态环境,依托青海师范大学学科综合以及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集成创新平台优势,面对青海“生态立省”战略所赋予的学科使命,在动物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主干学科以及高原湿地生态与生态系统服务特色学科方向上,实施高原生态学科技创新与高层次人才培养。
本学科拥有青藏高原地表过程与生态保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青海省湿地生态系统重点实验室1个,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1个,青海湖湿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试验台站1个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现有教授13人,副教授14人,博士生导师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6人,青海省高等院校“135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入选者3人,青海省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9人,青海省省级骨干教师4人。
本瞄准国际学术前沿,面对国家战略需求,立足学科长期的科教积淀,形成如下拥有一定特色的相关理论与应用基础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在动物生态学学科方向上,主要研究高原动物多样性及濒危动物保护生物学和高原动物对低氧生境适应机理;在植物生态学学科方向上,主要研究高原植物多样性与适应进化机制和高原特殊植物资源形成与耐逆分子机理;在生态系统生态学学科方向上,主要研究高寒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其对气候变化响应和高寒生态系统退化机理与保护以及恢复重建技术;在高原湿地生态与生态系统服务学科方向上,主要研究高原湿地青海湖流域生态水文过程与灾害防控模式和高原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生态补偿机制。近五年,本学科承担科研项目累计70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1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8项,科研总经费6542万元;发表论文220篇,其中SCI收录60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研究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2项;获授权开发和转化产业关键技术5项。
学科教学(生物)
学科教学·生物方向培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高水平从事基础教育和中职教育生物教学、管理及研究的骨干教师。该方向主要围绕与生物学有关的教学与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开展研究,包括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与教学管理、教学技术与教学设计等课程教学探索与改革研究。该硕士点目前拥有教授7人,副教授6人,其中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2人,青海省高等院校135高层次人才3人,青海省省级骨干教师5人,校级优秀教学奖获得者3人,多人分别主持参与青海省生物科学重点专业建设,校外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指导专家多人,在生物学教育硕士人才培养方面具备雄厚的学科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计算机应用技术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青海省最早建设的计算机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的主体和支撑专业之一。2003年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成为省内第一个具有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单位。2011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权点,2013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5人,其中青海省“昆仑学者”特聘教授3人,教授12人,副教授9人,讲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8人;共承担科研项目52项,其中国家重大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其他省部级以上项目37项。已完成项目27项,在研项目25项,主持项目经费合计1200多万元;发表论文200余篇,80余篇论文发表在核心刊物上,其中SCI/EI收录20余篇;出版著作40余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7项。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的主体和支撑专业之一。隶属本学位点的重点实验室有青海省藏文信息处理与机器翻译省级重点实验室,青海省计算中心重点实验室,青海省计算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青海省物联网重点实验室。隶属本学位点的学术团队有复杂网络与智能信息运用研究创新团队和信息安全创新团队。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中“昆仑学者”讲座教授1人,教授14人,副教授11人,讲师9人,其中拥有博士学位者7人,拥有硕士学位17人,有海外学习培训经历教师的比例为5%。共承担科研项目4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其他省部级以上项目37项。已完成项目25项,在研项目22项,主持项目经费合计1900余万元,正在承担的科研项目经费800余万元;发表论文150余篇,60余篇论文发表在核心刊物上,其中SCI/EI收录38篇;出版著作6部。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项。
计算机系统结构
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的主体和支撑专业之一。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9人,其中昆仑学者(特聘教授)2人、教授12人、副教授5人;博士学位12人,硕士学位7人;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级优秀专家1人、青海省工程与技术学术带头人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1人。先后承担科研项目40余项,其中国家重大研发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项,主持项目经费1000余万元,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50余篇论文发表在核心刊物,SCI/EI收录20余篇;出版著作5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
软件工程(学术型)
青海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于2011年获得软件工程(学术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现有专任教师25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8人,讲师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的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级优秀专家1人,省级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人,青海省工程与技术学科带头人1人。共承担科研项目3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项,其他省部级以上项目14项。已完成项目23项,在研项目15项,主持项目经费合计1500多万元,正在承担的科研项目经费450余万元;发表论文90多篇,60多篇论文发表在核心刊物上,其中SCI/EI收录41篇;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项。
电子信息(专业硕士)
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是与电子信息行业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相关领域包括电子、通信、控制、计算机、电气、软件、光电、仪器仪表等,以及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集成电路、大数据与云计算、物联网、生物信息、量子信息等新兴方向。青海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于2013年获批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现校内骨干教师49人,其中教授21人,副教授24人;博导5人;硕导2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0人。拥有“藏语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藏文智能信息处理与机器翻译”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入选青海省高端千人计划创新团队1个、省级创新团队2个、省级计算机领域人才小高地1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共承担科研项目5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其他省部级以上项目36项。已完成项目23项,在研项目27项,主持项目经费合计1200多万元,正在承担的科研项目经费1200余万元;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在核心刊物上发表35篇,其中SCI/EI收录25篇;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项
民商法学
青海师范大学民商法学硕士点的教师队伍系青海省最早培养法学硕士的教师队伍,在多年的研究生教学和科学研究中,本学科已形成稳定而富有特色的学科研究方向:一是中日民商法比较研究。学科带头人王作全教授留学日本八年之久,精通中国民商事法律与日本民商事法律。先后在日本和国内出版及发表了《中国公司立法的展开和股份公司机关制度的中日比较研究》《公司法入门》等一系列论著。二是民法学问题研究。本方向主要侧重地域性、民族性民事法律问题研究;三是商事法问题研究。主要涉及商事法一般理论、公司法律制度及区域性商事习惯的调查与研究;四是知识产权问题研究。主要是在知识产权基本问题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展开研究。本学科方向教师近年来出版专著及教材15部,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教育部、司法部、国家民委、青海省社科规划项目、第一批青海省级智库重点研究项目等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科研成果先后获得省部级奖励20余项。王作全教授主编的《商法学》曾荣获青海省第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专著《公司法学》荣获青海省第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一等奖。此二奖项是迄今为止青海法学论著中所获得的仅有的两项一等奖奖项。
法学理论
法理学是以整个法律作为关注对象,以法律发展变化规律等共性问题作为研究内容的学科,通过揭示法的一般原理、原则、制度,对法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等重大问题作出回答,从而清晰展示法的起源、法的发展演进以及法的本质、作用,法和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法的创制和法的价值等基础性问题。本学科方向注重法治理论与司法实践、与国家及地方实际的密切结合,近年来在法文化、民族法治等方面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本学科方向的多名教师获“青海省优秀法学家”“全国检察业务专家”等荣誉称号,承担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司法部、教育部、最高人民检察院科研课题。
刑法学
刑法学是部门法学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属于法学专业二级学科。刑法学专业主要研究犯罪、刑罚、刑事责任以及罪刑关系问题,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刑事法治建设所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刑法学研究方向包括中、外刑法学、犯罪学、刑事政策学等。其中,中国刑法学以中国刑法为研究对象,对中国刑法的发展演变历史、中国刑法基本理论与哲学基础、中国刑法实务、中国刑法立法、中国刑法解释、中国刑法适用的规律和经验等进行研究,为国家刑法改革和提升刑事司法水平提供理论支持。刑法学教学团队成员长期从事刑法学或刑事诉讼法学的教学科研工作和法律服务工作,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和丰富的法律实践经验。
经济法学
经济法学是研究经济法及其发展规律的法学二级学科,在法学体系中是新兴的、独立的一门学科。我校自从法学专业开设以来,经济法学就属于法学本科教学的主干课程,在法学本科教学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12年,我院开始招收经济法方向硕士研究生,本学科现有专职教师承担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厅级课题20余项,出版专著4部,参编教材2部,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4项。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既是法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又是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具有明显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渗透的特点。它不仅涉及国内法、国际法以及法理学、行政法、经济法、民法和刑法等法学学科,而且还涉及环境科学(生态学)、环境社会学、环境经济学等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学科。本学科方向主要结合地方特色,注重对青藏高原尤其是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法治问题予以关注。
社会学
青海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学,是隶属于社会学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2012年,青海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正式招收社会学本科生,2018年获批社会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社会学教学团队依托社会学一级学科团队,主干团队共13人,其中副教授9人,讲师4人,博士9人,硕士4人,有海外求学经历者8人。长期以来,本研究团队立足于高原民族社会,致力于高原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社会与环境关系、社会治理及民族宗教等相关问题的研究,近五年来,学科团队相继承担国家社科基金3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目前,社会学专业已逐渐形成系统、成熟的教学体系和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研究方向,现培养理论水平较高、专业知识扎实,能够从事社会学教学与研究、社会服务及社会管理的高层次专业型人才。
民俗学
青海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民俗学专业,是青海省唯一的民俗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批准于2003年,2004年起招生。国内权威期刊《民间文化论坛》于2006年第6期曾专文评介本学科建设成就,并给予高度评价。2007年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民俗学教学团队12人,其中教授5人,博士6人,其余均为硕士。数位教授被聘为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的专家,从学术资源方面发挥资政作用。近年来出版了《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西北民俗文化丛书》《青海民俗文化论萃丛编》《青海花儿大典》《大文化与小传统——民俗文化论萃》《中国节日志·春节(青海卷)》等多部专著,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985项目、国家古籍整理项目、教育部人文科学项目等14项。同时,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邀请国内多位著名民俗学家担任兼职教授,承担硕士研究生部分课程教学工作,还与日本、美国等民俗学者建立了良好的交流机制。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理论水平、从事民俗学教学与研究的专业人才。学位获得者可从事民俗学及相关业务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亦可从事各行各业的文化宣传、文化旅游、新闻出版、刊物编辑及党政管理等部门的工作。
人类学
青海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人类学,是隶属于社会学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侧重文化人类学。2018年按照社会学一级学科进行招生。人类学教学团队依托社会学一级学科团队,主干团队8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6人,其中博士5人。教学团队长期聚焦青藏高原文化人类学研究,近年来承担国家社科基金5项目、教育部人文科学等省部级项目多项,出版《神圣的文化建构》《神圣建构与世俗秩序》《青海宗教》《雪域传奇》等多部专著,在《民族研究》《中国藏学》《青海民族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过百篇。同时,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邀请国内多位著名文化人类学家访问讲学。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理论水平、从事人类学教学与研究的专业人才。学位获得者可以从事人类学及相关业务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从事地方文化研究宣传、文化旅游、新闻出版、党政管理等部门的专门工作。
社会工作
青海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工作专业于2002年开始本科专业招生,是青海省最早培养社会工作本科学生的教学单位,省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5年开始招生社会工作专业硕士(MSW),2017年开始招生非全日制在职研究生,是2013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的“国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现有专职教师 12人,其中教授 2人,副教授6人,讲师 4 人;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7人;教师中有1人入选青海省优秀教师,1人入选2013年“全国社会工作优秀人物”。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点以本科专业为基础,逐渐形成成熟、稳定的教学体系,现有三个稳定方向:民族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形成了鲜明的专业特色和地域特色;本学科队伍具有较强的科研和教学实力,科研成果丰硕,近五年在国内各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百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十余项,并获多项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现代化、高层次的社会工作实验室为专业教学提供保障;多层次常态化贯穿全程的递进式实习体系(课程实习、集中实习、毕业实习)符合国际培养规定;“实习+就业”的实践课程体系,实现了校内学习与机构实践、实习与就业、就业与创业的无缝对接;能在民政、社会保障、卫生等政府部门部门、教育机构以及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福利、社会服务和公益团体等机构从事社会服务、社会保障、社区发展与管理、社会政策研究、及社会发展项目的评估与执行等工作。
教育学原理
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科发端于1956年建校之始,1997年获批省级重点学科,2000年获批教育学原理硕士学位授权点,2011年获批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入选青海省博士学位授权点建设学科,2013年增设中国教育史博士学位授权方向,列为省“双一流”建设学科。2018年根据国家“对口援青”战略部署,成为北师大重点支持学科。目前拥有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管理理论、教育哲学、教育生态学、教育政策等研究方向。本学科是青藏高原地区历史最悠久、办学水平最高的学科,在青藏高原地区教育发展中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本授权点师资团队学缘结构合理,年龄结构均衡,学历层次高,研究成果丰硕。在长期的学科发展和建设中,不断拓展研究领域,在吸收自然科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形成了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教育政策研究、教育管理研究、教育生态研究、教育哲学研究等一系列独具特色的研究领域,促进了青藏地区教育学学科的发展,彰显了以民族教育理论研究为主的学科特色,对促进青藏地区教育改革与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
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学院)
课程与教学论是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的二级学科,从2006年开始招生。现有课程与教学理论、课程论、教学论、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学科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地理、历史、音乐)等稳定的招生方向,有一支具有较高理论修养,熟悉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的“双师型”培养队伍。本专业学术团队实力雄厚,人员构成多元,年龄结构均衡,学历层次高,是西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智囊团队。本专业的目标是培养适合国家和地方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领域的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和学术后备人才。学位获得者可以从事教育教学管理、科学研究及相关学科的教学研究工作,也可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相关科研院所等部门工作。
教育史
教育史是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科发展的重要方向,2013年增设中国教育史博士学位授权方向。教育史方向旨在培养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的教学和研究人才,培养做人与做学术合一的创造性人才,培养教育思想史的爱智者,为教育史博士生培养输送人才。教育史分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两个方向,偏向中国教育思想史和外国教育思想史研究,兼顾教育制度史研究。中国教育史以中国哲学史为核心课程,同时,开设中国教育思想史课程。外国教育史以外国哲学史为核心课程,同时,开设外国教育思想史课程。另外,还要开设中国教育史经典阅读和外国教育史经典阅读。毕业学生可以从事相关教学和研究工作。
学前教育学(学术型)
青海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专业,是2014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是青海省主要从事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优势学科。本授权点师资团队学缘结构合理,具备良好的学术基础、优势明显的学术梯队和良好的研究条件和环境。先后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取得了较突出的科研成果。旨在培养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扎实教育基本理论和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与研究能力;能够从事幼儿园教学指导、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的高素质、高层次的学前教师、学前教育研究与管理专门人才。
学前教育(专业学位)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与现代教育理念、扎实的理论基础与专业素养,较强的教育教学管理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高素质的幼儿园教师与教育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培养过程依托教育部“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青海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师范生技能平台、学前教育实训室、数字化教学平台,有青海省人民政府机关幼儿园、青海省六一幼儿园、青海省三毛幼儿园、青海省省委机关幼儿园等教育实习及专业实习基地开展实践教学工作。该专业是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是青海乃至西部教师教育的特色专业。该专业培养有高尚的师德修养、扎实的专业基础、突出的实践能力、良好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教育研究能力和反思能力的学前专业教师。
小学教育(专业学位)
本专业实行与地方政府和一线小学建立“三位一体”协作培养机制,践行“双导师制”,实践教学体系完备稳定,师范生实践技能培养特色突出。培养过程依托教育部“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青海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师范生技能平台、小学教育实训室、数字化教学平台,有青海省人民政府机关小学、西宁市西关小学、贾小庄小学、师大附小以及青海省省委机关小学等多个教育实习及专业实习基地开展实践教学工作。该专业是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14-2024)”二十个项目之一、是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是青海乃至西部教师教育的特色专业。该专业按照“面向基层,全科培养,一专多能,学有特长,素质全面”的工作思路,培养有高尚的师德修养、扎实的专业基础、突出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良好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教育研究能力和反思能力、能够胜任西部农牧区小学多学科教育教学需要的 “全科型教师”。
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硕士)
心理健康教育硕士专业于2023年获得审批,2024年正式招生。该专业旨在培养能够在学校教育领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高素质人才,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设置涵盖心理健康评估、干预技术以及相关的伦理与法律知识,以便学生能够有效应对学校教育实际工作中的心理健康问题。专业师资力量较为雄厚,团队包括2名教授、4名副教授、5名博士和1名在读博士。该专业依托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省级重点实验室、青海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与咨询中心以及优秀团队教师的实践基地,确保学生能够获得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丰富的实习实践经验。培养过程中,该专业整合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方法及技术,重点关注对中小学生和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和教育干预,帮助学生掌握应对各种心理问题的有效策略,培养具有较为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掌握从事心理健康工作实践技能的专业人才,使学生能够在学校等领域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动学校心理健康事业的发展。
高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专业以研究高等教育领域中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探讨并揭示该领域的特殊规律为主要任务。主要培养有志在高等教育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管理以及培训等工作的合格人才。青海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从2012年开始招生。高等教育学科有一支以中青年为主的学术骨干团队,研究成果丰富,学术功底深厚,学风端正朴实。本专业以高等教育的运行形态和发展基本规律为研究对象,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理论性和应用性的教育学专业。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意识、能从事高等教育领域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学位获得者必须掌握高等教育学科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及其相应的技能与方法,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掌握并能够运用一门外国语。
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
青海师范大学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专业,是2014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从2015年开始招生。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这门学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教育学为基础,吸收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传播学等学科理论成果和研究方法的综合性交叉学科。现有三个稳定的方向:少年儿童心理健康与咨询、少年儿童发展与教育、少年儿童组织与管理。核心任务是通过少年儿童组织帮助少年儿童更好地实现政治社会化,使其从小就养成良好的亲社会行为和朴素的国家、民族意识。本学科的教师团队,经验丰富,学术功底深厚,学风端正朴实,兢兢业业。学科带头人与少工委、学校等建立合作,为学生提供学习、培训和实践平台。学位获得者可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从事编辑出版、党政管理和各部门工作。
基础心理学
青海师范大学心理学科于1997年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学科,2002年开始应用心理学本科专业招生和培养,2005年获批“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18年获批心理学硕士一级学科,下设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三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从2019年开始招生。青海师范大学是目前青海省唯一拥有心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的高等院校,青海省心理学会挂靠我校。在心理学研究领域拥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建有心理学省级重点实验室、青海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与咨询中心、青海省教科文卫系统职工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等省级咨询服务中心。
基础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学科,包括实验设计、心理测量和各种具体的研究方法。青海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专业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其一是关于高原地区社会认知过程及其脑机制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其二是关于高原地区个体的认知过程及其人格调节机制的基础研究。
青海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专业的主要课程包括:1.专业基础课:发展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理论、民族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民族教育心理学和高级心理统计与SPSS。2. 专业方向课:基础心理与脑功能理论、高级实验心理学。3. 专业选修课:图文阅读的眼动研究、心理测量、团体心理咨询、心理语言学、情绪心理学、认知神经研究、事件相关电位、心理咨询案例督导、认知心理学和专业论文写作。
基础心理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学生能到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及相关部门从事心理教育、心理咨询与治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青海师范大学心理学科于1997年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学科,2002年开始应用心理学本科专业招生和培养,2005年获批“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18年获批心理学硕士一级学科,下设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三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从2019年开始招生。青海师范大学是目前青海省唯一拥有心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的高等院校,青海省心理学会挂靠我校。在高原民族心理发展与教育研究领域拥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建有心理学省级重点实验室、青海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与咨询中心、青海省教科文卫系统职工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等省级咨询服务中心。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其一主要研究个体心理发展的状况,结合不同文化背景中个体形成的心理现象,研究高原地区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到老年整个一生心理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其二,主要研究人类学习与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在促进个体心理发展变化中的心理学问题。立足地域和多文化背景,通过个性化研究,探索具有特色的高原民族心理与教育发展规律,研究双语学习、双语教学以及双语认知和发展规律等。学位获得者可从事大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心理咨询、人力资源管理、行政、司法等企事业单位工作。
应用心理学(学术型)
青海师范大学心理学科于1997年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学科,2002年开始应用心理学本科专业招生和培养,2005年获批“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18年获批心理学硕士一级学科,下设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三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从2019年开始招生。青海师范大学是目前青海省唯一拥有心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的高等院校,青海省心理学会挂靠我校。在高原民族心理发展与教育研究领域拥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建有心理学省级重点实验室、青海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与咨询中心、青海省教科文卫系统职工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等省级咨询服务中心。
应用心理学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厚的心理学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心理学现代实验方法和技能,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学术发展潜力,能够独立从事心理学科学研究、心理学工作并能够熟练地将心理学理论、方法和技术应用到具体的社会实践领域的学术型的专门人才。
应用心理(专业硕士)
青海师范大学应用心理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获批于2018年,2019年开始招生。本专业的设置旨在将心理学理论应用于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解决人类的心理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培养能在学校教育、工商企业、医疗、司法、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教学、管理、咨询与治疗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专业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教授5人,副教授4人,博士2人,在读博士3人。培养过程依托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省级重点实验室优势平台、青海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与咨询中心及优秀团队教师,有青海省第三人民医院、青海省湟川中学、西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西宁市城西区教育局、西宁市虎台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西宁市回族医院等6个专业实习基地开展实践教学工作。培养着重以问题解决的实效性为导向,综合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技术与经验等,形成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心理学方法技术;以心理学应用的职业化为导向,更强调其应用于实际生活及工作相结合。应用心理专业硕士的就业方向较为广泛,包括普通高校、公安局、劳教所、监狱、边检站等。此外,应用心理专业硕士研究生适合从事猎头、企业咨询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个体心理咨询及医疗卫生系统身心健康方面的工作。
体育学
青海师范大学于2006年获批体育教育训练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07年开始招生,至2023年共招生17届,累计培养研究生150名。2021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青海师范大学获批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23年开始招生。本学科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能够扎根高原地区和民族地区,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胜任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等领域教学、训练、科研及管理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学科在高原训练、高原民族传统体育、高原全民健身、高原体育保健与健康等领域成果丰硕,形成了鲜明的高原地域特色。学科点拥有“高原训练与健康研究团队”、“高原环境生物学机制研究团队”、“高原运动与脑科学研究团队”,建有青海省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心、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青海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以及各级各类实习实践基地,形成了教学与实践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青海师范大学是教育部“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会员单位,长期与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师范学院、陕西师范大学、青海省体科所等学校和企业合作共建体育学科,学校聘请上述高校的著名教授担任授权点的讲座教授,显著提升了授权点的师资力量和教学科研水平。
本学科教学团队中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游泳队备战奥运会特聘专家1人,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青海省体育领域领军人才1人、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拔尖人才1人、青海省优秀专家1人、青海省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1人,省级骨干教师3人、国家级优秀教练员1人。团队全体成员共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7部。完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课题、体育总局哲学社会科学课题、教育部规划办课题、青海省重点研发与转化计划项目、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科研课题总计20余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0余项。
体育硕士
2009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青海师范大学获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学位点面向青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和体育事业发展需要,培养专业技能好、实践能力强,能够胜任体育教学、运动训练领域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人才。
本学位点包括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两个研究方向。学位点的总体目标是:形成具有青藏高原区域特色,并在国内形成具有一定影响的优势培养方向,立足青藏高原,为提升区域体育文化建设、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服务。
学位点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中国篮球协会理事和大学生篮球协会副主席1人,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游泳队备战奥运会特聘专家1人;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青海省体育领域领军人才1人、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拔尖人才1人、青海省优秀专家1人、青海省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1人;国家级优秀教练员1人、国际级裁判1人,国家级裁判3人,一级运动员1名;省级骨干教师2人、高水平的校外行业导师7人。校外实习实践基地6个。
近年来,学位点共主持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4项,教育部专项调研项目4项,青海省调研项目3项,校级重点项目3项,其它项目1项,主持项目经费合计331万元;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5部,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4项,有8项应用性成果被政府部门采纳。
外国语言文学
青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设立于1958年,是青海省历史最为悠久、培养外语专业学生最多的外语院系。外国语言文学是省级重点学科。该硕士点是2021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现设有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三个方向。其中,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主要研究领域有外语教育教学、二语/多语习得、社会语言学等;翻译学的主要研究领域有中西译学理论与实践、民族文献外译、机器翻译等;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的主要研究领域有跨国文学比较、中外文学文化关系、跨文化交际与传播等。该专业教学团队共12人,其中教授1人,博士6人,在读博士3人,入选高层次人才工程7人。近年来承担国家社科基金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出版专著7部,发表论文60余篇,具有良好的教学和科研能力。
课程与教学论(英语)
本硕士点于2008年开始招生。该专业教学团队共9人,其中教授1人,博士4人,在读博士2人。近年来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国家汉办国际汉语教学资源基金项目、青海省社科基金项目等各级各类项目十余项。本学科具有跨哲学、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和英语语言文学等学科知识的性质,运用外语教育的基础理论和外语教育领域最新发展与研究成果,研究中小学和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与原理、课程设计与教材开发和使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评价与语言测试等内容。本专业重视运用现代教学与研究手段,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着力为大、中小学英语教育事业的可持续、高层次发展培养一批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能力、研究能力的英语骨干教师,为推动基础英语教学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学科教学(英语)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具有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主要培养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科教学(英语)专业硕士招生始于2012年,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对英语教育事业具有献身精神,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功底、较高的教育学和教学论的素养以及较强的科研能力的中学英语骨干教师或科研人员。作为应用型专业学位,该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教学实践能力,尤其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方法解决英语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本学科教学团队共有16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1人,博士9人,在读博士3人,入选青海省高层次人才工程7人,是一支具有良好专业素养、教学、科研能力突出的学科队伍。本专业主要课程有英语教学论、二语习得、外语教学研究方法、英语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英语学科教学发展前沿专题等。
翻译硕士
本硕士点是2024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下设英语笔译和英语口译两个方向,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中英文功底、宽泛的人文社科知识,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具备良好的翻译实践能力,掌握不同文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能够熟练翻译有关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领域的文本,能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高素质翻译人才。该专业教学团队共10人,其中副教授5人,博士4人,在读博士3人,入选高层次人才工程3人。近年来承担国家社科基金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8项,出版专著3部,译著2部,发表论文30余篇,完成英汉翻译近百万字,口译任务百余场,是一支专业素质高、教学能力强、科研能力突出的年轻而有活力的团队。本专业主要课程有中西翻译理论、文学翻译、交替传译、会议口译、联络口译、翻译与跨文化交际、翻译批评与赏析、青海民族典籍英译、语料库语言学、时政文献英译等。
基础数学
基础数学硕士点已有18年的历史。招生方向涵盖图论、代数组合、半群等, 各具特色。图论方向主要研究图着色问题、图的谱理论及其应用。代数组合方向主要研究组合计数、极值、组合表示、图多项式理论等。半群方向主要利用双理想进行半群结构、双Cw-半群及Hall-半群等的研究。现拥有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学缘结构优化、学术气氛浓厚的师资队伍,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5人,博士4人(含在读);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1人,省级优秀专家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1人、青海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近5年已毕业硕士研究生46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获青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SCI收录文章50余篇,积累了丰富的科研经验。本学科为现代数学的基础,需向广度伸展,同时还需向深度开掘;不单是内容上的增加,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的出现上,它对数学发展的推动力是无可估量的。另外,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犹如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其未来的发展将极具生命力。
计算数学
计算数学硕士点师资力量雄厚,课程设置齐全。目前有教授7人,副教授3人,博士4人(含在读),青海省高校骨干教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近3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获青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主持国家级特色专业点建设项目1项,获青海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多项,发表SCI收录文章近20篇,科研积累丰富。目前,团队成员年龄结构合理,梯队建设科学,学缘和学历结构日渐趋于合理化,教学经验丰富,曾多次获得省、校级教学竞赛奖。计算数学是数学专业知识拓展和计算机应用专业发展的基础,是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联系最为紧密的专业之一。由于计算数学与其他相关专业联系紧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显著地社会效益,因而,以它为依托可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