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2023德国大学AI人工智能专业汇总+授课内容介绍  > 【2023年专业介绍】人工智能专业介绍

【2023年专业介绍】人工智能专业介绍

 

一、人工智能专业基本情况

2019年3月,人工智能专业获批,是全国首批获批的35所高校之一,2019年招生规模为101人。2020年6月,江西理工大学依托信息工程学院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按“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方式运行。

人工智能专业的招生方式为:2019、2020级学生按专业招生,大类培养执行;2021、2022级学生按大类招生,分专业培养执行。

人工智能专业的研究方向包括: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云计算与大数据、高性能计算、智能语音信号处理、智能医疗信号处理等方向。在人工智能领域已经具备良好的科研团队和学科特色,在人才培养中注重多学科交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环节高度融合。

图1人工智能实验室高性能计算机和机器人设备

人工智能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19人,外籍教师4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1人。专职教师全部拥有博士学位,其中江西省青年科学家(井冈之星)培养对象计划资助1人,江西省学科带头人1人。本专业拥有良好的实验实践条件,有数字图像处理实验室、语音信号处理实验室、人工智能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教育部产学协同育人实践基地等。

二、专业学科特色及办学成果

近年来,人工智能专业教研室教师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厅科技攻关项目、省级教改课题等省部级课题共计3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其中被三大检索收录论文70多篇,在横向科研方面也有较大的进展。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江西省高校科技二等奖1项。课程建设卓有成效,《人工智能》、《数字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等在线开放课程得到了广泛认可。在人工智能学科竞赛中,人工智能专业学生获得了大量的优异竞赛成绩。

图2 人工智能专业部分学科竞赛

学校鼓励学生申请到国内外高校交流培养,如中国与匈牙利政府互换奖学金项目,泰国宋卡王子大学等国外高校访学,中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高校本科交换生培养等。

图3 国内外高校交流培养

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 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教育为引领,按照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指导思想,培养具有人工智能理论基础,能够从事智能信息处理与智能系统设计的复合型高科技人才。毕业生能综合运用人工智能知识和技术,理论联系实际解决智能制造、自动驾驶、智能家居等实际问题。学生毕业后可继续攻读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等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也可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从事机器视觉、语音处理、大数据分析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毕业生毕业5年后能够被培养成工程实践能力较强、具有学科交叉背景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且能够达到以下目标: (1) 思想上,具有理想信念坚定、爱国主义情怀深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 工程上,具有人工智能理论基础,能够从事智能信息处理与智能系统设计和理论联系实际解决智能制造工程问题。 (3) 管理上,具有人工智能理论基础和团队精神,能够从事企业、高校、政府等部门管理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4) 科研创新上,具有人工智能理论基础,具有一定科研潜力,能够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处理、大数据分析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 (5) 社会责任方面,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工程伦理意识,自觉担负起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的伦理责任。能正确认识人工智能对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力,具有良好的质量、安全、效益、环保,以及伦理、责任和服务意识。

毕业要求:

(1)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人工智能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2) 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人工智能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 能够设计针对人工智能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 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人工智能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 能够针对人工智能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人工智能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 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人工智能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 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人工智能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 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 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 能够就人工智能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 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二) 学科与课程

1.学制:学制4年,最长学业年限6年

2.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3.相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

4.主干学科: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心理学、语言学

5.主要课程

(1)学科基础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数据结构、概率统计、离散数学、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操作系统等。

(2)专业核心课程:数据库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字图像处理、人工智能、模式识别、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智能语音信号处理、自然语言处理。

(3)专业选修课程:Python程序设计、JAVA语言程序设计、智能优化技术、大数据技术与应用、Web技术及应用、算法分析与设计、Linux操作系统、计算机视觉、计算机组成原理、智能传感与检测、计算机网络、通信原理、移动通信与智能技术、强化学习、人工智能伦理、物联网技术与应用、智能机器人等。

(4) 实践教学环节:集中实践28周。

6.学分要求

毕业总学分要求170学分,其中:必修课(含实践):141.5学分;选修课(含实践):25.5学分;校级公选课:3学分;创新创业课:4学分。

(三) 工作适应范围

可在智能制造、智能驾驶、智能家居、智能金融、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人工智能产业化领域从事设计、开发、制造等工作,亦可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和技术支持等工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