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全国新高考Ⅰ卷)作文题目原题:
“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高考全国1卷作文审题立意2022年全国新高考Ⅰ卷延续2021年回归传统的材料作文考法。本题回避了往年宏大主题直接入题的考查方式,重点考查考生的价值观以及理解材料、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作文材料从中国传统文化取材,引导考生由围棋之法思考其启示意义,体现了“取材传统,关照现实”的特点。题目的材料内容、写作要求和主题呈现等都极具“中国智慧”的思想深度和现实意义。考生在具体写作时,须立足材料,读懂材料蕴涵的表面意思及言外之意;但又不为材料所囿,要做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把材料作为构思立意的靶心,以材料蕴涵之意义来关照现实生活、社会和人生,方可体现《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针对作文提出的“贴近时代、贴近社会和贴近生活”的要求。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务本而妙生。
2.立足根本,创造精妙。
3.苦练本手,妙手脱俗。
4.务本生妙,妙手生花。
5.固本强基,妙在其中。
6.筑本手之基,追妙手之奇。
7.本手夯基础,妙手巧创新。
8.以本手为基础,弃俗手展妙手。
9.立足本手,创造妙手,摒弃俗手。
……
偏题立意:
1.渴望成为“妙手”,最终还是“俗手”。(未能全面解读作文材料蕴涵的真正含意,没有提及“本手”这个关键点,偏离了题旨。)
2.甘坐冷板凳,潜心等春来。(忽略“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这一提示,立意走偏。)
3.万丈高楼平地起,学习之本重基础。(未能认真解读材料,忽略了另外两个关键词“妙手”和“俗手”,将宿构作文当作考场作文。)
2022高考语文全国1卷作文题目解析本题材料语部分引用了汤临初《书指》中话,阐述了学书的过程,体现了他对中国书法艺术中“生”与“熟”的思考。
“书必先生而后熟”,此处的“生”是指生疏、生硬,“熟”是熟练、精熟。由生到熟,是刻苦修练的结果,强调的是在书法技艺上所下的功夫。用笔只有达到娴熟的程度,技巧了然于心,才能得心应手,意到笔随。
“亦必先熟而后生”,此处的“生”则与前一次不同,指的新变、创造、升华等。这句话是说,止于精熟,用笔流走于习惯,看似自如流畅,却缺少变化,显得庸常;注重雕琢,流于技术,囿于成法,看似精巧,却缺少神韵,落于俗套。因此学书不能停留在“熟”的阶段,而应由熟到生。“生”的背后隐藏的是对艺术的执着追求,透射出的是高妙的创造力和艺术境界。结合学过的课文有很多案例,比如庖丁解牛的三境界,比如文与可画竹,比如《咬文嚼字》里的“套板”反应等。
从“生”到“熟”是基础,是继承;从“熟”到“生”是突破,是创新。
这句话启示我们为人做事既要勤学不怠,脚踏实地,反复实践,技成于熟,业成于精。又要摆脱束缚桎梏,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另辟蹊径,取得突破。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本题的引导语与2022年全国甲卷《红楼梦》“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一致。考生写作时要有情境意识,举例要关注“其他社会生活领域”,且要“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作。
立意拟题:
1.由生到熟练功夫,由熟至生出新意
2.先生后熟,以熟化生
3.生疏练至熟练,熟练开辟新生
4.以生入熟,以熟创生
评阅判定要点:
1.一个完整的论述,包括生到熟,再论熟到生,顺序不可错乱;
2.第一个过程,生如何达到熟,需加以论述;
3.第二个过程,熟走向生,要阐述“生”的内涵,论述如何达成“生”的境界;
4.必须结合学习和生活。
评分细则:
1.全部符合的,论述清楚的,54分以上;全部符合,论述完整的,48分以上;
2.不结合学习和生活的,42分以下;
3.只写“生”“熟”关系一半内容的,36分以下;
4.开头引材料,后面主体套作的30以下。
阅卷反馈,平均41.2
1.不能准确判断两处“生”字的不同内涵,对“生”“熟”概念的理解不正确;
2.偷换概念,写作“基础”与“创新”;
3.未结合自己的学习与生活;
4.只写由生至熟或由熟至生,要素不全;
5.论据不准确,不会叙例;
6.结合材料的意识不强,过程与收尾大都没有扣原材料;
7.书写潦草,卷面不整。
材料看似立足“围棋术语”,实则在说基础与创新的关系。引导学生打好坚实基础、锤炼意志、奋发创新。审题时还应注意分层次抓要点,读出言外之意。第一句“‘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引入围棋术语,看似高深,没有可下手之处,但往下细读,会发现,第二句“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这句已将貌似合理实则受损的俗手排除在外了;层次清晰了许多,命题人在引导考生关注“本手”和“妙手”。第三句“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此句告知考生要把自身基础打牢固,第四句“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强调急于追求妙手而不把本手作为根基打牢的潜在影响。第五句“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对前面层次进行小结:基于本手,创新妙手,实现突破、提升。最后一句“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告知我们,如何避免出俗手,如何提高妙手的成功率,基础都在本手。
命题人运用类比手法,意在启示广大一线师生,基础不是知识的简单记忆,不是技能的机械训练,而是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掌握融通,阐明远大目标和磨砺功夫、基础扎实和创新创造的辩证关系,要深化基础,在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上下功夫,引导学生遵循获取知识和养成能力素养的基本规律,筑牢根本,守正而后创新。
2022高考语文全国1卷作文题目写作指导此题写记叙文、议论文均可,材料易理解,考生不易偏题,且选材可从古今中外的历史或当代名人、自己及身边的人入手。
考生在动笔时要注意可写自己熟悉事,可议基础创新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曾勉励青年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要“打牢知识功底、积蓄前进能量”,强调基础对于青年学习、成长的重要性。把基础夯实和开拓创新的关系缕清讲透就好。
也可分析:做任何事之前,切不可操之过急,要对基本概念和规律掌握后融会贯通后,再进行创新创造,要辩证分析。从而引导广大师生筑牢根本,先守正而后创新。
也可写自己的成长故事,要言之有物,符合记叙文的特点,在叙述中,围绕基础、创新展开,也可取得很好效果。
审题
限制性
1.材料内容的限制。本篇材料作文的内容是有关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妙手、俗手”)的论述。题目首先提出本手、妙手、俗手的概念,然后对概念进行诠释。接着题目命题人对初学者提出建议:初学者应该从本手开始。理由是: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这段论述包含了一个三元关系,包含了一个对比论证。这是考生联想和思考的基点,考生要由此出发写出启示意义来。
2.典型任务限制。“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点明写作重点在启示意义上,考生要有一个从下棋中的本手、妙手、俗手的关系向其他领域迁移的思维过程。考生的感悟与思考须针对材料而来。
3.价值判断的限制。概念的名称和概念的解释里面,都包含有对俗手的否定。对初学者的建议和对本手、妙手关系的阐释,以及对本手的肯定。材料提醒考生,作为初学者需夯实基础,练好本手。
开放性
1.立意角度相对自由。题目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中关于围棋三个术语(“本手、妙手、俗手”)的论述谈自己获得的启示,感悟和思考。考生可由“本手、妙手、俗手”触发对个人成长、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等方面的思考,并谈论三者的关系;可以从本手、妙手的关系向其他领域延伸思考;也可对初学者提出建议,希望他们夯实基础,并谈出自己的理由;还可综合论述。
2.联想和思考是开放的。考生可由围棋术语联想到其他领域的“本手”“妙手”“俗手”,进一步认识三者之间的关系。比如庖丁解牛,可谓妙手,这来自庖丁19年的本手功夫;再如《三国演义》中的马谡,战国时代的赵括,都是典型的俗手,忽视本手功夫,热衷于追求妙手,却偏偏下出俗手。考生还可以分析材料的启示意义,运用辩证思维,推而广之论及个人成长、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立足新时代背景,从新时代青年肩负的历史使命层面阐述从材料中得到的启示,体现自己的感悟与思考,提升作文立意的高度。
3.文体选择是自由的。考生可以写成记叙文,感性表达初学者对本手功夫的认识和体验;也可以理性思考本手、妙手、俗手的关系,写成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