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2022事业单位面试真题及答案  > 2022年7月2日江苏事业单位统考《综合知识和能力素质》(管理岗)

2022年7月2日江苏事业单位统考《综合知识和能力素质》(管理岗)

2022年7月2日江苏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知识和能力素质》(管理岗)试题在此发布,来自考生回忆,由公考通整理。

>>> 点击下载PDF打印版(含参考答案,查看答案解析请下载PDF版)

 

2022年7月2日江苏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知识和能力素质》(管理岗)(网友回忆版)

 

客观题部分

一、常识判断。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从1922年到2022年,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走过了百年征程。关于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党的一大专门研究了建立和发展青年团的问题

②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于1922年5月5日宣告成立

③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先进青年的活动性社团组织

④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按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指出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根本保证是()。

A、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

B、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

C、坚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D、坚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

3、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开班式中的讲话中,引用了古语“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总书记引用这句古语是要求广大年轻干部做到()。

A、信念坚定、对党忠诚

B、坚持原则、敢于斗争

C、勇于担当、善于作为

D、严守规矩、不逾底线

4、《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理想信念是人精神上的“钙”,共产党人必须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上述重要论断所依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是()。

A、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B、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关系

C、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D、肯定与否定的辩证关系

5、人民政协植根于中国历史文化,产生于近代以后中国人民革命的伟大斗争,发展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光辉实践。关于人民政协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1949年3月在河北西柏坡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

B、1949年9月21日召开的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C、1949年10月9日毛泽东被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主席

D、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进一步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合作的十六字方针

6、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下列话语与其体现的精神对应正确的是()。

A、“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雷锋精神

B、“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大庆精神

C、“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两弹一星”精神

D、“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焦裕禄精神

7、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道德资源。比如,仁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古人讲“爱人利物之谓仁”,其中蕴含的道德观念有利于滋养()的法治精神。

A、诚实守信

B、物权平等保护

C、尊重他人权利

D、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8、从大处着眼是一种从全局出发的思维方式,它提倡把问题放到大局中去定位。下列古语最能体现上述思维方式的是()。

A、不矜细行,终累大德

B、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C、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

D、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

9、学习和运用唯物辩证法,就要反对形而上学。对此我们的先人早就形成这种朴素意识,这体现在许多成语之中。下列可以体现先人这种朴素意识、批判形而上学的成语是()。

A、刻舟求剑

B、围魏救赵

C、唇亡齿寒

D、祸起萧墙

10、“最美医务工作者”“最美乡村教师”“最美铁路人”······一段时间以来,“最美”成了热词。一个个“最美人物”,以精彩的故事、不凡的业绩,展现了奋进的姿态、······(疑似缺失)、优良的职业素养,上述“最美人物”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是()。

A、爱岗敬业

B、开拓创新

C、团结互助

D、实事求是

11、为了把握和应对互联网快速发展给文化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国积极推进实施国······(疑似缺失)战略。关于我国文化数字化战略实施,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文化数字化要以国家文化专网建设为抓手

B、文化数字化要发展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

C、文化数字化要推动文化存量资源转化为生产要素

D、文化数字化要确保中华文化基因不被盗用或篡改

12、“十四五”时期,党中央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提出要建设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的养老服务体系。关于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创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

B、强化养老机构兜底保障作用

C、扩大普惠型养老服务覆盖面

D、深入推进医养、康养相结合

13、不论处在什么发展水平上,制度都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我国要通过创新制度安排,建立健全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下列未体现这一体系要求的是()。

A、机会公平

B、结果公平

C、规则公平

D、权利公平

二、言语理解与表达。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4、每一次全球化浪潮都是由技术变革推动社会经济的变革而实现的。数字经济不同于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其发展受土地、劳动力等因素限制很小,天然具有全球性竞争态势。新冠疫情发生后,数字经济的产业赋能作用增强,跨越性创新频发,正在对既有产业形成冲击并使产业竞争格局发生重构。尤其是近年来单边主义日益盛行,我国数字经济的国际影响力可能因此受到挑战,为适应跨国企业全球价值链呈现的数字化、服务化、去中介化、定制化新趋势,我国应坚持市场需求导向,以技术创新驱动促进要素集约和资源节约化配置。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是()。

A、数字经济可以不受土地、劳动力等因素的限制

B、数字经济产生之初是不具有全球性竞争态势的

C、新冠疫情发生后数字经济已重构产业竞争格局

D、跨国企业全球价值链已呈现出去中介化新趋势

15、消费是最终需求,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2020年一季度,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9万亿元,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同时,绿色消费渐成时尚,健康消费更受关注,智能产品备受青睐,消费领域提质增效,居民消费需求从生存型向发展型、品质型逐步升级。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消费水平制约着经济与民生发展水平

B、我国居民消费总体规模巨大、体量惊人

C、居民消费需求已完成转型升级

D、消费对经济具有持久的拉动力

16、任何事物都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都和周围的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观察认识事物的时候不能割断联系、就事论事,而要将其放在更大的环境背景去考察和把握。要正确认识环境。外界环境背景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约束性因素。要善于把事物与环境背景视为一体,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分析其有利与不利方面。要善于利用环境。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现代世界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深刻互动,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各国利益紧密相连,世界是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要注重改善环境。环境有客观性,但也有可塑性。必须分清哪些是可控或部分可控环境,哪些是不可控或部分不可控环境。对不可控环境,善于正确对待,尽量避免它对事物的消极影响。对可控环境,突出事物自身特色和优势,大胆改造塑造,实现环境整体优化,使其有利事物的发展。

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相符的是()。

A、之所以要联系的看待事物,是因为事物都不是孤立的存在

B、要善于把事物与该事物所处的环境背景联系起来加以考察

C、对任何事物而言其环境都有对它有利的一面和不利的一面

D、对不可控环境因素的改造能够避免它们对事物的消极影响

17、塑料的发明曾被称为“人类的一大杰作”。自19世纪以来,塑料不断“开疆拓土”,小到吸管、头绳,大到汽车、工业设备,价廉物美的塑料制品无处不在、无人不用。然而,塑料在给人们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给人类造成不得不面对的全球性环境挑战。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数据显示,全球塑料产量已从1950年的200万吨飙升至2017年的3.48亿吨。经合组织的数据表明,全球只有不到10%的塑料被回收利用。高产量和低回收率,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塑料垃圾进入自然环境,威胁人类健康和全球可持续发展。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是()。

A、日常生活几乎离不开塑料这一“人类杰作”

B、越来越多的塑料垃圾正在困扰着人类的生活

C、增速过快的塑料产量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因

D、全球废旧塑料回收利用的空间仍然十分巨大

18、农业文明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以自然为中心的。这种文明的主要生产方式是农业生产,而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就是它的“自然性”:这种生产是由“自然生命”直接进行的,而不是由人直接进行的,因而是一种“自然性生产”――粮食是庄稼自己长出来的,而不是由人在生产过程中制造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庄稼”才是真正的“生产者”。而农民的劳动只是为这种生产创造一个比较好的外部条件,“帮助庄稼”进行生产而已。农民在生产中的作用,只是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在这种生产中,决定产品的质量和数量的主要条件是自然条件(种子的优劣,土地肥沃还是贫瘠,风调雨顺还是旱涝成灾)。农业生产中这种特殊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根本上决定了人与自然的全部关系都是以自然为中心的关系。农业生产是一种“自然性生产”。农产是庄稼自己长出来的,而不是由人在生产过程中制造出来的。换言之,庄稼才是真正的“生产者”而农民的劳动只是为这种生产创造一个比较好的外部条件,帮助庄稼进行生产而已。农民在生产中,只是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在这种生产中,决定产品质量和数量的主要条件是自然条件,如种子的优劣、土地肥沃还是贫瘠、风调雨顺还是旱涝成灾等等,总而言之,______。

根据文章,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是()。

A、农业文明是完全不同于工业文明的

B、农产品不是由人在生产过程中制造出来的

C、农业文明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以自然为中心的

D、农业生产中人工的作用仅限于提升产品的质与量

19、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既要正视困难又要坚定自信,既要借势乘势又要______,不断弘扬自信自强的精神,深刻把握历史发展大势,深邃洞察时代发展潮流,______,砥砺前行,将精神自觉转化为推动历史进步的强大动力。

A、量力而行 意气风发

B、自强不息 踔厉奋发

C、逆流而上 斗志昂扬

D、一鼓作气 神采飞扬

20\航拍、喷洒农药、快递运输、灾难救援、电力巡检······近年来,无人机越来越多地______日常生产生活。随着技术升级、消费群体扩大、应用领域拓展,无人机行业的发展潜力被不断激发,同时也给各国传统______管理提出新的考验。

A、纳入 低空

B、介入 空间

C、进入 领空

D、融入 空域

21、科技正重构舞台艺术呈现,赋予艺术“呈于象,感于目,会于心”的简约美,营造诗化意境。机械舞台移动,可看作山脉涌动;光影交错辉映,可译为日月起落;虚拟视觉成像,可形塑万里山河······科技元素潜藏在视觉语言结构中,为观众创造着美好的视效体验。______图像处理算法,冬奥会开幕式震撼人心的“冰瀑”环节中,一滴水墨从天而降晕染开来,“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意境______,唤起人们心底的文化______。

A、依据 栩栩如生 情感

B、依托 呼之欲出 情结

C、依照 活灵活现 情愫

D、依靠 跃然纸上 情意

三、判断推理。本部分包括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和逻辑判断四种类型的试题,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22、①北京成立2022年冬奥会组织委员会

②提名北京为2022年冬奥会申办城市

③北京成立2022年冬奥会申办委员会

④确定北京为2022年冬奥会候选城市

⑤决定北京为2022年冬奥会主办城市

A、③-②-⑤-④-①

B、③-②-④-⑤-①

C、②-③-①-④-⑤

D、②-④-①-③-⑤

23、①航天员在天和核心舱给全国人民拜年

②神舟无人实验飞船完成空间飞行试验

③神舟飞船与天和核心舱首次空间对接

④神舟飞船首次载人太空飞行发射成功

⑤航天员首次出神舟飞船进行太空行走

A、④-②-③-⑤-①

B、③-②-④-⑤-①

C、②-④-①-⑤-③

D、②-④-⑤-③-①

24、①江某去单位附近的检测点做核酸检测

②江某上网仔细查看出差地的防疫政策

③单位领导通知江某下周一去外地出差

④江某打开手机出示两码及核酸阴性报告

⑤工作人员请外地来的江某出示相关证明

A、③-②-①-⑤-④

B、③-①-⑤-④-②

C、②-③-①-④-⑤

D、①-③-④-⑤-②

25、①有个行人急匆匆走来向少年问路

②少年怕惊了鱼只对行人打着手势

③少年坐在满是青苔的河岸边垂钩

④路人恍然大悟即向少年拱手作谢

⑤河边柳树为少年遮挡了夏季烈日

A、③-⑤-①-②-④

B、①-②-③-⑤-④

C、①-②-③-④-⑤

D、③-⑤-④-①-②

26、①当地政府在祭祀坑原址上修建博物馆

②考古人员发掘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