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依托数学专业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计算机学科的研究。1987年学校开始招收计算机专业专科生;1988年,学校在数学教育专业招收主修计算机方向的本科生;1992年,学校成立计算机科学教育系,正式招收计算机科学教育专业本科生,是省内较早开展计算机本科人才培养的单位。200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取得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是我校重点建设的学科之一。
二、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一)培养目标安徽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以“厚基础,宽应用,重能力,高素质”为培养宗旨,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综合素养,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知识、理论、方法、技能和计算思维方式,从事网络与信息安全、嵌入式系统与物联网、人工智能与图像处理、大数据与云计算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式高级专门人才,能够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政府机关及其他企事业等单位从事计算机及相关领域内的教学、研究、应用管理与实用系统设计开发工作。
(二)基本要求1.基本素质(学术素养和学术道德)
(1)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理论,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创新求实和团结合作精神,就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建设服务;
(3)具有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基本知识
(1)掌握坚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2)了解计算机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发展现状、趋势及研究前沿;
(3)把握所从事科学研究方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最新研究成果、发展前沿和动态。
3.基本能力
(1)能够运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方法、技术与工具从事计算机及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关键技术创新、软硬件系统设计、项目管理、系统和应用软件开发与系统集成等工作;
(2)能独立从事计算机学科和相关学科交叉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工作,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能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3)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听、说、读、写;
(4)具有创新意识、严谨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能力。
三、培养方向序号
方向名称
简介(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1
网络与信息安全
(1)网络安全:以数论与密码学、密钥管理和分发技术等为技术依托,研究网络安全的基本理论,系统地研究并解决网络安全中的基础理论问题,将传统网络安全技术应用在新型网络中。
(2)信息安全:以研究隐私保护、保护私有信息的多级共享安全计算模型为基础,研究数据伪装方法及安全性证明,研究可信计算、新型态网络(包括WSN、GRID、云环境等)下的节点信任评估、管理与决策技术,以及在虚拟计算模式和SOA架构下的信任问题。
作为国内较早开展信息安全方向研究的团队,在隐私保护、可信计算、安全多方计算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研发“金土工程”安全防护系统,在TDSC、WWW、INS、IDA、ICDM、CIKM等顶级学术期刊和会议发表系列论文,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1项。
2
嵌入式系统与物联网
(1)嵌入式系统:研究高性能实时通信网络、实时计算、嵌入式Internet、嵌入式中间件、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人机交互技术、分布式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结构以及嵌入式系统性能优化技术;研究专用集成电路的功能设计、仿真设计、可测试设计、时序分析、逻辑综合、故障诊断、形式验证等EDA工程方法。
(2)物联网:研究面向不同领域的物联网体系结构、相应的操作系统及相关协议、物联网系统的开发与设计;研究物联网自动识别技术、服务感知技术、定位技术、安全技术、海量数据存储技术。
该方向研究进一步拓展医疗物联网、智慧养老、无线充电、消防等物联网应用领域,在TIFS、TCSS、WWW、KBS等学术期刊和会议发表系列论文。
3
人工智能与图像处理
(1)智能计算:研究语义学、Agent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研究网络数据集成、数据挖掘及知识发现的有效算法与软件系统;研究多种智能计算技术在机器学习、模式识别中的应用;研究生物信息计算。
(2)图像处理:研究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图形图像变换、虚拟现实技术等;研究图像处理与分析、图像增强、分割和分类及其在图像去噪、图像识别、人脸识别等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研究生物医学图像处理、研究医学图像的配准、分割和分析以及在一些疾病诊断上的应用。
该方向在生物医学图像分析、脑疾病诊断、指纹修复和人脸识别等领域取得一系列具有较高显示度的研究成果,在TIP、TVCG 、PR、INS、MICCAI等学术期刊和会议发表系列论文。
4
大数据与云计算
(1)大数据:研究海量数据处理分析技术,数据存储、查询、挖掘、分析与融合技术;数据移动存储和移动处理技术;大数据安全技术。
(2)云计算:研究云平台中间件技术、云服务技术、性能优化与耗能优化、云计算软件开发、测试与评价技术等;研究虚拟机资源调度、云数据中心的能耗管理、虚拟机迁移技术、云计算环境下服务资源共享与调度技术、云安全技术。
(3)高性能计算:研究并行计算、存算一体化、量子计算等新型高性能计算。
该方向在空间数据分析、云环境可信服务计算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在TIFS、TII、TSMC、TASAE、JAS、JIIS等学术期刊和会议发表系列论文,获安徽省自然科学奖1项。
四、培养方式及培养年限(一)培养方式1.研究生培养实行学分制,在指导方法上,采用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应充分发挥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主导作用以及研究生个人的特长与才能,努力体现“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积极调动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培养研究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帮助研究生按时制定好个人培养计划。
2.导师应指导研究生学习有关课程,指导学位论文选题,检查科学研究进展情况,帮助解决科研中的困难,适时地指导研究生撰写论文,认真审阅学位论文,切实把好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关。
3.研究生课程讲授方式要有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