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将幼儿的保育和教育合为一体的慈幼机构是(D)
A.东汉邸舍
B.宋代慈幼局
C.清京师育婴堂
D.清代及幼堂
2.最早记载幼儿游戏的文献是(A)
A.《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B.《礼记·内则》
C.《周易·蒙卦》
D.《孟子·离娄上》
3.提出“小人之学”教育观点的是(C)
A.王筠
B.颜之推
C.朱熹
D.王守仁
4.王阳明主张儿童教育的目的是(B)
A.修身养性
B.明人伦
C.身心统一
D.立身扬名
5.以下属于私立蒙养院的是(D)
A.武昌蒙养院
B.京师第一蒙养院
C.江苏旅宁第一女学附设幼稚园
D.天津严氏蒙养院
6.在中国学前教育史上,确立“幼稚园”制度的学制是(C)
A.《癸卯学制》
B.《壬子—癸丑学制》
C.《壬戌学制》
D.1951年《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7.厦门集美幼稚园属于(C)
A.日本式幼稚园
B.宗教式幼稚园
C.普通式幼稚园
D.教会式幼稚园
8.南京鼓楼幼稚园的创办者是(B)
A.张雪门
B.陈鹤琴
C.陶行知
D.张宗麟
9.中国幼儿教育史上男大学生做幼儿教师的第一人是(D)
A.张雪门
B.陶行知
C.陈鹤琴
D.张宗麟
10.学前教育因种姓不同而不一样的是(C)
A.古埃及
B.古希伯来
C.古印度
D.古中国
11.学前教育呈现自发、宽松、多样化特点的是(B)
A.斯巴达
B.雅典
C.古罗马
D.古印度
12.世界教育史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是(A)
A.《母育学校》
B.《儿童教育论》
C.《幼儿教育论》
D.《爱弥儿》
13.主张通过游戏和故事让儿童学习的尼德兰人文主义教育家是(B)
A.维吉乌斯
B.伊拉斯谟斯
C.夸美纽斯
D.卢梭
14.提出“思维五步骤”的教育家是(A)
A.杜威
B.福禄培尔
C.卢梭
D.蒙台梭利
15.德国巴乌利美保育所的重点放在(D)
A.教授正确的德语
B.生活规律的教养
C.社会道德的训练
D.保护孩子的健康
16.1933年,美国政府为失业人员和劳工子女提供免费的学前教育机会,批准建立了(C)
A.保育学校
B.母育中心
C.日托所
D.儿童之家
17.日本学前教育史上第一所私立托儿所的创立者是(B)
A.谷本富
B.赤泽钟美夫妇
C.中村五六
D.福泽谕吉
18.卢梭认为主要任务是进行智力教育和劳动教育,并视为理智开发时期的阶段是(C)
A.婴儿期
B.儿童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19.“孩子能自己拿着整瓶的牛奶瓶逐渐抬高瓶底而把奶喝完”,属于皮亚杰心理认知结构的(A)
A.感觉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0.被人们称之为“幼儿教育之父”的教育家是(B)
A.卢梭
B.福禄培尔
C.蒙台梭利
D.加德纳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21.“保养性真”
主要是以孟子的性善论为依据提出的教育目的论,是相信儿童生来就有向善的本能,有不学而知的“良知”,不学而能的“良能”。蒙养教育的任务就是要保全这种生来就有的善性,使其不被外部的物欲所污染。
22.《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
中国第一部幼儿教育法规。奏定学堂章程的一部分。清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1904年1月13日)颁布。内容包括蒙养家教合一、保育教导要旨及条目、屋场图书器具、管理人事务等4章,共21节。由张百熙、荣庆、张之洞主持制订。基本照搬日本明治三十二年制定的《幼稚园保育及设备规程》。1912年“壬子癸丑学制”颁布后废止。
23.生活教育理论
是陶行知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病提出来的。生活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中,“生活即教育”是其实质,“社会即学校”是其课堂,“教学做合一”是其实施的方法。这虽然有忽视系统理论知识的不足,但从根本上讲,生活教育理论是在反对封建的旧教育、探索中国教育发展出路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克服传统教育的弊端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4.“自然后果法”
自然后果法是法国教育家卢梭首先体现出来的,是指在家庭教育中,通过让孩子体验由于自己的不良行为所造成的后果来纠正其行为的方法。
25.新兰纳克幼儿学校
它是19世纪英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罗伯特.欧文于1816年创办的,是英语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
26.“多元智能论”
加德纳经过多年对认知科学、神经科学、发展心理学、生理学、教育学、艺术教育的深入研究,1983年他在《智能的结构》一书中,反驳了上述概念,提出了完全不同的“智能”定义。所谓“智能”,就是人类在解决疑难问题或创造产品过程中所需要的能力。他认为智能不是一种能力而是多种能力;智能不是以整合方式存在而是以相对独立多元智能结构方式存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7.简述王充“教化成性”的观点。
答:
“教化成性”强调教育和防范在形成儿童善性中的作用,是王充论小儿秉性思想的主流。
在王充看来,只要加强教育,又有法度加以规范,恶人也会发生变化。王充还注意到社会环境的潜移默化对儿童的影响,还提出儿童要多接近有德行的人,耳濡目染之中便可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他用“孟母三迁”这个典型例子来强调环境习染对儿童品行形成的作用。
感谢您阅读全国2020年8月自考00402《学前教育史》真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