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卫报》12月25日的文章《2011年经济回顾》总结了过去一年全球经济大事。
1月
匈牙利从今年初开始担任为期6 个月的欧盟轮值主席国。匈牙利总理维克托・欧尔班当时就说:“我们必须在今后6个月里拯救欧元。”
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因 “打败了英格兰银行”而声名鹊起的投机商乔治・绍罗什警告说,英国面临经济衰退,除非该国放缓一揽子紧缩计划。
此外,据经济数据显示,英国的通胀率在2010年12月飙升至3.7%,越来越多的人都预测,英格兰银行将在春天到来前加息。
2月
有消息说,英国今年1月的通胀率按年率计算升至4%,创下了两年多来的新高。英格兰银行副行长查尔斯・比恩因此警告说,加息或许成了必须之举。当时即将离任的英格兰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安德鲁・森坦塞斯也持同样看法。伦敦城一片哗然,人们担心,这副“药”或许会把英国杀死。
中国国内就没有这种担忧,该国从日本手里夺走了后者保持了40多年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名号。
3月
日本发生的地震和海啸震动了全球金融市场。
与此同时,信用评级机构开始警觉了。穆迪公司把希腊的信用评级连降三级,调低至B1级,还将西班牙的信用评级降至Aa2级。欧元区内实力较弱的成员国的借贷成本继续攀升。人们由此担心,今后还需实行一揽子救助计划。
4月
评级机构开始降级成瘾了。标准普尔公司将美国债务展望评级从稳定调低至负面,这可是自1941年“珍珠港”袭击事件以来的头一遭。
与此同时,中国在年内第二次加息。
在美国,由于最后达成了削减开支的协议,联邦政府才躲过关门这一劫。但随着投资者纷纷寻求安全避难所,金价创下了每盎司1500美元的新高。
5月
在世界为金融领域寻找坚定果敢的领导人之际,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却因被控性扰在纽约被捕,无奈之下他辞去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一职。
葡萄牙与欧盟和IMF谈判达成了规模达780亿欧元的救助协议。此外,总部设在巴黎的经济智囊机构经合组织表示,英国须开始加息防止通胀。
6月
欧尔班的时间表看来仍然很有道理。在他发出警告5个月后,德国总理默克尔与法国总统萨科齐在柏林的会晤引发媒体登出“45分钟拯救欧元”的标题新闻。
与此同时,没了掌舵人的IMF对英国的紧缩措施表示支持。但因希腊有可能即将出现债务违约,股市走出暴跌行情。
国内动给希腊政府平添压力,希腊股市创出新低。
7月
可算松口气了。《华尔街日报》报道说:“拯救欧元的新办法已出台。”此前,欧洲领导人敲定一项新协议,其中包括一项旨在刺激希腊经济的“马歇尔计划”。
法国财长克里斯蒂娜・拉加德被任命为IMF新总裁。鉴于这一职位再次落入欧洲人之手,新兴国家开始主张,填补总裁一职应根据工作能力,而不是国籍。
8月
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新的债务上限协议。但令奥巴马总统震惊的是,标普像它扬言的那样,将美国AAA信用评级降至AA+级。标普认为,美国减赤计划力度太小。
瑞士采取措施,应对瑞士法郎“币值被过度高估”的局面。
9月
虽然7月已解决了有关欧元的问题,但世界各国领导人开始怀疑,他们是否真已拯救了欧元。世界主要央行打算向金融系统注入大量美元,这种协调行动旨在提振市场信心。
在英国,失业人数再次突破250万关口。IMF调低了英国经济增长预期,还警告说,戴维・卡梅伦或许不得不放缓他的削减赤字计划。
10月
默克尔和萨科齐在法兰克福举行紧急会谈,为的是再次敲定一项拯救欧元区的协议。
而后又是老一套,在将欧洲金融稳定机构的出借资金上限提高至约1万亿欧元后,欧洲领导人再次宣称获得胜利。
11月
欧元区10月取得的那场备受欢迎的胜利受挫了。默克尔和萨科齐大皱眉头,原因是时任希腊总理的乔治・帕潘德里欧提议就有关协议举行全民公决。那场公民投票后来被压了下来,帕潘德里欧也被压垮了,他辞去了总理一职。
辞职的还不止他一个。随着意大利国债收益率超过了7%,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也提出了辞职。
12月
北京对从美国进口的小汽车提高了征税额,美中两国因国际贸易问题引发的紧张态势愈演愈烈。欧盟领导人就“财政条约”达成一致,但卡梅伦此前拒绝修改里斯本条约。
年终时,IMF发出了“新年问候”,总裁拉加德警告说,当前,世界存在滑入类似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严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