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0854 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54)

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54)

一、培养目标

面向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与企事业单位对电子信息类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电子信息专业领域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知识以及管理知识、较强的工程实践和应用能力,具备创新意识和独立承担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等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能够胜任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仪器仪表工程的开发、设计、应用及管理等工作。具体要求为: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掌握本领域坚实的基础知识和宽广的专业知识,熟悉行业领域的相关标准规范,在本研究方向上具有系统和较深入的专门知识与创新实践技能,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独立担任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

二、研究方向

1.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

2.计算机技术

3.人工智能

4.仪器仪表工程

三、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四、学习方式及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制3年,学习年限2~5年。

五、培养方式

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1.课程设置厚基础理论、重实际应用、博前沿知识,着重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和工程实践类课程。课程学习须按照培养计划执行,包括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和选修课程,可在培养单位或企业开展课程教学。

2.专业实践环节是电子信息工程类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鼓励研究生到企业实习,完成必要的技术方案设计、项目开发与管理等工作,可采用集中实践和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具有2年及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应不少于6个月,不具有2年企业工作经历的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应不少于1年。实践结束时撰写总结报告,实践成果直接服务于实践单位的技术开发、技术改造和高效生产。

3.学位论文研究工作是电子信息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在一定实践经验基础上,掌握对工程实际问题研究能力的重要手段。学位论文研究工作一般应与专业实践相结合,时间不少于1年。

六、课程设置

1.课程设置:紧密围绕培养目标设置课程体系和培养环节。课程分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选修课、专业实践等。其中,公共基础课8学分,专业基础课8学分,专业方向课6学分,选修课不低于4学分,专业实践6学分。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详见课程设置表。

2.补修课程:同等学力或跨专业考生进行补修。学习与专业领域紧密相关的基础课程,具体课程参考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表。补修课程通过自学或跟随本科生听课方式进行,并取得合格成绩,但不计入培养计划和研究生课程学分。

3.校企联合培养:积极开展校企联合培养,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吸收企业优质教育资源参与研究生教育体系,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推动产学结合、协同育人,提高校企联合培养质量。

为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鼓励采用灵活的实践、实习形式。在读期间,参加学科竞赛获得校级及以上奖励;开展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获得校级及以上立项资助并按期完成;开展科研训练,参加学术会议且论文被收录或作会议报告。达到上述条件之一,可以获得1个实践学分。

七、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

1.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应用课题、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研究成果应具有实际或潜在的应用价值。同时,选题应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工作量、理论深度,主要包括新技术推广与应用,新系统、新设备、新产品、新方法的研究、工程项目设计,也可以是电子信息领域的应用基础性研究和预研专题等。

2.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既可以是研究类学位论文,如应用研究论文,也可以是产品研发、工程规划、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调研报告等。论文工作须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

3.学位论文应至少有2名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应由3~5位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组成;学位论文评阅和答辩应有相关的企业专家参加。

4.研究生在规定年限内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考核成绩合格,获得规定的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符合毕业条件,准予毕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有关规定,达到硕士学位授予标准,经校学位委员会审核通过,授予硕士学位。具体参照《河南科技学院学位授予实施细则》执行。

附件: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开课

学期

开课单位

考核

方式

备注

学位课程

公共基础课

(8学分)

20221000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2

2

1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试

必修

202210002

自然辩证法概论

16

1

1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试

202217001

研究生英语

48

3

1

外国语学院

考试

202208001

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

16

1

1

信息工程学院

考试

202308001

工程伦理

16

1

1

信息工程学院

考试

专业基础课

(8学分)

202312001

高等工程数学

48

3

1

数学学院

考试

必修

202308002

现代信息技术

32

2

1

信息工程学院

考试

202308003

模式识别

48

3

1

信息工程学院

考试

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6学分)

202308004

现代信号处理及应用

32

2

1

信息工程学院

考试

必修

202308005

计算机视觉

32

2

2

信息工程学院

考试

202308006

人工智能

32

2

2

信息工程学院

考试

计算机技术

(6学分)

2023**001

大数据应用开发

32

2

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考试

2023**002

高级软件工程

32

2

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考试

202308006

人工智能

32

2

1

信息工程学院

考试

人工智能

(6学分)

202318001

机器人平台与操作系统

32

2

1

人工智能学院

考试

202318002

深度学习应用开发

32

2

2

人工智能学院

考试

202308005

计算机视觉

32

2

2

信息工程学院

考试

仪器仪表工程(6学分)

202307001

智能仪器工程设计

32

2

1

机电学院

考试

202307002

智能计算

32

2

2

机电学院

考试

202308006

人工智能

32

2

2

信息工程学院

考试

选修课

(不低于4学分)

202308007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

32

2

2

信息工程学院

考查

选修

2023**003

算法设计与分析

32

2

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考查

2023**004

无线传感器网络

32

2

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考查

2023**005

高级操作系统

32

2

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考查

2023**006

电子信息专业英语

32

2

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考查

202318003

机器人传感技术

32

2

2

人工智能学院

考查

202307003

测试技术与信号处理

32

2

2

机电学院

考查

202307004

虚拟仪器

32

2

2

机电学院

考查

补修课程

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

202308008

数字信号处理

32

-

1、2

信息工程学院

考查

202308009

信号与系统

32

-

1、2

信息工程学院

考查

计算机技术

2023**007

数据结构

32

-

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考查

2023**008

离散数学

32

-

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考查

人工智能

202318004

人工智能导论

32

-

1、2

人工智能学院

考查

202318005

离散数学

32

-

1、2

人工智能学院

考查

仪器仪表工程

202307005

机电系统检测与控制

32

-

1、2

机电学院

考查

202307006

设备故障诊断技术

32

-

1、2

机电学院

考查

必修环节

(6学分)

专业实践

在校外企业(培养基地)进行至少1学期的专业实践,提交实践报告,进行实践考核。

-

6

3、4

实践基地

考查

必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