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单选+填空
1.【高频考点】软件生产率、软件质量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这种现
象为()
A.软件工程B.软件危机C.软件制约D.软件质量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软件危机的概念。软件生产率、软件质量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成为了社会、经
济发展的制约因素,这一现象被称为“软件危机”。软件工程是应用计算机科学理论和技术以及工程管理原则和方
法,按预算和进度实现满足用户要求的软件产品的工程,或以此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2.软件工程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获得的主要成果有()
A.CASE产品B.结构化方法C.瀑布模型D.增量模型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软件工程的发展。软件工程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获得的主要成果是提出了《软件生存周
期过程》等一系列软件工程标准;大力开展了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的研究与实践。
3.软件工程在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主要成果是()
A.CASE产品B.结构化方法C.瀑布模型D.增量模型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软件工程的发展。软件工程在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主要成果是提出了瀑布模
型。
4.下列模型中不属于软件模型的是()
A.设计模型B.概念模型C.部署模型D.实现模型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软件系统模型中的软件模型。软件系统模型分为概念模型和软件模型,而软件模型又可进
一步分为设计模型、实现模型、部署模型。
5.在软件开发中,软件系统模型大体分成两类,概念模型和()
A.行为模型B.实现模型C.逻辑模型D.软件模型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系统模型分类。系统模型分成两大类,一类称为概念模型,描述了系统是什么,另一类统
称为软件模型,描述了实现概念模型的软件解决方案。
6.软件开发的实质是实现不同层之间的“映射”,实现的基本途径是()
A.转换B.封装C.抽象D.建模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软件开发的本质。本质是不同抽象层术语之间的“映射”,以及不同抽象层处理逻辑之间
的“映射”。实现这一映射的基本途径是系统建模。
7._______是从事软件开发实践和软件工程项目管理的思想基础。
答案:正确认识软件开发
8.【高频考点】软件工程概念的提出,其目的是倡导以工程的_____、______和_____进行软件开发,以期解决出
现的“软件危机”。
答案:原理;原则;方法
9.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这一时期软件工程的主要特征为前期主要研究______,后期则开始关注
_______。
答案:系统实现技术;软件质量和软件工程管理
10.计算机软件一般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的_____及其_____。
答案:程序;文档
11.【高频考点】软件开发的基本途径是______。
答案:系统建模
12.系统模型分成两大类,一类为概念模型,描述了系统是什么;另一类统称为_____,描述了实现概念模型的软
决方法。件解
答案:软件模型
13.分层的基本动机是为了控制开发的复杂性。在需求层上创建的系统_____是对客观事物系统的抽象,即标识要
解决的问题,或称问题定义。
答案:概念模型
14.软件模型可进一步分为_____、实现模型和部署模型等。
答案:设计模型
15.软件开发的目标是将问题域中概念_____为运行平台层面上的概念;把问题域中的处理逻辑_____为运行平台层
面上的处理逻辑。
答案:映射;映射
16.文档是为了理解程序所需的________。
答案:阐述性资料
17.计算机任务的处理对象和处理规则的描述是______。
答案:程序
第一章简答
1.【高频考点】简述软件危机与软件工程的概念以及软件工程概念提出的目的。
答案:(1)软件危机:软件生产率、软件质量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制
约因素,这一现象被称为“软件危机”。(2)软件工程:应用计算机科学理论和技术以及工程管理原则和方法,
按预算和进度实现满足用户要求的软件产品的工程,或以此为研究对象的学科。(3)软件工程概念提出的目的:
倡导以工程的原理、原则和方法进行软件开发,以期解决出现的“软件危机”。
2.简述软件开发的本质以及涉及的问题。
答案:(1)软件开发的本质:不同抽象层术语之间的“映射”,以及不同抽象层处理逻辑之间的“映
射”。实现这一映射的基本途径是系统建模。(2)软件开发涉及到的问题:一是如何实现这样的映射;二是如何
管理这样的映射,以保障映射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第二章单选
1.【高频考点】在销售管理系统需求文档中出现下列描述,属于功能需求范畴的是()
A.系统应对所有已销售的应纳税商品计算销售税。B.系统应在5min内计算出给定季度的总销售税。
C.对要构建的账户接收系统,必须为月财务状况系统提供更新信息。D.任取1s,一个特定应用所消耗的可
用计算机能力平均不超过50%。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功能需求。功能需求规约了系统或系统构件必须执行的功能。例如,系统应对所有已销售
的应纳税商品计算销售税;系统应能产生月销售报表。
2.【高频考点】在销售管理系统需求文档中出现下列描述,属于性能需求范畴的是()
A.系统应能产生月销售报表B.系统应支持100个Windows95/NT工作站的并行访问C.对要构建
的引擎控制系统,必须正确处理从飞行控制系统接收来的命令,并符合特定接口控制文档中的规定D.系统必
须用C++或其他面向对象语言编写,并且系统用户接口需要菜单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性能需求。性能需求规约了一个系统或系统构件在性能方面必须具有的一些特性。例如,
系统应在5min内计算出给定季度的总销售税;系统应支持100个Windows95/NT工作站的并行访问;数据a是一种
“持久性”数据;功能“信息对比”的误报率小于1%~2%。选项A属于功能需求范畴;选项C属于外部接口需求范
畴;选项D属于设计约束范畴。
3.需求人员把自己作为系统的最终用户,审视该系统并提出问题的初始需求发现技术是()
A.自悟B.交谈C.提炼D.自审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需求发现技术。需求人员把自己作为系统的最终用户,审视该系统并提出问题:“如果是
我使用这一系统,则我需求……”。此需求发现技术为自悟。交谈是为了确定系统应该提供的功能,需求人员通过
提出问题/用户回答问题这一方式,直接询问用户需要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系统。提炼是指复审技术文档,并提取相
关的信息。
4.需求规约的基本性质包括重要性和稳定性程度、完整的、一致的和()
A.可修改的B.可测的C.可测量的D.无歧义的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需求规约的基本性质。需求规约的基本性质包括重要性和稳定性程度、完整的、一致的和
可修改的。可测的、可测量的、无歧义的属于需求的基本性质。
5.下列是需求的性质的是()
A.一致的B.完整的C.可修改的D.可跟踪的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需求的性质。需求有5个性质,包括必要的、无歧义的、可跟踪的、可测量的和可测的。
6.在销售管理系统需求文档中出现下列描述,属于设计约束范畴的是()
A.系统必须用C++或其他面向对象语言编写,并且系统用户接口需要菜单B.系统应能产生月销售报表
C.数据A是一种“持久性”数据D.对要构建的账号接受系统,必须为月财务状态系统提供更新信息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设计约束。设计约束是一种需求,它限制了软件系统或软件系统构件的设计方案的范围。
例如,系统必须用C++或其他面向对象语言编写,并且系统用户接口需要菜单。任取1s,一个特定应用所消耗的可
用计算机能力平均不超过50%。
7.需求发现技术中,需求人员通过提出问题/用户回答这一方式的是()
A.自悟B.交谈C.观察D.提炼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需求发现技术。常用的需求发现技术有自悟、交谈、观察、小组会、提炼。交谈指的是为
了确定系统应该提供的功能,需求人员通过提出问题/用户回答问题这一方式,直接询问用户需要的是一个什么样
的系统。
8.软件需求分为功能需求与非功能需求,下面哪一项是非功能需求()
A.需求的时序或优先程度B.系统内部状态的假定C.系统应在5min内计算出给定季度的总销售
税D.对异常条件的响应,包括所有内部或外部所产生的错误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非功能需求。属于非功能需求是系统应在5min内计算出给定季度的总销售税。
9.以下哪一种需求发现技术可能会导致“完美蠕行”病症的体现()
A.自悟B.交谈C.观察D.提炼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需求发现技术。交谈可能会导致“完美蠕行”病症的体现。
10.以下哪一项不是需求规约的基本性质()
A.可靠的B.完整的C.可修改的D.重要性和稳定性程度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需求规约的基本性质。需求规约的基本性质包括重要性和稳定性程度、可修改的、完整
的、一致的。
11.以下不是需求规约的表达形式的是()
A.形式化需求规约B.半形式化需求规约C.全形式化需求规约D.非形式化需求规约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需求规约的表达。需求规约的表达有非形式化需求规约、形式化需求规约和半形式化需求
。规约
12.“一种自然语言来表达需求规约”的表达风格是()
A.全形式化的B.形式化的C.半形式化的D.非形式化的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需求规约的表达。需求规约的表达有非形式化需求规约、形式化需求规约和半形式化需求
规约。(1)非形式化的需求规约是以一种自然语言来表达需求规约。(2)形式化的需求规约是以一种基于良构数
学概念的符号体系来编制需求规约。(3)半形式化的需求规约是以半形式化符号体系来表达需求规约。
第二章填空+简答
1.一个_____是有关一个“要予构造”的陈述,描述了待开发产品/系统功能上的能力、性能参数或其他性质。
答案:需求
2.【高频考点】对于单一一个需求,必须具有的基本性质:_____、无歧义的、可测的、_____、可测量的。
答案:必要的;可跟踪的
3.验证需求是不是歧义的,一般可采用______。
答案:需求复审
4.需求分成两大类:一类是_____;另一类是_____。
答案: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
5.非功能需求又可分为______、______、设计约束和质量属性等。
答案:性能需求;外部接口需求
6.【高频考点】需求发现技术有自悟、交谈、______、小组会、提炼。
答案:观察
7.______以一种自然语言来表达需求规约,适用于规模比较小的、复杂程度不大高的小型软件项目,或在获取
SRS时使用。
答案:非形式化的需求规约
8.需求规约一般满足4个基本性质:________、可修改的、_____、一致的。
答案:重要性和稳定性程度;完整的
9._________即以一种基于良构数学概念的符号体系来编制需求规约。
答案:形式化的需求规约
10.自悟方法存在的风险与________方法一样,无法验证所发现的需求是否满足用户的要求,无法验证发现的需求
是否正确。
答案:提炼
解析:
11.简述单一一个需求的5个基本性质。
答案:(1)必要的(2)无歧义的(3)可测的(4)可跟踪的(5)可测量的
12.【高频考点】简述需求规约的概念及基本性质。
答案:(1)需求规约:一个软件项/产品/系统所有需求陈述的正式文档,它表达了一个软件产品/系统的概
念模型。(2)基本性质:重要性和稳定性程度;可修改的;完整的;一致的。
13.简述需求规约的作用。
答案:(1)需求规约是软件开发组织和用户之间一份事实上的技术合同书,是产品功能及其环境的体现。
(2)对于项目的其余大多数工作,需求约束是一个管理控制点。(3)对于产品/系统的设计,需求规约是一个
正式的、受控的起始点。(4)需求规约是创建产品验收测试计划和用户指南的基础,即基于需求规约一般还会产
生另外两个文档——初始测试计划和用户系统操作描述。
第三章单选
1.【高频考点】结构化分析方法中,数据的变换单元称为()
A.加工B.数据存储C.数据源D.数据潭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结构化方法中的基本术语。加工是数据的变换单元;数据存储是数据的静态结构;数据源
是数据流的起点;数据源是数据的起点;数据潭是数据流的归宿地。
2.一种表达功能模型的工具是()
A.判定表B.判定树C.结构化自然语言D.数据流图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数据流图。需求分析的首要任务是建立系统功能模型,为此结构化分析方法给出了一种表
达功能模型的工具,即数据流图(DFD图)。描述加工的工具有结构化自然语言、判定表、判定树。
3.【高频考点】可用以描述加工的是()
A.数据流图B.数字字典C.模块结构图D.结构化自然语言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描述加工的表达工具。描述加工的工具有结构化自然语言、判定表、判定树。
4.指一个模块内部各成分之间相互关联程度的度量是()
A.耦合B.内聚C.扇入D.扇出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内聚的定义。内聚是指一个模块内部各成分之间相互关联程度的度量。耦合是指不同模块
之间相互依赖程度的度量。扇出是指一个模块直接控制(调用)的下级模块数目。扇入是指表明有多少上级模块直
接调用该模块。
5.【高频考点】当一个模块直接修改或操作另一个模块的数据,这样的耦合被称为()
A.内容耦合B.公共耦合C.控制耦合D.标记耦合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模块间耦合类型。一个模块直接修改或操作另一个模块的数据,或一个模块不通过正常入
口而转入到另一模块,这样的耦合被称为内容耦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模块共同引用一个全局数据项,称为公共耦
合。一个模块通过接口向另一个模块传递一个控制信号,接收信号的模块根据信号值进行适当的动作,称为控制耦
合。若一个模块A通过接口向两个模块B和C传递一个公共参数,称为标记耦合。
6.指同一层次上模块总数的最大值的是()
A.深度B.宽度C.作用域D.控制域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启发式规则里的相关术语。宽度是指同一层次上模块总数的最大值,对宽度影响最大的因
素是模块的扇出;深度粗略标志一个系统的规模和复杂程度;模块的作用域是指受该模块内一个判定所影响的所有
模块的集合;模块的控制域是指这个模块本身以及所有直接或间接从属于它的模块的集合。
7.表达结构化分析方法的基本术语中,表示数据流的起点的是()
A.加工B.数据存储C.数据源D.数据潭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结构化分析方法的基本术语。数据源是数据流的起点。数据潭是数据流的归宿地。加工是
数据的变换单元。数据存储是数据的静态结构。
8.若一个模块A通过接口向两个模块B和C传递一个公共参数,那么模块B和模块C之间存在一个()
A.内容耦合B.公共耦合C.控制耦合D.标记耦合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模块间耦合类型。从强到弱的顺序是内容耦合、公共耦合、控制耦合、标记耦合、数据耦
合。若一个模块A通过接口向两个模块B和C传递一个公共参数,那么模块B和模块C之间存在一个标记耦合。
9.定义数据字典时,需要使用一些符号,以下表示重复的符号的是()
A.+B.{}C.=D.[|]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定义数据字典中的3种数据结构。顺序结构中的符号是“+”,选择结构中的符号是
“|”,重复结构中的符号是“{}”。
10.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模块共同引用一个全局数据项,模块之间的这种耦合称为()
A.控制耦合B.数据耦合C.内容耦合D.公共耦合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模块化的设计原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模块共同引用一个全局数据项,称为公共耦合。
11.与同一张年报表有关的所有程序段组成一个模块,则该模块的内聚性为()
A.通信内聚B.顺序内聚C.时间内聚D.逻辑内聚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模块化的设计原则。通信内聚指一个模块的所有成分都操作同一数据集或生成同一数据
集。
12.类程序设计语言(PDL),又称为()
A.高级程序设计语言B.低级程序设计语言C.伪码D.中级程序设计语言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程序设计工具——类程序设计语言。类程序设计语言(PDL)又称为伪码。
13.HIPO图是软件工程中的一种描述工具,采用HIPO图进行描述的阶段是()
A.详细设计B.总体设计C.可行性分析D.需求分析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总体设计的工具。总体设计阶段的工具有模块结构图、层次图和HIPO图。
14.以下不适用于需求分析的工具是()
A.数据字典B.数据流图C.PAD图D.判定表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结构化需求分析的工具。PAD图是详细设计的工具。
第三章填空
1.在结构化方法中,表示“数据的静态结构”是_____。
答案:数据存储
2.HIPO图是由___图和____图两部分组成的。
答案:H;IPO
3.____是执行一个特殊任务的一个过程以及相关的数据结构。
答案:模块
4._____是指不同模块之间相互依赖程度的度量。
答案:耦合
5.模块之间通过参数来传递数据,则称为_____。
答案:数据耦合
6.如果一个模块内部的处理成分是相关的,而且这些处理必须以特定的次序执行,则称为_____。
答案:过程内聚
7.标志一个系统的规模和复杂程度的是______。
答案:深度
8.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控制结构是顺序、选择和_____。
答案:循环
9.典型的详细设计工具有程序流程图、盒图、问题分析图和______。
答案:类程序设计语言
______是指把要解决问题的过程分解为多个10步.骤或阶段,每一步是对上一步结果的精化,以接近问题的解法。
答案:逐步求精
11.模块化是按照________的设计原则,形成一个相互独立但又较少联系的模块结构的过程,使每个模块具有相对
独立的功能/过程。
答案:高内聚低耦合
12._____是指一个模块内部各成分之间相互关联程度的度量。
答案:内聚
13.数据的基本结构有选择、顺序和______。
答案:重复
14._______是同一个层次上模块总数的最大值。
答案:宽度
第三章简答
1.简述建模的基本步骤。
答案:(1)建立系统环境图,确定系统语境(建立系统的顶层数据流图)(2)自顶向下,逐步求精,建立系
统的层次数据流图(3)定义数据字典(4)描述加工
2.简述结构化方法总体设计的任务及目标。
答案:总体设计阶段的任务是把系统的功能需求分配到一个特定的软件体系结构中。总体设计的目标是建立
系统的模块结构。
3.简述具有变换型数据流图和事务型的DFD,总体设计的步骤。
答案:(1)以变换设计为主,事务设计为辅进行结构设计。首先利用变换设计,把软件系统分成输入、中心
变换和输出3个部分,设计上层模块。(2)根据各部分数据流图的结构特点,适当地利用变换设计和事务设计进
行细化,得到初始的模块结构图。(3)按照“高内聚低耦合”的软件设计原则,通过模块化,将初始的模块结构
图转化为最终的模块结构图。
4.简述实现“高内聚低耦合”的启发式规则。
答案:(1)改进软件结构,提高模块独立性;(2)力求模块规模适中;(3)力求深度、宽度、扇出和扇入
适中;(4)尽力使模块的作用域在其控制域之内;(5)尽力降低模块接口的复杂度;(6)力求模块功能可以预
测。
5.【高频考点】简述模块的控制域及作用域。
答案:(1)模块的作用域是指受该模块内一个判定所影响的所有模块的集合;(2)模块的控制域是指这个
模块本身以及所有直接或间接从属于它的模块的集合。
6.简述详细设计的目标及任务。
答案:(1)详细设计的任务是具体描述模块结构图中的每一模块。(2)详细设计的目标是将总体设计阶段
所产生的系统高层结构映射为以这些术语所表达的低层结构。
7.简述结构化方法总体设计的3个阶段。
答案:总体设计分成3个阶段:①初始设计:对给定的数据流图进行复审和精化基础上,将其转换为初始模
块结构图;②精化设计:依据模块“高内聚低耦合”的原则,精化初始的模块结构图,并设计其中的全局数据结构
和每一模块的接口;③复审阶段:对前两个阶段所得到的高层软件结构进行复审,必要时对软件结构做一些精化工
作。
第三章综合应用
1.已知某教务系统的描述是,用户输入ID号及口令信息后,系统进行身份验证,系统更具合法用户的功能请求进
行分类处理。具体功能如下:(1)查询成绩:查询成绩以及名次表中得到名次信息。(2)学籍管理:根据学生总
成绩排出名次信息。(3)成绩处理:处理单科成绩并输入成绩表。请画出该系统的数据流图,并指出其所包含的
加工。
答案:其包含
的加工如下:身份验证;查询成绩;学籍管理;成绩处理;请求分类。
解析:绘制步骤:(1)确定系统的外部实体,也就是数据源和数据潭。数据源:用户;数据潭:无。(2)
进行自顶向下,对加工进行分解。大加工:教务系统。分解有身份验证;查询成绩;学籍管理;成绩处理;请求分
类。(这一步其实就是确定系统有哪些功能)。(3)把输入流和输入流“分派”到相应的加工。例,把输入流
“用户信息”分派给加工“身份验证”。(认真分析题干可得出)。(4)在各加工之间建立合理的关联,并引入
数据存储。(这一步其实就是确定加工之间的先后顺序)。最后用相应的图形标识出来。【注意】数据存储一般是
XX表、XX文件等;数据源和数据潭一般是名词;加工是动词。
2.某系统体系结构如下图所示,完成如下要求:(1)求出该体系结构的深度;(2)求出该体系结构的宽度;
(3)求出其中模块h的扇出和r的扇入。
答案:(1)该体系结构的深度为5;(2)该体系结构的宽度为7;(3)模块h的扇出为4;(4)模块r的
扇入为4。
解析:在一个软件结构中,深度表示其控制的层数,顶层模块到最底层模块的层数。宽度是指同一个层次上
模块总数的最大值。扇出指一个模块直接调用的下级模块数目。扇入表明有多少个上级模块直接调用它,即一个模
块的直接上级模块个数。
3.一个简化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描述如下:教务人员维护学生信息和课程信息,将学生信息录入到学生信息
表,将课程信息录入到课程表,将学生成绩录入到成绩表。学生登录系统,查询个人学生成绩。请画出该系统的顶
层DFD图和0层DFD图。
答案:(1)顶层DFD图:
(2)0层DFD图:
解析:(1)对于顶层数据流图,比较容易确定的是系统的数据源和数据潭以及它们之间的数据流。本题中数
据源也就是起点,为教务人员,数据潭也就是结点,为学生。“数据流”为学生信息、课程信息、学生成绩、查询
请求和查询结果,这些“数据流”一起“加工”学生成绩管理系统。(2)0层DFD图是对顶层数据流图中包含的
“大加工”的细化。将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又分为5个加工,分别为“录入学生信息”、“录入课程信息”、“录入
学生成绩”、“登录系统”、“学生个人成绩”;“数据流”——学生信息、课程信息、成绩,分别对应1个“加
工”,将录入的信息分别存储到“数据存储”中;学生进入系统查询成绩,需要登录系统再查询个人成绩,所以要
经过两个“加工”——登录系统和学生个人成绩。“学生个人成绩”接受课程表和成绩表的数据,将结果返回给学
生。
第四章单选1
1.在面向对象技术的发展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
A.用况图B.UMLC.状态图D.层次图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面向对象方法的背景。可视为面向对象技术发展中一个重要里程碑的是UML。用况图、状
态图属于建模工具。层次图是结构化方法总体设计的工具。
2.【高频考点】UML表达关系的术语中,聚合是一种特殊形式的()
A.组合B.关联C.依赖D.泛化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UML中表达关系的术语。聚合是关联的一种特殊形式。表达关系的术语有关联、泛化、细
化、依赖。组合又是聚合的一种特殊形式。
3.关联的多重性是指()
A.一个类有多少方法被另一个类调用B.类中对象参与一个关联的数目C.两个类所具有相同的方
法和属性的个数比D.一个类的某种方法被另一个类调用的次数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UML中表达关系的术语。关联的多重性是指类(类目)中对象参与一个关联的数目。
4.【高频考点】可视化表达系统静态结构模型的工具是()
A.用况图B.顺序图C.类图D.状态图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在软件开发中常用的4种建模工具,即类图、用况图、状态图和顺序图。可视化表达系统
静态结构模型的工具是类图。
5.【高频考点】UML的图形化工具中,“可用于创建有关系统的行为生存周期模型,给出生存周期内的阶段信
息”的图是()
A.用况图B.顺序图C.类图D.状态图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在软件开发中常用的4种建模工具,即类图、用况图、状态图和顺序图。状态图是显示一
个状态机的图。其中强调了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的控制流。可用于创建有关系统的行为生存周期模型。
6.RUP的设计方法给出用于表达设计模型中基本成分的术语,包括设计类、用况细化[设计]、设计子系统和()
A.构件B.接口C.部署模型D.体系结构描述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RUP为设计层提供了4个术语:设计类、用况细化[设计]、设计子系统、接口。
7.关于依赖说法错误的是()
A.细化不是依赖B.依赖是一种使用关系C.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之间的关系都可以用依赖来规约
D.依赖可以表示为有向虚线段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依赖。依赖是一种使用关系,用于描述一个类目使用另一类目的信息和服务。UML认为客
观世界的一切事物之间的关系都可以用依赖来规约。关联、泛化和细化都是一类特定的依赖。因此在建模中,为了
模型化其中所遇到的关系,应首先使用关联、泛化和细化这三个术语,只有他们不能使用时,才使用依赖。关联可
以用一条连接两个类目的线段表示,用实心三角形来指示关联的方向,一个关联只连接两个类,称为二元关联。泛
化用一条带空心三角形的线段表示。细化用一条带空心三角形的虚线段表示。依赖用一条有向虚线段表示。
8.下列哪个不是系统的参与者
A.使用系统的人B.管理、维护系统的人C.系统整体规划的人D.系统交互的其他系统设备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用况图。用况图是一种表达系统功能模型的图形化工具,用况图关于对系统/业务的参与者
包括:使用系统的人、管理、维护系统的人和与系统交互的其他系统设备。
9.在UML中,一种可以表达系统功能模型的图形化工具是()
A.类图B.用况图C.状态图D.顺序图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用况图。在软件开发中常用的4种建模工具,即类图、用况图、状态图、顺序图。用况图
是一种可以表达系统功能模型的图形化工具。类图是可视化表达系统静态结构模型的工具。状态图是显示一个状态
机的图。其中强调了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的控制流。可用于创建有关系统的行为生存周期模型。顺序图是一种
交互图,即由一组对象以及按时序组织的对象之间的关系组成,其中还包含这些对象之间所发送的消息。可用于创
建关系统的交互模型。
10.UML的图形化工具分成两类:行为图和()
A.类图B.用况图C.状态图D.结构图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UML的图形化工具。UML的图形化工具分成两类:结构图和行为图。
第四章单选2
1.在RUP中,规定了4个开发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同样的工作流,即需求、设计、实现、测试和()
A.获取B.分析C.编码D.维护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RUP的突出特点。在RUP中,规定了4个开发阶段:初始阶段、精化阶段、构造阶段、移
交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同样的工作流,即需求、分析、设计、实现和测试。
2.下列关于接口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接口描述类的外部可见操作,一般是该类的一个特定的有限行为B.接口可以被其他类目使用,其本
身可以访问其他类目C.接口之间没有关联、泛化、实现和依赖D.接口不描述其中操作的实现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接口的描述。①接口之间没有关联、泛化、实现和依赖,但可以参与泛化、实现和依赖。
②接口不描述其中操作的实现,也没有属性和状态。③接口只可以被其他类目使用,而其本身不能访问其他类目。
合是关联的一种特殊形式,其图形符号表3示.是聚()
A.带有空心菱形线段表示,空心菱形在整体类一边B.带有实心菱形线段表示,实心菱形在整体类一边
C.带有空心菱形线段表示,空心菱形在部分类一边D.带有实心菱形线段表示,实心菱形在部分类一边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表达关系的术语中的聚合。聚合是关联的一种特殊形式。聚合表示为带有空心菱形的线
段,其中空心菱形在整体类那一边。
4.下面哪一项不是用况图包含的模型元素()
A.细化B.主题C.用况D.参与者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用况图的概念。用况图包含6个模型元素,它们是主题、用况、参与者、关联、泛化、依
赖。
5.在一个用况图中,用况之间常具有一些关系,下面哪一项不是用况之间的关系()
A.扩展B.包含C.依赖D.泛化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用况图的概念。用况之间可以具有3个关系,即是泛化、扩展和包含。
6.在UML图形化工具中,()是由一组对象以及按时序组织的对象之间的关系组成,还包含这些对象之间所发送
的消息。
A.用况图B.类图C.状态图D.顺序图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顺序图。在软件开发中常用的4种建模工具,即类图、用况图、状态图、顺序图。用况图
是一种可以表达系统功能模型的图形化工具。类图是可视化表达系统静态结构模型的工具。状态图是显示一个状态
机的图。其中强调了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的控制流。可用于创建有关系统的行为生存周期模型。顺序图是一种
交互图,即由一组对象以及按时序组织的对象之间的关系组成,其中还包含这些对象之间所发送的消息。可用于创
建关系统的交互模型。
7.以下哪一项不属于RUP开发规定的四个阶段()
A.初始阶段B.细化阶段C.构造阶段D.移交阶段
答案:B
解析:初始阶段(减少项目主要的错误风险)、精化阶段(减少次要的错误风险)、构造阶段、移交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同样的工作流,即需求、分析、设计、实现和测试。
8.创建系统的分析模型,一般要进行如用况分析等四项活动,以下哪一项不是创建分析模型的活动()
A.体系结构分析B.类的分析C.包的分析D.活动分析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需求分析中分析模型的表达。创建系统的分析模型,一般进行体系结构分析、用况分析、
类的分析以及包的分析4项活动。
9.以下哪一项不是RUP实现的目标()
A.把可执行的部件映射到实现模型B.对构件进行集成和连接C.基于设计类和子系统生成构件
D.对构件进行单元测试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RUP的实现目标。RUP实现的目标:(1)基于设计类和子系统生成构件;(2)对构件进
行单元测试;(3)进行集成和连接;(4)把可执行的构件映射到部署模型。
第四章填空
1.面向对象方法源于_______。
答案:面向对象编程语言
于描述该关联的一定“内涵”的是______2_.。用
答案:关联名
3.______是关联一端的类目对另一端的类目的一种呈现。
答案:角色
4.如果一个类只有一个父类,则说它使用______。
答案:单继承
5.关联的约束有:有序;无重复对象;有重复对象;有序集合;列表或序列;_____。
答案:只读
6.客观世界一切事物之间的关系都可用______来规约。
答案:依赖
7.【高频考点】UML的图形化工具分为两类,一类是_____,另一类是____。
答案:结构图;行为图
8.用况图是一种表达________的图形化工具
答案:系统功能模型
9.使用用况图可以对系统和业务建模。业务模型和系统模型之间具有_______关系。
答案:整体/部分
10.【高频考点】RUP的突出特点是一种以______为驱动的、以体系结构为中心的迭代、增量式开发。
答案:用况
11.在一个用况图中,用况之间可以具有3种关系,即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泛化;扩展;包含
12.在RUP中,规定了4个开发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同样的工作流,即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需求;分析;设计;实现;测试
13.分析类分成____、____、_____。
答案:边界类;实体类;控制类
14.为了描述事物之间的相互依赖好的相互作用,UML给出了4个术语,分别是________、泛化、_______和依
赖。
答案:关联、细化
15.UML的图形化工具分为两类,一类是_______,用于表达系统或系统成分的动态结构模型,另一类是结构图,
用于表达系统或系统成分的_______。
答案:行为图、静态结构模型
16.状态图是显示一个状态机的图,其中强调从一个状态到另一状态的_______。
答案:控制流
17.每个系只能属于一所学校,因此就要把这一关联标识为_______。
答案:组合
18.类的泛化关系中,如果一个类只有一个父类,则说它使用了_______。
答案:单继承
19.RUP的4个开发阶段包括:初始阶段、_________、构造阶段、移交阶段。
答案:精华阶段
第四章简答
1.UML提供哪些术语,用于抽象表达客观世界中各式各样的事物。
答案:类与对象、接口、协作、用况、主动类、构件、制品、节点。
2.简述关联、泛化、细化与依赖的关系。
答案:关联、泛化、细化都是一类特定的依赖。使用这4个术语,可模型化结构关系、继承关系、精化关系
和依赖关系。
述泛化的概念及其约束3.简
答案:泛化是一般性类目(称为超类或父类)和它的较为特殊性类目(称为子类)之间的一种关系。4个约
束:完整、不完整、互斥、重叠。
4.简述用况图及其包含的模型元素
答案:(1)用况图:一种表达系统功能模型的图形化工具。(2)一个用况图通常包含6个模型元素,它们
是主题、用况、参与者、关联、泛化、依赖。
5.为什么UML不是一种特定的软件开发方法学
答案:作为一种软件开发方法学,至少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1)给出定义不同抽象层的术语;(2)应给
出各抽象层的模型表达工具;(3)应给出如何把各层模型映射为下一个抽象层的模型,即过程指导。UML仅包括
前两个方面的内容。因此,UML不是一种特定的软件开发方法学。
6.简述RUP中迭代增量式开发的概念以及规定的开发阶段。
答案:(1)迭代、增量式开发是指通过开发活动的迭代,不断产生相应的增量。且是演化模型的一个变体,
既规定了“大的”迭代数目—4个阶段,也规定了每次迭代的目标。(2)RUP的4个开发阶段:初始阶段、精化阶
段、构造阶段、移交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同样的工作流,即需求、分析、设计、实现和测试。
7.简述用况模型与分析模型之间的区别
答案:(1)用况模型使用客户语言来描述;分析模型使用开发者语言来描述。(2)用况模型给出的是系统
对外的视图;分析模型给出的是系统对内的视图。(3)用况模型使用用况予以外部视角下的系统结构;分析模型
使用衍型类予以内部视角下的系统结构。(4)用况模型可以作为客户和开发者之间关于“系统应做什么,不应做
什么”的契约;分析模型可以作为开发者理解系统如何勾画、如何设计和如何实现的基础。(5)用况模型在需求
之间可能存在一些冗余、不一致和冲突等问题;分析模型在需求之间不应存在一些冗余、不一致和冲突等问题。
(6)捕获的是系统功能;分析模型给出的是细化的系统功能。(7)定义了一些进一步需要在分析模型中予以分析
的用况;分析模型定义了用况模型中每一个用况的细化。
8.RUP与UML之间的关系
答案:RUP和UML是一对“姐妹”,它们构成了一种特定的软件开发方法学。其中,UML作为一种可视化建模
语言,给出了表达事物和事物之间关系的基本术语,给出了多种模型的表达工具;而RUP利用这些术语定义了需求
获取层、系统分析层、设计层、实现层,并给出了实现各层模型之间映射的基本活动以及相关的指导。
9.RUP的定义及主要特点。
答案:RUP是一种软件开发过程框架,基于面向对象符号体系给出了有关软件开发过程组织及实施的指导。
该框架体现了3个突出特征,即以用况驱动、体系结构为中心以及迭代、增量式开发。
第四章综合应用
1.某电话公司决定开发一个管理所有客户信息的交互式网络系统,其功能如下:(1)浏览客户信息:任何使用
Internet的网络用户都可以浏览电话公司所有的业务信息。(2)登录:电话公司授予每个客户一个账号。拥有授
权账号的客户,可以使用系统提供的页面设置个人密码,并使用该账号和密码在线注册。(3)修改个人信息:客
户在系统注册后,可以发送电子邮件或者使用系统提供的页面,对个人信息进行修改。(4)删除个人信息:只有
公司的管理人员才能删除不再接受公司服务的客户信息。请画出系统的用况图,并指出其所包含的元素。
答案:
(1)参与者:网络用户、公司客户、管理人员(2)用况:浏览业务信息(3)用况:登录(4)用况:修改个人信
息(5)用况:删除客户信息
解析:用况图的绘制步骤以及相关知识总结在押题精华第四章第二节(三)中。这里仅围绕这一题补充一些
注意事项。1、用况图中的关系(1)关联:是参与者与
用况之间的唯一关系。(2)用况之间的关系:泛化、扩展、包含。①泛化:指用况A与用况B之间具有一般/特
殊关系。箭头方向:特殊用况指向一般用况。参与者之间也可以有泛化关系。管理人员、公司客户都是网络客户的
特殊情况。②包含:指用况A的一个实例包含用况B所规约的行为。箭头方向:基本用例指向被包含用例。“客户
在系统注册后,可以发送电子邮件或者使用系统提供的页面,对个人信息进行修改。”修改个人信息之前,需先登
录。吃饭之前先洗手。③扩展:指一个用况A的实例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由另一用况B所规约的行为予以扩展。如
果考试挂科了,就需要补考。箭头方向:扩展用况指向基本用况。补考指向考试。2、系统边界:一个系统所包含
的所有系统成分与系统以外事物的分界线。(方框)
2.通常自动售货机会按用户的要求进行自动售货。供货员会巡查向其内供货,取款员会定时取款。请建立用况
图,并指出所包含的元素。
答案:
参与者:顾客、供货员、取款员用况:售货、供货、取货款
解析:具体的绘制步骤,相关内容及注意事项,在第四章的押题精华和章节押题里已经介绍得很详细。如果
不熟练的话,建议再次翻看。绘制时需要注意用况之间、参与者之间是否存在特殊关系。
第五章单选
1.【高频考点】关于软件测试与调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调试是为了证明程序员的正确B.调试是不受时间约束的C.测试是有计划的,并要进行测试设
计D.测试是一个推理过程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软件测试与调试。测试从一个侧面证明程序员的“失败”。测试以已知条件开始,使
用预先定义的程序且有预知的结果,不可预见的仅是程序是否通过测试。测试是有计划的,并进行测试设计。测试
是一个发现错误、改正错误、重新测试的过程。调试是为了证明程序员的正确。调试一般是以不可知的内部条件开
始,除统计性调试外,结果是不可预见的。调试是不受时间约束的。调试是一个推理过程。
2.【高频考点】白盒测试技术,又称为()
A.功能测试技术B.系统测试技术C.事务处理流程技术D.结构测试技术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软件测试技术的分类。软件测试技术大体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白盒测试技术,又称为结
构测试技术,典型的是路径测试技术。另一类是黑盒测试技术,又称为功能测试技术,包括事务处理流程技术、状
态测试技术、定义域测试技术等。
3.【高频考点】假设选修课程数目的输入范围是2-5,则根据黑盒测试中的等价类划分正确的是()
A.2个有效等价类,2个无效等价类B.2个有效等价类,1个无效等价类C.1个有效等价类,2
个无效等价类D.1个有效等价类,1个无效等价类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等价类划分的参考原则一。如果某个输入条件规定了输入数据的范围,则可确立一个有效
等价类和两个无效等价类。
4.本题考查了等价类划分在高校本科生管理系统中,要对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分别进行管理,则可确
认()
A.4个有效等价类,1个无效等价类B.1个有效等价类,1个无效等价类C.4个有效等价类,4
个无效等价类D.1个有效等价类,2个无效等价类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等价类划分的参考原则三。如果输入条件规定了输入数据的一组可能取的值,可为每一个
输入值确定一个有效等价类,针对整组值确定一个无效等价类。
5.【高频考点】在单元测试期间,通常考虑模块的()
A.规范性B.重要的执行路径C.正确的执行路径D.个别数据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单元测试。在单元测试期间,通常考虑模块的以下4个特性:模块接口、局部数据结构、
重要的执行路径、错误执行路径。
6.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语句覆盖是比较弱的覆盖标准B.对于多分支的判定,分支覆盖至少将程序中的每一个分支执行一次
C.条件组合覆盖是比较强的覆盖标准D.语句覆盖较分支覆盖严格,但该测试仍不充分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逻辑覆盖。逻辑覆盖包括语句覆盖、分支覆盖、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和路径覆盖等。
语句覆盖发现错误的能力最弱,路径覆盖发现错误的能力最强。
7.在进行软件测试时,首先应当进行以下哪项测试,然后再进行组装测试,最后进行有效性测试()
A.单元测试B.系统测试C.集成测试D.确认测试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测试步骤。软件测试步骤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有效性测试和系统测试。
8.程序输入条件为小于100且大于10,则根据黑盒测试中的等价类划分,正确的是()
A.2个有效等价类,2个无效等价类B.2个有效等价类,1个无效等价类C.1个有效等价类,2
效等价类D.1个有效等价类,1个无个效无等价类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等价类划分的参考原则一。如果某个输入条件规定了输入数据的范围,则可确立一个有效
等价类和两个无效等价类。其他参考原则也可能会考查,具体见押题精华。
9.以下哪一项不是功能测试技术()
A.基于事务流测试技术B.路径测试技术C.定义域测试技术D.等价类测试技术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黑盒测试技术。黑盒测试技术又称为功能测试技术,包括基于事务流测试技术、定义域测
试技术、等价类测试技术以及因果图的测试技术。路径测试技术是白盒测试技术。
10.“与所期望的设计之间的偏差”是指()
A.错误B.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