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走向与挑战  > 语文高考命题改革的形势、走向与应对

语文高考命题改革的形势、走向与应对

【导读: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及其“说明”,它会对今后高考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一线教师如何理解和使用这个“体系”?】

杨怡:胡老师好!很荣幸您能接受我的访谈。您曾长期从事高考命题管理、考试研究,对高考的历史发展和当前形势有深入的了解。所以接到杂志社的访谈任务,我就想到了很多困惑的问题想跟您请教。比如2019年12月,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及其“说明”,它会对今后高考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一线教师如何理解和使用这个“体系”?还有国务院办公厅在2019年6月发布了《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見》,规定“高考命题要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为依据,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不再制定考试大纲”,没有考试大纲的指引,对于考试内容浩如烟海的语文学科来说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要做出这种改变呢?在当下这种政策框架下,语文高考会有怎样的走向?等等,我相信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困惑。

胡向东:你思考的问题还真是不少呵。我们本来就处在一个“问题解决”的时代,正如马克思所说,问题是时代的口号。具有发现和提出问题的“问题意识”,是推动问题解决的前提。高考就是我们这个改革时代一个重要的问题,对你提出的问题,我们不妨放在一个更为宽广的历史时空里进行观察,从高考改革的当下形势分析入手,先来点“宏大叙事”,再重点谈谈语文高考面对的改革任务、改革走向,以及我们教学的必要应对。

一、高考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

杨怡:您多次在讲座中提到,“自我国恢复高考后,高考改革持续不断。现在是恢复高考以来改革最系统、最全面的时期,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能谈谈为什么说高考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攻坚期”吗?在您看来,高考改革怎样才能“涉水成功”“平稳过渡”呢?

胡向东:好的。从2010年7月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算起,本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已筹划和推行了10年。这个被称为恢复高考以来最全面最系统的改革,已然走过了调研讨论、筹划布置的阶段,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也由此进入了改革的深水区和攻坚期。

为什么说这次高考改革进入了考试招生制度的深水区和攻坚期?原因大致可归于如下四点:第一,过去三十多年的高考改革多是线性的、单项的、碎片式的,今年改命题管理模式而明年推行平行志愿,一项一项推进,而这次改革却是系统的、复合型的,涉及考试模式、计划分配和录取机制等各个方面。一般来说,“全面总攻”总是要比“单项突破”难得多;第二,过去高考改革一直是在单一纸笔测试的基础上进行,新高考改变了长期以来以统考成绩作为主要(唯一)依据进行选拔的做法,实行“两依据一参考”,推行多样化考试和多元录取,触动的是国人心中的“统考情结”“多一分压死一排人”等分数崇拜,废外在规则易,破心中信仰难;第三,过去四十年的高考改革是限于高考的,这次却中考高考一起推进,硕士和博士招生同步改革,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继续教育等各个领域全部投入,改的是整个考试招生制度体系;第四,过去四十年的高考改革大多是在教育系统内部进行的,这次改革却通过增加学生选择性、增强高校自主权、全面加强综合素质评价,使高考改革的领域扩大到社会很多方面,触碰的是大教育系统乃至社会系统,学校、家长、社会各界都参与进来,影响面和涉及面更为广泛。

作为恢复高考40年来最全面、最系统、最深入的一次改革,必然是一项长期的和艰苦的工程,会有一定的反复,会出现“走两步退一步”的现象。这一点从前后三批进入高考改革省份各自的措施,以及最近浙江针对新一轮考生进行的高考综合改革措施调整就可以略见一斑。比如多次考试,只有浙江是选考科目和外语是真正的两次考试,上海只实行外语两考;到了第二批试点省市,选考科目都没有两次考试,外语的两次考试有的省市则减为仅听力实行,山东更进一步,将听力的两次考试放在同一个单位时间内连续举行。这些措施使“多次考试”这一改革措施基本上走了回来。再如选考规则和措施也在不断调整,浙江是“七选三”,沪、京、津、鲁、海四省市是“六选三”,到了湖北等八省市则改为“3+1+2”。上个月浙江省出台6条深化高考综合改革措施,语、数、外三科使用全国卷,风格清新秀丽的浙江语文卷即将消失;缩短了外语和选考科目的成绩有效期,等级赋分的分差由3分改为1分,录取分段也由三段改为两段。这些措施,当然是根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作出的改进,同时也充分考虑到了考生、家长、学校和社会对“新高考”的接受度。这说明我们以“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为目标的高考改革,最终面对的是“以分数为唯一标准”的传统选拔思维,而这种认识已植入到了社会大众心理意识的深处,打破“唯分数”,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可以达到,也不是仅仅在考试招生领域进行改革所能实现。因此我说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和“攻坚期”,需要全社会调整对高校选拔、中学评价方式的认识,深刻认识到高考改革面临的复杂形势,做长期攻坚的准备,才能成功“涉水闯滩”。具体的措施建议,我曾专门写文章讨论过,这里不扯太远,回归语文高考问题。

杨怡:具体到语文高考,它在改革中受到什么影响?又面临着怎样的形势?

胡向东:语文在本轮改革中成为三门高考科目之一,而且在科目改革设计中被推到了“C位”。首先,“新高考”模式将“加持”语文地位。本轮高考改革,关键词是“两依据,一参考”,即高考录取依据高考成绩、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计入高考成绩的科目有三门:语文、数学、外语,各150分(其他科目物理、化学等,各100分)。数学不再分文理,外语可两次考试(将来还会与等级考试对接)。如此以来,数学不分文理,势必会降低难度(实际上也已开始降低了),因为原本分为文、理两种的数学,在难度上差异较大,要照顾到约占2/5的“文科生”(应为偏文科的学生,为便于理解,姑且仍用这一名称),理应降低难度,方可使成绩趋于正态;外语多次考试,相较而言也将降低学生的心理难度。而语文,则会进一步提高考查面的广度和深度,其区分能力将大大提高,其在高考科目中的权重也由此成为重中之重。所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前司长王文湛在媒体上表示:“今后高考主要考语文,因为外语要考两次,数学降低难度,今后高考的区分度主要在语文”,是有一定道理的。

其次,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也会增进语文权重。随着新世纪以来课程改革的推进,新的课程理念、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为语文课程教学带来新的挑战,迫切要求语文课程能使学生获得丰富的语言和文化的积累、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表达交流能力和思维能力,并能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等方面发挥作用。这实际上充分考虑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结合”的特性,进一步将语文素养视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语文高考,因此成为热点中的焦点和焦点中的难点。

杨怡:高考改革的推进之难,我们在一线教学工作中也有体会。目前的改革似乎重点在推进考试内容的改革,这是不是也可算作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的标志呢?

胡向东:是的。多个政策性文件都在强调“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是当前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和措施之一”,考什么始终是高考改革的根本问题所在,是贯穿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始终的重要改革。对考生和教师来说,最敏感的问题永远是考试内容的变化。尤其是在招生计划和录取机制改革基本定型之后,考试内容这一高考改革最为重要的、也是最难改进的部分浮出水面,正在加快速度推进。一是建立高考评价体系,已于2019年12月发布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及其说明,提出了“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框架;二是重点把握高考的核心功能,科学设计和选择考试内容;三是建设现代教育考试国家题库;四是从管理机制上来说,新高考构建“全国高考统考+地方学考选考”的科目命题机制,教育部考试中心将负责全国统考科目的命题,各省负责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如此形成分层、分科命题的格局,对各地命题能力建设既是考验也是一种促进。所有这一切,总体目标是使我们国家的考试更具科学性、公平性和公信力。

二、语文高考内容改革的四个走向

杨怡:那么具体到学科,您认为语文高考内容改革有什么样的走向或者说动向呢?

胡向东:語文高考的考试内容改革的重点主要有四个方面,或者说是呈现出四大走向:第一,立德树人,加强核心价值观涵化;第二,传承理解,强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第三,增量提速,增强批判性阅读和思维能力;第四,增进语用,突出情境设置考查创新能力。这四个方面,有的已突出表现出来,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的属于慢慢地改、悄然地改,如“增量提速”。

第一个走向:立德树人,加强核心价值观涵化。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作为母语考试的语文高考,以其“润物无声”的独特方式达到“以文化人”的育人目的,是其天然的优势。这个走向强调的是语文要全面完成学科应该承担的德育任务。语文学科德育,可以有两种形式,一是通过阅读材料、写作引导等测评考生的德育认知,间接体现考生的道德水平或者所受德育的水平。如精选命题素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正向思考,发挥“以文化人”“以德育人”的价值引领作用。二是通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含于考试要求甚至考试规则中,用隐含的、潜移默化的方式对考生进行隐性德育。如灵活运用祖国语言,作文要求“我手写我心”等,客观上能够促进考生优秀品格的养成。

杨怡:胡老师我打断一下,记得您以前跟我们上课时讲过您的观点:用纸笔考试的方法是难以考察一个人的道德水准的。我们现在强调在高考中“以文育人”,一次考试能够带来多大的道德水平提升?会不会带来负面效果?

胡向东:你提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也是考试研究领域一个常说常新的问题。我仍然认为用一次性考试特别是纸笔测试,是难以考查一个人的道德水准的。这是从无数事实、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汉代实行察举,魏晋推行“九品中正制”,都希望通过考核(广义的考试)观察推举选拔人才,但却因种种原因逐渐走上“门弟取人”“以名取人”的歧途,最终得到的是“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结果。左雄改制后,开始“以文取人”,科举定制后,更是逐步走上了用对道德思维的测评替代实际品德的考量之路,唐代还有“行卷”“温卷”,考官除了考场作文之外还考量个人道德、才情与声名;但从宋代严格科举管理开始,“以儒家经典为内容,一切以程文为去留”,应试者开始做“道德文章”,“寓德于文,以文为定”,考官则通过评阅答卷反映出的道德水平,推断考生的道德水准。这个转化过程,真实地展现了人类用纸笔测试来测评道德水平的无力与无奈。你记得吗,文康的《儿女英雄传》中那个考官就公开宣称:“况我奉命在此衡文,并非在此衡人。”所以我说,如何用考试的方法对人的道德情况、人的综合素养进行评定,还是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里需要人类不断探索的课题。

需要明确的是,语文高考强调立德树人,包括作文要求考生体现正确的价值理念,与科举要求考生写“道德文章”是有着本质不同的。高考语文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通过整体化的考试设计、精心挑选的考试素材以及设问导向,引导包括德育在内的高中教学和学生道德养成。近几年全国卷的阅读材料选取,往往文质兼美,篇幅不长故事也小,但往往蕴含着爱心与温情。如2017-2019年全国卷先后选用《天嚣》《赵一曼女士》《理水》,其中那些坚持梦想不忘初心、坚忍不拔一路前行的励志故事,无不注重对考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向引导。这些指向明确的主观性努力,在客观上起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当然,这个过程同样需要开拓创新,通过解放思想和发展考试技术,进一步提高立德树人的效能。

正是基于这一认识,在对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与建立上,我用了“涵化”一词。涵化有教化之意,指的是人在一生中通过学习而获得在其文化中的适应能力的过程。我认为哲学家汝信对其概括更为明确到位,他认为涵化是前代人吸引、诱导并迫使后代人采用传统思维和行为方式的过程。语文学科新高考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是一个“涵化”的过程,就是要通过“规定动作”,用过硬的命题措施和巧妙的命题技术,引导考生爱党爱国爱人民,增强家国情怀、社会意识和法治意识,增强“四个自信”,涵育良好的道德品质。

第二个走向,是“传承理解,强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语文高考是规模最大的母语考试,需要以语言文字凝聚文化自信,勇敢地担负起传承民族文化、捍卫母语的责任。而以优秀古诗文为代表的语言材料和文化知识,既能够帮助学生感知语言文字内在的运用规律,又有助于加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一方面,语文高考可能会逐步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考查比重和范围。去过台湾或者与台湾学界交流较多的人都有共同感受,在台湾文言和传统文化的保存和使用,较大陆更为有效。台湾的学测语文卷满分108分,但古诗文部分占到了54分,足足有50%。而全国卷古诗文阅读默写部分只占总分的24%左右(35分)。现在2017年版新课标中将古诗文背诵篇目增加到72篇,统编版教材也增加了相应选文比重,这些变化都将最终体现在高考语文试卷的改变上。在考查内容范围方面,也将逐步扩大。不仅考查古代诗文的阅读、理解、背诵、赏析,而且考查古代哲学思想、文学流派、诗文理论、历史文化常识等相关内容。另一方面,在考查方式方面,语文高考将更为灵活多样,而且贯通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内容。你看2017年北京卷第三大题,以题组形式呈现(第15-18题),要求鉴赏王维的《晓行巴峡》,第15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第18题用默写方式考查考生积累,属常规命题方法。重点在第16和第17题,比较巧妙,代表了某种发展方向。第16题考查写作方法,但大大扩充了考查范围,题面是这样的:

16.“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一联中,鸟雀之声传递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下列诗句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3分):

A.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王昌龄《古意》)

B.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晁补之《吴松道中》)

C.苍鸠鸣竹间,两两自相语(张耒《感春》)

D.殷勤报春去,恰恰一莺啼(杨万里《和仲良春晚即事》)

这样考查考生的古诗文素养,展现了足够的开放度,但目标又十分集中。4个选项源自4首唐宋诗,又多是义务教育阶段教材中曾选用的,或是各种测试题、练习题中的常客,考生不陌生,但考的并不是大家熟悉的理解,而是写作手法,请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赏析诗歌的共同写作手法,将积累与融通合而为一。

第17题在传承与积累、理解与运用方面更进一步:

17.同样是描绘山峡,《晓行巴峡》与下列诗句相比,在运用意象、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初中)

玉露凋伤枫林树,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高中)

这道题有三点值得“说叨”,或者说此题有“一石三鸟”之效。一是明确了比较的方法进行鉴赏,较之我们常见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的设问方法,明显指向更为明确,给了考生一个明确的着力点,使其有了“抓手”,通过抓住“意象”“情感”等诗歌鉴赏关键之处,让学生回到了真正的鉴赏;二是从命题角度看十分严谨,给出了比较的诗句,明示了比较的角度,对考生的指示十分明确,更可贵的是充分考虑了评卷面临的困难,使制订细则和具体评阅都有据可依;三是用来比较的《水经注》和《秋兴八首》分别来自初高中教材,勾连了高中与初中、课内与课外,既考查考生是否真正掌握了古诗文的鉴赏方法,也体现出对文化经典考查的连续性。

我们说高考语文的区分度将逐步增加,就体现在试卷中的各个角落,主观题通过明确考查内容和方式而实现评卷客观化,提高评卷精确度;内容选择上打通K12各个学段,在更大范围内考查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积累与融通,让考生在特定的交际情境和历史文化情境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本身的魅力,领会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深度和精神特质。

第三个走向:增量提速,增强批判性阅读和思维能力。

我们进入的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日新月异的经济、科技、文化发展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提出了新的迫切的要求。创新型人才的典型特征就是具备较高的思维品质,语文高考必须结合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灵活学习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化成效的考查;要在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语文素养的考查中,有针对性地加大对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的考查。这些变化将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考语文整卷的文字量正在增大,选材范围更加广泛。在确保公平性和难度基本稳定的前提下,试题材料的涉及面会变得极广,不同学科领域、不同话题、不同体裁、不同组织形式的文本都可能进入试卷,几乎与我们现实生活相关的方方面面都可入题。同时,阅读理解设题的目标不会只停留于要求考生理解文本的表层语义信息,而是要求能够探究文本的内涵,文本背后的隐性信息,能够结合学生的个体背景知识,在试题设定的社会生活情境中对文本信息做出合理推论,甚至是运用文本信息去解决、探究一些思辨性的问题。这就要求老师和学生不断扩大学习的视野,重视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讀速度,具备阅读策略,掌握阅读技巧。特别是要能够依据文本类型、长度以及文本的复杂或者熟悉程度,灵活而准确地调动阅读的策略与技能,创造性、批判性地进行阅读。

另一方面,高考语文将会进一步强化思维方法品质的考查。除了出现了直接考查逻辑思维能力的新题型,如近几年出现过的“材料填充题”“思维导图题”等之外,还在许多试题中突显对信息加工、语言表达、逻辑推理等关键能力的考查。这两年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2018年全国卷作文“幸存者偏差”:

“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

这道作文题的材料直观而饶有趣味,但更耐人寻味,发人深思,其含义清晰而又有较大的开放性,导向明确而又具有强烈思辨色彩,引导考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鼓励考生进行主动思考。它体现了对考生逻辑思维、辩证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发展水平的考查,引导考生培养探究意识,提升发现问题的敏感性,探求解决问题和语言表达的创新路径。这道试题的导向性和它发出的信号,理应引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