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马克思主义与自由、平等和正义的话题  >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长期以来,自由主义在政治哲学领域独领风,而马克思主义长期处于“失语”状态。科恩从社会主义的价值立场出发,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与政治哲学的关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政治哲学的有机结合。他在批判以罗尔斯为代表的自由主义平等主义和以诺齐克为代表的自由至上主义的基础上,形成和建构社会主义平等理论,从规范维度实现了对自由主义正义理论的超越,极大增强了马克思主义在政治哲学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对构建中国式正义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科恩  社会主义  平等观

20世纪70年代以来,面对全球范围内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经济不平等现象严重等诸多事实,自由主义者从政治哲学的角度作了看似有理的解释和辩护,主要形成了两种自由主义正义理论。一种是以罗尔斯为代表的自由主义平等主义,主张在自由优先的基础上调和自由和平等之间的矛盾;另一种是以诺齐克为代表的自由至上主义,主张在自由至上的前提下尊重自由所带来的不平等结果。另一方面,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谷,社会主义的价值理念在“历史终结论”的喧闹声中日渐消逝。在这样的背景下,科恩主张和捍卫社会主义的平等理念,对自由主义正义理论进行了有力批判,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和建构社会主义平等观,为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理论提供了有益的理论资源。

一、科恩社会主义平等观的核心要义

 

平等是社会主义的重要范畴和基本要求。科恩的社会主义平等观有效回应了自由主义正义理论对社会主义的质疑,正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平等的基本内容。科恩坚信,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更加具有优越性,而社会主义平等是比自由主义平等更彻底、更高层次的平等形态。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美好并且是值得追求的,是因为社会主义是一个能够在事实层面和实质意义上实现人人平等的社会。(一)平等的通货:倡导优势平等对于平等的通货即“平等什么”的问题,自由主义者从各自维度出发作出不同回答,福利、资源、能力等相继被作为平等的通货,形成了以阿内逊为代表的福利平等、以德沃金和罗尔斯为代表的资源平等、以阿玛蒂亚·森为代表的能力平等等不同流派。科恩指出,“正义要求人们同等享有的某个东西,不是指任何东西都要达到平等,而是指达到任何与分配平等匹敌的价值所允许的程度。”他在吸收和借鉴福利平等、资源平等、能力平等的基础上,提出将优势作为平等的通货,倡导“优势平等”。从内容的视角来看,优势“是一种既无法化约为他的资源束,也无法化约为他的福利水平的个人欲求状态的异质性集合”。在此基础上,科恩通过一个附带条件进一步拓宽了优势的内容,即“一个人实际所拥有的任何东西,应当被看作是他有办法获得的东西”。优势平等比福利平等、资源平等、能力平等的内容更为广泛,大大扩展了平等的通货范围,既可以克服总体福利不足、总体资源匮乏问题,又可以弥补因个人能力的不足或匮乏引起的不平等。从获取的视角来看,优势平等更具现实性,更加强调结果。它突破了自由主义平等理论的束缚,强调尽可能消除因自然因素或社会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推动平等理论从过程平等向结果平等、从规范平等向事实平等转变。从选择的视角来看,以往的自由主义平等理论注重对因个体福利不足或资源不足所导致的不平等进行补偿,而忽视个体在这个过程中因自身选择而造成不平等的责任。相较之下,优势平等更加强调个体对于命运和运气的选择,更加注重个体因对其作出的选择承担相应的责任。(二)平等的建构:建立社会主义平等原则基于自由主义平等原则的局限和不足,科恩反复考量社会主义平等原则,力图实现对自由主义平等原则的超越。在他看来,社会主义平等原则主要包括两个原则,即社会主义机会平等原则和社会主义共同体原则。1.社会主义机会平等原则机会平等具有三种表现形态。第一种形态是自由至上主义的机会平等,这种机会平等消除了等级制社会对人们的束缚和限制,赋予人们以平等的政治权利。但是它没有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因而是一种形式平等。第二种形态是自由主义平等主义的机会平等,这种平等不仅要求消除因社会制度带来的不平等,同时要求消除因家庭因素导致的不平等。但是它没有拒斥自然天赋和个人运气的影响,因而还是一种形式平等。第三种形态是他主张的社会主义的机会平等,这种平等不仅要摒弃社会制度和家庭因素产生的不平等,而且还要摒弃自然禀赋和先天因素产生的不平等。虽然社会主义的机会平等允许结果的不平等,但是这种结果的不平等只能是基于人们的不同选择而产生的。不难看出,社会主义的机会平等原则明显优越于自由至上主义的机会平等原则和自由主义平等主义的机会平等原则。它不仅包含了自由之上主义的机会平等和自由主义平等主义的机会平等的内容,而且还实现了对这两种机会平等形态的超越。社会主义的机会平等是一种程度更高、层次更广的机会平等,这种平等不仅消除了特权、歧视等社会因素的不平等,而且还要求消除家庭背景、成长环境等自然因素的不平等。2.社会主义共同体原则由于社会主义的机会平等保留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因此存在因个人偏好和个人选择的不同而导致的不平等。科恩指出,尽管按照社会主义机会平等原则所产生的不平等是正当合理的,但是为了达到社会主义平等,光有社会主义机会平等原则是不够的,还需要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则作为补充,那就是社会主义共同体原则。从本质上来说,社会主义共同体原则是一种基于共享的共同体模式。这种模式的意义在于可以消除因个人偏好、个人选择等因素造成的不平等。同时,这种模式是反市场的,主张我为你服务同时我从你那里得到服务,从而实现互帮互助。社会主义共同体原则要求“人们互相关心,和在必要和可能的情况下互相照顾,而且还要在意他们的相互关心”,尽量克服因社会主义机会平等原则所带来的不平等,“通过一个正义的政体对社会财产进行集聚和联合,平等地对待共同体的所有成员”。如果说社会主义机会平等原则强调的是形式平等,那么社会主义共同体原则强调的则是结果平等。科恩之所以要加入社会主义共同体原则作为社会主义机会平等原则的补充,就是因为他注意到所有形态的机会平等都无法实现平等,于是他找到了社会主义共同体原则来进行补充,通过共同关心、共同受惠的社会主义共同体原则来消除任何形式的不平等。(三)平等的保障:弘扬平等的道德风尚科恩指出,社会主义平等需要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第一种途径是强制性的社会制度,第二种途径是非强制性的个人选择。社会制度作为强制性的行为准则,它要求社会成员按照社会主义平等原则行为处事,否则将受到制度性的惩罚。而道德风尚作为非强制性的行为规范,它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和提倡社会成员崇尚社会主义平等并有所作为。如果没有良好的个人道德修养,人类社会借助个人力量实现社会平等的空间将非常有限。社会主义平等的实现需要通过崇尚平等的道德风尚,正确引导社会成员自觉自愿地支持和捍卫社会主义平等。平等之所以能在一个不平等的社会中实现,不仅因为该社会的强制性促成了平等,而且离不开崇尚平等的非强制性道德风尚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人在本质上是政治动物。科恩也指出,“个人的即政治的”,个人选择对社会平等具有决定性意义。如果人们具有追求社会主义平等的道德风尚,那么平等的实现甚至无需任何激励机制。一个平等的社会必然要求它的公民本身也是崇尚平等的。弘扬平等的道德风尚能够引导人们坚定拥护平等。因此,必须发挥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作用,指引人们自愿选择平等,而不仅仅只是引导人们服从平等规则。“正义需要一种支持日常选择的风尚,这是一种超越正义规则的风尚。”尽管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没有强制力,但是人们的言行举止会通过影响社会风尚来影响社会正义。在一个信奉社会主义的社会里,平等的理念必然蔚然成风。在这样的一个社会里,人们自然会倾向于支持并作出平等选择。

二、科恩社会主义平等观的二重性

 

科恩的社会主义平等观为马克思主义在政治哲学领域开辟新的战场,彰显和捍卫了社会主义平等理念,增强社会主义的感召力和吸引力。但另一方面,科恩的社会主义平等观摒弃辩证法,背离历史唯物主义传统,因而不可避免地沦为“空中楼阁”,最终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平等问题。基于此,科恩的社会主义平等观呈现出价值性与局限性的二重性特征。(一)科恩社会主义平等观的价值性第一,科恩的社会主义平等观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与政治哲学的关系,为马克思主义注入规范性的研究视角,实现马克思主义与政治哲学的有机结合。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学术界出现关于马克思与正义问题的大争论。学者们围绕马克思是否认为资本主义是不正义的、马克思如何看待正义、马克思是否有正义观等问题展开了激烈交锋。这场旷日持久的论战引发了科恩的浓厚兴趣和深入思考。科恩发现,人们之所以认为马克思主义与政治哲学是不相容的,其原因在于“对于哲学来说,规范性命题的正确与否与时间无关,而根据马克思主义,要么就是不存在规范性真理这样的东西,要不就是它随着经济环境和经济需求而历史地变化的”。因此,马克思乃至马克思主义者都不探讨抽象的平等,也不会将注意点停留在某个历史阶段的道德的合理性和正当性。但是,科恩不以为然。他指出,马克思主义与政治哲学是相容的,并且两者可以进行调和。一方面,辩证唯物主义在价值观上是怀疑主义的,至少可以说是相对主义。另一方面,“历史唯物主义并没有把一切价值和原则都归结为阶级利益的合理化”。因此,“自马克思以来,对公正不关心的马克思主义者都是在自我欺骗”。科恩的论断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规范性的统一,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性和超越资本主义的正义正当性和道德吸引力。第二,科恩的社会主义平等观立足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取向,正面阐述社会主义平等理论的内涵意蕴,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建构作了有益探索。科恩将政治哲学作为一种理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新视角,形成和建立马克思主义新的理论范式,论证和阐释实现社会主义平等的道德要求。平等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理念和规范基础,“平等不仅在于要使境遇不好的人变得好起来,而是根本上在于平等本身就是好的”。人们对平等的憧憬不是形而上学的幻想,而是在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平等不仅是可欲的,而且也是可行的。由于社会主义平等是值得追求的伟大理想,因此其可欲性不言而喻。面对社会主义平等不具有可行性的质疑,科恩指出,最大的挑战不是来自于人性的自私,而来自于缺乏一整套可行的体制机制。既然资本主义是基于自私和利己的价值理念,以等价交换作为基本原则导致社会不平等的,那么完全可以通过无私和合作的价值理念来建立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从而实现社会主义平等。对此,科恩在扬弃自由主义平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优势为平等通货、以社会主义机会平等和社会主义共同体为平等原则、以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为平等保障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平等理论。可以说,科恩的社会主义平等观坚持和捍卫了社会主义平等的价值理念,从规范层面为社会主义作了积极辩护,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建构和发展。第三,科恩的社会主义平等观冲破和动摇了自由主义在西方政治哲学界的统治地位,极大地增强了马克思主义在政治哲学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引发了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研究热潮。长期以来,自由主义在政治哲学领域独领风,而马克思主义则长期处于“失语”状态。科恩的社会主义平等理论搭建了观察和批判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社会主义话语平台,为当代政治哲学注入了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视角,从规范维度完成了对自由主义正义理论的超越。针对诺齐克的自由至上主义,科恩指出,自由和平等并不矛盾,是可以兼容的。从表面上看,诺齐克的自我所有似乎能够给人们带来自主权,但从现实来看,资本主义社会远没有诺齐克所描写的那么光彩照人,所谓的自我所有非但没有让广大的无产阶级得到自主权,相反他们失去了大部分自主权,没有能力选择和支配自己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何谈自由,更何谈平等。针对罗尔斯的自由主义平等主义,科恩指出,罗尔斯致力于构建一个平等的自由主义社会,这个社会的首要原则是自由,其次才是平等。这种平等主义具有明确的局限性,只是形式平等而不是实质平等,是规范平等而不是事实平等。在社会主义社会,其首要原则是平等,并且这种平等与自由相兼容和统一,实现了对自由主义平等主义的超越。受科恩影响,西方马克思主义学界在研究旨趣上出现了某种程度的聚焦,特别是分析马克思主义学派出现整体性的研究转向,关注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热度陡然升温。与此同时,中国学术界跟随科恩的步伐,更加注重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研究和建构。(二)科恩社会主义平等观的局限性由于科恩否定辩证法,拒斥历史唯物主义,只是从静态和抽象的角度对平等进行分析,特别是忽视经济基础在社会变革中的决定性作用,因此,科恩的社会主义平等观在本质上是一种空想的社会主义,无法为解决平等问题提供一条的科学可行的现实路径。第一,科恩的社会主义平等观摒弃辩证法。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者普遍认为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的社会科学在研究方法上存在本质区别。比如,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卢卡奇指出,马克思在研究方法具有独特性,这种独特性就体现在辩证法。对此,科恩不以为然。他在放弃辩证法之后转向分析的方法,并将这种方法运用于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辩护,开创了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先河。上世纪90年代,他逐渐将学术重心转向对政治哲学的研究,运用分析的方法批判自由主义平等理论,建构社会主义平等理论。分析的方法要求概念明确,论证严谨,逻辑自洽,表述清晰,注重文本和论证。科恩运用这种方法从规范层面为社会主义平等作了极为出色的论证,为社会主义平等的道德优势作了非常有力的辩护。但是,成也分析,败也分析。分析的方法存在明显的缺陷,那就是“在指导思想上和方法上片面地强调个体而否定集体,强调(个体)行动而否定结构,强调理性而否定非理性品格,强调微观而否定宏观,强调分析而否定综合”。由于否定辩证法,科恩的社会主义平等观不可避免地导致某种错误倾向,最终也损害了理论本身的科学性。第二,科恩的社会主义平等观背离历史唯物主义。平等不可能凭借抽象的原则来实现,平等的实现必须依托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变革。反对脱离历史和现实谈平等,反对脱离生产力和阶级谈平等,是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核心所在。马克思主义将不平等看作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视其为不同社会历史环境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从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中寻找不平等的根源,从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中分析和解决不平等问题,对不平等进行具体的历史的分析。不平等的出现和平等的实现都存在于历史自身发展的过程。平等不是平面设计出来的静态固定物,必然会经历一个历史的动态发展过程。平等是具体的、历史的、相对的,不存在抽象的、永恒的、绝对的平等,不能超越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发展阶段。只有依托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生产力的发展,废除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才能真正解决不平等问题,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科恩在回避废除私有制的情况下,试图依靠制度设计的方式来实现社会主义平等是行不通的。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指出的那样,通过“发明一套新的更完善的社会制度”,“从外面强加于社会”,是“注定要成为空想的”。第三,科恩的社会主义平等观过分夸大道德观念的作用。科恩从规范的角度来分析平等问题,认为通过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能够使人们自愿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平等的价值理念。不难发现,在现实生活中充斥着纷繁复杂的社会因素影响实现平等的实践活动,而科恩过分强调道德风尚的重要性,对人性的自律抱有过高的期望。他对这些现实因素进行简单化和理想化的理解无助于平等的实现,只会导致困难重重,举步维艰。在马克思看来,仅仅依靠道德的力量是无法实现平等,因为改造每个人自身的观念并不等于改造整个社会本身。“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通过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只能“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道德观念与人的物质活动、社会交往、现实生活紧密地交织在一起。人是社会中的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很像想象在以私有制为主体的资本主义社会,人们会主动放弃自私和利己,崇尚无私和合作,做出社会主义平等的选择。实现社会主义平等不仅需要道德感化,更需要社会实践。

三、构建现代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科恩的社会主义平等观对构建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从规范层面来看,科恩的社会主义平等观为社会主义价值理念作了强有力的辩护,充分彰显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更具优越性。从实践层面来看,平等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对于当下的中国而言,准确把握当前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是认识和理解平等问题的关键。构建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有效满足人民群众需要、具有现代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是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第一,夯实物质基础,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平等作为一种社会关系同生产力密切相联。无论是实现哪一种社会形态的平等,都离不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曾指出,“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不管自由主义学者如何鼓吹自由主义平等观,其都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之上的,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反映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而科恩倡导的社会主义平等观在一个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导的社会是根本无法实现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形成什么样的生产关系,最终就会形成什么样的社会。可以说,生产方式的性质决定了建立何种类型的平等形态,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平等形态可能实现的程度。因此,没有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就没有社会主义平等形态。没有生产力的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平等的实现可能。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体现在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更高、更好。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与发展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生产关系的社会变革极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也极大增强了实现社会主义平等的能力。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那是不能动摇的。”“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消除资本主义和其他剥削制度所必然产生的种种贪婪、腐败和不公正现象。”鉴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以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向往,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平等从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发展。第二,坚持共建共享,稳步推进共同富裕。在科恩看来,社会主义平等之所以优于自由主义平等,就在于其不是形式平等而是实质平等,不是规范平等而是事实平等。平等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更应该体现在社会实践中。邓小平同志曾指出,“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要实现所有人的共同富裕,而资本主义“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几的人生活富裕的问题”。资本主义社会奉行以资本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可避免地必然带来贫富差距拉大和两极分化严重的社会现实。因此,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自由主义平等只能是形式平等和规范平等,无法实现实质平等和事实平等。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不仅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平等的重要基础,还是实质平等和事实平等的集中体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积极探索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平等之路。从告别一穷二白到摆脱整体贫困,从实现总体小康到全面建成小康,从全面精准扶贫到打赢脱贫攻坚战,从构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到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