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青年就业研究②︱名校生争相考编背后是什么心态  > 当前青年群体就业的新趋势新变化

当前青年群体就业的新趋势新变化

【摘要】青年就业关系民生福祉、经济发展和国家未来。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具有专用性人力资本较低、就业过渡性特征明显、就业形式多样化等典型特征,相较于其他群体,青年群体面临在劳动力市场脆弱性更强、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就业意愿尚未得到充分满足、政策支持不精准等问题。解决大学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困难问题,需要密切关注青年群体就业面临的新趋势新变化,通过短期实现经济稳增长“解痛点”与长期结构性调整“促长远”相结合,以确保短期促就业效果明显,长期通过就业结构优化和质量提升,不断提升青年群体就业质量。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青年群体 就业 人力资本

【中图分类号】F249.2 【文献标识码】A

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是创新的力量以及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实现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的高质量充分就业对于增进民生福祉、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基础性作用。根据教育部数据统计,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而当前以大学生为主的青年群体就业面临一定的挑战,2023年6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16-24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20.8%,较4月份提高0.4个百分点。解决青年就业问题,已经成为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的关键。因此,需要及时把握大学生等青年群体就业的新趋势、新变化,根据其就业特征的变化,不断提升就业优先政策对这一群体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青年就业的典型特点

一是专用性人力资本较低。人们通过教育和培训所获得的人力资本一般可分为通用性人力资本和专用性人力资本。通用性人力资本是指可以在不同的企业或行业中使用的技能或知识,比如计算能力、外语能力等;专用性人力资本是指专用于某一特定企业或行业的能力,其特点是在该企业或行业有较高生产率,而在其他企业或行业则有较低的生产率。相较25-59岁劳动力群体,以大学生为主的青年群体往往通用性人力资本较高,专用性人力资本偏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08年提高至9.91年。2022年,我国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已达14年。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延长增加了大学毕业生的通用性人力资本,而包括专业专用性人力资本、职业专用性人力资本、企业专用性人力资本、行业专用性人力资本等专用性人力资本则明显不足①,其中,应届毕业生的专业专用性人力资本存量呈缓慢下降趋势。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就业蓝皮书:2022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显示,全国2022届本科毕业生的专业对口就业率为67%,33%的大学生毕业后从事的职业与其所学专业无关,其专业知识和技能未能在相应专业领域进行深化,从而降低了其专业专用性人力资本存量;此外,与其他就业人群相比,大学生缺乏经验性人力资本,而企业在招聘时往往更青睐与岗位所需技能匹配度更高的员工。同时当前我国一些高校在办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并没有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而进行动态调整,培养出的一部分大学生理论知识丰富但实操能力较弱,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存在偏差。

二是就业过渡性特征明显。这种过渡性特征主要包括角色转换和技能转换两种类型。一方面,从学校到劳动力市场,大学毕业生要经历个人身份由学生到劳动者的转变。对大学的依赖性与自我认知的不足使得大学毕业生角色转换相较于其他劳动群体的角色转换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