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上南京理工大学,30岁当博导,32岁担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36岁出任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所长,38岁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40岁当选德国科学院院士,41岁成为美国《科学》杂志的首位中国评审编辑,48岁成为“万人计划”的首批杰出人才6位人选之一。卢柯的人生就像安了加速器,每一步都走得比同龄人更快更受瞩目。
卢柯院士
01
做科研,人比环境更重要
卢柯身上有两个绕不开的“标签”,第一个是“超音速”:16岁上大学,30岁当博导,36岁出任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所长,38岁增选为中科院院士。2013年,48岁的他又成为“万人计划”首批杰出人才的6位人选之一。有人称他为“天才科学家”,他却相信上天给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比起天赋,他更依仗严格的时间表和作息规律。
卢柯身上的另一个标签则是“中国制造”,从本科到博士研究生,一直在国内接受教育的他是地地道道本土培养的科学家。卢柯并不缺少出国深造的机会,1988年硕士毕业时,金属研究所就计划送他去日本读博士。彼时中国的科研条件、经费等远落后于日本,然而他决定留在金属研究所读博。
卢柯用行动证明了“人比环境更重要”。1990年,刚刚博士毕业的他在国际期刊上发表文章,提出制备纳米晶体的新方法——非晶晶化法,成为当今国际纳米材料的3种主要制备方法之一。
02
在国内外做科研没区别
2000年,卢柯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的第一篇文章,帮他在材料科学的世界权威领域打开了一扇窗。2003年和2004年,《科学》杂志两次刊登卢柯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2005年,《科学》总编辑邀请卢柯出任该杂志的评审编辑。
“我们中国人总要有人参与这种全球顶尖学术类杂志的活动”,尽管日常工作和科学研究把卢柯的时间表安排得满满的,他仍坚持做好这份工作。因为此前《科学》的评审编辑里没有中国人,卢柯明白他代表的不是个人,还要代表一个国家在世界科学领域发出声音。2010年年初,卢柯应邀为《科学》撰写展望性文章《金属的未来》,这表明他已跻身世界材料科学的顶尖科学家队伍。
26年前,卢柯放弃去日本的学习机会,他认为“在国内外搞研究没有区别”。26年后,他已经有足够底气宣布,“在纳米金属制备上我们这儿是世界上最好的”。
卢柯喜欢用两句话勉励自己的学生,一句是“游戏远没有结束”,另一句则是“没有什么不可能。”比起花费大量时间在实验上,卢柯更看重思考的力量,如今他也把这种观念传递给自己的学生。他反复强调要培养学生做研究的兴趣,对于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反而看得很淡。
03
求学成才之路
卢柯出生在甘肃华池一个偏远的山区,直到读高中时,他才从贫困的山区里走出来。虽然他的父母都是老师,对他的管教也非常严格,但并没有束缚他聪明而又不拘一格的天性。
卢柯从小就是一名学霸,他16岁参加高考,他以高过录取分数线60分的成绩考入了华东工程学院(现南京理工大学)机械系,攻读的是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专业。进入大学之前,他对这个专业一无所知,只知道是一个工科专业,名字听上去也很喜欢。但进入大学之后才发现跟自己想象的不太一样,引以为傲的高考成绩也让他大失所望。原来在系里100多名同学中,他高考分数超甘肃录取线60多分,但全系120多人,他入学成绩倒数第二,高考英语也只有30多分。这让卢柯深深地吸了一口冷气。要想不落后,只有靠自己奋力追赶了。
那就从头学起,他玩命学英语,把专业最经典的英文原版教材——《位错引论》,花了一年时间翻译成中文看。
卢柯把全部的心思集中在学习上,四年之后他不仅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还考上了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生,攻读的还是相同的专业,他觉得这个领域里还有许多未知的世界。
1988年硕士毕业后的卢柯,获得了到国外去留学深造的机会。在别人眼里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但卢柯并不这么想,他觉得越简陋的环境,越能激发人的创新和斗志。科学的研究更取决于人的能力。最终,卢柯还是选择继续留在金属所里攻读博士学位。1990年卢柯获得了博士学位,他继续留在所里任研究员。
04
做科研把自己“捂”进去
熟悉卢柯的人都知道,他除了锻炼身体没别的爱好,一心扑在工作上:几乎每个晚上都有工作,每周只休息半天,离开金属所不是回家就是去机场——参加国内外各种学术交流和会议,其他地方几乎不去。他把自己定位成职业科学家,“不做科研,还能做什么?”
他效率非常高,几乎是用半天的时间就能把一天的活儿干完。他一直在加速理解什么是科研,加速实践自己的科研想法。他的理由是:“越早经历,越早能修正自己的错误,死之前做有价值事情的时间就越多。”
为什么能这么快呢?卢柯认为客观上是自己运气好,主观上方法和努力很重要。学习有学习的方法,做科研有做科研的方法。跌跟头爬起来也有爬起来的方法。他的方法是“讲求效率,缺什么就学什么,不被动等待。”
卢柯院士的课题组团队合影
2016年5月19日,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玉泉路校区的科学前沿进展讲座上,他把自己的求学体会转送给在场的300多名国科大本科生:“去找兴趣,越早找到越好。国科大的科学前沿讲座涉及各个领域,是找兴趣的好机会。”
“这一轮精品讲座扫下来,你对什么感兴趣,你到底喜欢什么,应该会有点思路。至少你能了解到老师们的兴趣。有时候,改变你兴趣的,不是一个学科,而是一个人。你跟了一个导师,这辈子就可能‘捂’进去这个领域了,能‘捂’进去是好事儿。”
05
做科研就是自己和自己斗
“捂”进纳米材料领域后,卢柯一直专注于对材料“制备-结构-性能”关系的思考,并取得了一系列成就。2000年至今,卢柯课题组先后研究出“纳米孪晶结构”“梯度纳米结构”“纳米层片结构”等几种新型纳米结构,研究水平国际领先,为开发高综合性能纳米金属材料开辟了新途径。
不是没有过挫折和痛苦,卢柯的实验也曾好多次做不下去。他说,“做不下去时,就跳出来,放到更大的视野下去看看。”
1998年,卢柯在参加学术会议的路上偶遇一位国际大牛,他兴奋地说起自己在做的表面纳米化研究。大牛一瓢冷水泼下来,“你去看某某人的文章,有人早研究过了,nothing new。”
备受打击的卢柯并没有叫停实验。他读完文章后,仔细分析别人做了什么,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做。他和学生花了很长时间做样品。从1997年—2005年,第一代样品做出来,卢柯觉得“完了,就到这儿为止了!”样品坑坑洼洼,粗糙度太大,根本看不见表面纳米层对力学性能的效果。
“要放弃吗?”
“要放弃,这是技术问题,但大目标不变。”
“万一错了呢?”
“有可能错,那你也得承受。科研有风险,这是一个斗智斗勇的过程。”
“跟谁斗?”
“跟自己斗!”
卢柯扔掉第一代样品,扔掉了之前的原理,换思路带领学生又做了五年,还是什么都没做出来。不过,这回他认定自己的思路是对的,不放弃。
一年后,“两头粗中间细,界面光洁,强度和塑性都很高”的梯度纳米结构样品就做出来了。2011年,这项成果被发表在《Science》,起初大家都不相信能实现,后来又都跟风做。2015年,美国材料学会秋季大会上,还开设了专门研讨 “梯度纳米结构材料”的分会。
同时期,卢柯课题组还开展其他多项研究。2003年,他们发现利用表面纳米化技术将铁表层的晶粒细化到纳米尺度,其氮化温度显著降低。表面纳米化技术成功应用到了宝钢集团冷轧厂的拉矫辊上,大幅提高了拉矫辊的使用周期。
像这样能在短时间内投入使用的材料和技术是少数,“99%的新材料都停在死谷里,等待着走出去。”材料研发过程的复杂性、长周期、大尺度跨越、低成本要求,卡死了很多新材料走向实际应用,也让卢柯和很多从业者感到不幸,“大部分人在死之前,是看不到他研究的材料能用上的。”返回搜狐,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