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熊丙奇
6月7日下午,2022年全国高考数学落下帷幕。上午,“语文全国卷A卷《红楼梦》的论述题太难”冲上热搜后,“全国高考I卷数学难出天际”“今年高考数学难”占据了各大网络平台热门榜单前列。甚至有网友留言说:“今年数学考试的思路:文科生要当理科生,理科生要当华”。
“好难哭”“明年见”……这是一些考生的“吐槽”。你需要告诉考生的是,高考是选拔性考试,选拔性考试取决于考生的相对水平。不要因为觉得考题难就认为自己考的不好。“你也难为别人了。”高考录取要根据考生在省内的排名结合志愿填报。
所以,与其纠结于数学的难度,不如专心于后面的考试。其实,如果考生考完试后觉得数学不难,那么数学命题就有问题,说明没有起到很好的选择作用。评价选拔考试的命题质量,首先要看命题是否符合大纲要求,是否有超出大纲的问题。考题只要不超出大纲,就符合命题要求;第二,难度是否有利于选择,考题太难或者太简单都会影响选择效果。
从考生的反应来看,全国高考第一卷的数学试题似乎很难。据媒体报道,一些“尖子生”也表示没有考完。但这未必能真实反映考生的实际情况。一般来说,考得好的同学不会说自己考得好。“考得不好”的同学经常会表达自己的情绪和看法。以前也有高考考生吐槽“数学太难”的年份。但考试成绩公布后,总体分布仍符合正态分布,高分学生与低分学生的比例处于合理范围。
所以,没必要纠结数学考的怎么样。纠结不会改变什么,可能会影响接下来的测试。填报高考志愿也是在知道考试成绩和全省排名后再填报志愿。那些认为自己考得不好的同学,高考最后的排名可能和自己平时的成绩差不多。
今年的高考命题,一些方向性的变化,值得关注。首先,刷考题已经没什么用了。很多考生考前都做过无数次模拟题。但是高考题和模拟题不一样,这就意味着高考刷题拿高分可能不太可行,学校不要再搞题海战术了。其次,各科更注重对学生学术素养的考查,不仅要掌握知识点,还要考察学生对知识和概念的理解以及综合应用能力。这是教学中应该培养的基本能力。有同学反映没看懂题,可见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性。
这就需要高中改变教学方式。那些尽快完成高中课程,然后通过提问训练学生,通过多做题培养学生应试能力的高中教学方法,可以说是OUT了。这也是高考命题改革的效果。高中必须重视打好学生的学科知识和素养基础,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有些老师也觉得搞不清高考的“套路”。这就是大学英语命题改革的效果
当然,要引导学校师生改变“应付考试”的思维,仅有命题改革是不够的。必须进行录取改革,高考由选拔性考试性质调整为评价性考试性质。高校招生时,要把高考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指标。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打破唯分数、唯升学论,扭转应试办学倾向。(作者是知名教育学者)(羊城晚报邮箱:wbspycwb.com)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学校
图片|视觉中国
编辑|付明图孙紫晴
校对|赵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