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逆向考研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  > “逆向考研”:理性选择就值得尊重

“逆向考研”:理性选择就值得尊重

原创 常莹 光明日报 收录于合集 #光明夜读 785个

文 | 常莹

最近,武汉一所高校公布“逆向考研”数据火了。据学校介绍:武汉科技大学2022级硕士研究生新生总数3188名,来自双一流高校的新生有64所高校的159人,分布于武科大18个学院。其中来自985高校、第一志愿报考武科大、被录取的2022级研究生新生有8人,他们分别来自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重庆大学、中山大学等,考入了武科大的医学院、恒大管理学院、机械自动化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而来自211高校、第一志愿报考武科大,被录取的2022级研究生新生则有38人。

这样的数据近几年并不鲜见。这不是“逆向考研”这个词汇第一次走进公众视野,事实上,近两年“逆向考研”热度居高不下,甚至成为了新的考研趋势。所谓“逆向考研”,是指一些本科毕业于“双一流”高校的学生,把报考目标投向非“双一流”的普通院校。通俗点说,是考生在选择报考院校时会选择一些不如自己本科的学校读研。

“逆向考研”这个词每次出现在热搜,都会引发一众网友探讨,有的人不理解,有的人感到惋惜,为何会从一个好学校去一个相对普通的学校,这看似并非一个主流选择。在一个更符合公众期待的叙事语境中,考研应该是“正向的”,“向上的”,选择学校的综合实力要“大于等于”本科学校的。仍然有很多考生选择“正向”考研,但有一部分考生开始了“向下”逆向拓展。

这种逆向的原因相对多元,被动选择逆向的考生多为院校调剂。而主动选择逆向的原因则相对丰富,多为对未来有了清晰明确的规划后做出的理智决策。比如为了降低考研的难度,早日考研“上岸”,或者根据职业需要选择喜欢的城市,或是选一条压力小的出路等等。这些原因的罗列,可能并无法概括每一个个体的内心真实初衷。理性也好,妥协也罢,逆流中的考研学子根据自身情况,做出了降低风险的选择。

“逆向考研”更像是一种务实的选择。更大的“确定性”,是这个选择可以预见的结果。“逆向考研”学子们,卸下了名校的光环,敢于破除唯学历论,抛开对学校实力的整体评价,结合自身能力进行考研以及职业规划,主动做出了适合自己的判断。

与前述的数据一样,许多非“双一流”高校乐于公布“逆向”数据。比如,2021年底,据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公布的2022年考研生源信息显示,不少来自郑州大学、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的本科生考入该校;广州大学公布录取的2022年研究生新生中,也出现了一批985、211高校毕业生,包括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著名高校的毕业生……这样的数据说明,无论是考生主动或被动的逆向选择,普通高校可以收获名校的优质生源。这一现象也大大丰富了“双非”院校的生源,从而带动了学校在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上的生源优势。也许这是考研竞争压力的一次分流,也是一种普通高校和考生都乐见其成的选择。

人生并不是象限图,选择的正向、负向无法定义选择的优劣。考研也并非只能“向上”,从个人层面来说,有些考生选择走一条逆向之路或许更符合个人意愿。当然,随着“逆向大军”人数与日俱增,从这种现象中也要思考,这种反向求学为何会流行。在教育资源分配上,在就业形势缓解方面,是否需要提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