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近12万侨批无偿捐献给国家 这对夫妇 守住了华侨百余年  > 收集近12万件侨批陆续无偿捐出!麦保尔、马娅夫妇30余年守护家国情

收集近12万件侨批陆续无偿捐出!麦保尔、马娅夫妇30余年守护家国情

自古以来,家书承载着浓浓的骨肉亲情。侨批是海外华侨华人寄给国内侨眷书信与汇款的合称,真实记录了海外华侨华人历史,被国学大师饶宗颐称誉为“侨史敦煌”,已被列入世界记忆遗产。

广东一对党员伉俪,用30余年时间收集收藏侨批近12万件,先后四次将侨批原件5万余件、电子档案4万余件无偿捐赠给国家,为侨批文化研究作出了积极贡献。不仅如此,他们一家十分热爱公益事业,已累计捐赠超7000万元。

麦保尔、马娅夫妇合影。受访者供图

他们是麦保尔、马娅夫妇。丈夫麦保尔先生是广州人,曾在汕头工作。妻子马娅女士是中国国际美博会创始人。无论是收集侨批还是投身公益,他们从未想过回报,只因怀揣纯粹的“爱国心”。

汕头市档案馆侨批分馆(侨批文物馆)馆长林庆熙表示,麦保尔夫妇将收集到的侨批分类、编号、录制光盘,形成了潮汕侨批首个数字化资料库,让部分散佚于民间的侨批档案得以汇集并保存至今。他们一家的大爱善举,能够帮助后人了解老一辈华侨的创业史、奋斗史,深刻体会华侨深厚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倾其所有,耗时三十年收集侨批

“批”在潮汕话里是“信”的意思,带有汇款的意义。侨批兴起于19世纪上半叶。当年四处漂泊的游子,在海外辛勤劳作后,将积攒的血汗钱,委托回国的亲友和同乡捎带到家,以尽赡养长辈妻儿的义务。在那个金融邮政机构尚未正式建立或极不完善的年代,“银信合一”的特殊寄汇方式——侨批应运而生。

早期的侨批批封,与今天的普通信封大小相似,居中是一红色长条。红条上用毛笔写着收信人姓名,右侧是收信人地址,左下是寄信人地址、姓名,左上则注明了汇款的币种和数额。据统计,1931年后,有40%至50%的潮汕家庭是靠侨批过活的,因此潮汕有“食侨批”“食番批”的说法。

汕头市档案馆侨批分馆(侨批文物馆)中专门设有麦保尔先生捐赠侨批精品展览。受访者供图

1992年,汕头女婿麦保尔从广州调任至汕头电信系统工作。当时侨批还被当作邮品中的“实寄封”来看待,并没有什么人特别关注。麦保尔却敏锐地发现,这种东西和寻常“实寄封”有明显的差别,于是通过自己合作的邮商、网络等资源,开始大量收集。

“我们从小就有收藏邮票的爱好,知道侨批非常珍贵。”据马娅回忆,当时,夫妻二人竭尽所能,发动近百人走村串户到潮汕、福建等地收集侨批。

“因为承载亲情,有的家庭将侨批作为家传信物珍藏,也有的家庭将‘散批’翻箱倒柜找出来,但每一件侨批都是‘孤品’,都被我们视若珍宝。”马娅说。

麦保尔夫妇收集侨批的过程是艰辛的,耗费了大量的精力与金钱。他们倾其所有,甚至将自家房产出售,只为能收集到一套完整的侨批。有人曾嘲笑他们“愚蠢”,可他们甘之如饴。2005年,麦保尔夫妇收藏的侨批已超9万件;2008年,又增加了2万多件;至2020年,麦保尔、马娅收集的侨批数量近12万件。马娅说,他们在陆续收集侨批的过程中耗资高达七八千万元。

“侨批记录着华人华侨的奋斗史,饱含着海外游子对家国的深情。我们从收集侨批的第一天起,就是抱着抢救文物的心态,就是打算捐赠出去,从没想过要出售。”马娅说,夫妻二人希望借助这些捐赠的侨批,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