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艾德勒,范多伦.如何阅读一本书[M].郝明义,朱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董蓓菲.语文学习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3.(美)格兰特·威金斯,杰伊·麦克泰格著,闫寒冰等译.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4.韩雪屏.语文课程知识初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
5.洪宗礼,柳士镇,倪文锦.母语教材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6.(美)加里·D.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7.雷·韦勒克,奥·沃伦.文学理论[M].北京:北京三联出版社,1984.
8.(美)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9.荣维东.交际语境写作[M]. 北京:语文出版社,2016.
10.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版社,2007.
11.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第二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12.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3.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14.王荣生.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
15.孙绍振.文学文本解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16.叶黎明.语文教师教学技能训练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17.张秋玲,郑国民.语文专题学习设计指导丛书(11本)[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18.张秋玲,郑国民.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19.曾祥芹,甘其勋.文章学新视点[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0.祝新华.促进学习的语文评估:基本理念与策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