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教学大纲  > 助产学专业教学大纲

助产学专业教学大纲

《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教学大纲(助产学专业)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BJ0107012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西医基础)

课程性质:必修考查

学时/学分:5学分(解剖和组胚),组胚总学时32,理论20,实验12学时。

一课程简介

组织学与胚胎学是相互关联的两门独立学科,我国医学教育习惯于将其合二为一,形成一门基础课程。组织学是专门研究人体正常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一门学科,主要介绍组成人体的基本组织以及各系统中各主要器官的组织结构;各器官内特异性的微细结构;主要细胞的大小、形态结构、微细结构、分子结构和功能;同时介绍这些组织结构、微细结构和细胞的微细结构、分子结构与该器官的功能关系;胚胎学总论主要是研究从受精卵发育成新生个体的过程及其机理的科学,介绍生殖细胞的发生、受精、胚胎发育全过程、胚胎与母体的关系以及先天性畸形等方面的内容;胚胎学各论主要是介绍各系统的胚胎发生过程。就中医学本科各专业而言,主要讲述组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有些系统的教学内容比临床本科专业有所删减,为后续课程教学及临床医疗工作奠定基础,胚胎学内容不上。选课对象:中医学本科、针灸推拿学本科、中医学(传统班)本科、中医学(对外中医方向)本科、中医学(壮医方向)本科、中医骨伤科学本科、中医学(外科)本科。先修课程为人体解剖学和生物学。

二、课程目标

1.建立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要求助产学专业的学生掌握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基本内容:人体的基本组织以及各系统中各主要器官的组织结构;各器官内特异性的微细结构;主要细胞的大小、形态结构、微细结构和功能;同时介绍这些组织结构、微细结构和细胞的微细结构、分子结构与该器官的功能关系。熟悉组织学理论知识与后续学科和临床学科的联系;了解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发展简史和研究方法。为继续学习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和内、外、妇、儿等临床各科打下坚实的基础。

2.建立能力目标:

要求学生掌握四大基本组织的内容,同时掌握皮肤的结构和功能。在授课时,要逐步培养学生形态与功能相联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与临床相联系的融会贯通的整体的思维能力,运用医学术语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运用网络资源获取新知识和相关信息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培养,让学生逐渐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明白为何要学习这门学科。为后续学习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和内、外、妇、儿等临床各科打下坚实的基础。

3.建立态度目标

以往年相比(往年只是上34个学时理论课),今年对该专业学生的教学内容作了适度调整,在理论课授课同时,融入后续学科和临床医学,实行整合医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和对医学专业的热爱。让学生对基础学科更加感兴趣。结合实验课内容,学生学期起来效果更加明显。

二、教学目的要求与内容

绪论

【目的要求】

了解组织学的含义和研究内容以及意义。

熟悉组织学的研究方法。

熟悉组织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内容】

组织学的含义和研究内容及其在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即意义)

组织学发展概况(自学)。

组织学的学习方法。

组织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上皮组织

【目的要求】

1.熟悉上皮组织的一般特征及其分类。

2.掌握被覆上皮的类型、分布、结构及功能。

3.熟悉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

4.了解腺上皮和腺的一般概念、分类及结构特点和功能。

【教学内容】

1. 上皮组织的一般特征及分类。

2. 被覆上皮的分类,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   毛柱状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复层柱状上皮、变移上皮的分布、结构及功能。

3. 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游离面-细胞衣、微绒毛、纤毛的结构及功能;侧面-各种细胞连接的结构及功能;基底面-基膜、质膜内褶与半桥粒的微细结构及功能。

4. 腺上皮和腺的一般概念及分类,各种腺细胞的微细结构及功能,外分泌腺的分类和结构。

第三章 结缔组织

【目的要求】

1. 熟悉结缔组织的一般特征及结缔组织的分类。

2. 掌握疏松结缔组织的微细结构及功能。

3. 了解致密结缔组织的结构及功能、脂肪组织和网状组织的结构及功能。

4. 了解软骨的结构和分类。

5. 掌握透明软骨的结构和分布。

6. 了解弹性软骨、纤维软骨的结构和分布。

7. 掌握骨组织的结构。

8. 熟悉长骨的结构。

9. 了解骨发生的过程。

10. 熟悉血液的组成。

11. 掌握各类血细胞的微细结构、功能及正常值。

12. 了解骨髓的类型和结构、血细胞发生的一般规律和过程。

【教学内容】

1. 结缔组织的一般特征及分类。

2. 疏松结缔组织的细胞组成(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脂肪细胞、未分化间充质细胞等)的形态、微细结构及功能;纤维成分(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的形态、微细结构、化学成分及物理特性;基质的化学成分及特征。

3. 致密结缔组织、网状组织和脂肪组织的结构分布、特点及功能。

4. 软骨的结构组成和分类。

5. 软骨细胞的微细结构及功能,软骨基质的化学成分,软骨膜的结构和功能。

6. 透明软骨、纤维软骨和弹性软骨的分布及结构。

7. 骨组织的结构:骨基质的化学成分及特征,各种细胞成分(骨细胞、骨原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的微细结构和功能。

8. 长骨的结构-骨松质和骨密质的结构特点,骨膜的结构和功能。

9. 骨的发生-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的过程(自学)。

10.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11. 红细胞的微细结构、功能、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12. 白细胞的分类,各种白细胞的微细结构、功能、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13. 血小板的微细结构、功能、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14. 骨髓的分类和骨髓的结构(自学)。

15. 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的概念及造血干细胞(多能干细胞和定向干细胞)的起源、增殖和分化发育(自学)。

16. 血细胞发生过程的形态演变规律(自学)。

第十五章 男性生殖系统

【目的要求】

了解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掌握睾丸的组织结构和功能。

了解附睾、输精管的结构及功能。

了解前列腺的结构及功能。

【教学内容】

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睾丸的组织结构—生精小管的结构:各级生精细胞的分布及结构特点,支持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睾丸间质:间质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直精小管和睾丸网的结构。

附睾、输精管的结构及功能(自学)。

前列腺的结构及功能(自学)。

第十六章 女性生殖系统

【目的要求】

了解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掌握卵巢的组织结构及功能。

掌握子宫的组织结构及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特点。

了解输卵管、阴道、乳腺的组织结构。

【教学内容】

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卵巢的组织结构-卵泡的发育与成熟:各级卵泡的微细结构及功能,排卵的概念及过程,黄体的形成、微细结构、功能及退化,闭锁卵泡和间质腺的概念、形成及结构。

输卵管的结构(自学)。

子宫壁的组织结构-子宫内膜、肌层和外膜的结构特点。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月经周期)-月经期、増生期、分泌期的结构特点。

阴道、乳腺的组织结构(自学)。

第十七章 胚胎学绪论

【目的要求】

1.  了解人体发生的过程。

2.  掌握胚胎学的研究内容及其在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即意义)。

3.  了解胚胎学的发展史。

【教学内容】

1.  胚胎学的概念

2. 胚胎学的研究内容-人体胚胎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人体胚胎发育的过程和分期、胚胎学的分支学科。

3.  胚胎学的发展史(自学)。

4.  胚胎学的意义及在医学中的地位。

5.  胚胎学的学习方法。

第十八章 胚胎学总论

【目的要求】

1.  掌握受精的概念、时间、部位和过程。

2.  掌握人胚的早期发生过程。

3.  掌握胎膜和胎盘的结构和功能。

4.  了解胚胎各期外形特征和胚胎龄的推算。

5.  了解双胎、多胎和联体的形成原因。

【教学内容】

1.  生殖细胞的发生和成熟。

2.  受精的条件、地点、过程和意义。

3.  卵裂、桑椹胚及胚泡的形成过程。

4.  植入的概念、部位、时间及意义。

5.  胚层形成过程及三胚层分化的组织器官、胚体外形的建立。

6.  胎膜和胎盘的形成、结构及功能。

7.  双胎、多胎和联胎的形成。

教学难点和重点

【教学重点】

生物学有关细胞学的概念、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其相关功能。

四大基本组织的光镜结构和主要超微结构及其相关的功能。

各系统中主要器官的组织结构和重要超微结构及其相关的功能。

人胚胎发生的基本过程、理解主要系统中器官的发生过程和常见畸形的原因。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学会听课时扼要记笔记,有效使用教学大纲、 

教科书和实习指导,能科学地安排课外自学时间。

2.石蜡切片制作和HE染色的基本过程。

3.熟练使用和维护普通光学显微镜。

4.光镜辨认各种组织和器官的正常结构,并能辨认组织和器官的主要超微结构。

5.教会学生用绘图、语言、文字正确描绘或描述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形态结构。

6.能熟练应用组织学知识分析临床医学问题。

四、教学手段与方法

1.采用启发式、情景式、问题式、讨论式教学方式:通过多媒体课件与板图教学手段,启发学生思维,设难置疑,引起思辨;举例讨论分析;呈现过程,形成表象;归纳总结,复习巩固。在教学中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的讨论,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中关注组织学与胚胎学的进展,使教学内容能反映这两门科学的新进展,但要避免根据不充分、科学性不足的材料在课堂上讲授。与临床知识相互联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实验教学:应用数码互动实验室开展实验教学,一方面巩固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让学生巩固组织学知识,指导其识标本切片,体会知识点的学以致用。同时开展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放实验室,加强学生组织学基本技能的训练。

3.建立网络课程以及网络分享平台,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和学习资源。

4.在本门科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严肃的科学态度、严格的科学作风和严密的科学;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要注意智能的培养;使学生通过本门学科的进一步培养科学思维方法。教师要对本大纲所规定的各章内容作充分的研究,把关键性的内容和难点深入浅出地讲清楚;而把便于自学的内容让学生自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些形态的描述,可在实习课中通过对标本、模型、图象等的观察来理解。

五、教学内容目标与学时分配

 

章节

内容

学时分配

组织学绪论

2

上皮组织

3

第三章

结缔组织

2.5

第四章

血液

1.5

第15章

男性生殖系统

2

第16章

女性生殖系统

3

第17章

胚胎学绪论

2

第18章

胚胎学总论

4

六、考核方式、成绩评定及评价方法

1.考核方式:

理论考核:闭卷;(占60%);

2.考试成绩评定:理论考试占60%,平时成绩占40%(平时作业和考勤、绘图作业)。

3.评价方法:考后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考后的评价,开展学生评教活动,发现

问题,调整教学方法。

(1)通过发放正式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满意程度以及学习效果情况,从而取得课堂学习效果的主观评价。  

(2)通过课后作业、实验绘图以及考试成绩等情况来体现学生对学习过程参与度的评价,教师据此做出学生知识点掌握程度的曲线,帮助评定课程的学习效果。

七、教材与参考资料

1.教材:李继承  曾园山主编  组织学与胚胎学(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第9版)。

2.参考资料

① 教研室自编习题册:组织学与胚胎学习题集及实验指导。

② 莱斯利 P.加特纳,詹姆斯 L 西亚特主编,史小林,翁静,梁元晶等译《组织学彩色图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

③ http://jpkc.gxmu.edu.cn/(广西医科大学精品资源共享平台)。

④广西中医药大学网络课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