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在工作报告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实力大幅提升,一些领域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某些领域也正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这些都有利于我国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大跨越。通常来说,科技论文是科技人员披露其科学研究发现与技术创新成果的重要形式之一。科技论文的被引用,体现了研究成果与知识的发展和传播过程,也是测度科技论文学术影响力的一个方面。在宏观层面,可以利用科学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透过论文被引用数据对国家的国际科技影响力情况进行分析。论文是否被引用,以及被引用次数的多少,可以反映论文的学术影响力。论文被引用次数越多,显示论文的影响越大。根据被引用次数的有无多寡,可以将科技论文划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发表之后没有被引用的论文,即零被引论文;第二层次,相对于零被引论文,发表之后被引用次数在1次以上的论文;第三层次,发表之后被引用次数超过其所在学科论文被引用次数世界平均值的论文,可以认为是影响力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以上的论文,即表现不俗论文;第四层次,发表之后被引用次数进入本学科世界前百分之一行列的论文,即高被引论文。其中第一和第二层次的论文都可视为“跟跑者”,第三层次是“并行者”,第四层次的论文可称为“领跑者”。科技论文的被引用次数不断提升,科技成果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国际影响力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呈现出整体向上的发展局面,无论是反映科技成果规模的论文数量,还是反映科研水平与影响的引文指标都保持增长的态势。根据国际检索系统SCI数据库,我国的论文发表数量上世纪80年代的世界排名在20位以后,2009年至今,排名保持在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已成为发表论文数量较多的大国。在数量增加的同时,我国论文的质量和国际影响也在同步提高。据2002年统计,我国10年间“国际科技论文被引用次数”为49万次,国际排名第20位。到了2012年,我国10年间“国际科技论文被引用次数”增长到了665万次,比2002年时增长了12.6倍,国际排名上升到第6位,有望在2014年进入世界前5位,提前实现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发展目标。2002—2006年我国发表SCI论文约为30.0万篇,被引用74.3万次,篇均被引用次数为2.47次。到了2007—2011年,我国SCI论文总数约为62.5万篇,相比上一个5年段翻了一番,与此同时,被引用次数则增长3倍以上,达到了188.9万次。篇均被引用次数也大幅增长,上升到3.67次,增长幅度接近50%。这表明,我国国际科技论文数量增长的同时,论文质量和影响也有显著提高。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利用SCI数据库统计,2002—2011年我国科技人员发表的科技论文总量达到92.6万篇。截至2011年,其中66.7%的论文被同行引用。也就是说,我国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国际论文发表之后产生了国际影响,中国的科技论文成果大部分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国际影响力。这一比例与科技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加拿大等G7国家同期被引用论文的比例都在75%—80%之间。与金砖国家相比,中国被引用的国际论文比例高于印度(66.0%)和俄罗斯(56.9%),与巴西(66.8%)相近。2002—2011年,我国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的国际论文总量近80万篇, 截至2012年底,其中被引用论文的数量超过57万篇,约占71.3%。从国际论文总体上看,在发表后3年、5年和10年的时间里,被引的论文比例分别是60%、70%、76%。以我国计算机领域国际论文为样本进行的研究显示,在论文发表后3年、5年和10年的时间里,被引的论文比例分别是56%、66%和70%。表现不俗论文增速超过国际论文总量的增长,覆盖范围从传统优势学科扩展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