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激发优秀本科生的科研兴趣,启发和引导他们走上科研之路,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正式启动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试点工作,并于近日完成首批项目的申报推荐及评审。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20级本科生陈荣灿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资助。全校仅15个申报项目入选。
陈荣灿主持的项目《源于抗氧剂的有机磷酸酯全球排放及多介质污染特征研究》,主要针对当前热点“新污染物的源汇特征及形成机制”等前沿科学问题开展研究探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耿涌教授团队朱樱副教授为该项目的指导教师。
2020年,陈荣灿以第一志愿进入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学习。怀着对环境领域科研工作的好奇与憧憬,他在大一就加入了贾金平教授团队,开展高级氧化及其催化剂制备的相关课题研究。在孙同华研究员、李侃副教授等耐心指导和热心帮助下,他快速学习了研究领域的相关知识,并在文献调研、实验操作以及分析讨论中不断积累科研经验。同时,他还积极尝试撰写论文初稿,不断修改凝练,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环境领域高水平期刊Water Research发表题为“Selective and efficient removal of emerging contaminants by sponge-like manganese ferrite synthesized using a solvent-free method: Crucial role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porous structure”的研究性论文,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
这段研究经历为陈荣灿打开了科研的大门,使他感受到科研的严谨与魅力,更品尝到从失败到成功的获得感。他开始广泛了解环境领域的前沿知识,不断探索自身兴趣与环境学科前沿研究的交点,时刻为自己未来从事科研工作做好充足准备。在校期间,陈荣灿聆听了陶澍院士所作的题为“基于高源分辨率排放清单的空气污染和危害趋势评估”的报告,其中“利用大尺度归趋模型研究污染物环境命运”的方法和角度深深吸引了他。为此,他主动联系了从事相关研究的朱樱副教授。在朱樱副教授的悉心指导下,他申请并完成了题为“我国有机磷酸酯排放源优化及环境归趋模拟”的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并通过广泛阅读相关文献和数据搜集,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项目全部内容,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了科研论文的撰写工作。
暑假期间,陈荣灿收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本科生青年项目试点计划的申报通知,他认真撰写了申报书,凭借前期扎实的研究基础顺利完成申报并通过校内遴选。在接到立项的正式通知后,陈荣灿兴奋地给朱樱副教授发去信息,希望在未来继续努力学习,认真完成基金项目,为祖国的环境事业贡献交大环境人的力量。
近年来,环境学院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紧密对接我国当前“宽口径、复合型”环境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依托学校交叉优势学科,以高水平科研工作为依托,为学生提供多种科研基金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从事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工程应用和规划管理的卓越创新人才。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葛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