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用户指南 电子签章 广联达建筑业务平台  > 万字长文解析:广联达发布建筑业务平台,给行业开发者带来了哪些新思路?

万字长文解析:广联达发布建筑业务平台,给行业开发者带来了哪些新思路?

简单来说,SaaS(软件即服务)指的是软件或生态合作开发商,通过互联网直接向用户提供软件功能,服务对象是终端用户,具备开箱即用的模式;而PaaS(平台即服务)是开发商在线提供应用和软件工具,开发者使用这些工具来开发软件,主要用户是开发人员。

尽管SaaS也能提供一些简单的配置能力,但自由度比较低,核心功能和能力边界都是由开发商预定义的。

目前,工程建筑行业的需求越来越复杂,业务的动态变化也很快,对软件应用灵活度和易用性要求越来越高,很多简单的SaaS应用不能满足施工企业深度的业务要求。而面向复杂的大型平台开发,建筑行业程序员比较少,希望可以减少开发工作量,快速响应个性化的应用需求。

广联达的这套体系本来是给内部的产品部门研发新产品使用,现在也对外开放给建筑领域的生态服务公司、产品开发公司、有平台建设需求的大型集团公司、各集团下新成立的数字科技公司等等。

这些公司有开发和部署独立产品的需求,也对开发本身有更高的自由度需求,但由于建筑行业特有的业务逻辑和复杂性,通用的PaaS服务很难用起来,那么建筑业务平台就成了一个很值得考虑的选择。

一句话来概括这个产品的核心特点:为了满足工程建设领域中的企业在不同层级、不同业务的个性化需求,建筑业务平台是按照「底层平台+可装配组件+生态服务」的模式来构建的。

为了方便理解,可以打个比方:底层平台类似于电脑的主板,上面的集成电路和核心控制器已经装好,不需要操心;平台上的可装配组件类似于电脑的扩展插件,比如内存、硬盘、显卡、打印设备等等,所有组件都可以独立选择,它们彼此之间又可以互联互通。

每个组件都可以定制开发、可以独立升级和更换,同时这些组件「插」到平台上之后,可以通过底层平台实现互联互通的能力,比如一键部署、权限认证、与第三方数据打通、二次开发等等,最终实现一套完整的功能。

这种模式形成了平台的四层架构,从下到上是这样的逐层支撑关系,看一下平台整体的系统架构图:

➤ 最底层的部分叫云计算基础平台,里面不包含具体业务,主要是给上层的中台打造一个数字化的基础;

➤ 第二层叫技术中台,由工具平台和开箱即用的公共技术组件构成,作为平台的底层能力基础,提供了DevOps和应用、开发、集成及公共组件能力。

➤ 第三层叫行业能力中台,包括开箱即用的组件构成的业务中台、具备行业特点的BIM中台和物联网中台,负责数据汇聚和智能化的数据中台等。

➤ 最上层通过组装这些功能组件,形成解决方案,满足用户多专业、多业态的应用需求。

这么直接展开说架构,信息量有点大,可能一下子理解不了,咱们再拆开来,从上往下分开说一说。

第一层:解决方案

这一层是广联达或者其他的SaaS服务提供商,基于平台开发出来的、直接面向行业客户的应用,是根据各类客户需求「量身定制」的业务系统或者SaaS服务。比如广联达自己开发的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系统,或者一些企业自己的数科公司,在平台上二次开发出来以扩充企业的核心能力。

这些功能来自下面一层「行业中台」动态的扩张能力,通过模块化、装配式的组件来实现多种业务。

开发者利用低代码或者无代码的开发方式,结合「技术中台」的组装件,搭建出自己需要的软件或应用,可以面向房建、市政、公路、轨道交通等不同的行业,开发出多种业务形态、多种应用场景的解决方案,也可以开发出体量庞大的综合业务管理系统。

这些开发成果可以给自己公司使用,或者由生态伙伴交付给客户,也可以向建筑领域输出行业级的SaaS产品。

第二层:行业能力中台

这个环节建设的是企业数字化核心能力,包括了业务中台和数据、物联网、BIM及其他行业能力中台。

想要搭建出满足个性化业务诉求的产品解决方案,从零开始一点点写代码可不是好办法。前面我们说到,平台提供了一系列开箱即用、自由拼装的「组件」,这些组件是从广联达多年行业软件开发积累下来的能力抽离出来、独立封装的功能,形成了「业务中台」。

在业务中台下面,分别是BIM中台和物联网中台,中间的数据中台可以把各类BIM、物联网数据进行加工汇聚,结合智能化的手段反哺业务,实现数据服务业务。

业务中台

从功能上来看,业务中台是把广联达十几年的技术积累,和对工程业务的理解,沉淀成为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公共基础三条线上的160多个业务组件。这些组件还可以进一步细分多个分类,比如工程线下的技术管理、科技创新、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环境管理,经济线下的物资、机械、分包、采购、市场、收入、成本、资税等管理,公共基础下的综合管理和基础管理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组件之间可以按需拆组,组件之间考虑了互通的契约,数据天然互通,这就解决了企业内部产品应用之间做互通,还需要二次集成的问题,如果发现一个组件不能满足需求,可以在很细的颗粒度上更换组件,甚至可以自己开发一个企业专用的组件。

数据中台

业务中台中的160多个组件数据,并不是「游兵散勇」,在它们的底层,是一套提供数字化支撑的「引擎」,也就是数据中台。

目前行业增速放缓,向管理要效益、向数据要价值已经是「活下去、求发展」的基本共识。不过在数据应用这个层面上,建筑企业还普遍存在三个核心问题:

➤ 业务板块和系统众多,数据孤岛问题严重,决策层想看的数据看不到;

➤ 各部门的管理口径不一致,数据的质量参差不齐,很难识别经营管理风险;

➤ 数据不交圈,也就难以发挥出价值,企业无法透视经营状况,也就没办法支撑有效的决策。

也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数据中台这个方案,能帮助建筑企业实现数据标准的统一,快速沉淀数据资产,建立起企业的经营、市场、成本、安全等业务的管理应用。

数据中台提供了五个能力,分别是:数据融合治理、数据资产、数据分析、主数据管理和AI算法平台。

相比于通用行业的数据中台,数据融合治理最大的区别就是对建筑行业的专业性,广联达本身也是建筑业首家通过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DCMM)四级认证的软件服务商。

在具备了采集、计算、存储、治理和应用等开发能力的同时,还沉淀了建筑行业1000多种材料品类库、5000多种物料属性库、1000多工种字典、和100多个行业数据字典 ,再加上数据图谱的算法能力,能帮助建筑行业的企业快速搭建起自己的数据大脑。

而对于那些刚刚启动数字化转型,希望能把已有的零散系统打通的企业来说,主数据管理系统可以集中管理数据,通过质量规则校验,在分散的业务系统之间保证主数据的完整一致。

为了满足企业风险预警和预测需求,数据中台提供了轻量化的数据分析平台,通过零代码的方式降低分析的门槛,让每家公司都能根据自己的需求开发数据分析看板。

此外,数据中台也提供了基于数据的行业AI能力,主要是更偏向建筑行业实际应用的AI技术。比如:

➤ 文字识别技术可以用到文档扫描图像处理、证书和许可证等文件的字段抽取;

➤ 图像识别技术可以用于安全帽检测、人员计数、物料统计、明火识别、车型材料识别、工程车检测、裸土覆盖监测等场景;

➤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可以用到合同信息提取、合同风险识别,文档材料中的分部分项识别、材料构件识别、工种数据标准化等等方面。

这些都可以通过前面说的组件被直接调用。

数据融合治理、数据资产、数据分析、主数据管理和AI算法,这五个板块环环相扣,构成了整个平台的数据引擎,平台上所有业务组件都是通过数据连接在一起。

BIM中台

这部分主要是整合了广联达自主研发的BIM技术,包含了广联达设计平台(GDMP)和广联达BIM轻量化引擎能力(BIMFACE)。

广联达设计平台(简称GDMP)是一个纯国产的图形平台,基于广联达自主研发的造型引擎和渲染引擎开发,具备了BIM数据定义、二三维图形交互框架、参数化建模引擎、构件编辑器的能力,支持市面上常见的数据格式交换,也支持GIS数据的融合。

设计平台也开放了二次开发接口API和技术框架可扩展的能力,用户可以使用C++和.NET语言在上面开发出自己的BIM设计软件,BIMBOX之前给你介绍过的数维建筑、数维结构和数维机电,就都是广联达基于这个平台开发的。

建筑业务平台官网上也专门针对开发者,给出了详细的开发入门视频,以及不同编程语言的API参考手册,帮助他们完成软件工具的开发。

BIM中台的轻量化能力主要是来自广联达的BIMFACE,它本身也是一款面市多年的成熟产品,如今整合到了建筑业务平台里面。

BIMFACE作为一款轻量化BIM引擎,支持常用数据格式的导入、合并和解析,可以在线浏览模型、图纸和GIS文件,同时也开放了API和SDK,支持开发者在它的基础功能上进行二次开发,实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