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现象学Phenomenology  > 现象学:基础Phenomenology: The Basics导言~第2章

现象学:基础Phenomenology: The Basics导言~第2章

埃德蒙·胡塞尔在相对晚年的时候才开始研究哲学。他出生于摩拉维亚(当时为奥地利帝国的一部分)的普罗斯捷约夫 (Proßnitz),并于莱比锡,柏林和维也纳学习物理学,数学,天文学和哲学。1883年,他获得数学博士学位,之后仅仅几年,他经由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弗朗茨·布伦塔诺的讲演的影响,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胡塞尔的第一本主要著作《逻辑研究》(Logical Investigations)发表于1900-1901年,借由此书,胡塞尔接到了来自哥廷根 (Göttingen)的电话,并于1901年至1916年间在那里任教。 他的另一本主要著作《观念1:纯粹现象学与现象学哲学的观念》(Ideas Pertaining to a Pure Phenomenology and to a Phenomenological Philosophy I)在1913年出版。1916年,胡塞尔搬到弗赖堡(Freiburg),接任了新康德派哲学家海因里希·里克特(Heinrich Rickert)的工作成为教授。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伊迪丝·斯坦(Edith Stein)和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都担任过他的助手。1928年,胡塞尔退休时,海德格尔继承了他的职位。退休后不久,胡塞尔出版了《形式逻辑与先验逻辑》(Formal und Transcendental Logic, 1929年)和《笛卡尔沉思》(Cartesian Meditations, 1931年)。而在随之而来的30年代,胡塞尔遭受了纳粹德国的折磨。受犹太血统的影响,他被禁止从事任何形式的官方学术活动,接着,他失去了教学权和出版权,最终还失去了他的德国国籍。然而,尽管深受社会动荡的影响,胡塞尔仍继续他的工作,即使欧洲陷入了非理性主义状态,他仍热情地坚持哲学相关事宜。 1935年,胡塞尔受邀在维也纳和布拉格进行演讲,这些演讲构成了他最后一部著作《欧洲科学危机和先验现象学》(The Crisis of European Sciences and Transcendental Phenomenology: An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ical Philosophy, 1936)的基础。 1938年4月27日胡塞尔去世后不久,一位年轻的方济各会成员,赫尔曼·利奥·范·布雷达(Franciscan Herman Leo van Breda)成功地将胡塞尔的许多研究手稿从德国安全地偷运到比利时的一家修道院。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之前,“胡塞尔档案馆”在鲁汶 (Leuven)成立,时至今日那里仍然可以找到胡塞尔的原稿手稿。

^海德格尔的哲学道路是从在弗赖堡研究天主教神学和中世纪哲学开始的,但在1911年,他决定专注于哲学方向。1913年,他进行了论文答辩,两年后,他的教职论文被命名为《邓·司各脱的范畴学说和意谓理论》(Duns Scotus’ Theory of the Categories and of Meaning)。而后他将这部作品提交给了哲学家里克特(Rickert)克里特是胡塞尔的前任教席。海德格尔从1918年开始担任胡塞尔的助手,直到1923年他成为马尔堡大学的临时教授(extraordinary professor)。 1927年,海德格尔的主要作品之一《存在与时间》(Being and Time)出版,1928年,他接任胡塞尔在弗莱堡的教席。 1929年,海德格尔发表了著名的就职演讲《什么是形而上学?》(What is Metaphysics?)。希特勒掌权后,海德格尔当选为弗赖堡大学的校长,并成为纳粹党的成员。然而,不到一年,他就辞去了校长一职,并逐渐退出了大学政治。正如2014年出版的他的哲学日记《黑色笔记本》(Black Notebooks)里所写,海德格尔与纳粹主义的关系既不是短暂的,也不是肤浅的。海德格尔正常教学直到1944年,但战争结束后,由于他对纳粹的同情,他被禁止任教;1946年,他被剥夺了教授职位。不过, 1949年他又恢复为名誉教授,并从那时起直到他去世前,他进行了广泛的演讲,在此期间,他撰写了《语言》(Language , 1950年),《筑·居·思》(Building Dwelling Thinking, 1951年)和《技术的追问》(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 , 1953年)等核心著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