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所不在省会城市办学的“低调”的高校,湘潭大学近几年因其数学学科的发展而频频引发社会关注,今年更是成功入围第二批“双一流”建设名单。
这所曾培养出包括两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内的一批批优秀人才的高校,在数学领域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才能取得如此成绩?
伴随着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公布,位于湖南省湘潭市的湘潭大学(以下简称湘大)“出名”了。
作为一所不在省会城市办学的大学,湘大凭借其数学学科的雄厚实力跻身“双一流”,这令很多对其不了解的人都深感意外。然而,对了解其历史和现状的人来说,却是意料之中,毕竟这所高校在数学领域曾培养出包括两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内的一大批数学及相关领域杰出人才。
事实上,除“双一流”外,近几年有关湘大数学学科的新闻并不少见,比如,全国首批、湖南唯一的湖南国家应用数学中心落户湘大,“智能计算与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获批……
这些都不禁让人发问,湘大的数学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学科?这样一所传统的地方高校,何以打造出单一学科实力如此强大的数学高地?
湘潭大学南校门 图片来源:湘潭大学
“情怀的力量”
在很多人看来,湘大的南校门是一个颇有特色的建筑。
该校门由三道高大的拱门组成,远看似汉字的“山”字,象征着不断进取、勇攀高峰;每道拱门顶端开启,意味着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永无止境;单看每道拱门又像汉字“人”,三道拱门代表三人成众、众志成城。
三道拱门的寓意,一定程度上也是湘大数学学科发展的写照。
湘大创办于1958年,次年因故停办。1974年,在湘潭远郊的一处黄土坡上,该校正式复校;同年,湘大设立数学和计算数学专业,并在两年后成立数理系。
复校后的湘大,还是“荒山一片、楼无一栋、房无一间”,被外界称为“黄土高坡”。
该校1977级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袁亚湘此前曾回忆说,当他坐上绿皮火车,第一次来到湘大时,学校给他的第一印象是“这里和我们农村相差无几”。
彼时,整个学校仅有一个学生食堂和六栋学生宿舍。“第一学期的很多课都是在食堂上的——那栋建筑在饭点是食堂,餐后便成为简易课堂,食堂的不同角落还上着不同的课。老师们都住在周边的村民家中。”袁亚湘曾回忆说。
然而,正是在这样的困境下,湘大仅用7年时间便获得基础数学的硕士点;后又于2000年获批计算数学博士点,形成本硕博一体的数学学科培养体系。
当被问及取得如此成绩的原因时,湘大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院长杨银将其归结为“情怀的力量”。
在湘大的校史馆里,有一份珍贵的文物。那是1974年湘大筹备复校期间,国务院为请各地高校支持湘大建设而专门下发的文件。
国务院为一所学校专门发文,这在当时并不多见,足以证明国家层面对于湘大复建的支持。也正是在这样的情怀感召下,全国各地的热血青年自愿背上了行囊,远赴当时还很偏远的湘潭扎根。
据统计,从1975年至1978年,湘大先后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等近90所名校调进622名优秀教师。其中,陈仲沪、郭青峰、杨向群、傅凯新等人在湘大组建了数学学科,并为其日后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石。
人才来了,但能不能留得住却是另一个问题。庆幸的是,尽管这批教师面对的是一个没有电灯、自来水、图书馆、教室、教师宿舍的湘大,却依然决定留下来建设数学学科。
李寿佛今年已经85岁高龄,但仍活跃在讲台上。1976年,他来到湘大工作。回忆当年的情景,他表示:“虽然在荒山上建校,但这没有消磨大家的意志,反而让我们斗志昂扬,立志干出一番事业。”
他还曾作诗自勉:“男儿有志比天高,誓教荒山着锦袍。安宁岂能忘过去?埋头苦干造明朝……”
“正是有了这样一群教师,使得湘大的数学学科尽管比较‘年轻’,但起点并不低。甚至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们就有基础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等3个硕士点获批,这在当时是全省独有的,在全国也是相当不错的。”湘大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首任院长舒适表示。不得不说,在当时的困难情况下,能够做到这一点,优秀人才的报国情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些开拓者的情怀也感染了身边的学生,使他们愿意回到母校,逐步形成一个优良的人才梯队。比如,湘大党委书记、数学学科带头人黄云清便是湘大1978级的校友。1987年,他在获得博士学位后,毅然回到母校任教,成为湘大的第一个博士。
“让最好的老师上基础课”
要想驱动一个学科持续性、变革性地发展,单靠“情怀”显然是不够的。面对历史积累不够、学科刚刚起步的现状,湘大数学学科要实现突破,仰仗的依然只能是这一批优秀的老师。而这一点,突出反映在了教学层面。
“他们的加盟为湘大带来了最先进的教学课程、最前沿的教学理念,以及可以比肩国内一线高校的教学方式,这使得湘大的学生可以在入学之初,就能享受到比肩国内一线的高质量教育。”湘大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张普说。
这一说法得到了众多毕业生的认同。
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向宇1985年从湘大数学系本科毕业。此后,他接触过不少其他高校的数学系学生。在周向宇看来,湘大数学系当时的课程设置、教材选取、讲授内容专业且全面,不亚于数学专业排名靠前的名牌大学;即使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一些知名大学的数学专业课程甚至仍不及湘大上世纪80年代的水平。
以这些课程为基础,湘大教师也通过各种方式,将其影响力进行了扩散。比如,他们编写的《数值计算方法》成为“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数值计算方法”课程也成为了国家精品源共享课。
更重要的是,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湘大就注意到了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培养的重要性。
这一点令袁亚湘印象深刻。在他的回忆中,学校安排了最好的老师为他们上基础课。李寿佛讲授的《数学分析》、唐佑华讲授的《线性代数》都让他受益匪浅。“特别是李老师的《数学分析》讲得非常好、引人入胜,这是班里不少同学爱上数学的直接原因。”
至上世纪90年代初期,第一代湘大数学人培养的人才逐渐堪当重任,加之一批学子也学成归来,湘大数学学科完成了首次“代际更迭”,形成了以黄云清等为代表的第二代湘大数学团队。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在上世纪末国家推进的原“211工程”和原“985工程”建设中,湘潭大学并未入选。湘大数学系的发展也步入了“厚积薄发”期。
“这个时期,我们都憋着一股劲儿。”杨银说,虽然落选两大工程,但湘大数学团队却并没有降低自身的目标,而是始终对标国内外顶尖高校和科研院所。这点从近20年来,湘大数学专业取得的成绩中也可见一斑——
1997年,袁亚湘和许进超获首届冯康科学计算奖,2005年,黄云清也获此殊荣;2007年,计算数学成为国家重点学科,数学博士后流动站获批;2011年,数学和统计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获批,教学团队入选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 2017年数学ESI进入前1%学科;2020年湖南应用数学中心获科技部批准依托湘大而建……
今年2月,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公布,湘大数学学科如愿入选。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这一学科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学科发展不能仅靠外部环境”
众所周知,在诸多学科门类中,数学学科是“基础中的基础”。然而,基础学科并不意味着缺失创新能力,恰恰相反,创新对于一门基础学科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这一点也在湘大数学专业的发展中得到了印证。
上世纪90年代初期,面对以计算机为代表的新技术挑战,黄云清与同事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把往日的理论研究团队改造为科学计算与应用软件教学与研究团队,相关实践获得了1997年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凭借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和特色,湘大数学学科此后还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湖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等荣誉。
如今,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形势下,要想保持和发扬湘大数学学科的优良传统,“创新”更成为了题中之义。为此,他们也创新性地建立分层分流精准人才培养模式及相应的多层次教学体系,“数学类韶峰班”便是在这一背景下建立的。
作为湘大首个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实验班,数学类韶峰班试图通过实施单独招生和动态管理,学业导师和学术导师“双导师制”,“小班化”教学、“个性化”培养、“协同化”育人等系列举措,促进拔尖学生脱颖而出。
“不仅学习氛围非常浓厚,老师还实行自由开放式教学。师生平等交流,课堂上,我们可以随时举手向老师提问,回答问题的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学生。大家可以随时走上讲台,向老师讲解自己的研究课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该班的学员茹宇圻如此形容自己的学习状态。
几年来,数学类韶峰班已培养出百余名数学领域的顶尖人才,90%以上的毕业生赴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深造。
值得一提的是,数学类韶峰班已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对此,杨银表示,入选“双一流”对于湘大数学学科的发展而言,其意义不言而喻,但一个学科的发展不能仅靠外部环境,而是要将各方面资源综合利用,在保持学科已有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建设若干新的高水平研究方向和团队。同时,继续营造良好的教学、科研氛围,让湘大数学人在这里潜心研究、教书育人。
“面向未来,湘大数学学科将在基础研究上,瞄准国际前沿,追求理论成果的原创性;在应用研究上,积极服务社会,围绕国家和湖南省重大需求,通过学科协同交叉, 解决一批实际应用问题。”黄云清表示。
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