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浙江首批首席技师和特级技师出炉 新八级制度打破技能人才  > 浙江评出首批3名首席技师和26名特级技师

浙江评出首批3名首席技师和26名特级技师

西子清洁能源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焊工工作现场。

浙江在线2月8日讯(记者 蒋欣如 王艳琼)新春,全省各地不少企业生产车间已经一片繁忙。在杭州崇贤街道,西子清洁能源设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厂房一角,全国技术能手、焊工葛小青正在指导徒弟们焊接技巧,“看到我评上了特级技师,他们也铆足了劲,想在技术水平上再冲一把。”

这是在全省技能人才中口口相传的好消息。去年底,省人力社保厅公布3名首席技师和26名特级技师名单,他们均来自企业生产或技术攻关一线。这是我省开展“新八级”制度试点以来出炉的首批首席技师和特级技师。

在广大技能人才看来,“新八级”制度,承载着他们对重塑工人荣光的期待。

“新八级”制度新在哪里?哪些人可以评上首席技师和特级技师?又带来哪些深远影响?记者采访企业、专家、技能人才,寻找答案。

特级技师、焊工葛小青正在工作。

为何推出“新八级”?

这次评上浙江首批特级技师,是葛小青近20年来的首次技能等级晋升。

此前,我国技术工人职业发展评价主要是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五级制”。2003年,28岁的葛小青评上了高级技师,已是“五级制”中的最高等级。

对大部分工人来说,这就是技能评价等级的尽头。“离退休还有好多年,早早就摸到了发展的‘天花板’。这也导致不少人评上高级技师后陆续转向管理岗位,一线技能人才逐渐流失。”葛小青告诉记者。

每当这时,葛小青就会想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八级工制度:“‘八级钳工,样样精通’,我妈妈以前在造船厂工作,这句话我从小就记在心里。”葛小青说,在老一辈技工心里,一个八级工就是企业里的技术明星,不仅待遇比肩厂长,更意味着登峰造极的高超技术,是很多工人的偶像和奋斗目标。

改革开放后,产业工人的技术等级对工资结构的影响逐步弱化,“八级工”制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随后,我国借鉴国际劳工组织标准,逐渐确立“五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

而随着制造业不断发展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需要,近年来,“八级工”制度被重提。

2022年发布的世界500强企业榜单中,我国工业领域有78家企业入围,较10年前增加33家;我国制造业竞争力排名世界第二,仅次于德国。与此同时,另一组数据则显得有些让人焦虑:相关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我国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需求总量接近6200万人,人才需求缺口约3000万人,缺口率达48%。

像葛小青一样,不少企业家、大国工匠回想起了当年的“八级工”制度,于是他们开始在各种场合为“八级工”制度鼓与呼。

2022年,人社部在全国推行“新八级”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即在“五级”技能等级基础上,下补设学徒工,上增设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进一步完善技能等级设置。2022年4月,省人力社保厅发布《关于开展职业技能等级“新八级”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聚焦我省现代产业“十四五”重大建设领域,选取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现代物流、绿色石化、新能源汽车、现代中药等首批15家制造业企业先行试点。

这也让全省300多万高技能人才看到了晋升通道的“光”。

“‘新八级’制度并非老‘八级工’的简单翻版。”省人力社保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老“八级工”制度中,技能是工资标准的附属物,而“新八级”制度希望通过完善的技能评价等级,全面、客观反映工人技术能力,并建立起与之相匹配的薪酬激励、福利待遇、职业发展制度,“我们希望充分体现‘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的导向。”

《通知》中明确,要健全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引导企业工资分配向高技能人才倾斜。高技能人才人均工资增幅,不低于本单位相应层级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人均工资增幅;特级技师可比照正高级人员,享受相关薪酬待遇、落户、购(租)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待遇,首席技师薪酬可参照本单位高级管理人员标准;高技能人才在学习进修、岗位聘任、职务职级晋升、评优评奖、科研项目申报等方面,应比照相应层级专业技术人员享受同等待遇。

评价权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