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现状分析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前身是宿州学院中文系,它是宿州学院历史悠久的传统专业之一,也是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后第一批招生的专业。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风学风优良,在皖北地区和安徽省内都具有一定的声望与影响。
1.招生就业情况
本专业自从200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截至目前已经培养了十届本科毕业生。现有学生人数三百余人,从2017年开始,每年招收120名学生。本专业注重将教学与就业相结合,历届毕业生的就业率都在95%以上。
2.办学条件
目前本专业有办公用房,办公实现网络化,所有教室都实现了多媒体配备。图书资料室有纸质图书近2000册,电子资源近800种。目前有校外实训基地7个。
3.培养方案
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保持保持基本稳定与灵活开放相结合的建设原则,立足专业的自身特征,结合时代发展与社会需求,不断的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正。目前14、15级汉语言文学专业使用的是13版人才培养方案,16、1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使用的是16版人才培养方案。
4.师资队伍
本专业目前拥有专业教师二十余人,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其中博士学历5人。具有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数量占到90%以上,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6人。
5.教学资源建设
目前本专业所有专业基础与方向课程均已制定了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专业核心课程均已建设相关题库。目前本专业现代汉语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美学等课程是校级精品课程。
6.实践教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注重实践教学,本专业的实践教学分为课内实验、课内实践、集中实践、创新创业实践、社会责任教育等类型,在新修订的16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环节的学分在总体学分比例中已经达到了45%。
7.教改项目
目前本专业获批校级质量工程项目7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1项。
8.校企合作
本专业积极落实学校“校地合作共同发展”战略,与宿州市档案局等部门签订校地合作项目多项,完成宿州文化、旅游、方言论著6部。依托师资队伍建设,多次为地方开展专题讲座、培训,为地方提供人才支持、专业服务。
二、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思路
(分别从国家、省、地区或行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专业结构与布局、学院自身建设和发展需要提出)
国家“十三五”规划和安徽省社会经济的持续进步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扶持优秀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加强文化人才培养,繁荣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事业。……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实施中华典籍整理工程。加强和改进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深化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从中央层面提出的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扶持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政策动力与发展方向。 “十二五”以来,国家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力度不断加大,导向更加鲜明,措施更加具体,《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安徽省坚定加速崛起信心,继续以“861”行动计划为抓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壮大中心城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皖北和沿淮部分市县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宿州市抢抓机遇,提出了“双千亿、双翻番”的奋斗目标,跨入了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新阶段。安徽省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则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安徽省相关教育政策和学校自身的发展定位则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扎实的平台。《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十三五”期间,安徽省将要“全面普及15年基础教育。……到2020年,全省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稳定在90%以上,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推进高等教育强省建设。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继续实施‘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分类建设一批特色高水平高校。加快推进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深度转变。……强化实践教学,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到2020年,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3%。” 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及强势需求,社会经济的发展、15年基础教育的普及可以为本专业学生就业提供更广阔的市场。与此同时,宿州学院明确了“以工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定位,2015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教学评估,成功获批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立项,这也为为汉语言文学专业下一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平台。
综合上述考虑,拟定“十三五”期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思路如下:在宿州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总体框架下,以国家教育部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有关文件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求真务实,积极改革,努力创新;以专业发展为核心,以课程建设为抓手,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育人环境,强化教学过程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专业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主线,以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实习基地建设为主要内容,经过5年时间的努力,将本专业办成适应宿州学院“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适应社会发展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要求,人才培养质量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具有一定专业特色,在安徽省同类学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学科专业。
(二)具体目标
1.专业基本情况
汉语言文学专业经过多年以来的发展,在师资队伍、教学体系、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就。就目前来看,本专业进一步发展的优势主要在于以下几点:首先是文化积淀深厚。本专业办学历史悠久,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经过几代师生的薪火相传,文化积淀深厚。二是师资力量雄厚。本专业目前拥有专业教师二十余人,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其中博士学历5人。具有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数量占到90%以上,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6人。三是教风纯正。本专业的教师以孟二冬为楷模,潜心育人,淡泊名利,为人师表,敬业奉献,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四是学风优良。本专业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浓厚的文化氛围的熏陶下,能够静心学习,积极进取,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从第一届本科生开始,考研率一直比较高,考编的录用率也比较高,就业率一直在95%以上。明确优势的同时,我们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在未来发展中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是专业教学与社会经济发展衔接不够所带来的挑战。在宿州学院“以工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定位中,作为偏重基础理论知识传授的传统文科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存在着“先天性”的不足,所培养的人才与就业单位的实际需求还不能完全契合,人才培养较为单一化,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功能还比较欠缺,也影响了学科专业建设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机衔接,从而制约并影响了学科专业的发展。其次是安徽省同类院校相近专业日趋激烈竞争形势带来的挑战。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传统专业,目前在安徽省高校开设的数量较多。本专业的生存发展必须与安徽省内兄弟院校进行竞争,面临着十分激烈的竞争形势,而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偏于皖北,地方经济发展处于省内相对落后的地位,学科专业整体实力相对不足,使本专业在省域内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难以在省域内形成竞争优势,难以得到各级政府的支持,影响了学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再次则是所在地区和学校整体实力和影响力不够带来的挑战。宿州学院作为宿州地区唯一的一所本科高校,虽然近些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总体而言,学校和学科专业的发展仍面临着许多不利条件。首先,学校所处的地理区位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区域位置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其次,学校整体实力不足,社会影响力有限,这使得学校在引进高水平师资队伍、吸引优秀生源上与其他兄弟院校相比,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距,这些都影响并制约了学校学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
参照宿州学院“以工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定位,结合本专业的自身特点,坚持以“创新、创业”为中心,不断推进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教育、实践教育和第二课堂的融合,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皖北地区经济发展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