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大连理工大学关于制订2024

 

培养方案是实现培养目标、达成毕业要求的总体计划和根本性文件,是学校对人才培养进行过程管理、产出评价、质量监控、持续改进的基本依据。为全面贯彻新时代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要求,落实《大连理工大学新时代高质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施方案》,构建高质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体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学校决定重新制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24-2027级),具体指导意见如下。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

学校制订2024-2027级本科生培养方案,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的重要论述,落实大连理工大学第十四次党代会和第十七次教育教学研讨会精神,坚持学生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实践为要、知识为基的“五为一体”人才培养理念,注重“深情怀、厚基础、宽视野、重交叉、强实践”,着力造就“家国情怀深、学科基础厚、国际视野宽,具有突出的跨学科融合交叉发展潜质和强大的实践创新思维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使我校成为培养“学术大师、工程帅才、行业精英、治国栋梁”的重要阵地,为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2.基本原则

——深化家国情怀。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以6门思政公共必修课为骨干,以思政课社会实践为依托,以“四史”课为支撑,加强“6+1+4”大思政课程体系建设。全部课程均要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并落实到课程大纲中。实现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思政教育、思想引领四位一体,着力培养学生系统性思维、批判性思维、辩证性思维、逻辑性思维、创新性思维五种能力。

——厚植学业基础。设置通识课程、基础课程体系,铸牢学生知识基础。通识课程体现“大格局、大思维、大胸怀”层面的全人教育。按学域建设基础课程,加强数理人文基础课、信息技术基础课,强化学域共通的知识基础,实现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有效衔接,为学生打造基础扎实、交叉复合的系统知识结构,增强人才不断涌现的后劲。

——拓宽视野格局。设置素质课程体系,拓宽学生国际视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落实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的价值导向,以培养学术大师、工程帅才、行业精英、治国栋梁为目标,解构能力要素,搭建菜单式多维成长平台,将创新精神培养、领导力培育、科学思维与系统思维养成、“五育并举”等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注重交叉融合。每个专业增设“五个一”课程,即增加1门研讨式导论课、1门信息基础课、1门“智能+”课,1门项目式课、1门学科交叉课。面向新质新域设置专业课程体系,在基础学科、交叉学科、学科前沿、未来技术、颠覆技术等领域搭建知识体系新框架,促进学科交叉、文理渗透、通专结合、复合培养。

——强化实践创新。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加强实践教学的系统设计,将新技术、新方法、新规范等产业先进元素及时纳入教学内容,基于项目、案例、设计、创造等升级重构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的课程,开展以项目为载体的多学科交叉实践实训,实施深度实习。

二、培养方案的构成

本科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1)学域、专业名称

(2)学域、专业简介

(3)专业培养目标

(4)专业毕业要求

(5)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关系矩阵

(6)毕业学分要求

(7)授予学位

(8)主干学科

(9)专业核心课程

(10)课程体系及教学计划(专业部分)

(11)课程体系拓扑图(先修关系)

(12)课程修读要求

(13)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关系矩阵

三、培养目标

新时代,我校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把握世界科技前沿、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四类杰出人才,包括:面向教育科技领域培养学术大师,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培养工程帅才,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培养行业精英,面向国家社会治理培养治国栋梁。

专业培养目标是对该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能力的总体描述,要符合学校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体现专业办学特色,实现学生、家长和社会等利益相关方的诉求。专业制订培养目标时要吸纳业界专家学者进行充分的调研、分析和论证。

四、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是对学生毕业时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的具体描述,包括学生通过本专业学习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和素养,要强调学生应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各专业必须有明确、公开、可衡量的毕业要求,毕业要求应能支撑培养目标的达成。专业制订的毕业要求应完全覆盖专业三级认证标准的内容。

五、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

通过专业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关系矩阵,用于证明描述的毕业能力能全部支撑专业培养目标中的毕业生职业能力。例如:

表1 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关系矩阵

  培养目标

毕业要求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目标4

毕业要求1

 

 

 

毕业要求2

 

 

 

毕业要求3

 

 

毕业要求4

 

 

毕业要求5

 

 

……

 

 

 

 

 

六、毕业学分要求

各专业四年制总学分控制在160学分,四年制外语强化班总学分控制在160-180学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分由学校与外方商定。

学分计算办法:学分最小单位为0.5学分。理论课程(含理论课内所设的实验学时)16学时计1学分;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以及所有的实践、实训、上机、设计等课程24学时计1学分;体育课程32学时计1学分;独立设置的工程训练、实习、项目式课程、课程设计等集中实践环节1个教学周计1学分;课外学分不计入学生毕业总学分要求,学时纳入教师教学绩效考核工作量。

 

课程教学工作量计算应强调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成效,对于教师利用现代化等手段开展的课时外教学活动,可打破学分学时的界限,由学院按照结果导向对教师的教学工作量给予认定。

七、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由“思政课程”“通识课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素质课程”五大类别组成,“数字书院课程”贯穿其中。各学域根据域内学科特点制定统一的学域培养方案,强化统一的基础教育,经过1-2年的学域培养后,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学域分流,根据学生所选择的专业,进行宽口径的专业分流培养。

课程体系应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要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以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为导向,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

课程设置应对标《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国家三级专业认证标准等,根据实际情况优化设置,能支持毕业要求的达成,课程体系设计有业界专家参与。专业的课程体系能够支撑全部毕业要求,每项毕业要求指标点均有合适的课程支撑,每门课程的课程目标和教学产出要支撑相应的毕业要求指标点。

 

表2 学分分配表

课程体系

课程类别

课程模块

学分要求

合计

思政课程

思政类

-

16(+2)

16

通识课程

通识类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8

8

人文社会

科技进步

美育教育

经典导读

职业发展

基础课程

数学类

-

 

32*

自然科学类

-

 

人文与社会科学类

-

 

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类

-

≥4

专业导论

-

1-2

专业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

-

 

74

专业主干必修课程

-

 

专业选修课程

“智能+”

8-16

学科交叉

本研衔接

专业实践课程

-

 

毕业设计(论文)

-

12-15

专创融合课程

-

15(不计入总学分)

素质课程

基础素质

军事素养

4

30

体育素质

4

国际视野

2-6

沟通写作

2

劳动素养

2

身心健康

2

国家安全

1

社会实践

1

创新素质

创新创业

4

大创计划

学术大师

科学思维

4

批判思维

工程帅才

系统思维

可持续发展

行业精英

实践能力

AI赋能

治国栋梁

领导力

团队合作

数字书院课程

大学先修、专业导论、微课程、微专业、网络通识

-

-

合计

160

注:强基学域基础课可调至48学分左右,专业课调至56学分左右

 

学校负责统筹规划并组织建设思政课程、通识课程、素质课程;实体书院负责在学校统一指导下规划建设各学域基础课程;学院负责在学校统一指导下规划建设专业课程,专创融合荣誉课程由各专业根据自身特点与创新创业学院共同建设;数字书院课程由数字书院、实体书院、学院共同建设。各类课程应在本科和研究生不同培养层面建立起纵横有序的先修后续关系,各实体书院、学院应对纳入培养方案的每一门课程进行论证。

1.思政课程

思政类课程,必修。落实教育部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各项要求,设置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课程,形势与政策课每学期开设,统一设定为18学分(其中理论教学16学分、实践教学2学分)。

2.通识课程

学校规划设置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文社会、科技进步、美育教育、经典导读、职业发展6大模块通识类课程,为学生了解社会文化、了解人及人类自身、了解社会和自然提供多种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开阔的人文视野、严谨的科学精神、高雅的艺术品位、健全独立的人格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学生需在通识教育课程中至少选修8学分,其中至少包括1门“四史”课程、1门美育课程、1门核心课程,工科学生需选修经济学原理、现代工程导论其一,其他类学生限制修读课程按学校统一要求执行。

3.基础课程

分学域设置基础课程,建设分层级、个性化的基础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力学、人文社科、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专业导论等内容。应坚持系统化观念、体系化设计,将课程的整合、知识的融合、能力的综合等学域培养优势特色落实到课程体系及具体课程中。

实体书院统筹规划制定学域基础课程清单,允许方案中部分课程根据域内专业的特点进行个性化设置,专业可自定义加强何种基础,各模块课程难度专业可选,导师指导学生选课,鼓励学生探索,学生未修读分流专业相关课程可在分流后补修。

紧跟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趋势,建设面向全校的AI核心课程,培养学生对数据的理解、分析和处理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智能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全面提升数字素养。各学域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内容的基础课程不低于4学分。

4.专业课程

(1)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着重建立宽厚学科专业基础,助力学生专业学习和未来发展,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基础知识与能力等的要求进行设定。

(2)专业主干必修课程

专业主干必修课程着重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素养以及具备基本的科学方法与创新意识等,各专业应主动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瞄准新质新域技术搭建知识体系新框架。

(3)专业选修课程

设置学分要求为8-16学分的专业选修课程。各专业应设置“智能+”选修课程,鼓励开设成建制模块化课程。

各专业应设置至少1门学科交叉课程,允许学生修读其他专业或全校性的选修课程,计入选修课程学分。

各专业应设置不低于6学分的本研衔接选修课程,本研衔接课程是本科生和研究生共享课程。

(4)专业实践课程与毕业设计(论文)

专业实践课程包含实验课程、实习、实训、上机、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各专业应科学构建注重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训练。

实践类学分占总学分比例理工类不低于25%,人文社科类不低于15%。毕业设计(论文)设置12-15学分。每个专业至少打造1门具有挑战度和实际价值的项目式课程,鼓励建设进阶式系列项目式课程,实现学科深度交叉和融合创新。

(5)专创融合课程

各专业应基于项目、案例、设计、创造等升级重构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的项目式课程。开设15学分专创融合课程,学生可免费修读并获得学分(不计入本科毕业总学分),修满15学分后,可获得学校颁发的创新创业实践类证书。

5.素质课程

(1)基础素质

军事素养模块,必修,4学分。包括军事理论2学分、军训2学分

体育素质模块,必修,4学分。大一至大四全学段开设体育课,实施“运动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教学模式和“课内外一体化”教学。

国际视野模块,必修,2-6学分。实行本-硕-博一体化教学,采取分级教学形式。

沟通写作模块,必修,2学分。开设写作与沟通课程,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劳动素养模块,必修,2学分。多部门共同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包括必选部分1.5学分和可选部分0.5学分。

身心健康模块,必修,2学分。包括健康教育0.5学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5(+0.5)学分。

国家安全模块,必修,1学分。开设国家安全教育课程。

社会实践模块,必修,1学分。开设社会实践课程。

(2)创新素质

学分要求4学分。学生需至少选修一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学生,项目通过后,可获得2学分。

(3)发展素质

学分要求4学分。按照学术大师、工程帅才、行业精英、治国栋梁培养目标规划课程模块,涵盖科学思维、批判思维、系统思维、可持续发展、实践能力、AI赋能、领导力、团队合作等内容,学生可自由选择修读。

6.数字书院课程

各专业应在数字书院开设大学先修、专业导论课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专业依托数字书院开设微课程、微专业,开展微项目拓展活动等,并将需学生课外学习的课程资源放入数字书院。学校依托数字书院开设网络通识课程(计入通识课程学分)、国际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课程、Ansys工程模拟仿真课程等,持续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八、课程体系拓扑图(先修关系)

培养方案需制订课程配置流程图,确定课程的先修顺序,避免课程之间的逻辑顺序颠倒,以便指导学生按序进行课程修读。

九、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矩阵

各专业要认真梳理所设置课程对毕业生能力培养的作用,建立每一门课程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矩阵(见表3)。各专业需建立每一门课程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矩阵。

 

表3 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矩阵

 

毕业要求1

毕业要求2

毕业要求3

毕业要求4

……

课程1

 

 

 

课程2

 

 

 

……

 

 

 

 

 

 

十、其他说明与要求

1.教学环节安排

学校实行每学年3学期制,即第1学期、第2学期和第3学期。原则上第1学期21周,第2学期17-18周,可按上、下段排课;第3学期安排4周,主要用于集中的实践教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科研实践、项目(课程)设计、集中开设的辅修课、公共课等。大一第3学期安排社会实践环节。在教学环节安排上要合理有序,注意课程之间的衔接,避免理论课与相对应的实验课脱节;每学期的课时分布要合理,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及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课程名称

课程名称要规范统一,尽可能与国际接轨,主要专业课程的设置依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课程的要求。不同层次或要求的同名课程,在课程名称后加大写字母A、B、C、D等加以区别,A为难度大、多学时的课程,B次之。不在一个学期结束的课程,在课程名称后用1、2等表示。

3.课程编号

为保证本科生、研究生课程贯通,实现本科生、研究生课程互选,学校实行统一的课程编号。课程编号由12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具体规则如下:

 

4.教学大纲与教材选用

各实体书院、学院根据所制订的新的培养方案,组织教师制订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基本要求,教学要求相同的课程要统一大纲。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选用国内外高水平教材或组织编写特色教材,并撰写课程简介、课程目标、考核方式、评价标准,以方便学生选课和教学质量形成性评价。

5.国际化培养

原则上国际班除思政、体育等课程外要实现100%的全英语授课,外语强化专业全外语、双语授课课程不低于课程总数的30%,普通专业建设不少于2门全英文授课课程,鼓励有条件的专业开设成建制全英文模块课程。

各专业在2024版培养方案基础上,按学校统一要求制订公共外语改革班专用培养方案,公共外语类课程由外国语学院统一规划和设置。

为推进学生国际交流,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助推一流大学建设,培养方案采用中、英文两种版式。

十一、制订程序

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应在学校总体指导下,各实体书院统筹制定本学域培养方案,各学院统筹制定本专业培养方案,并由实体书院牵头做好学域、专业培养方案的衔接。制订程序如下:

1.开展充分调研

各实体书院、学院应选择不少于3所国际一流大学和3所国内大学相关书院、相同或相近专业作为研究对象,结合专业评估标准、行业标准和毕业生、用人单位反馈等,深入研究培养体系特点和课程设置要求。

2.广泛征求意见

各实体书院、学院应对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实现目标所需条件、培养路径、知识体系、课程设置等深入研讨,并广泛征求校外专家、校内师生、高层次人才、校友、相关行业龙头企业及相关重点用人单位意见。

3.制订培养方案

各实体书院、学院应根据学校原则意见、调研与征求意见情况,组织专门团队梳理核心课程、构建知识体系、制订培养方案初稿。制订培养方案时若涉及其他学院开设的课程或需个性化定制,应事先与开课学院协商妥当。

4.组织研讨论证

各实体书院、学院应组织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或相应教学学术组织)、校外专家等对培养方案进行研讨论证,根据论证意见修改完善。

5.党政联席会审议

各实体书院、学院培养方案相关材料应提交本单位党政联席会议审议。

6.学校审核

各实体书院、学院培养方案经本单位审议通过后,提交学校教务处审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