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李珍  > 李珍――全国最后一位“青年战斗英雄”

李珍――全国最后一位“青年战斗英雄”

(《中华魂》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发布,请勿转载)

我军从2018年10月1日起恢复播放军号,使一个88岁的老号兵心情激动不已,他就是李珍将军。因为当年他作为号兵立下过赫赫战功。

在共和国的历史上,全国、全军性的英雄模范代表会议总共召开了三次,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于1950 年9 月25 日召开的“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中央军委于1987 年7月召开的“全军英雄模范代表会议”,以及2007 年8 月召开的“庆祝建军80周年暨全军英雄模范代表大会”。这三次写在建军及建国历史上的会议,李珍同志都参加了。1950年参加“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时,李珍才刚过18岁,是所有代表中最年轻的一位代表。1987年参加“全军英雄模范代表会议”时,李珍是参加过1950年代表会议的8名“老资格”代表之一,也是这8名“老资格”代表中唯一在职穿军装的代表。2007年参加“庆祝建军80周年暨全军英雄模范代表大会”时,像李珍这样的“三朝元老”仅有4人。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如今能见证这三次英模历史盛会的,只有唯一健在的“青年战斗英雄”李珍了。

李珍老人在谈起这三次历史盛会时,依然神情饱满,历历在目,如数家珍。

“回忆我参加的三次英模会的盛况,感受最深的有两点”,老人如是说,“第一点是每次会议,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都十分重视,党、国家和军队领导人对代表们非常亲切、关怀,这既是对我军建设的重视、关怀和厚望,也是对全军指战员的鼓励和要求。”“1950 年9月召开的英模会,全称是‘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和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我6 月份就离开了单位,师、军、野战军首长层层都接见,都作指示。7 月底,先是在西安参加了‘西北五省青年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刚返回兰州就通知我再回到西安,准备参加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到西安后就受到彭德怀等首长的亲切接见,彭总还请代表们吃西餐,并说:给你们先演练一次,怕你们到北京后不会吃西餐。到北京前,各路英模代表先到石家庄集合,统一乘坐毛泽东号机车进京,林伯渠代表党和政府欢迎大家。开会期间,毛主席在怀仁堂接见代表并讲话,大意是:我们不仅要建设强大的陆军,还要建设强大的空军和海军。毛主席号召代表们要起模范带头作用,要密切联系群众,起桥梁作用。毛主席还以个人名义给代表发请柬,请柬下面写着毛泽东三个大字,在北京饭店吃饭,毛主席亲自陪同代表就餐。”“时隔37年后的1987年,在北京召开第二次英模代表会议时,老一代中央领导、军委领导许多还健在,邓小平、陈云、彭真、李先念、邓颖超、万里、徐向前、聂荣臻、杨尚昆等,有的参加大会,有的题词,和代表们合影留念。杨得志、余秋里、张爱萍、秦基伟、洪学智、李德生、肖克等军队首长全程参加大会。”“2007年第三次英模代表大会时,胡锦涛主席及党和国家领导同志三次集体参加大会活动:7 月30 日晚和代表们一起观看 ‘八一’军旗红文艺晚会、31 日和代表们一起参加国防部庆祝‘八一’建军节招待会、8月1日参加庆祝建军80 周年暨全军英模代表大会并作重要报告。会前,胡主席等领导同志和代表们合影留念。‘八一’招待会和合影时,我都在前排,荣幸地两次和胡主席握手,感到中央首长非常亲切,平易近人。”

老人喝了口水,继续说:“感受最深的第二点是,深深感到我们党和国家的伟大,中央领导英明正确。三次参加英模会,虽然背景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每次到北京开会都感到变化很大。1950 年,刚建国一年,人们的精神面貌十分好,到处欢呼毛主席好,共产党好,新中国好!国家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1987 年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国家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各个方面的变化更是日新月异。2007年,我们站在新时期新起点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旗阔步前进。看到北京这个窗口的变化,特别是参观了建国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展,以及奥运会体育场馆的建设情况,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充满信心,真是心潮澎湃、激情高涨、倍受鼓舞,我们国家的前途无限光明。”

提起当年战争年代的往事,老人略一沉思,回忆起发生在解放战争西北战场那场至今仍然刻骨铭心,以一对十的惨烈阻击战。李珍老人讲述的那场战斗,就是西北战场上以少战多、以弱打强的极其惨烈而又极其重要的一场战斗,以及在这场战斗中发挥极其重要作用的一个号兵的传奇经历。

1949 年的解放战争已经呈现出摧枯拉朽的态势,我军在多数战场上都占据了绝对优势。

但此时西北战场的战局出现了重大转变,“二马”出动了。“二马”是青海的马步芳和宁夏的马鸿逵伙同胡宗南集团,欲“反攻” 关中,夺回西安,所谓联合反攻的军事行动开始了。商定攻击发起时间为6 月10 日。

当胡宗南加上“二马”,共计30 多个师旅,20 万人,而我军一野的7军、8 军还留在晋中、晋绥作战,仅有1、2、3 、4、6 五个军,加上独立骑1师、骑2 师也就10 万出头,无论是数量还是装备上都处于劣势。面对气势汹汹扑来的强敌,彭德怀最终决定撤退,而撤退又导致了敌人的推进速度愈发加快。

6 月 11 日,正在奉命撤退的西北野战军第3 军在完成掩护第4 军通过咸阳的乾县、礼泉县一线任务之后,即尾随主力撤退。3 军9 师27 团3 营奉命在离团主阵地20 余华里的敌人必经之路――位于乾县北部的阳峪岭地区坚守掩护3 军主力撤退。当年,李珍就在27团的3营。

这场为掩护主力部队撤退而坚守的战斗注定是一场恶战。从敌我兵力的对比就一目了然,敌军为“青马”的162 师,一个整装师3个整装团,并以骑兵为主,而我军仅为一个营3 个连,敌我实力对比为十比一以上,相差极为悬殊。

11 日凌晨2 时,3 营在阳峪岭地区部署完毕,并组织构筑工事进行战前准备。早晨天刚亮,“青马”的162 师以骑兵开路,向3 营的阵地扑来,这是马步芳起家和看家的鹰犬家兵、精锐之旅。3 营长沉着冷静,200 米、100米、50 米,“司号员吹号!打!”随着营部号目李珍吹响的嘹亮军号声,全营从阵地的不同方向,运用不同的火器,轻重机枪、冲锋枪、步枪、手榴弹,构成了密集的火力网,冲在前面的敌骑兵和战马被撂倒一大片。对于突然受到的猛烈打击,敌军慌了神,先是前面的骑兵转头向后逃窜,步兵也随即逃了回去,敌人的第一次进攻就这样被打退了。

至上午10 点,3 营先后打退敌人4 次大规模的进攻,阵地前敌人和战马横尸遍野,但3 营也出现了重大伤亡,在敌军发起的第3 次进攻时,阳峪岭上我军最高指挥员3营营长中弹牺牲了!教导员也重伤被抬下阵地!在敌军第4 次进攻时,接替指挥的副营长又牺牲了!

由于营部干部全部伤亡,3营已处于无人指挥的状况,失去了指挥员,这场战斗就意味着在敌我悬殊、伤亡越来越大的情况下,3 个连的阵地无法协调,互不能顾,各自为战,极易被强敌突破某段防线致使阳峪岭阵地失守,不仅会使3营全体官兵被敌人全歼,更关键的是,3 军主力甚至整个2兵团都极有可能会被敌人骑兵部队快速追上,那样后果将不堪设想,恐怕西北战场的解放进程将被改写。

由于阳峪岭阻击战牵动着3 军的安危和西北战场的全局,3 军军长许光达时刻都在高度关注着这场战斗。他深知,这是一场苦战,由27 团来殿后打阻击,他既放心又不忍心。

就在许军长万分担忧的时候,在阵地上没有了营指挥员的危机时刻,一个挽救这场战斗的人出现了,他就是营部号目李珍。

李珍,山西朔县人,现在的朔州市朔城区。1931年的6月8日,李珍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城市贫民之家。1941年前后,父母因病相继去世,撇下了不到10 岁的李珍和已经卖给人家当童养媳的姐姐。李珍的叔叔在县警察局当差,看到侄子实在没法活下去了,叔叔哀求县警队,给10 岁的侄子找了一个在县警队放马的活,闲暇时间跟号兵学号。

1946 年6 月,朔县解放了!清晨,在姐姐家躲了一夜的李珍,带着军号跟着共产党的队伍走出了朔县城。李珍那时参加解放军只有两个理由,一个真的是为了生存;一个真的是被解放军打动了,这是为咱穷人打天下的队伍!本来部队嫌他小,但一看这孩子能放马,主要是还会吹号,遂即收留了他。

那时部队主要靠军号来指挥,从起床到吃饭的一日生活,战场上集合、冲锋、撤离等行动都是号声控制,号声就是军令!当时,连有司号员,营部有一个司号员班,班长叫号目,团部叫号长,相当于通信排排长。培养一个优秀的司号员很不容易,上百部号谱全都靠死记硬背,绝对不能出错,否则一旦错误发送指挥员的命令,后果不堪设想。

李珍参加解放军后思想进步很快,第二年,年仅15 岁便当上了营部号目。从参加解放军到阳峪岭阻击战的3 年期间,部队先后开往忻州、大同、应县等多地作战,大的战役有晋中战役、榆林战役、沙家店战役、荔北战役、陕中战役等十余个,小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