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新时代医工交叉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展望  > 学科交叉融合培养新医科人才的探索

学科交叉融合培养新医科人才的探索

当今世界社会和经济迅速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教育改革加速汇聚。医学教育涉及教育和卫生2个重要领域,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发展是践行“教育强国”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 «教育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医教协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的出台,自上而下地推动了“学科交叉、融合创新” 的“新医科”建设。以“大国计、大民生、大学科、大专业”的新定位,促进医工、医理、医文、医农等深度交叉融通,推进“医学+X”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是新时代医学创新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重大原创成果往往离不开深厚的基础研究和学科交叉,大学在这两方面具有天然优势。我国学科交叉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至“双一流”建设启动后学者们将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到以学科交叉推动学科建设方面,但研究多集中在跨学科研究机构、跨学科团队、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组织模式、运行机制等方面,对医学领域交叉人才培养模式剖析不深。本研究梳理了国内综合性大学“医学+X”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和问题,结合浙江大学的实践,对多学科交叉融合医学人才培养进行了探索,以期为高校复合型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1 我国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新医科人才的主要问题

1.1 “医学+X”复合型人才的未来需求

未来医学突破性的进展有赖于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除了医生、护士、医学技术人员外,未来还需要各种提供医疗相关服务的新型“医学+X”复合型人才。其中包括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进行疾病预测、诊断、治疗、康复的决策型医学人才;从实验室到病床,将基础研究知识成果迅速转化为疾病诊治和防治新方法的转化医学人才;具备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科学相关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生物医学工程人才;探讨医学源流、医学价值、医学规范及与医学有关的其他社会文化现象的医学人文人才等。

1.2 部分综合性大学“医学+X” 多学科交叉融合探索

多学科交叉会聚越来越成为医学创新发展的源头活水,而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成为孕育“医学+X”原创性重大科研成果和交叉人才培养的摇篮。21世纪初,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一批具有医学专业的综合性大学已经自发开始了医学相关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探索。北京大学2006 年成立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下设10个跨学科研究中心,组织跨学科的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以研究项目带动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2014年设立北京大学医学交叉学科联合研究种子基金项目,2018年成立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医信交叉研究中心,旨在促进医学相关跨学科问题的研究和交流。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成立Med-X研究院,它是学校直属的从事医工、医理交叉研究的科研教学机构,设有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4个研究领域,成为上海交通大学“985工程”建设的重要科技创新平台之一。此外,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等综合性大学均通过依托交叉项目、设立交叉科研机构、增设交叉学科、开设交叉课程等不同形式开展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其他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通过共建、自建等方式开展医工交叉研究,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于2016年自建了“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于2017年与哈尔滨医科大学共建“医工学院”,北京理工大学2018年建立“医工融合研究院”。

1.3 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主要困境

医学领域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使得医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存在必然性和广泛性,然而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影响人才培养成效的问题和障碍。

1.3.1 顶层设计不足

“医学+X” 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往往是自下而上、多点开花,看似蓬勃兴旺,但缺乏统筹规划。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处于散点状态,建制化、规范化严重不足,规模效应尚未显示[10]。为了获得招生名额增量或科研经费,不同学科的导师临时组合,合作不够紧密甚至在获得资助后各自为战,交叉方向科研与人才培养无法持续。交叉学科研究平台的搭建存在一定随意性,存在低水平学科重复建设的问题。

1.3.2 学生知识结构受限 

进入医学交叉领域培养的学生来自不同学科,在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下,受专业设置、学习年限等限制,学生知识结构单一,而很多高校现有的课程设置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多学科知识融会贯通的需求,医学课程对于不同学科来源的学生难度不一。交叉课程中往往存在不同专业知识的简单堆砌而没有有效融合,此外还缺乏优秀的“医学+X”教材。

1.3.3 学术评价困难 

现有的教师多数是传统专业培养的,生物医学工程、生物信息学等具有交叉性质的学科多偏向于工科,具有多学科背景的医学相关领域高水平教师整体不足,国家层面交叉学科专家库尚未建立。对于交叉研究和人才培养的界限认定不清晰,交叉成果评定标准不明确,由于跨学科研究内在的跨领域特性,跨学科研究多样的成果难以准确评价。研究生学位论文评价结果与实际水平不完全一致。在以传统学科分类为基础的单一学科组织模式下,学科交叉领域学位论文在评审中面临学科知识体系认知差异和评审准则解释差异的挑战。

1.3.4 管理体制不完善 

交叉研究平台和机构侧重于学术研究而无完整的学生培养和管理体系,学生学籍管理隶属于传统的院系,导致两边都管但又管不全管不好。传统单一学科与交叉学科存在利益冲突[4],政策限制和院系壁垒导致优质办学资源很难在平台中实现跨院系流动。对于人事关系归属于院系的教学研究人员,其参与跨学科团队合作产出的业绩、成果评价和激励政策尚不明确。

2 浙江大学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新医科人才的实践

浙江大学学科专业齐全,涵盖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13个门类,在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和创新性科学研究中具有独特优势。学校在研究生院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统筹推进基础、临床、公卫相结合的小交叉和医工、医信、医文、医理相融合的大交叉。

2.1 建立“X+医”和“医+X”双通道培养路径

005年,浙江大学设置“X+医”本博贯通培养项目,招收高中起点的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每届60~70人,采取“八年一贯、两段完整”的“4+4”培养方式。前4年依托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完成非医学类的本科学习,以宽基础为特色,夯实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本科毕业后经医学院审核选拔,开始4年临床医学专业学习,并通过创新性研究项目为医学生搭建跨学科能力培养平台。

2012年,以浙江大学为核心,联合清华大学、香港大学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试行跨校跨学科联盟式“医+X”博士研究生培养,该中心于2014年被认定为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2016年,学校启动“医药+X”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卓越中心建设试点项目,利用浙江大学学科门类优势,设置若干医学与工学、信息和文学等交叉的重点研究领域和培养方向,本科起点招收硕博贯通培养的博士研究生,每届40~60人,主要来自医学类专业。博士研究生专业涵盖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学、心理学等专业,采用“交叉项目+交叉导师团队+交叉课程+交叉轮训”的育人模式,通过个性化指导和实践,培养学生利用多学科知识技能解决医学问题的能力。

2.2 增设本研贯通和课堂融合交叉课程

学校打破本科生、研究生课程群壁垒,促进教学资源共享,开放院系课程互选。面向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开设医学概论、信息学概论等交叉基础课程,不同难度等级的“分子医学Ⅰ-Ⅲ” 和全英文课程、不同方向的“研究生科研技能训练Ⅰ-Ⅴ” 等阶梯式的科研训练课程,以及未来医学、医工结合与创新、医学人工智能、大数据健康科学等“医学+”融合课程35门。学生根据交叉研究需求至少修读2~3门,以提升科研和创新能力。此外,医学院以医工信交叉、医文理兼容为导向,建成融合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等学科的整合式医学课程模块。课程建设中,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将理想信念和人文关怀纳入课程教学中;革新教学方法,以信息技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与海外一流院校共享共建前沿国际化课程。博士研究生除了自己的专业外,通过修读交叉学科方向的专业课程,在毕业时可以申请浙江大学多学科交叉人才卓越培养中心博士研究生课程辅修证书。

2.3 组建和培养交叉学科教师团队

浙江大学与多伦多大学、爱丁堡大学、香港大学等高水平大学开展教授互聘,组建学科融合的高水平导师团队。通过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聘请10多位国内外院士合作组成跨学科导师队伍。学校实施面向2030的学科汇聚研究计划,在医学板块推进精准医学计划、双脑计划,校内团队强强联合,推动医工信交叉融合创新。为了应对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和协同创新的需求,医学院出台院内教师双聘政策,全面推进基础和临床学科教师的双聘和融合。通过校内师资兼聘和成立跨院系跨学科导师组联合指导医学生,组织学生到多学科实验室轮训。此外,学校不断推进青年教师交叉学习培养计划,以学科交叉研究为核心,构建创新型师资培养体系,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一种多学科交叉和交流的学术氛围。为促进该计划持续、有效实施,2006年学校修订职称评聘条件,要求自2008年起,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必须具有交叉课程学习经历[14] ,该项政策一直延续至今。

2.4 建设新型医学科研创新平台

做好关键领域的自主创新,要以基础研究为支撑,加强问题导向的学科交叉研究,加强有组织科研,在若干前沿领域抢占“领跑”地位。浙江大学瞄准国家战略和国际前沿,创立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医学中心、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大数据健康科学系等医学科研创新实体平台,优化资源配置,体系化、有组织地推进学科交叉和重大科研创新,促进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融通发展,支持和引导特定方向多学科融合的科教研一体化建设,着力培养学生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问题能力。建设2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7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教育部脑与脑机融合前沿科学中心等具有开放联合、机制创新、集成攻关特征的前沿创新研究中心,成为立足于临床重大问题,培养跨学科人才的重要载体。成立兼具科研技术服务和实验课程教学功能的医学院公共技术平台,提供仪器分析技术服务、实验操作技术服务、生物样本处理与管理服务、大型仪器培训服务,承担本科生、研究生实验课程教学任务,为学校、研究所及附属医院的教学科研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2.5 革新管理考核机制

学校加强顶层设计,专设管理机构统筹交叉人才培养的管理,协调不同单位、学科和院系职能;专设学术机构,形成和而不同、兼容并包的学术共同体引领交叉学科发展。成立“医药+X”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卓越中心学位评定委员会,制定交叉培养实施细则,指导招生、培养、考核、管理、学位授予等培养环节工作ꎬ完善过程管理和学术评价体系。通过科研进展报告、学术沙龙、中期考核/ 年度考核等形式,定期组织不同学科专家组评估学生创新成果和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推进构建多维度综合评价体系,实现从论文数量和分数的单纯评价向注重成果创新性与关键技术前沿性的综合评价转变,从单一学科或学科类评价向跨学科、多视阈评价转变,从简单结果性评价向过程与结果、个人与项目、目标与发展结合评价转变。

2.6 初见新医科人才培养成效

项目实施16年来,培养医学博士研究生500余人,多学科育人成效显著,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交叉培养的医学生在学术领域崭露头角,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拔尖创新型人才,发表了一批高水平交叉研究论文。学生在全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等国内外大赛中荣获金奖。在2020年抗疫中,60余位毕业生主动请缨奔赴一线,其中附属第一医院的青年团队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医学院师生撰写发表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较高水平论文40 余篇.

综上所述,2021年初,“交叉学科”成为我国第14个学科门类。多学科交叉汇聚能够进一步激发医学科学发展的内生动力,提高医师科学家科学前沿探索和引领性创新的能力,是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在多学科交叉融合医学人才培养实践中,还需要提升服务国家重大需求能力,加强重大原创性成果培育和转化,进一步优化高层次人才队伍结构和交叉学科师资的待遇保障,统筹加强学科交叉、产学研融合与国际合作,培养更具竞争力的高层次医学人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