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代码: 065100 专业类别(领域)名称: 文物与博物馆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具有现代文博事业理念,较好掌握考古学、博物馆学、文物学等相关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在各级文物管理机构及各类博物馆、研究机构、出版机构、社团组织、文物商店、文物拍卖公司、文物勘察设计公司、博物馆展陈设计公司等行业和领域,胜任较高水平业务或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的文物与博物馆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
序 号
研究方向名称
1
考古学
2
博物馆学
3
文物学
4
出土文献研究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基本学制均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含创业、休学、保留学籍)为5年。
四、培养方式
1.采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学习方式。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行集中在校学习和专业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但在校学习时间累计不得少于6个月。
2.实行双导师制,鼓励实行导师组制。双导师制是指1名校内学术导师和1名校外社会实践部门的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其中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承担和参与实践性课程教学及实践训练、项目研究、论文写作等多环节指导工作。
3.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对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进行全方位针对性指导,注重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养,培养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增强研究生社会责任感,指导研究生恪守学术道德规范,优化研究生培养条件,注重对研究生的人文关怀。
4.采取课程学习、实践训练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重视实践与应用,推动专业学位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和国际评估的有机衔接。
5.采用理论学习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倡导案例式、体验式、互动式、自主化教学。
6.加强培养环节的规范管理、全程监控、自我评估,把抓督查、抓执行贯穿管理全过程。完善教学评价检查机制,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加强培养过程节点管理,强化学业预警机制,提高教育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精细化。严格学位论文开题审核、中期检查、论文送审等环节管理,强化论文选题前沿性、论文内容创新性、论文写作规范性。
7. 课程与其他必修环节的学分要求如下
培养
类别
总学分
课程类别
必修环节
公共课
专业
基础课
专业
选修课
专业
实践
开题
报告
中期检查
全日制
36
6
13
10
6
1
0
非全
日制
36
6
13
10
6
(免修,计入学分)
1
0
五、课程学习
1.硕士生课程要加强政治引领,注重前沿引领和方法传授。公共课着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外语能力培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学科基础课应体现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注重培养创新思维和研究方法,原则上采用考试形式。学科方向课要加强各研究方向课程模块设置,及时将学术研究、科技发展前沿成果引入课程,倡导案例式、研讨式、实验(实践)教学、在线课程等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学模式。
2.课程设置与要求如下:
课程
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开课
时间
考核
方式
备注
公共课
20001M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秋、春
考试
必修
20003M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秋、春
考试
必修
20004M
研究生英语
2
秋、春
考试
必修
20005M
人文素养类课程
1
秋、春
考查
必修
专业基
础课
B2016001M
学术与职业素养课
1
秋
考查
必修
B2016002M
考古学基础
3
秋
考试
B2016003M
博物馆学概论
3
秋
考试
B2016004M
文物学概论
3
秋
考试
B2016005M
出土文献概论
3
秋
考试
专业选修课课
B2016006M
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
2
春
考查
选修
B2016007M
田野考古专题
2
春
考查
B2016008M
美术考古专题
2
秋
考查
B2016009M
科技考古专题
2
秋
考查
B2016010M
边疆民族考古专题
2
春
考查
B2016011M
楚文化考古专题
2
春
考查
B2016012M
旧石器时代考古专题
2
秋
考查
B2016013M
新石器时代考古专题
2
秋
考查
B2016014M
夏商周考古专题
2
春
考查
B2016015M
战国秦汉考古专题
2
春
考查
B2016016M
魏晋隋唐考古专题
2
春
考查
B2016017M
宋元明考古专题
2
春
考查
B2016018M
博物馆陈列设计专题
2
春
考查
B2016019M
博物馆藏品管理专题
2
春
考查
B2016020M
博物馆公共教育专题
2
春
考查
B2016021M
文物修复专题
2
春
考查
B2016022M
古代青铜器鉴赏与研究
2
春
考查
B2016023M
古代漆木器鉴赏与研究
2
春
考查
B2016024M
古代玉器鉴赏与研究
2
春
考查
B2016025M
古代陶瓷鉴赏与研究
2
春
考查
B2016026M
古代书画鉴赏与研究
2
春
考查
B2016027M
中国书院与书院文物
2
春
考查
B2016028M
古文字专题
2
春
考查
B2016029M
《说文解字》导读
2
春
考查
B2016030M
秦汉数学文献研读
2
春
考查
同所选课代码
跨专业选修课
1或2
春
考查
补修课程
BX1605M
考古学通论
1
秋
考查
跨专业报考硕士生必修
BX1606M
文化遗产概论
1
秋
考查
必修环节
专业实践
6
考查
必修
开题报告
1
考查
必修
中期检查
考查
必修
六、培养环节及要求
1.专业实践(6学分)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结合学位论文选题,在一个或多个考古文博机构实习实践的累计时长不少于6个月。其中,考古文博机构包括各级文物行政部门、各级博物院(馆)、各级考古研究院(所)及考古文博类行业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实践内容由校内导师或校外导师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决定,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田野考古调查与发掘、发掘资料整理、文物修复、博物馆陈列设计、博物馆观众调查、博物馆讲解、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文物保护行政事务等。实习结束后,由研究生本人提交实习单位开具的实习鉴定意见和一篇不少于2000字的实习报告,实习报告内容至少应包括实习内容简介和个人实习总结等。实习结束后,学院将成立实习鉴定小组,鉴定小组根据实习鉴定意见和实习报告对研究生实习成绩进行考核和评定。只有实习成绩合格后才能获得专业实践的 6 个学分。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免修专业实践即可获得6个学分。
2.开题报告(1学分)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是开展学位论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评判学位论文课题研究价值和研究可行性的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开题报告应包括选题的背景意义、国家战略和行业需求、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拟采取的技术路线及研发方法、预期成果、进度安排等。
开题环节一般应于第三个学期开展。学院成立研究生论文开题评议小组,对开题报告进行审查评议。评议小组由3~5名本领域或相关领域的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至少含1名校外社会实践部门的专家)组成,对选题价值、选题难度、论文工作量、研究可行性、研究生综合能力等进行评价,并给出明确评议意见。除保密论文外,开题报告应公开进行,经评议小组评审合格后可开展论文工作。
3.中期检查
中期检查是加强学位论文管理、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对学位论文工作的阶段性督促和检查。学院应组织考核小组,对研究生的学术能力、论文工作进展情况以及工作态度和精力投入等进行全面考查。
硕士生申请答辩前半年开展中期检查。中期检查合格者继续进行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中期检查不合格者,由学院在三个月内对其进行重新考核,重新考核通过者,继续攻读相应学位。如重新考核仍未通过者,则不能继续作为研究生培养,按肄业处理。除保密论文外,中期检查应公开进行。
七、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学位论文质量是研究生专业研究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体现。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的实际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
1.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型研究课题或行业领域实际问题,要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行业应用价值。鼓励专业学位研究生结合专业实践进行学位论文工作。
2.学位论文应采用纸质报告形式,且以文字或图文结合为主的形式呈现,论文字数应不少于3万字,且论文正文字数(不含图表、注释和参考文献字数)应不少于2万字,其内容可多样化,如考古文博类基础研究、考古发掘简报或报告、文化遗产调研报告、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方案、博物馆陈列设计方案、文物保护与修复报告、文创产品研发(需提交产品研发过程的文字说明和样品实物)、案例分析报告、项目管理、考古文博类文学艺术作品等,重在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位论文应重点体现学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其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方法和进展;体现其工艺、技术的先进性和可行性。
4.学位论文撰写规范按学校有关要求执行。
修订专家名单: 陈松长 、 向桃初 、 许道胜 、 石荣传 、 张科
学院学术(学位评定)委员会主任签名: 日期:2020年4月6日
学院公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