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落有了新IP、闲置老宅有了新场景、乡村里涌进新青年……10月21日,全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研修班、长三角乡村文旅创客大会、浙江省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培训班、浙江省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推进活动在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召开,数百名农文旅领域领导、专家学者、行业大咖“乡”约在绿水青山间,畅谈文化产业如何赋能乡村振兴。
深挖乡旅资源和人文底蕴,近年来,吴兴区始终锚定乡村全面振兴和“和美乡村”建设目标,积极探索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吴兴经验”。2023年,吴兴区先后获批全国、全省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
吴兴区为何屡次入选?其在乡村振兴上有何独到之处?
文化入村 乡村振兴找到“新路径”
如何挖掘文化“软实力”,进一步增强发展新动能?吴兴区立足区域实际,全力推进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工作,积极探索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的“吴兴经验”。
近年来,吴兴区大力实施“五大赋能工程”,创新推出“文旅产业特派员”机制,打造了《典籍里的中国》陈列馆、吴兴非遗馆、下菰城遗址城市之源博物馆等一批独特公共文化空间,承接了多档大型文化节目的录制。今年以来,全区接待游客1555.4万人次,同比增长27.75%。其中,西塞山旅游度假区成功晋级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此外,吴兴区制定了《文旅特派员选任和服务规范》标准,在大会上公布了《吴兴文化产业特色乡镇、村落建设指南》及一批特色乡镇及村落建设单位。其中八里店镇、妙西镇、杨溇村、义皋村、潞村村等10个乡镇、村落纷纷入选。
人才兴村 青年创客激发“新活力”
当创客们与“新青年之城”吴兴区不期而遇,一个人的旅途正在加速演绎成一群人的奔赴。那是对吴兴区好山好水好风光的无限热爱,也是对创客群体创意创想创未来的最好诠释。
胡敏君正是其中一位。在他和同济大学教授团队打造下的以自然种子为研学主题的酒店廿舍度假村,如今已是西塞山度假区的网红亲子酒店。这片融合营地、主题客房、美术馆、研究中心于一体的建筑建设面积大约6亩,自然地融入到136亩竹林中。每一个来到营地的孩子都十分兴奋,因为在这里他们再次听到了城市里久违的虫鸣蛙叫。
胡敏君为孩子们找回了“乡野童趣”,“90后”青年倪程则是将潞村一处闲置柴房改造成了融合咖啡、美食、拍摄的青年人聚集主题空间——“柴房咖啡”。既保留了古村原本的风貌,又在此基础之上增添些许年轻色彩,让平凡而又悠闲的古村生活焕发出新的活力。
据了解,“柴房咖啡”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浏览量已破100万,带动景区旅游观光20万人次。去年一年营收就有40多万元,共卖出咖啡13000杯,带动潞村及周边不少村民增收致富。
近年来,随着吴兴区全面推进“新青年”城市建设和发展计划,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汇聚在此,通过创新创业开拓天地,将青春力量注入吴兴乡村。本次大会上,十里芳菲·西塞山香草小镇、法国雅高·美居酒店、大乐之野宿集总部项目等9个长三角文旅创客项目集中签约。合作内容涵盖文创打造、文化艺术、度假养生、生态农业等领域,旨在通过跨区域协同与合作,为长三角文化和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吴兴区持续深入推广“乡村创客空间规划师结对服务”行动,培育谷堆乡创、鹭飞文旅等一批扎根乡村的文创团队,成功引进乡村创客150余名。推动青年人才、村集体、村民三方合作,盘活乡村闲置资源,成功打造精灵港、隐青上河居民宿、三联书店书山有潞等30余个青年人才创业项目,带动3000多名农民实现就近就(创)业,人均增收3万元。
产业进村 农文旅融合带来“新流量”
来到吴兴区,穿越妙山线,既能欣赏到“西塞山前白鹭飞”的优美场景,又能在长颈鹿庄园与各种小动物亲密接触。如果玩累了,还能在“90后”返乡创客汪颖打造的网红民宿“妙溪”住上一晚。群山绵绵,林木葱茏,桃花夭夭,湖面浩渺,让你远离城市喧嚣、偷得浮生半日闲。
近年来,吴兴区坚持农文旅融合发展,积极探索“农业+文化+创意+旅游”特色打法,吸引了一大批青年才俊来到吴兴的美丽乡村就业创业,走出了一条文化兴产业强生态美百姓富的乡村振兴之路。2023年,全区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188万元,城乡收入比缩小至1.57:1。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眼下,吴兴区正抓紧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下的产业势能,先后招引了海亮怡心泉谷、赢谷度假村、云溪桃源等一批10亿元以上乡村文旅项目,打造西塞山农事文化、钱山漾非遗文化等重点研学区域,形成“一村一品”的乡村研学课程体系。成立长三角乡村研学联盟,开展师资培训,认定研学基地20个,推出精品线路13条,吸引研学团队1000余个、新增研学游客5万余人次。
吴兴区将进一步整合乡域文化、生态、人才、产业资源,突出城乡一体、文旅融合、农旅互补,加快先行先试,继续推动文化产业和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发展,不仅实现了绿水青山、田园牧歌的诗意回归,也在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路上闯出了富美新天地。(章亦乐/文 闵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