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计划》),提出坚持提升能力原则,统筹教师、教材、课程、学科、专业等建设,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建设,全方位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划》是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落实,也为加强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的完善涉及教师培养、教材编写、课程建设等多方面,应带着系统思维加以审视改进。
加强职前、职后一体化教师培养培训。加强源头培养,支持高校增设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等相关专业,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源头培养。重视职前培训,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上岗前提供专业、系统的职前培训。统筹在职培训,多措并举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成长,培养一批心理健康教育本领过硬的教研员、教育名师、骨干教师、班主任。在培训方式方法上,可分级分类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展培训,根据专业水平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初级、中级和高级培训;针对不同群体,如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等,培训内容也应有所侧重。在培训保障方面,各地应列出专项经费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定期接受在职培训,并把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纳入国培、省培、市培等重点项目。此外,在职称评审方面,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称评审可纳入思政、德育教师系列或单独评审,以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业信心。
推动心理健康教材内容有机融入各学科教材。在现行的《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体育与健康》等教材中,已设置不同学段心理健康教育的必修内容。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推动各地各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列入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安排一定的独立课时,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各地各校要以相关课程教材指南为依据,结合教育部印发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根据不同年龄学生身心特点,对教育目标和内容进行系统设计。
心理健康课程建设应着力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和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加强对课程建设的领导,成立各级教学指导委员会,召开教学研讨会,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理念、内容、方法、手段、效果的探索和研究。课程建设应注重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解决实际心理问题的能力,分学段、有侧重地培养六大类积极心理品质,注意心理健康融合课程的设计和实施。
提高水平,凸显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特色。充分发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心理学学科评议组的指导作用,加强心理学一级学科建设。在设有心理学学科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双一流”建设学科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相关专业建设,对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学科专业发展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师范类院校可灵活设置心理健康教育相关二级学科,根据社会需求和办学条件,保障该学科的招生人数和比例。加强授予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等相关专业硕士的学科建设,根据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提高心理测评、心理辅导和咨询能力。对于师范专业和有志于从事教师工作的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并计入学时。
促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跨专业发展和跨专业学习的基础课程。加强重点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及相关跨专业建设,如教育心理学与神经科学、医学、生物学、计算技术、信息科学、社会工作等跨学科专业建设,培养本、硕、博专业人才。重点支持博士点、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国家心理学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强心理学和心理健康教育前沿领域的建设和发展,培养领军人才和科研队伍。师范类院校可把心理学列为必修课,提高各类学科教育学生的心理学专业素养,培养合格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具备一定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学科教师。各高校还应创设条件,鼓励学科教育专业学生辅修心理健康教育第二学位,为提高学科教师的心理健康素养、实现心理健康全员育人提供支撑。(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心理与特殊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张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