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探索奋斗:中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律与启示[1]
王战军 张 微
摘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着眼于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立足于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专门人才,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引领作用。70年间,研究生教育始终与国家和民族发展同呼吸、共命运,以寓教于研、团队培养为育人方式,将知识传承与知识创造相结合。新时期,研究生教育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强化创新引领,加快推动研究生教育大国向研究生教育强国的转变,奋力迈出现代化建设新步伐。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70年;规律
作者简介:王战军,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北京 100081;张微,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081。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也走过了70个年头。研究生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引领作用,是新知识、新思想产生和传播的源头,是知识经济的主要驱动力,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支撑。回顾我国研究生教育70年发展历程,总结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律,梳理70年来中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经验,既是对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反思,也是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动研究生教育大国向强国迈进的必要之举。可以说,中国研究生教育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是新中国伟大崛起辉煌画卷中浓墨重彩的篇章。
一、70年中国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
我国研究生教育70年,经历了“又红又专”[1],“坚持标准、严格要求”[2],“保证质量、稳步发展”[3],“坚持方向、稳定规模”[4],“立足国内、适度发展”[5],“按需建设、积极发展”[6],“科教结合、支持创新”[7],“服务需求、提高质量”[8]的发展过程。我们在梳理前人工作的的基础上,提纲挈领地把研究生教育发展脉络编织起来,穿线结网,汇聚研究生教育清晰的历史发展轮廓。
1.建立制度体系,完善管理体制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建立学位制度上进行了三次探索。第一次是1954~1957年,受整风“反右”运动的影响,“学位、学衔、工程技术专家等级及荣誉称号”等条例起草委员会上报的条例(草案)未能正式出台。第二次是1961~1964年,虽得益于聂荣臻同志的推动,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草案)》,但受当时“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认为学位属于资产阶级法权范畴的看法占了上风,学位条例(草案)未能完成法律程序而被搁置[9]。第三次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决策推动了学位制度的建立。1978年4月,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学校和科学研究单位培养、选拔人才的问题,要建立学位制度,也要搞学术和技术职称。”[10]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以下简称《学位条例》)被批准通过,并定于1981年1月1日起施行。此后,国务院根据《学位条例》的相关章程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配套文件,我国学位制度得以正式建立。
随着学位制度的建立,我国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日益完善。①研究生院制度。1961年9月《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以下简称“高教六十条”)规定“少数有条件的高等学校,经教育部批准可以试办研究院”[11]。197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先后成立研究生院。自1984年起,前后二十年间,我国公布了五批研究生院试办单位。2012年,教育部将设立、撤销、调整研究生院的权力下放至培养单位。至此,研究生院改为由培养单位自主设置。②研究生培养制度。1951年政务院将原有的研究生学制调整为二年以上,并将师资培养定为国家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目标。“高教六十条”对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招生对象、录取方式、学习年限和培养方法等内容作出了规定。改革开放之后,为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教育工作,国家教育委员会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2017年1月,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研究生教育应“改革培养模式,全面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注重提升创新和实践能力,深化考试招生改革,完善培养分流退出机制”。③学科目录管理机制。1983年颁布第一份学科目录,此后经过1990年、1997年、2011年3次调整,学科门类也由10个增加到13个,一级学科由63个增加到110个。2018年4月,更新后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对工学下的一级学科、“工程”专业学位类别等作了调整。
调整教育结构,扩大招生规模
工科建设成为高等教育机构学科建设的核心任务。表1展示了1949至1980年全国研究生分科情况,工程学科数量显著多于其他学科。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涵盖13个学科门类,111个一级学科,硕士和博士两个培养层次,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两大学位类型,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大培养类别的研究生培养体系[12]。截至2018年,我国研究生培养单位共815个,遍布31个省、区、市。
新中国成立当年,接管了国民政府时期已毕业的107名研究生,并招收了242名研究生[13]。改革开放前,由于管理模式与制度不成熟,研究生流动性较大,各种转学退学情况严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累计为国家培养输送了超过800万名高层次人才,他们分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行各业,并成为行业的领军人物和骨干。70年来,研究生招生人数从1949年的不足千人增加到2018年85.8万人,在校生人数从1949年的629人,增加到2018年的273.1万人。
优化培养模式,建设保障体系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逐渐完成了从“单一”到“多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1949年为了保障高等学校具有较高的师资水平,教育部颁布了相应的文件来保证师资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这一时期的培养模式表现为单一、纯学术型课程学习。1979年邓小平访问美国并签订了中美互派留学生协议,奠定了中外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基础。1986年,国家教委发布《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提出应注重“应用型学科研究生”的培养。这标志着研究生培养模式从单一的学术型向学术与应用并重的模式转变。1999年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简章中明确指出“硕士研究生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随后的“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期间,调整学位类型、加快分类培养成为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新热点。
为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中国研究生教育持续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学位条例》为我国开展研究生教育评估,构建完善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提供了法律依据。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教育管理部门要组织教育界、知识界和用人部门定期对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进行评估。”199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成立了质量监督与信息工作处,专门负责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的组织与领导工作。1994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专门发函,委托北京理工大学建立“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所”[14]。2003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在“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的基础上正式成立,成为教育部从事研究生教育评估的专业机构。近年来,我国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为推动我国研究生教育评估提供了政策支持。
表1 1949~1980年全国研究生分科情况 单位:人
年份
合计
工科
农林
医药
师范
文科
理科
财经
政法
体育
艺术
1949年
629
94
21
83
78
119
87
121
26
1952年
2763
508
90
115
878
57
908
168
10
29
1957年
3178
628
223
239
724
686
419
112
5
139
3
1965年
4546
1808
395
248
306
1740
14
10
18
7
1978年
10934
4011
331
1474
693
1358
2774
49
62
182
1980年
21604
7206
724
3651
1704
2628
4708
451
171
200
164
数据来源:书名编审委员会. 中国高等学校简介[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4.
加强学科建设,促进国际交流
学科建设是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共同成长起来的。70年来,为推进学科建设,国家层面采取了学位授权点审核、重点学科建设等一系列措施。198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审定学位授予单位的原则与方法》的颁布,为我国开展学位授权审核奠定了基础。近40年里,我国先后组织了十二批次的学位授权审核,审核目的、口径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从二级学科授权到一级学科授权,从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到学科水平评估,从学位点增列到动态调整,翔实的审核基本条件也使得学科建设更有针对性。同一时期,国家开展了三次重点学科评选,对部分学科进行重点建设。直至2014年,为提高政府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国务院决定取消国家重点学科审批。在重点学科建设的三十年里,通过“点带面”效应,各校学科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大大促进了研究生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
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交流合作以“开放”“规范”“提高”为主旋律,从相对禁锢逐渐走向开放,从单一走向多元,从行政指令走向法治规范[15]。统计资料显示,1950~1965年中国向苏联、东欧等地派遣公费留学生10698人,其中研究生2526人,占总人数的23.61%[16]。1978年6月23日,邓小平同志在听取清华大学工作汇报时指出,“留学生的数量增大,主要搞自然科学”。邓小平同志的此次批示为国家大规模派遣留学生提供了政策依据。改革开放40年来,研究生教育国际交流合作规模不断扩大。从1978年到2018年底,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585.71万人[17]。
二、70年中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律
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高端组成部分,是以科学研究和知识生产为主要特征,以高层次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的社会活动。回顾我国研究生教育70年的发展,我们认为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规律可以归纳为:与国家共命运,与民族共呼吸;寓教于研,团队培养;知识传承与知识创造相结合。
1.与国家共命运,与民族共呼吸
研究生教育作为特定的社会制度,在社会上层建筑的整体结构中发挥着特定的功能和作用。“在整个教育工作中,我们都不能持有教育脱离政治的旧观点,我们不能让教育工作不联系政治。”[18]列宁这一观点,论述了教育与政治密不可分的关系。教育作为带有阶级特性的人才培养活动,更应该受政治体制、政治纲领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决定了教育必须自觉地适应政治发展的需要。一方面,研究生教育为现有的政治体制培养合格的政治人才。70年来研究生教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党政干部和管理干部。新中国成立初期赴苏联和东欧留学归来的成员中相继产生了多名国务院总理和国务委员及其他各级领导。2018年国务院26个组成部门的正职领导中,有20人拥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另一方面研究生教育起到了弥合社会阶层分化、避免社会阶层固化的作用。研究生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为我国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人才,为社会阶层间流动作出了突出贡献。人才的合理规范有序流动有利于社会在动态发展中寻求平衡和协调。研究表明,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张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贡献率由1999年的2.39%上升到2016年的5.54%[19]。研究生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的政治思想,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回眸我国社会经济发展70年历程,无论是工业化发展,还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抑或是服务国家经济发展重大战略决策,我国研究生教育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工业化发展的同时,国家也高度关注高层次人才对社会发展的影响。1954年1月28日,郭沫若在政务院第204次政务会议上指出:“积极培养科学干部是科学发展的基本环节,没有新生力量的不断增长,科学事业将停滞不前。”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就确立了“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依靠教育”的方针。党的十三大报告中将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作为经济发展战略和解决“三大问题”的重要手段。经过若干年的发展,研究生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正是通过将知识形态的生产力不断传递、提高劳动力的素质而实现的。
2.寓教于研、团队培养
寓教于研做学问,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追本溯源,研究生教育的教学与科研本是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研究生教育的组织形式和培养途径是科学研究,其最终成果也要通过科研来表现[20]。早在1954年,中国科学院起草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暂行条例》中就曾指出科学的发展对于国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坚持寓教于研、激励创新发展,充分激发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行业优质资源与研究生培养的深度融合。研究生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得到锻炼,其创新能力在科学研究中得到激发,这是研究生教育的特有规律[21]。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强弱关乎创新型国家和人才资源大国建设的成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座谈会上的讲话所指出的,“大学要下大力气组建交叉学科群和强有力的科技攻关团队,加强学科之间协同创新,加强对原创性、系统性、引领性研究的支持。”研究生教育通过加强创新主体之间的联系,寓教于研,努力激发研究生对研究和实践学习的兴趣,提升其创新意识和能力,这对协同创新体系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所谓团队培养,是指受教育者在研究学习的过程中由科研团队内导师共同指导。1953年的《高等学校培养研究生暂行办法(草案)》要求“研究生指导教师必须由苏联专家担任或国内高等学校中学术水平较高的教师担任”。导师协同相关的教学研究室为每个研究生制定培养计划,这是一种集体培养与单一培养相结合的“一主多辅”的导师制。课程教学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一主多辅”导师制为后来的团队培养奠定了基础。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发展,80年代针对委托培养在职人员开启了双导师联合培养的先河。如今,科研团队培养成为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主流。团队培养不仅有利于成员内优势互补,发挥积极协同的系统效应;也有利于启迪研究生的思维,拓宽研究生的视野。
3.知识传承与知识创造相结合
学科专业知识体系的建构是研究生教育规律的重要内容。知识和理性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前提,只有不断增加知识存量、扩大知识流量、提高知识产出,才能使整个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促进知识的学习和传承。知识的传承作为人类文化发展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根本上来讲是通过教育实现的。研究生教育对于知识的传承不仅体现在传统文化习俗上,知识经验的继承性更体现在研究生教育通过实践建立起来的概念和理论系统。从主观上说,研究生教育的知识传承是在较长时间的科学研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宽口径的理性选择过程;从客观上说,是研究生教育基于不同的研究对象、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获得的独特性的总和。
研究生教育作为教育系统的最高层次,在整个教育体系中与社会联系最密切、最直接,这也决定了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研究生教育的高依赖、强需求。集前沿性、原创性和不确定性为一体的高深专门知识,要求被教育者具备抽象性和复杂性的高级认知和思维水平[22]。这也体现了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的专业性、学术性、研究性的特征。同时,研究生教育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属性,决定了其使命不仅仅是对某一学科已经存在知识的学习,更是对该学科知识体系的更新和创造。与知识学习、传承相比较,知识的更新与创造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而这个渐变的过程又不乏革命的特征。
三、70年中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经验与启示
回望研究生教育70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深切感受到,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得益于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得益于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支持。在研究生教育招生规模不断增长、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培养模式不断优化、国际影响不断扩大的发展历程中,总结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经验,有利于进一步解放思想,促进研究生教育大国向研究生教育强国迈进。
1.坚持研究生教育与社会发展相结合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经历了五个时期:初始探索期(1949~1977年)、恢复发展期(1978~1988年)、稳步发展期(1989~1998年)、快速发展期(1999~2009年)、内涵发展期(2010年至今)。纵观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可以看出1953~1957年以及1961~1964年也曾出现过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期。这几段时间恰恰都是社会持续稳步发展,经济增长平稳的时期。研究生教育作为支撑社会系统运行的要件,总是不断提高知识生产,积极回应社会需求。在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发展的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对研究生教育具有反向的推动作用。
研究生教育作为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发挥其独特的作用至关重要。新中国成立初期,研究生教育以培养科学研究人才和高等学校的师资为目标。改革开放初期,尤其是《学位条例》颁布之后,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则是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人才。进入新世纪以来,尤其在知识经济时代,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以社会服务为导向,充分履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责任和义务,不断增强自身的内涵建设水平。从根本上说,坚持研究生教育与社会发展相结合是研究生教育的根本特征,也是其之所以能产生和发展的基石。
2.坚持满足社会需求,强化创新引领
满足经济社会需求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核心,但科学技术创新仍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根基。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社会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23]瞄准社会发展需求点,多渠道造就高层次人才。为适应国防建设的需要和社会对管理人才的需要,先后增设“军事学”和“管理学”。为缓解艰苦地区和艰苦行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压力,国家教育委员会允许招生单位对航空、航天、地质、矿产、石油、核工业、水利、冶金、测绘等国家急需而又艰苦行业的在职人员进行单独考试。为适应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趋势,先后两次修订《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为适应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先后把遴选博士生指导教师、审批硕士点和学士学位授予单位的权力下放给了学位授予单位和省级学位委员会。
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推动知识创新。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中60%以上的基础研究工作都是由在读研究生(主要是博士生)参与完成[24]。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处于科技发明创造的“最佳年龄峰值区”,是高校科研的重要生力军。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在科学研究、科技创新等活动中研究生的比重不断上升。截至2017年,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地区项目的研究生参与比重已经分别达到了54.56%、47.22%和39.27%,研究生已经成为我国科研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同时,我国培养的硕士、博士不断走上教学科研的第一线,投身经济建设的主战场,特别是在国家亟须发展的战略科技领域,我国研究生作出了突出贡献。载人航天、“天宫”、“蛟龙”、“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这其中我国自主培养的研究生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此外,研究生教育还通过产学研等方式,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或向企事业单位提供决策顾问或咨询,积极发挥服务社会的功能。研究表明,基于1996~2016年的全社会就业人员数中研究生学历就业人口,测算出研究生教育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1%[25]。
3.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提升培养质量
遵循教育规律,实现全方位育人。研究生教育要遵循教育规律,把促进研究生成才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教育以育人为本,研究生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研究生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将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的高素质人才放在首位。我国研究教育极其重视思想教育,无论是招生规则还是培养规划,均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政治思想教育放在首位,并不断要求和强化,以此稳固和统一高校的政治思想。脱离了教育发展规律的研究生教育将难以充分履行社会经济发展的责任和义务,亦难以成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研究生培养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纵观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不同阶段,提高质量始终是需要不断强化的主题。这不仅体现在不同时期政府出台的各种类型的教育政策文本中,还体现在中央领导、教育部领导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讲话中。如在研究生教育初始探索期,1956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高等教育部部长杨秀峰指出,要在充分发挥苏联专家作用的基础上,充分有效地提升本国专家的科研力量,改进教学方法与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在研究生教育恢复发展期,《学位条例》强调“必须把保证质量放在首位”[26]。在研究生教育的稳步发展期,《关于1995年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的几点意见》,明确提出要贯彻“深化改革、调整结构、提高质量”的原则。在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期,2000年,为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了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基本方针,即“深化改革、积极发展;分类指导、按需建设;注重创新、提高质量”。在研究生教育的内涵发展期,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提升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为这一阶段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调。因此,追求质量、实现内涵式发展是研究生教育最核心、最重要的任务。为此,我国研究生教育必须树立质量理念,强化质量意识,妥善处理好规模与质量的关系,确保我国研究生教育在坚持质量第一的基础之上稳步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人类社会需要通过教育不断培养需要的人才。”[27]70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着眼于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立足于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专业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大批优秀人才。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党中央作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战略决策,制定《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就是要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本强国指明方向。为此,新时代的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仍须以教育规律为指引,以提升质量为核心,不断增强自身能力和水平,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