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想当中学历史老师现在是二本非历史专业需要怎么做  > 我们该怎样才能成为优秀的历史教师

我们该怎样才能成为优秀的历史教师

·教历史知识的理解

我觉得首先要教历史知识的理解。我一直给我的学生讲,我们出来当中学老师,不是来教历史知识的,教历史知识的是史学教授,他给你讲通史,把知识的来龙去脉,研究动态,他都能告诉你,但是你要教给学生的是这些东西吗?所以,我经常在培训中问老师,当有人问你是干什么的,你说你是当老师的,当别人问你是教什么的,你说你是教历史的。我说这样的回答就错了,你教得了历史吗?历史的第一层含义是过去发生的事,第二层含义是关于过去的记载,要教这两点都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去教关于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这些是历史老师可以做到的,这才是我们的主要任务。

2、习得历史思维

既然是教历史知识的理解,那么就有下一个问题,如何理解历史知识?我们每天讲的课,我们想通过历史知识让学生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有所体验,这就需要有理解历史知识的方法,这就是历史思维的方法。我们为什么一讲历史就要按“背景、经过、结果、影响”这样的顺序来讲呢?不是因为历史按照这一个顺序发展,而是因为大家是按这样的方法去说这一件事,这就是最简单的历史思维的方法。人和人的不同就在于思维的不同,所以每个人都可以去研究历史,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历史学家,不是搞历史的人也可以把历史研究得很好,比如易中天,这就是因为历史思维不同。所以我们在讲一些具体的历史知识的时候,如果能去培养理解知识的方法和能力,就能拥有很好的历史思维。

3、获得历史体验

我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对历史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并且把这种理解的方法带给学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当他从某个历史人物身上获得某一点启发,获得了历史的体验,就有了一种成为历史主人的感觉。比如我们看过的一篇文章中的一个案例:课堂上大家都说秦始皇是一代暴君,一代伟人,千古一帝,但是有位同学在课堂上说,秦始皇是比较善良的。这种观点显然不对,但是这位老师继续问为什么?同学说,我们去看兵马俑,兵马俑是来陪葬的,他没有用活人来陪葬,说明他比较善良。其实这个论据和论点之间有问题,专家也不会认可,肯定要探究殉葬制度,但是这位同学不了解殉葬制度,只是认为这是我发现的,我可以和老师交流,在交流之下,我的思想认识得到提升和纠正。如果一个人能不断地去谈自己的观点,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那么总有一天就会赢得一个比较好的历史思维。

这就是我对“历史教学教什么”的三个回答:理解历史知识,习得一种历史思维,获得一种历史体验,或者叫历史智慧,体验多了,就有智慧了。所以我们在入职初期应该去问自己如何成为一个好的历史老师,你问其他人,他们会回答好的历史老师应该具备很多素质,要饱读诗书,知识渊博,非常强的历史思维,你就会懵了,那我的历史思维从哪里来?我觉得要从课堂当中来,在课堂中讲历史知识的理解,获得历史思维,最后获得历史体验。慢慢地,知识就会越来越丰富,因为每讲一遍就有一个新东西成为自己的了,如果你没有这么一个体验,那么你讲的都是书上的,观点都是别人的。

要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历史教学水平,就要不断的自我超越,这就涉及到另一个问题,我们要做一名什么样的历史教师。

二、历史教师的分类

如果我们要基于实践对历史教师进行分类,你觉得可以分为几类?你们一毕业就分在昆明三中,那是很幸运的,但是你要知道,咱们全国有很多地方,还是很落后的,比如有一次我去云南楚雄师专讲课,50多位初中历史老师来参加,我讲的课例是最简单的课例,但感觉他们没听懂,中途休息的时候我问了一下他们,原来50多位来培训的历史老师,没有一位是学历史的,我说没有学历史不要紧,历史知识可以在教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学习,我又问教了多少年,他们说最多就是三五年,以前都是教什么的都有,物理、化学、英语。我问为什么不教这些学科了呢?他们说年纪大了,教自己的学科成绩也教不上去了,就来教历史了。所以,他们连本专业都教不好了,则反过来教历史。所以我们在做历史教学分类的话,不能基于昆明三中的基础,你们都是优秀团队,必须放在全国来看,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大致可分以下几类:

1、照本宣科的老师

在今天的历史教育实践中,照本宣科的老师依然大有人在,他们根本无法理解历史知识,他们能把教材的知识原模原样讲出来,把知识点勾出来,对他来说都是一种挑战。当然经过新课改,历史教师的整体素质确实有了很大提高,但是照本宣科的现象依然很严重。这些老师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但照本宣科,还拒绝新东西,因为他接受不了。

2、讲历史问题的老师

第二类老师是讲历史问题的老师,他们会从一堂课的教学中提出几个有价值的问题。我觉得这种老师就非常优秀了。在中学教学法当中,有一种叫做问题教学法,这种教学法做得比较好的就是广东顺德一中的全仁经老师,已经65岁退休了学校返聘回来代课,他有一本书叫《历史问题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是他一生的教学实践结晶。他一节课就是讲他认为最重要的三五个问题,这样的老师是把知识进行加工了的。后来还有一种教学法叫“主题教学法”,我觉得那是在问题教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问题教学提出的问题是否聚焦,主题教学法就是把问题聚焦在一个主题上。

3、教历史思维的老师

第三类老师是教历史思维的老师。他是基于知识理解,基于问题,而且还能够让学生参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从中获得历史思维。

4、教历史哲学的老师

当然像赵老师这样的就是教历史哲学的老师,就是价值观教育,是要塑造价值观的。她在教历史课中不是随便讲讲具体的历史理解,而是最终要形成历史态度。西方的有关研究认为,从教15年以上的老师,支配你一天工作的不是规章制度,不是课程标准,而是你已经形成的学科的教育哲学。为什么在评特级和正高级教师的时候,专家一定会问你,你的教育思想是什么?就是要有自己的教育哲学,就是要有学科教育价值观。要培养学生价值观,就得有自己的一个历史价值判断,这就要回答我们前面提的两个问题:历史教学是干什么的?历史教师怎么分类?回答了这两个问题就有助于确立自己的方向,我们把这个问题理解透了,方向就明确了。

我们通过前面两个问题,知道上课要上出历史体验和历史智慧,当老师要教学生历史思维的方法,要塑造他们的价值观,有了这样的追求我们就可以问第三个问题:实践中我们到底可以怎么做才能循序渐进地往这个方向走?

三、如何成为理想中的历史老师

我们来看几个例子,我在研究历史名师的过程当中,对我的影响和启发是非常大的。

案例一:包启昌老师

第一个历史名师是我没有见过的,他叫包启昌。包启昌老师是1949年之后才当的老师,在此之前他是上海交通银行总部的高管,银行的高管年薪很高,但是49年之后,让他重新择业,他选择做历史教师,月薪从近200元降到70多块钱。他为什么想当老师呢?就是因为解放前夕他上圣约翰大学的时候,在工人夜校给青年工人上过几节扫盲的课,工人用非常羡慕的,渴望的眼神看着他,让他非常有价值感,所以他毫不犹豫要当老师。为什么要当历史老师呢?他读大学时候学了三个专业,第一个是金融,第二个是历史,第三个是英语,包老师是三学位,严格来讲,包老师的智商肯定比我高很多。智商比我高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家的选择。所以人最大的成功就在于早早地明白自己一辈子要干什么。比如我们举一个例子,苏霍姆林斯基,大家都知道他,1918到1970年,活了50多岁,是知名世界的教育家,可见生命不在于长度。他工作的地方就是乌克兰的一个普通中学,他生活的时代是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时期,如果想搞投机,机会太多了了,当时政府给他发委任状,让他当市长,局长,他就说,我当一个校长已经不错了。你现在反过来看他的文章,为什么人家的话说得那么到位?原来,人家知道,我这一辈子就是干这件事,在用心地干这件事。包老师就是这样的人,他最早提出一个观点就是“一课一中心”,现在在“中国知网”上搜他的文章,很多都是关于“一课一中心”的。包老师上课是什么样的呢?他不像我们现在讲要以学生为中心,要搞什么活动,他讲埃及金字塔,不像我们说金字塔有多高,精确到多少米,他说就像我们的教学楼,就是我们教学楼的4倍。我当时看到这则材料的时候我就觉得,这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你跟他讲很具体的数字不如来一个从学生的经验出发。这就是把教材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我还看过他的另一个课例,他讲美国内战,开始提出一个问题:南方宣布脱离联邦,你们觉得对不对?学生有两种观点,一种说不对,维护国家统一,非常重要,一种说对,他有自己选择的权利。老师就继续引导,说对的,统一很重要,那为啥要独立呢,因为奴隶制,那林肯已经说暂时不废除奴隶制了,为什么还要退出联邦呢?在他引导之下,大家都认可了南方宣布独立是不对的。他又反过来问:当时十三个州要脱离英联邦,要独立,你们为什么又觉得是对的呢?当时也没有进行课改,但包老教师教的方法就和别人不一样。后来,包老师引导到主权和人权谁高的问题。所以我觉得,包老师让我佩服有两点:第一点,人生选择很重要;第二点,80年代上课,包老师就想着以学生为中心。这不就是我们现在要追求的目标吗?我们追求不到,就到处去找国外案例,其实我们自己很多案例没有去找,我们最大的浪费就是本身已有的经验,前辈的经验没有去学。我现在做的课题就是名师研究,我的外语不行,我就研究自己国家的,我是符合中央要求的,讲好“中国故事”。我们本土的历史教师有很好的经验,大家就立足岗位,立足于昆明三中,就可以学习。你要知道,全国最优秀的历史老师有哪些?全省呢?全市呢?全校呢?如果你都不知道,那还需要努力。你知道了,找到了,就向他学,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一方面要学习理论,一方面要立足课堂、立足脚下,给自己找一个超越的榜样。因为我走过的路就是这样的。当时我在广东工作,我每周都骑自行车去听全仁经老师的课,我去把他的课表要过来,每周听。他上课就是聊天,聊天不是瞎聊,而是问题教学法。对于高中生,什么是学习兴趣?不是听故事,听故事听多了就乏味了,关键在于对他思维的引导。包启昌老师正是这样做的。

包启昌老师,全仁经老师这一类的老师,就一直在追求,我能不能让知识讲得让学生有感觉,我提的问题能不能让学生想思考,我能不能避免一种现象,我提的问题学生不理我?你看《百家讲坛》上收视率最高的纪连海和易中天,就是因为问题提得特别好。这两位老师给我们的启发就是要把知识讲出趣味性和思维性。

案例二:李惠军老师

在当今的中学历史教学舞台上,最活跃的应该是李惠军老师了。李老师是陕西师大历史系78级的毕业生,他是一位历史课堂上的常青树,是在课堂中成功的,现在还在享受课堂。李老师毕业没多少年,在35岁时候,在新疆乌鲁木齐评上特级教师,后经上海中学的孔繁刚老师穿针引线去了上海,所以老师之间,相互的欣赏是最好的培养。我不欣赏你,给你讲课,讲了也白讲;你不信任我,听我讲课,你也听不进去。李惠军老师给我们一个启发,他一辈子的成功就是他特别爱上课。前两天还在福建给初一同学上《明朝的统治》,对他来说也是一个挑战,他今年58岁。他常说,我不怕讲失败,他无论什么课都是那种状态。别的地方请他讲座,他都直接要求去上课,直接做示范。这给我们一个启发,要想成长得快,就要多上课。我曾经写过一篇小文章,《公开课是成长的捷径》,自己每天写反思,发现不了什么问题,但是别人一听,旁观者清,就会发现问题。当年我给茶建楠他们上课的时候就说过,我在中学的时候,我要上一节公开课,除了学校出的通知,我还要让每一位校领导都知道,通知他们我明天早上第三节在哪个班上公开课,请你有时间来指导。我为什么这么做呢?一方面,我在给自己找压力。另一方面,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历史学科在领导心中的印象,让他觉得有的历史老师还是上的不错的,我就改变了校长对历史课的观念。当然最重要的就是校长给我施加的压力。

这就是李惠军老师的特点,许多其他学科优秀的老师也都有这一个特点,想上课,想接受这个挑战。什么状态下叫职业倦怠呢?就是你不想上课,就是职业倦怠了,这个不分年龄。当然,职业倦怠不仅仅是教师这个职业有,每个职业都有职业倦怠。我们要反思的是,我们为什么会职业倦怠呢?不是年龄、体力的问题,是自己在上课过程中没有找到感觉。每一次上课都失败,每一次上课都是带着沮丧回到办公室。我刚才去了茶建楠的办公室,我当年的办公室也是那样,条件没那么好,一张木头的桌子,木头的椅子,有一位老师回来办公室,把教科书往桌子上一扔,嘴里骂骂咧咧的,“这个学生太糟糕了”,杯子往嘴里咕噜咕噜地灌水,就是这么一种状态。我就知道,他的课肯定没上好。上好课的老师什么状态呢?回到办公室,哼着歌,后面跟着两个学生,往办公室一坐,“来啊,还有啥问题啊”,感觉就不一样,这肯定是上得很好,学生听得很入迷,意犹未尽,还想再知道一些。老师连水都顾不上喝,就忙着解决学生问题。如果长期都是上不好课的状态,就容易职业倦怠。

这就是我讲的两个案例,可以总结几点:第一,我有没有成为一个好老师的愿望;第二,我能不能把历史讲出思维;第三,我能不能给自己一点压力,从课堂里寻找职业幸福。老师的幸福,比有钱,比不过老板,比权,比不过领导,但是有一种幸福是别的工作没有的,就是一堂课40分钟,四五十个孩子向你行注目礼,你在这个角度讲,人家看着你,你跑那个角度讲,孩子目光都对着你。有的领导讲话,下面干啥的都有,而老师在课堂中得到认可的感觉,是幸福的真正来源。如果你什么时候进入这种良好的状态了,就会总是愿意上课,到那个时候,成绩和成果都是副产品,正产品是享受上课的过程。

四、成长需要有所坚持

这是我讲的第三个问题,第四个问题,时间有限,我简单谈一谈。当我们有愿望,有路径的时候,有几点需要坚持。

1、坚持当好老师的目标

第一点就是一定要坚持自己当好老师的目标。这个目标常常在生活中会动摇。比如我工作的第四年,我老师当得也不错,当时县委书记就通过校长说,能不能让徐赐成给我当秘书?因为我在工作第三年的时候在我们陕西省的党报上发表了几篇文章,那个时候在党报上发表文章县委宣传部是要统计的,县委书记就问能不能让我给他当秘书。我当时差点就去了,后来因为家庭情况不允许才没去。还有当有时候遇到挫折的时候,也会动摇。我和茶建楠说得比较多的就是这一点,一定要坚持。我觉得他比较幸运,一毕业就到这样的学校,有这么优秀的团队,所以如果说今天我还是比较欣慰的话,除了他自己的努力之外,关键在于待在这样的单位里面,他如果待在一个比较差的环境里面,还能不能保持优秀的追求,这个是很难的。我当时在办公室经常唱一首歌“我再也不能这样过,我再也不能这样活”,我不愿意就这样活,到四五十岁的时候,钱也不够花,学生不喜欢,每天都愁眉苦脸的,我觉得那样子多痛苦啊!所以第一点,一定要有自己的追求,你们现在肯定有自己的方向,一旦你确定了自己的人生方向,那就去坚持,谁坚持谁成功,这个世界就是这个样子的。你看苏霍姆林斯基就是这个样子的,把每天和教师,学生的谈话记下来,三十多年如一日。苏霍姆林斯基的作品,很多连个注释都没有,按照今天都不符合学术规范,但是他有自己的注,就是我的人生都是我的注,我用我的生命为我的书作注。

2、坚持多阅读

刚才你们魏校长进来,一位物理正高级教师,都能捐出这么多的书。历史老师必须多阅读,要想把自己的课上得精彩,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拥有海量的素材,而且做到信手拈来。我们和大学老师收集材料不一样,我们就要收集很多正儿八经的故事,不是道听途说,是有出处的故事性的东西,视频资料,经典的教学案例,这就是我们的资源。当然我们也要阅读一些思想理论方面的东西,用观念性的东西做支撑。

3、坚持多写作

我不一定拿量化的东西说一定要发表多少文章,发表文章也不是说我将来评职称要用,就是我自己想写点东西。我最早写什么呢?最早就是写教案。我就给自己定标准,写教案我能不能不抄?抄完之后还不会讲课,不如把我自己想讲的写出来。我最早发文章,都是发一些教案或者教案的片段。所以坚持写,不是额外地增加工作,而是你本身就要写教案,写得多了,就会成为以后的研究素材,将来写理论性的文章,教案都成为了案例。

这就是我最后想和大家分享的三个坚持,第一是坚持自己的目标,或者梦想;第二个坚持阅读,第三个坚持写作,从写教案开始,然后再写别的,把写作和工作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好了,我说的比较多了,耽误大家的时间,五点半了,谢谢大家!

返回搜狐,查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