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是鸟儿的向往,海洋是鱼儿的渴望。那么人呢?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桃花源,那是一个可以放飞心灵的地方。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陶渊明作赋《归去来兮辞》,奏出一段飘逸舒缓之心曲,绘就一幅恬静淡然之心画,令无数人魂牵梦萦。
身在从江,穿过田园的阡陌,趟过寨中的小溪,这里的一切都似曾相识。这不就是我们企盼回归之所吗?
巍巍高山铸就坚强的脊梁,撑起广阔的天地。
滔滔江河润泽美丽的心灵,筑起简单的梦想。
青山和绿水,向来都共同承载着一方土地的厚重文化,变幻着动人心扉的风景,演绎着永恒流传的故事。
人在旅途,不必担心错过什么——
山在,水在,人在,心在,风景就在。
景深
纷华不染的人间净土
这是一片纷华不染的净土,一个民风淳厚的世界,人与人和睦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在这里,可以让劳累的身心得以恬静地栖息,这里的原生态民族文化、美食与环境,无一不让人向往……
汽车沿着黔东南境内的321国道疾驰。
窗外,都柳江蜿蜒而随,像极了一条秀美的缎带。壮阔的江面上,似乎还能看到往日的百舸争流。
缎带之上,镶嵌着一簇七彩珠花——从江。
她汇聚了苗、侗、壮、瑶、水等多个少数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创辉煌灿烂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
青年挑着柴禾走在田间,姑娘们背着竹篓结伴上山采茶,辛勤的农家人,生怕辜负了大好时光。
古老的木制纺车,金色的十里柑园,一同承载着这片土地千年的农耕文明。
最动人的风情,不在凝固的博物馆里,它融汇在苗乡侗寨、鼓楼花桥的轻歌曼舞中,从当地人的一针一线、米饭油茶中流露。
我来到从江,是因为好奇。我想知道,在“最后一个枪手部落”岜沙苗寨,人们是否还用镰刀剃头、以树为神、保持古老的树葬?
是迷恋聆听。风吹稻浪,蛙叫蝉鸣,流泉潺潺,水车吱呀,芦笙轻盈,侗歌悠长。侗族大歌从天上飘来,落在心里便开出了幸福的花朵。天籁、人籁在这里和成一曲自然之歌。
是想要感受。神圣的祭祀礼仪中,能感受苗族祭祀祖先的虔诚;风雨中的花桥上,能感受侗家人传自远古的浪漫。
是赴一个约会。森林,高山,峡谷,小溪,瀑布……在全球十八个生态文化保护圈中,亚洲有两个,一个是西藏,另一个就是黔东南。大自然发出了邀请,我欣然来赴这场原生态之约。
更是为了涤荡。这里是养心圣地,是“人类疲惫心灵的最后家园”。远离喧嚣,来到这片纷华不染的净土,在民风淳厚的世外桃源,涤荡心灵是最合适不过了。
◆◆◆
回首
都
柳江畔的千年守候
历经艰难的迁徙,他们最终留在了这里,落地生根,繁衍在都柳江畔,生息于崇山峻岭之中。
对于没有文字的民族来说,总有一种方式记载他们的历史。从江县的苗侗儿女,以古歌为载体,吟唱着他们的历史,将古老的故事慢慢叙说。
一千多年前,苦难深重的苗族先民,沿着富庶的长江流域,经过苗族历史上的第五次大迁徙后,一部分来到了黔东南,安居在月亮山和雷公山一带。
几百年后,一个在秦汉时期被称为“骆越”、魏晋以后被泛称为“僚”的族群——侗族,也遭遇了相同的命运。他们为生存所迫,跋山涉水,从今广东、广西一带向西、向北迁徙,其中一部分沿着都柳江,来到了今从江县一带,在苍翠的山谷之中,建起了无数村寨。
这些苗侗人民,似乎天生就喜山好水,依山为邻,傍水为伴,以自己的方式,顽强而从容地延续在这个山青水秀的地方,构成了从江县的两大主体民族。
中原王朝的政权更迭,民族政策的变幻不定,使得历史上的这些少数民族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直到新中国成立。
都柳江的水日夜奔腾不息,勇往直前。
从江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过了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迎来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迎来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走进了日臻美好的时代。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近几年国家民委等有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以来,从江县立足自身优势,紧抓发展机遇,结合政府指导、社区参与的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大力开展各民族村寨的基础设施建设,保护了一大批民族特色文化。
如今的侗乡苗寨,条条公路在山寨之间穿梭。昔日蔽日遮天的森林里,村寨、农田、果园逐渐多了起来,一所所学校也盖起来了,不时传来琅琅读书声。
为了更加突出少数民族村寨文化,贵州省黔东南州旅游局2013年提出了重点打造“侗寨十八景”,其中有6个村寨来自从江——以侗族大歌而蜚声国内外的小黄村,拥有精美刺绣文化的岜扒村,自解放以来全村人口为零增长的“全国计划生育第一村”占里村,以其独特的村寨景观和婚俗文化而令人神往银潭村,传承千年侗戏文化和侗族特色美食的高增村,以精湛鼓楼、风雨桥建筑技艺而蜚声中外的增冲村。
从江以自己深厚独特的文化底蕴,多姿多彩的风情,日新月异的变化展示着自己。勤劳的苗侗儿女们,正在创造美好生活,建设美好家园。他们在继承传统男耕女织生活方式的同时,也逐渐发展起了乡村旅游、农家乐等产业。在“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小黄村,旅游业发展得非常兴旺,很多农户门口都挂上了“乡村旅馆”、“农家乐”的牌子,每户每年都能增加收入数万元。
现代文明的种子撒播到这里,却也丝毫不减传统文化的精髓,淳朴民风一如从前。
如今的苗乡侗寨,一曲曲嘹亮悠扬的歌声,不仅传唱千年的历史,也将如今的新生活娓娓道来,处处一片欢乐祥和。
◆◆◆
栖息
森林赐予的温情港湾
青山绿水之间,我看到了檐角曲翘的鼓楼,逶迤壮观的风雨桥,古朴厚重的吊脚楼——就是这里了,侗寨!
侗族古歌里曾这样传唱:“田要有鱼窝/寨要有鼓楼/鲤鱼要找塘中间做窝/侗家会找好地方落脚/我们祖先开拓了‘路团’寨/建起鼓楼就像大鱼窝。”
鼓楼,是侗寨的标志。
从江县共有侗族鼓楼108座,分布在依山傍水的侗寨之中。
侗族鼓楼是杉木结构的塔形建筑物,底为四方形,楼身为多角形,有四檐四角、六檐六角、八檐八角等不同类型。层数均为单数,三、五、七、九层不等,有的还高达十几层。鼓楼均有一个造型别致的楼顶,有尖顶、歇山顶、悬山顶等式样,顶上配宝葫芦、千年鹤等雕饰物。梁柱瓦檐则饰以彩绘,精致华美。整座建筑,不用一钉一铆,全部以榫槽衔接,历数百年风雨却坚固无摧。
在从江,增冲“鼓楼”是众多鼓楼中最为秀丽的一座。它建于清康熙十一年,距今已有330余年历史,是全国现存最老的侗寨鼓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高约五丈,计十三层,呈六角形,顶上两层檐角曲翘,檐下木花朵朵,阁檐重叠,巍峨屹立。
鼓楼既是侗家集会、议事的场所,也是人们休息、娱乐和青年们谈情说爱的地方,在侗族群众心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鼓楼的附近,一般还配套侗戏楼、风雨楼、鼓楼坪,构成社会、文化活动的中心。逢年过节,村民身着盛装,在此吹笙踩堂,对歌唱戏,通宵达旦,热闹非凡。
与鼓楼一样,风雨桥也是侗族乡寨特有的标志。风雨桥也叫花桥,分为亭阁式和鼓楼式两种。亭阁式风雨桥,桥面上亭阁秀立,雅致玲珑。鼓楼式风雨桥建在较宽的河面上,大桥长廊之上,加盖几座鼓楼式建筑,十分美丽壮观。
风雨桥的桥身全用杉木横穿直套,孔眼相接,结构精密,不用铁钉连结,别具一格。桥廊里设有长凳,供人歇息、凭眺,有的还备有茶水,供过往行人解渴自饮。风雨桥不仅便利行旅,还是侗家人欢唱歌舞、吹笙弹琴、娱宾迎客的游乐场所。
据史书记载,侗族鼓楼是由简单的干栏式卡房演变到“罗汉楼”,再演变成“聚堂”,最后成为现代形式的鼓楼,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实用到美观、由单一功能到多功能的过程。无文字记载、无设计图纸的能工巧匠们,在本民族的文化特征和技艺理念的基础上,揉合了其他民族亭、阁、塔、殿等建筑物的形式,最终创造出独树一帜的民族建筑,为我国乃至世界民族建筑做出重要贡献。
2006年5月20日,作为侗族建筑艺术的结晶,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树木是森林献给从江人的礼物。
在擅长木石建筑的侗家人手里,顷刻之间,一根根散发着森林气息的树木,变成了雕梁画柱的鼓楼、花桥和吊脚楼,营造出人们日常生活的温情港湾。
跨水而居的侗族同胞们,几乎都建干栏式吊脚楼。许多侗寨为适应村民拦路迎宾送客、对歌交朋结友的特殊需要,在村头寨尾修建木质寨门。寨门造型多种多样,或似牌楼、凉亭,或似长廊、花桥,将风光如画的侗族村寨装点得更加美丽。
位于贵州南部边境、距从江县城仅6.5公里的岜沙,是一个充满传统乡情的苗族村寨。
村寨建在山上,依坡就势搭起富有民族特色的木制干栏式吊脚楼。从高处望去,生满绿色青苔的树皮房顶鳞次栉比。屋顶没有烟囱,冬日的中午,家家的树皮屋顶上蒸出缈缈的青烟,那是柴烟和蒸汽的混合物,于是,淡淡的青雾便如同白色的丝绒,暖暖地罩盖在村寨之上,温馨宁静,如诗如画。
村间空地及山坡上,或聚或散、或疏或密地竖立着高大的木排,那是村民们的晒谷架。收割季节,农民们将稻谷捆好,一束束地挂在木排之上,一派丰收的景象,处处展开了稻谷的栅墙,映得秋日更加金黄。
夜来临,躺在散发杉木清香的吊脚楼里,耳畔溪水潺潺,身旁清风徐徐,枕一片洁白的月光,坠入一个温情的梦乡。
◆◆◆
聆听
掠过古梦的边缘
1986年,在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上,歌声幽扬婉转、曲调跌宕起伏、场面恢宏壮观的贵州侗族大歌,技惊四座,被称作“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
小溪缓缓流过,四周青山环抱,几百栋吊脚木楼依山傍水……这幅恬静的田园风光图,便是位于从江县城东北20余公里处的“侗族大歌之乡”——小黄侗寨。
都说侗族人的历史是用大歌写就的。
在素有“侗歌窝”之称的小黄,最早可将侗歌的历史追溯到东周时期。关于侗歌的起源,存在于民间传说、故事和歌谣之中。在从江县九洞、六洞等地流传的《侗族古歌》中,侗歌起源、人类起源和物种起源是永恒的主题。
在长期的生活生产过程中,小黄的侗族先民逐渐创造了侗歌,借以表现生活,传情达意,滋养灵魂,传承历史。渐渐地,侗歌在小黄人的生活中不可或缺,人们甚至以“饭养身,歌养心”。
自清代开始,受汉文化的影响,一些既懂侗歌又识汉字的侗族文人,开始用汉字记录侗歌侗戏,小黄侗歌也逐渐形成体系。经过十多代歌师的不懈努力,小黄侗歌逐渐向南部侗族地区传播,同时也不断吸收南部的大歌和小歌,借以丰富自身的歌谣曲目。
上世纪50年代以来,由政府和学者的组织和推介,小黄侗歌、特别是小黄大歌先后唱到贵阳、南宁、成都、昆明、上海、北京,还唱到了巴黎。2009年,小黄侗歌正式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自侗族大歌走出山门后,其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的演唱方式,改写了东方民间无复调音乐的历史。
小黄侗歌分为大歌、小歌两部分。大歌中有古典、声音、拦路、叙事、儿童、赞颂等类型,小歌有小琵琶歌、牛腿琴歌和无伴奏河边歌等。侗寨中现有包括姑娘队、罗汉(男青年)队、娃娃和老年队在内的歌队20多支,队员1000多人。
以神奇的多声部合韵名扬世界的侗族大歌,不仅是一种音乐艺术形式,它将社会生活、知识体系、伦理规则纳入歌中,凝聚着侗族人,传承着侗族文化和精神。他们在歌中学习伦理规约和生命礼仪,完成人格、心理、行为的塑造。
侗歌还是婚恋和社交的重要载体,情歌在小黄侗歌中占很大的比重。甜蜜欢快的情歌,诉说着侗族男女之间欲说还休的浪漫,缔结了无数良缘。
原始而细腻的歌喉,将古老而永恒的真善美一代代传递。轻快的歌声在鼓楼中回旋,荡漾,像流水,似轻纱。闭上双眼,仿若置身于草地,徜徉于溪流,享受着阳光,嗅到了花香,听到了鸟语。
侗族吃相思
正月里吃相思,侗话叫“越嘿”,是侗族人民为追求幸福、拓宽社交、加深友谊,在寨与寨之间举行的一种规模较大的民间活动。
唱拦路歌,是吃相思的开头。主寨姑娘用板凳、草人、布料、表记、树叶等物搁置在寨口,以此拦客。当客寨的队伍敲锣打鼓来到寨口时,姑娘们就成群结队地唱拦路歌,客寨的青年们亦以歌开路。
客队进寨后,主客双方共同举行抬官人、唱大歌、唱侗戏、踩歌堂、封桌对歌、行歌坐月等一系列活动,持续三至五天。
夜幕降临,鼓楼里烧起了大火,主客两寨的姑娘、罗汉们对起了问客歌、古源歌、叙事歌、声音歌,表达情谊、歌颂道德、赞扬祖先。男队和女队都有主唱和配唱,主唱歌声高昂激越,配唱以基本调跟随,时而齐唱,时而分高、中、低三部唱,声调优美和谐,悦耳动听。不知不觉已到半夜,挤满鼓楼内外的听众们仍意犹未尽。
行歌坐月是两寨男女青年联谊、约会的活动,他们在琵琶声和歌声中互表衷肠、祈求婚恋。至吃相思结束、客队出寨之时,若男女青年用红、绿有色之膏物互抹对方的脸,则表示找到了意中人,以此作为标记便于日后上门求亲。
热闹的吃相思,让侗族人民热情好客的习俗、善歌爱美的风情、豪爽不羁的性格毫无保留地呈现在众人面前。
鼓楼抢鸡
在 “六洞”和“九洞”的南侗地区,曾盛行过“娘亲舅大,女还舅门”的姑表婚俗,即舅家有优先娶外甥女为儿媳的“权力”。不少青年男女不顾长辈的反对,私下进行自由恋爱,暗定终身, 由此引发了姑表兄弟抢亲的习俗。这种习俗在从江县干团村非常具有代表性。
和其他侗寨一样,干团村的姑娘定亲后、落住夫家前,每逢节日,男方都要给女方家送糯米粑、猪肉、鸡鸭鱼、糖果等“节礼”。最隆重的是农历正月初二,挑几十担“节礼”的男方,由亲友陪同前往女方家拜年。这天,未能与表姐妹结亲的女方表兄弟就会邀约所有的表兄弟,守候于途中,侍机哄抢男方送的“节礼”,以泄怨愤。
后经德高望重的“寨老”出面协商,定下了“抢鸡”的规矩。农历正月初二,姑娘用扁担把一只活公鸡和一饭囿(一种竹编的盛饭用具)黑糯米饭挑到寨中的鼓楼坪,待表兄弟来抢。抢鸡只能动嘴咬,不能用手抓扯。若叼到鸡头,姑娘就嫁给表兄弟,否则舅家将不再干涉姑娘亲事。
自从《婚姻法》颁布后,自由婚姻逐渐为人们接受和推崇,近亲结婚的危害也人尽皆知,“鼓楼抢鸡”遂演变成当地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化现象,成为准新娘们临嫁前最隆重的婚庆活动。来抢鸡的有准新娘的表兄弟,也有准新娘的其他暗恋者,参与抢鸡的人越多,准新娘就越有面子。
正月初二,全村的男女老少穿着节日盛装,往寨子的鼓楼坪涌去。中午时分,三声铁炮响后,姑娘在女友的陪伴下挑着鸡和饭囿来到鼓楼坪,鼓楼抢鸡在阵阵鞭炮声中开始。
在女伴们的陪护下,准新娘用扁担前头的鸡来挑逗年青的小伙子们。心仪表姐妹的表兄弟,在同伴的推搡下,开始用嘴咬拍打着翅膀的公鸡。鞭炮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抢鸡活动紧张激烈。最终,一只活生生的大公鸡被一块块咬碎,鸡腿也被咬断,直把鸡头被抢到。此时的表兄弟已满脸血污,却兴奋无比,被欢呼雀跃的众人抛向天空。若抢不到鸡头,所有表兄弟当晚就会被邀请到姑娘家,吃上一顿“分手”酒,祝贺表姐妹的婚姻幸福美满。
世上最后一个枪手部落——岜沙
“砰、砰、砰……”几声震耳的枪响,让我的思绪从城市的喧嚣,一下子定格在眼前:一群壮汉身着青布衣,腰挎尖刀,手里握着还在冒青烟的火药枪。仿佛是穿越了时空隧道,才亲眼目睹了这穿着明清服饰的秦汉武士,难怪有学者称岜沙的男人是“活着的兵马俑”,其实这是岜沙人最为隆重的迎宾仪式。
上世纪80年代初,一对法国男女无意间踏足岜沙,用相机记录了岜沙低矮的吊脚木楼、长着老茧的光脚、盘在男人头顶上的“户棍”和他们肩上的枪、腰间的刀……从此,岜沙这块神秘的土地,像磁铁般吸引了一批批不同肤色的海内外猎奇者。
传说岜沙苗族是蚩尤第三个儿子的后代。几千年钱,为了躲避外族的追杀,岜沙先人在蚩尤第三个儿子的带领下,溯都柳江而上,在密林覆盖的岜沙隐藏了起来,并长期定居于此,以狩猎为生。为防止外族侵略和方便狩猎,他们便学会了制造和使用火药枪。
岜沙男人佩枪得到了公安部门的特许,他们使用火药枪有很严格的规定,至今从未发生过伤人事件。在枪手滚想啦的家里,他把从市场上买来的枪管装在事先准备好的木质枪柄上,再用铜皮把枪管和枪柄箍紧——一支新枪就造好了,前后不到1个小时。
岜沙男人以佩枪为荣。他们刚学会走路之时就开始学玩枪,在虚岁满15岁那年,父母会在秋季择个吉日,请来鬼师给男孩做 “入堂”(即成人)仪式。
仪式这天,男孩身穿用蓝靛和蛋清染得发亮的青布衣,跪拜在祖先的牌位前。鬼师用一把磨得锋利的镰刀为男孩剃头,在头顶留半个巴掌大的一块头发,用一把小木梳盘在头顶,称为“户棍”。这时,父母将早已备好的黑底白花帕子卷成一圈,戴在男孩头上,将专用来装火药的蜡染挎包和专用来装烟丝的彩绣腰包一同挎在男孩身上。然后,鬼师将把一支崭新的火药枪交给男孩,男孩在祖先牌位前许下“用手中的枪捍卫家族利益”的誓言。
当天,男孩用这支枪与家族的兄弟们一起上山打猎、下河捉鱼,并用打来的猎物酬谢全部族人。从这一天起,男孩有了狩猎的资格,也能参加抗外族侵略的战斗。同样从这一天起,他便与枪永不分离,即便离世,陪伴左右的枪也会随其一起下葬。
岜沙人崇拜树。每一位岜沙人在出生之时,父母都会替他栽下一棵生命树,在其离世之时,生命树便成为他的棺木。他们尤其崇拜枫树,因为苗族将枫树视为自己的母亲。因此家人也会在死者的坟墓上种下一棵枫树,表示死者回归到了母亲的怀抱。
芦笙歌舞传情达意
农历十一月十九是岜沙一年中最热闹的芦笙节。节日那天,盛装的村民在寨门口吹起芦笙,端着美酒,鸣放火药枪和铁炮,迎接前来的客人。
当全寨男女老幼呼拥着各自家族的芦笙队伍,向山上的芦笙坪走去的时候,会经过一个叫做“东方坡”的地方。这时,所有人都面向东方,虔诚地、缓缓地倒行。在岜沙人的心中,太阳升起的地方就是他们先祖的诞生地。
岜沙的芦笙坪只有一个篮球场那么大,四周全是参天古树,地面也被厚厚的各种红黄树叶覆盖,踩上去软绵绵的。各个家族的芦笙队伍聚集在芦笙坪的中央,尽情地吹奏;几百个枪手绕着芦笙队伍,围成了5、6个大圆圈,不停地向天空鸣枪相和。
芦笙声清脆悠扬,枪鸣声铿锵浑厚,欢呼声久久回荡。此时的岜沙,宛如一座绿色天然、放眼无边的音乐艺术殿堂。
牯藏节祭祖
在从江苗寨,如果恰巧碰到当地在过牯藏节,是很幸运的事情。你能在斗牛的过程中找到激情,并在吃牯藏的各种仪式中窥探苗族对祖先的崇敬之情。
“牯藏节”也称“吃牯藏”,是黔东南、桂西北苗族最隆重的杀牛祭祖仪式,有大牯、小牯之分。大牯每13年举行一次,小牯每年都会在初春或秋后的农闲季节举行一次。吃牯村寨杀猪宰牛,邀请亲友聚会,期间举行斗牛、吹芦笙活动。
大牯一般在历史上关系较密切的村寨间进行。吃牯之寨提前一两年就开始喂养牯牛,多则一家喂2-3头,少则两家喂1头。节前一天,客人牵斗牛,担肉酒彩礼,吹笙鸣炮进寨,主寨亦吹笙鸣炮相迎,并举行敬神仪式。
活动第一天,男女青年着盛装进入斗牛场观牯牛打斗。斗牛出寨前,主人为了让牛提神壮胆,会喂它一些白酒。三响铁炮鸣放过后,斗牛和主人入场。牛进堂后,酒性发作,眼睛呈现血丝,凶猛好斗。此时,双方主人将牵绳解脱,牛就犹如离弦之箭,相向而跑,“嘭”一声猛烈相撞,对打起来。周围观众摇旗呐喊,喝彩连天,场面激烈,扣人心弦。
牯藏节第二天,人们杀猪宰牛祭祖。时间一般在凌晨3点左右,周围人山人海,火把通明。牛、猪宰杀完毕后,牛头被砍下,人们在杀牛场中摆成长排,以内脏祭天地和祖先,祈求天地神灵和祖先保佑他们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地方平安。每户人家会拿一块煮熟的猪肉,来到村中一所小木房祭供,这所小木房便是村民祖先神圣的灵堂。
牯藏节期间,凡到场观看斗牛和踩歌堂者,皆被视为贵宾,日夜歌酒不休。据说从江县一带从三国孔明南征时期起就开始流行斗牛,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东朗、停洞、下江、丙妹、高增、雍里等乡镇的苗、侗族都有斗牛的风俗,当地人称“牛打架”。 如今的斗牛,不仅存在于神圣的牯藏节中,也成为游客尤为喜爱的观光节目之一。
◆◆◆
锦绣
五
彩斑斓的无字史书
从江县居住着苗、侗、壮、水、瑶等19个少数民族,各民族服饰斑斓如霞、美不胜收,有的雍容华贵,有的简洁高雅,有的古朴端庄。这些服饰,不仅是一种御寒遮羞的实物,更是陈述历史的载体,是“无字的史书”。
岜沙人自认为是最正宗的苗族,他们依然保持着本民族服饰的传统风格。
走进岜沙,有如来到远古的原始部落,时间隧道瞬间将我拉回到数百年前,人们穿着土法染制的服装,深蓝紫色泛着光。
女子身着大襟上衣,穿百褶短裙,扎绑腿,项戴粗大银环。领口、袖口、裙摆和绑腿,无一不是姑娘们自己绣制的彩锦。如此装束,即显出女子亭亭玉立的身姿,又十分便于她们登山和劳作。
男人们梳着小辫,穿着自织、自染的无领右开衽铜扣青布衣和直筒青布大管裤,头挽发髻,肩头挎着猎枪,腰间别着砍刀,俨然骁勇武士,十足地阳刚。其刀枪本为狩猎和防身所用,现如今,倒成为他们的随身饰物了。
岜沙人的服饰体现了古老的苗族风情,善织绣的侗族女性也将浪漫的侗族风情,一针一线地织进了侗锦、侗布、挑花、刺绣等手工艺之中。
侗族人自纺、自织、自染的侗布,多为青、紫、白、蓝色。黑青色用于春、秋、冬三季,白色主要在夏季使用,节日则处处可见紫色了。女裙不分季节,多用黑色。
紧束型裙装、宽松型裙装和裤装,是侗族女性常穿的服装款式。平日里,她们穿着简朴实用的便装,若遇重大节日,必定盛装而出。
侗族女性的盛装,注重装饰审美,朴素与华贵相得益彰。一般为长衫短裙,在无领大襟衣上,衣襟和袖口镶有精细的马尾绣片,图案以龙凤为主,间以水云纹、花草纹。对襟不系扣,中间敞开,露出手工精细的绣花围兜,多以银珠为扣,环肩镶边。下着短式青布百褶裙,扎蓝布绣花绑腿,脚蹬翘尖绣花鞋,头挽大髻,插饰鲜花、木梳、银钗,并佩戴环簪、银钗、银花、银冠、银锁、银项圈、耳坠、手镯、腰坠等银饰,走起路来,娉娉婷婷,婀娜多姿,银饰叮当,韵味十足。
从江境内还生活着擅跳长鼓舞的瑶族,他们自古“好五色衣服”。历史上,红、蓝、黄、黑、白这五色本为中国历代王朝官服正色,而传统瑶族服饰却偏也以这五色为民族正色,代代传袭,五色官服的“贵族化”倾向在这里被“平民化”了。他们的服饰典雅、高贵,以板瑶帽最具代表性,凝聚着独具特色的审美情趣,尖尖的造型象征着巍峨的群山,点缀其上的彩珠则象征着勤劳、聪明的瑶家人。
◆◆◆
馔源
舌尖上的从江
《史记·货殖列传》中载:“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从江即是司马迁笔下的“地广人稀,饭稻羹鱼”之地。丰富独特的绿色食品,多元的民风民俗,成就了奇异的从江原生态饮食文化。
奇异的民间美食
游山玩水间,五脏庙渐觉空乏,随处找一所农家乐,就能尝到地道的从江美食。烤香猪、牛(羊)瘪、腌肉、腌鱼、河水煮活鱼、烧鱼、油蚱蜢、蜂蛹、九香虫、山野菜、黑(黄)米饭、血灌肠、油茶……俱是日常的农家饮食,烹饪技法简单朴实,调料不多,却着实可口。
从江香猪是烧炙的佳品,在制作烤香猪时,把猪宰杀后剖腹取净内脏,整猪抹上食盐、烧烤汁、料酒等,让其浸入猪肉体内,然后用专制的铁钩钩住,放在特制的烘烤箱内,文火烘烤至熟。烤好的香猪,皮色金黄、肉香四溢,切一块入口,松脆无渣、满口醇香。
腌鱼也是从江当地公认的珍味。秋收时节,苗侗农人放干稻田,捕来放养半年的鲜活鲤鱼,去内脏,加食盐、料酒、茴香等,晾至半干,在盐水浸泡过的糯米饭中加辣椒粉、花椒等拌成腌糟,将腌糟填入鱼腹。然后在木制腌桶里一层腌糟、一层鱼地铺,层层相叠,装满后用大张木叶、水竽叶等将桶口包好密封,数月之后即可食用。腌鱼也可用火烤炙,皮脆骨软,味纯留香。
“不吃牛瘪火锅汤,枉到侗乡走一趟”。牛(羊)瘪的“瘪”是侗语译音,指的是牛、羊胃里尚未消化的食物。是从江县内苗、侗等民族最爱吃的菜肴之一,是侗族筵席上必不可少的主菜。
从江牛羊皆为放养,以山上青草、树叶为主食。杀牛时取出牛胃中的食物,挤出其汁(此汁称生瘪),经茶油充分煮沸后即为熟瘪,将切细的牛脚肉、背脊肉、牛肝、百页肚等一起炒熟,倒入熟瘪,加入盐、辣子、花椒、葱蒜、芫荽、垂油子、橙皮、茱萸等佐料后,瘪中百草的香味四溢,让人垂涎欲滴。
在牛瘪的吃法中,吃火锅是最惬意的一种。亲朋好友围在热气腾腾的火锅桌旁,空气黄总弥漫着瘪的特有香味,往沸腾的瘪汤中慢慢添入牛肉和佐料,吃着原汁原味的火锅,喝些土酿酒,慢慢品味。
糯食是从江农村居民的主食之一。在不同的季节,他们从山上采来不同的植物,如紫藩藤、黄花、枫叶、红蓝草等,把糯食染成各种颜色。蒸熟后的糯食色彩斑斓,味道香纯。每年“三月三”歌节、清明节、四月八等节日,壮族家家户户都要做五色糯米饭,以作赶歌圩食用,或祭祖祭神之用。
在从江境内的停洞、下江一带,苗侗群众若是杀猪,就会邀请亲朋好友一起吃“泡汤”。尚留余温的新鲜猪肉、猪肝、腰花、大肠、小肠、猪肚、猪肺以及猪血等,经主妇切好后,放入已烧沸的火锅内,配以各种调料,煮成一锅热气腾腾的“泡汤”,味道鲜美,肉嫩不腻。
饱腹又解渴的油茶,是侗族生活中的必需品。每逢客至,侗家人必以“油茶”招待。
煮油茶由家中主妇或女儿操作。四方形的火塘上,架着一口铁锅,待锅里的茶油(山上野茶树果实所榨出的食用油)滚滚,将“阴米”(蒸熟晒干的糯米饭粒)放入锅内炸成状如金粒的米花,再炸黄豆、花生等,然后往锅内放入一把籼米,炸焦时放入茶叶一起炒拌片刻,闻到香味,立即冲入冷水煮沸,再用自制的竹篾漏勺过滤,味浓的油茶水即成,有的还在油茶水中煮上小小的糯米粉汤团。
吃的时候,大家围坐在桌旁,主人在碗里放点葱花、茼蒿等,撒入米花、黄豆、花生,再冲半瓢滚烫的油茶水,一碗色香味俱全的油茶就端到了面前。第一碗递给长者或上宾,以表敬意。喝油茶不用匙,只用一支竹筷。几碗热气腾腾的油茶下肚,顿觉全身毛孔舒张,精神亢奋无比。
神奇的瑶族药浴
大快朵颐之后,五脏庙是满足了,浑身的疲劳感却随之而来。此时有个绝佳去处——翠里乡高华村。
“黔地无闲草,处处有灵药”。深居涛涛林海之中的高华村是一个瑶族村寨,为了抵御各种疾病的入侵,原生态、纯天然、无污染的野生植物成了当地瑶族人取之不尽的医药宝藏,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了古老的瑶族药浴保健文化,与桑拿、土耳其浴一道,被誉为“世界三大洗浴文化”。
这里每家每户门前屋后都栽种着各种树木,一片片竹林、茶林苍翠欲滴。寨中老人说,瑶族药浴有近两百种药方,消除疲劳是其最基本的功能,它们能治好几十类疾病。
热情的瑶族大婶用竹筒将山泉引进家中,灶膛里柴火正旺,硕大的铁锅中,一捆草药高出了锅沿,在沸水中依旧泛着新绿。
躺在杉木浴桶中,随着熬好的药汤被一瓢一瓢舀入,浑身逐渐浸润在热腾腾的植物精华液里,舒展开来,疲劳顿时一扫而光。
独特的绿色食品
千年农耕文明,使得从江县成为全球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地,从江儿女在历史的长河中不仅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文化,也培育了一批特色产业,为从江赢得了“中国香猪之乡”、“南亚热带作物名优基地”等美名,“从江香猪”、“从江椪柑”和“从江瑶浴”都已取得中国原产地标记注册认证商标。
金秋时节,从江的侗乡苗寨,处处飘溢着椪柑的清香。早在1989年,从江椪柑以其果大、色艳、皮薄、肉厚、甘甜微酸、无渣,在全国优质柑桔鉴评会上获农业部“部优产品”称号,1991年又获“省级星火科技”二等奖,1992年获“国家级星火科技”四等奖,1993年又荣获“曼谷中国优质农产品博览会”金奖。作为贵州省1998年唯一出口的农产品,从江椪柑已被载入《中国名优柑桔》一书。
在特殊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下,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从江月亮山一带壮、苗、瑶等少数民族的人工培育,形成了一种稀有微型地方猪种——从江香猪。作为当今世界上成熟最早、体型最小、营养最好的猪种之一,从江香猪肉嫩味香、基因纯合、纯净无污染,1993年被农业部列为国家二级保护畜种,1999年获“99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奖”。
自1998年起,从江建起了香猪加工场,生产出腊香猪、香猪火腿、蝶形香猪头、香猪腊肠等系列产品。2001年,从江香猪系列产品荣获1999-2001年度“中国食品行业科技进步新产品开发奖”,并被贵州省保健协会认定为贵州保健食品,远销闽、粤、港、澳等地。
◆◆◆
行走
去从江,赴一场浪漫的原生态之约
从江属中亚热带温暖类型,四季如春, 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8.4℃,1月最冷平均气温7.8℃,极端气温-4.4℃,7月最热平均气温为27.6℃。
从江山青水秀,自然风光旖旎。复杂多样的地貌,造就了众多的峡谷、峰丛、溶洞和神瀑;勤劳、纯朴的各民族人民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原生态地域文化,风格浓郁而独特,古朴而神秘。
作为贵州省第五批省级风景名胜区,从江致力于展现“原生态美食养身,原生态文化养心”的独特魅力,打造“养心惠地、民族原乡、风韵苗侗、神秘从江”的旅游品味。
从江北邻榕江县,西连黔南州荔波县、广西环江县,南抵广西融水县界,东接黎平县、广西三江县。县城驻地丙妹镇,位于都柳江畔,距省会贵阳450公里,州府凯里252公里,距广西柳州市280公里,桂林市275公里。321国道由北向南贯通从江全境,由从江至黎平支线机场和黔南荔波机场均在100公里左右。
如从贵阳出发,可到新体育馆搭乘“贵阳—从江”长途卧铺客车(票价70元左右),每天一班车,上午9时左右发车。此外,在贵州凯里、黎平、榕江和广西三江、融水、环江县,每天也有几趟长途车直达从江。
四寨河口及321国道河口至从江沿线景点:
水绣明月岛、岜领山庄、四寨河山庄、绿水山庄、苗乡侗寨。
END
来源:电子杂志《民族特色村寨》(国家民委经济司、中国民族报社 合办)返回搜狐,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