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建筑学/历史建筑保护工程/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城市设计/工业设计专业建筑学全国高校中规模最大、专业设置最齐全的建筑系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科评估中一直居于中国前三位2020年QS排名全球第13名培养目标培养面向国家建设需要,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掌握建筑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的设计方法,具备建筑师的职业素养、突出的实践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富于创新精神,成为能够引领未来的社会栋梁与专业精英。
特色优势同济大学建筑系,源自同济大学土木系、圣约翰大学建筑系、之江大学建筑系、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建筑系等,于1952年全国高等院系调整时由这些校系合并而成,是全国高校中规模最大、专业设置最齐全的建筑系。同济的建筑学学科在全国同类高校中最早招收研究生(1956),最早设立博士点(1981)及博士后流动站(1988),首批通过全国建筑学专业评估(1992)。2007年建筑学一级学科首批被评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2009年建筑学专业获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10年建成一支国家级教学团队;2016年,建筑学学科成为国家首批认证的一流学科,2017年建筑学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行列;2019年,建筑学专业入选国家一流专业。依靠突出的总体实力,学科在国内同领域位居前列,同步国际学科发展,引领国内、跻身国际。在学科评估中一直居于中国前三位,2020年QS排名全球第13名。本专业教育坚持以现代建筑的理性精神为灵魂,以自主创造、博采众长的学术品格为本色,以当代技术与地域文化的并重交融为导向,以国际学科前沿的跟踪交流为背景,坚持“当代的、中国的”原创精神。经过70年的发展和几代人的持续努力,形成了扎根本土、放眼国际、服务社会的独特培养体系和培养特色。本专业还开设室内设计方向。专业剖析本专业属于“建筑学”一级学科,目前下设6个二级学科,分别为: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技术科学,室内设计及其理论,遗产保护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设计及其理论。科研平台进入新世纪,学院以“生态城市”、“绿色建筑”、“遗产保护”和“数字设计”为学科新的发展重点,依托重点研发和自然基金等国家级课题开展高水平研究并与教学互动,通过学科交叉平台建设形成新的优势学科群。组建“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立“生态化城市设计国际联合实验室”,建立“建成环境技术中心”,在建筑遗产保护技术、数字设计建造等方面成果众多,具有国内最齐全的学科建制,形成了学科群整体发展优势。其中,在数字设计与建造领域有明显突破,国内先进,国际领先。研究生全面参与,拓宽学术视野,提高专业站位。
培养特色及亮点在学科发展、专业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上逐步形成了四个方面的特色优势:(1)本硕贯通、宽深并举的教学体系建构:将专业能力培养归纳为理论能力、设计能力、表现能力、技术知识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五个具体的方面,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分层次专业教学计划组织,形成了“宽”与“深”两种类型的本硕建筑设计训练。(2)前沿性研究与教学互动带动人才培养:通过学科交叉平台建设形成新的优势学科群,依托众多教学科研平台,在数字设计与建造、建筑遗产保护等领域有明显突破,以科研带动人才成长。(3)多学科、重实践的办学模式:建立以一流设计企业为核心、两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为平台的联培网络,支持学生开展前沿性研究和高质量实践,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
国际交流充分发挥同济建筑 “国际化”的办学特色,在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进一步拓展,形成完善的国际化培养模式。先后与海外100多所院校开展了包括学分互换、学期交流、暑期学校、联合工作营、国际竞赛、双学位联合培养在内的各种国际合作项目,与17所国际知名建筑院校建立了双学位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机制,开展了第一个双学位联合培养国际学生的本科项目和全英语教学的本科项目,合作伙伴遍布全球,形成全方位、高水平的国际合作体系。通过高频率、大规模引进国际一线大学教授短期教学,学院每年举办150场以上的国际学术报告会,扩展了师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成为国际重要的建筑学教育和学术中心。校企合作利用同济设计院、规划院实践平台,建立以7家一流企业为核心的联培网络,建设两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实行双导师制,企业导师58人。聘请15位优秀建筑师常任设计导师。年均支持500名师生在绿色建筑、城市更新、智能建造等方向开展前沿性研究和高质量实践,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充分发挥产学研融合优势,建设“双师型教学队伍”。80位校内硕导中有53人具有一级注册建筑师资格,具有丰富创作经验、优秀作品和良好专业声誉;23名校外导师均为正高级学者或知名建筑师;依托国际化培养,为参加双学位合作项目的学生实行中、外双导师制度;通过校企合作,引入企业导师,参与学生培养。实践创新70年来,同济大学建筑学学科以培养行业领军人物和革新者为己任,瞄准人才培养的未来方向开展系统创新。在设计能力训练的同时,着力培养学生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格局和视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确保学生具备自主知识迭代更新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以及在新时期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针对同济建筑学科规模大、基准高的特点,瞄准国际学科发展前沿,坚持“强而全”的学科传统优势,进一步构建思政与专业融合、通专并举、兼具学术眼界和创新能力的本、研一体化培养体系,全面覆盖建筑学学科6个二级学科方向,首创城市设计专业,建筑学专业与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双双入选国家一流专业。与信息、物理、暖通、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多层次、全方位开展教育、科研、实践与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培养高素质建筑学人才,形成了生态城市、绿色建筑、数字技术和遗产保护四大学科重点领域的前沿技术的应用和标志性学术成果。未来发展本专业的毕业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除进入研究生阶段继续学习深造以外,毕业生的主要去向包括:各级政府的规划、建设主管部门,国内外各类专业设计机构,房地产公司等企业单位,大专院校、研究所等科研教学机构,自主创业等。杰出校友本专业培养了一大批专业精英和社会栋梁,可谓桃李满天下。校友中有魏敦山、邹德慈、潘云鹤、郑时龄、常青等院士,也有唐玉恩、时匡、郑国英、沈迪、邵韦平、钱锋等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还有普利茨克奖获得者王澍,建筑师柳亦春、园林专家陈晓丽、歌唱家朱逢博、摄影家王小慧等著名专家,活跃在设计创作、创新创业、行政管理、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
历史建筑保护工程创办国内第一个“历史建筑保护工程”本科专业专业建设先后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8)上海市教学成果奖(2014、2017)2020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面向建筑遗产与历史环境的保存、修复、利用设计和文物保护及其管理领域,既具备建筑学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又系统掌握遗产保护的理论体系与应用方法,兼具国际视野和创新思维的专业引领者和未来开拓者。培养特色及亮点本专业首创于2003年,是以建筑学为基础,跨历史人文和工程技术学科领域,研究建筑遗产保护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新兴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应用性和交叉综合性。专业涉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历史建筑和历史环境的保护与再生以及城市更新等当代建筑学的新兴方向与前沿领域,是我国建筑与城市发展中的急需专业,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20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专业组建了一支国际化的跨建筑、规划、景观、结构、材料、历史、测量等学科的教学团队,创建了国内首个历史建筑保护技术实验中心,创办了亚洲该领域首份学刊——《建筑遗产》和Built Heritage(建成遗产)。四年制的专业培养计划由建筑学基础课程与保护类专业课程两部分构成。学生在掌握建筑学的基础理论与知识、建筑学通用技术体系和建筑设计能力的同时,还要掌握建筑遗产保护与再生的基本理论与知识、特殊技术体系以及设计方法。
专业剖析自20世纪初,同济大学建成遗产学科团队开启了在这一新领域的开拓性探索研究,开辟新领域,引领新方向、创办新专业,创建新平台,致力于建设基于文化与技术整合的建成遗产保护与传承特型人才培养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创办国内第一个“历史建筑保护工程”本科专业,整合建筑、规划和风景园林的学科资源,建构了符合国际语境与中国国情的建成遗产保护的本—硕—博培养体系,并在教学体系、人才输送、教学方法等方面带动了国内相关院校在本领域的发展;创立了高层次、国际化、跨学科的城乡建成遗产高峰教学研究团队;建设了遗产保护教学研究技术平台和中、英文学刊媒体平台。专业建设先后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8)、上海市教学成果奖(2014、2017)。
科研平台进入新世纪,遗产保护成为学院四大发展重点之一。依托30余项国家级课题开展遗产保护领域高水平研究并与教学互动,通过学科交叉平台建设形成新的优势学科群。在“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平台下建设“历史建筑保护实验中心”,成立“生态化城市设计国际联合实验室”,建立“建成环境技术中心”,在建筑遗产保护、城市更新等相关领域形成了众多成果。培养特色及亮点(1)建构了建筑、规划与风景园林三学科交叉、整合土木、材料、测量等学科内容、本-硕-博贯通的教学方案。(2)结合“高峰高原计划”,创立了高层次、国际化、跨学科的城乡建成遗产高峰教学研究团队。(3)整合国内外优势资源,培养、引进保护技术新型专精人才,建设了遗产保护教学研究技术平台。(4)形成了多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遗产保护宣传、培训和研究阵地,完成了系列建成遗产领域的教材和参考书。国际交流本专业对外交流频繁,国际学术合作交流十分活跃。除了国际建造节、国际联合设计教学、海外访学计划、国际双学位培养、国际夏令营、国际博士生院、国际论坛和国际联合科研等一系列项目,还先后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米兰理工大学和法国夏约学院等遗产保护名校建立了常态的教学交流合作机制。同时,依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故宫学院(上海)等机构,积极在研究与实践领域开展国内外协作。曾应邀赴麻省理工学院、佛罗伦萨大学、悉尼大学等举办专业建设成果展,获得热烈反响。
校企合作与故宫博物院、华建集团历史建筑保护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建筑装饰集团等在人才培养方面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建设两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聘请遗产保护领域专家参与专业教学和设计课评图。支持学生在保护规划、遗产保护与再生设计、保护技术等方向开展前沿性研究和高质量实践,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充分发挥产学研融合优势,建设“双师型教学队伍”。80位校内硕导中有53人具有一级注册建筑师资格,具有丰富创作经验、优秀作品和良好专业声誉;23名校外导师均为正高级学者或知名建筑师;依托国际化培养,为参加双学位合作项目的学生实行中、外双导师制度;通过校企合作,引入企业导师,参与学生培养。实践创新发挥学科交叉优势,基于国内首个保护技术类教学和研究平台“历史建筑保护技术实验中心”,在信息采集、病害勘察、材料与结构修复等方面,形成了多学科融合的“建成遗产保护”的完整保护技术教学与研究体系。通过示范效应和输出人才,带动了香港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院校的保护技术实验室建设,促进了国内遗产保护技术水平的提升。教学与实践结合,学科建设与专业培育同步。利用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世界遗产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的持续合作关系,设立了系列研究、教学实践基地,形成了丰硕的教学实践成果,获得系列国内外重要奖项,为遗产教育的实践能力培养环节提供了丰富的类型案例。未来发展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约75%以上在国内外名校继续深造,已有百余位毕业生获得了剑桥大学、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东京大学、南加州大学等海外名校和国内名校的硕士、博士学位。毕业生大多活跃在国内城市建筑遗产保护的第一线,成为遗产保护管理、设计、研究方面的中坚力量。本专业的毕业主要去向有:各类专业设计院所、科研与教学机构;各级政府的文物、规划、建设主管部门;以及自主创业等。城乡规划全国最早设立城乡规划专业学科评估中获得最高A+评级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新时代的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创新意识、国际视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能够胜任空间规划编制和管理的高水平专业人才,以及跨学科的复合型专业领导者。专业剖析本专业属于“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目前下设6个二级学科,分别为:区域发展与规划、城乡规划与设计、住房与社区建设规划、城乡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规划、城乡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规划,以及城乡规划管理。特色优势师资综合实力最强。1952年,同济大学在全国最早设立城乡规划专业,师资规模大、各专业方向布局齐整,为国家规划和建设事业的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学科评估等级最高。在最新一轮的学科评估中获得最高A+评级,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在国际上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核心引领地位显著。城乡规划学科在城乡发展中具有核心引领地位,基于城乡发展客观规律的深入研究,通过规划编制和管理引导国土空间的可持续发展。科研平台以城市规划系为核心,与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智能规划技术重点实验室、长三角城市群智能规划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市城市更新及其空间优化技术重点实验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亚洲开发银行城市知识中心、城市规划与建设干部培训中心、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紧密协同,构建“教学育人-科学研究-工程实践”集成平台,全面支撑城市规划高层次人才的全方位培养。培养特色及亮点在学科发展、专业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上逐步形成了四个方面的特色优势:(1)师资力量雄厚:以中国工程院吴志强院士领衔,拥有8个学科方向共50余位全职专任教师,引领全国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2)教学体系完整:构建了以公共基础教学平台为支撑,工程技术、社会、经济、文化等多学科交叉的知识培养体系;(3)产教融合紧密:面向国家战略和地方需求,形成了以实践为导向的专业教学和能力培养模式;(4)国际氛围浓郁:充分利用国际会议和讲座、师资交流、学生互换等一系列海内外交流机会,营造了面向国际专业前沿的学习氛围。国际交流本专业与国外和港澳台地区的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学术交流、互动频繁。除了国际知名院校和学术机构外,还包括国际组织(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世界银行、欧盟、国际燃气组织等)和国际著名的科研基金会(如法国动态城市基金会、美国能源基金会等)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依托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大平台的广泛影响力,每年学院都有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著名学者来访,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讲座的聆听和互动,成为学生课外自主安排的主动学习。同时,也创造和利用一些机会,例如与欧洲、台湾、香港等高校的交流互换生项目;借国外高校的教授来学院访问之机,安排在理论课程中的客串讲课;毕业设计和课程中引入国际合作研究课题,中外学生在同一个设计小组中交流学习,以及国外高校的教授也参与设计课的指导等。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一直以来是同济大学城乡规划专业的办学传统,优秀规划设计项目和优秀教学成果曾多次获得各类国家和地方的表彰和奖励。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为城乡规划专业师生参加科研实践提供了充分的项目支持和良好的工作条件。此外,城乡规划专业还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上海广境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上海城策行建筑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等单位建立了良好的校企战略合作。实践创新百年来,同济大学城乡规划秉持“城市规划是具体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初心,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和创世界一流相结合,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需求为己任,瞄准国际学科发展前沿,坚持“强而锐”的学科发展目标,围绕城乡空间规划核心,全面覆盖城乡规划学6个二级学科方向,并与交通、土木、测绘、信息、环境、社会学、管理学、地理学等多学科交叉,多层次、全方位开展城乡规划教育、科研、实践与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培养高素质城乡规划人才。形成了智能城乡规划、人居型文化遗产保护、乡村振兴等学科方向上的标志性学术成果,开拓“数字”“韧性”“公正”“健康”等学科前沿领域。在国内的规划学科发展中长期保持领先地位,代表学科发展方向。并以学科建设推动行业发展和创新变革,创办国际期刊《Guihua》,发起成立国际规划教育组织(WUPEN),成为向国际传播中国经验的重要窗口,全面提升国际影响力。未来发展本专业毕业生具有跨专业的领袖人才潜质,能够跨专业择业。目前很大比例选择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或出境留学,就业单位包括各类设计单位(规划设计院或建筑设计院等)、政府管理部门(规划局或建设局等)、城投公司、房地产开发企业等。杰出校友杰出校友有邹德慈、吴志强院士,美国伊利诺斯大学芝加哥分校终身教授张庭伟、四川省政府副省长杨洪波、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周岚、广东省建设厅厅长张少康、原国家建设部部长汪光焘、原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李晓江等。
风景园林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培养目标培养以环境可持续为导向,专业范围涵盖自然与人文资源的保护与利用、风景规划与园林设计、人居环境的建设、运营与管理等,以培养服务于国家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公园等城区与郊野环境、城市景观、公园绿地等具有风景园林学基本理论与专门知识、规划与设计方法、实务技能与实践能力的专业引领者人才为目标。特色优势面向整个国土、城市与乡村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的保护、利用和人居环境空间建设,研究景观要素为主的空间环境的规划与设计、建设与管理的综合性学科,涉及人文、环境、生态、技术、艺术和社会科学等领域。专业教育引领创新:教学思想、教学体系、教学计划、教学教案、教材为国内众多院校效仿与采用。科研与实践前沿: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课题30余项、出版专著教材85部、学术论文1000余篇、完成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项目600多项。教学模式国际化:推进中外联合设计教学模式,实行中外教师、学生互动,科目、学分互认的国际化合作方式。就业服务国家需求:毕业生除继续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以外,主要去向是各类规划设计研究院、企业、政府部门从事规划编制与设计创作、景观治理与政策法规、资源评价与生态服务、文旅策划与项目开发等工作。专业内涵本专业属于“风景园林”一级学科,目前下设6个二级方向,分别为: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园林与景观设计、风景园林遗产保护、风景园林植物应用和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科研平台同济大学风景园林专业具有宽基础、国际化、重实验的特点。学院共享 6 类 15 个支撑平台。包括2 个科研平台:“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知识创新服务平台“智能城镇化协同创新中心”; 2个国家级教学平台:“建筑规划景观实验教学中心”、“建筑规划景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2个实践平台: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都市建筑设计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4本学术期刊:《时代建筑》、《城市规划学刊》、《建筑遗产》、《园林》学刊;3个复合平台:同济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高等研究院、同济大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联合研究中心、建设部同济大学干部培训中心;3个国际合作平台:高等学校学科“未来城市与建筑创新引智基地” (111)、UNESCO 亚太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同济大学“中美生态化城市设计国际联合实验室”。此外,依托学院建成环境技术中心,学科下设10大实验室和分实验中心,其中包括:具体依托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数字景观模拟实验室、气候变化与景观响应实验室、现代竹构与木构分实验中心、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地规划分实验中心、环境智能健康设计分实验中心;具体依托上海市城市更新及其空间优化技术重点实验室的水绿生态智能分实验中心、社区花园与社区营造分实验中心;以及具体依托生态化城市设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的城乡生态规划设计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土生态规划设计与环境效应分实验中心、景观空间分实验中心。培养特色及亮点在学科发展、专业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上逐步形成了四个方面的特色优势:(1)培养体系完整:同济大学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积累深厚,为国家发展和学科建设均输送了大批骨干教师和栋梁人才,所创立的发展体系及其教育模式对各兄弟院校产生重要影响,风景园林硕士生、博士生培养历史、规模均为全国工科院校第一,培养体系完整、建制齐全。(2)培养成效显著:人才国际化标准不断提高,首创对接国际工程认证的同济本科工程教育标准体系,获国家首批“双万”建设专业。教学成果获国家级、省部级教学成果奖,获中国大学MOOC优秀教师奖、杰出贡献奖。建设了一批国家级课程、省部级课程,学生获创新创业奖66项。(3)培养层次清晰:培养目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及社会需求,突出人居环境学科交叉特色,秉承“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宽厚伦理情怀,突出自然观、生活观、科学技术观、空间环境观、实践务实观五大专业素养,强调以国家需求为己任,具有国际专业视野、勇于创新、追求卓越、培育风景园林卓越栋梁人才、通专融合人才、专业领军人才、原创性与探索性人才。(4)培养模式创新:探索教席制的设立,聘请国内外一流的教师、著名设计师以多种形式兼职,保持学生视野开阔的风格,建立开放、自主和交流的教学体系。拓展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国际联合教学项目,创造国际化的专业交流学习环境,开创风景园林学科特色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教学体系。国际交流本专业对外交流频繁,国际学术合作交流十分活跃。分别与德国、荷兰、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奥地利、瑞典、芬兰、英国、爱尔兰、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等近20多所国际知名大学的相关学院建立了多层次的、长期的合作与交流关系。同时,根据合作方的不同优势和条件,进一步拓展合作的对象和方式,形成丰富立体的合作交流构架,为国际双学位、学生交流、教学合作、科研合作奠定了基础。
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一直以来是同济大学风景园林专业的办学传统,优秀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项目和优秀教学成果曾多次获得各类国家和地方的表彰和奖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为风景园林专业师生生参加科研实践提供了充分的项目支持和良好的工作条件。此外,风景园林专业还与上海市园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上海市城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辰山植物园等单位建立了良好的校企战略合作。实践创新同济大学风景园林始终围绕城市绿化与城市生态规划、风景名胜区与美丽乡村规划、城市公共空间与城市设计的国家需求,为中国风景园林学从无到有、发展繁荣、现代学科体系发展做出了公认的开拓性卓越贡献,为风景园林成为一级学科(工学)发挥了关键作用。从倡导学科交叉到开拓学科新领域,从聚焦重大前沿课题到引领国际化办学,始终位于中国风景园林教育、科研、实践的最前列,是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风景园林学科教育与研究中心。在2017年教育部学位中心评估中,同济大学风景园林学科获评A-。风景园林学本身具有交叉性,新形势更对交叉提出更大的需求。计划依托高水准的同济大学城市建设类学科群,以一流学科为核心,在智慧景观与生态绿色发展领域,与信息与通信工程、公共管理、新闻传播学等相关专业开展深度交叉,与环境工程、生态学、哲学、社会学等已经开展交叉的学科进一步加强合作,构建1+3+X的学科群,形成良性健康的一流学科生态系统,逐步实现风景园林学融通型统领性一流学科建设目标。未来发展作为风景园林学科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的4所高校之一,同济大学风景园林专业在新时代的发展机遇广阔。随着“生态文明建设” 的大背景下,风景园林的服务领域逐步扩展到国土全域的自然资源与文化景观、新型城镇与美丽乡村、棕地修复与湿地保护、健康休闲与全域旅游等。杰出校友本专业培养了诸多优秀校友,如担任南京林业大学校长王浩、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院长王向荣、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景观院长施海涛、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规划系原主任韩笋生、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公共艺术部主任潘亚元、上海市规划与国土资源局原总工俞斯佳等。城市设计教育部批准的国内第一个城市设计专业以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和风景园林三个一流学科为基础2018年获批新工科专业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国家建设需要,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广、综合素质高,掌握城市设计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的设计方法,了解各个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获得初步的实践能力和研究训练,具有团队精神、创新意识、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富于创新精神的新领域的开拓者以及本专业领域的专业领导者。
特色优势本专业是教育部批准的国内第一个城市设计专业,以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和风景园林三个一流学科为基础,具有很强的实践应用性和交叉综合性,是我国新时代城市精细化发展和城市更新中的急需专业,涉及工程技术、艺术人文、社会科学、经济学、管理政策等多方面学科前沿。城市设计的教学团队汇聚了学院涉及城市设计相关领域的顶级专家教授,组成强大教师队伍阵容。有教育部生态化城市设计国际联合实验室和上海市城市更新及其空间优化技术重点实验室等与本专业直接对口的科研平台作为研究支撑,有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都市设计院以及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作为强大的实践支撑平台。专业内涵城市设计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由来已久,是建筑类相关专业中的一个新开设的专业,面向我国城市建设从快速发展转型到精细化发展阶段的国家重大需求而设立。城市设计是指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城市建设目标所进行的对城市外部空问和形体环境的设计和组织,城市设计的主要目标是改进人们生存空间的环境质量和生活品质。相对城市规划而言,城市设计比较偏重空间形态艺术和人的知觉心理,不同的社会背景、地域文化传统和时空条件会有不同的城市设计途径和方法。城市设计专业需要结合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的相关知识,同时城市设计由于关注的对象是城市的物质空间形态及其使用者、管理者,尚需要有处理城市设计特定问题的相关知识,如城市空间的分析方法、城市空间认知心理、环境行为学、城市社会学、城市公共政策等等。科研平台进入新世纪,学院以“生态城市”、“绿色建筑”、“遗产保护”和“数字设计”为学科新的发展重点,依托重点研发和自然基金等国家级课题开展高水平研究并与教学互动,通过学科交叉平台建设形成新的优势学科群,在城市研究领域具有国内最齐全的学科建制,形成了学科群整体发展优势。组建“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立“生态化城市设计国际联合实验室”,建立“建成环境技术中心”“上海市城市更新及其空间优化技术重点实验室”等平台,拥有国际先进的实验条件。培养特色及亮点在学科发展、专业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上逐步形成了三个方面的特色优势:(1)完整的体系化专业教学:形成了整合三个一流学科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国际合作资源的城市设计本科专业“一干三枝”的教学体系,对国内城市设计教学形成示范效应。(2)前沿科学研究与教学互动带动人才培养:依托学院科研和教学实验平台,和城市研究领域的优势学科群,结合国家十三五、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科研项目,在生态城市、数字孪生城市、城市大数据分析技术、城乡建成遗产保护、精细化城市更新等领域有明显突破,以科研带动人才成长。(3)结合国家重大需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建立以一流设计企业为支撑、两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为平台的联培网络,吸纳高水平实践建筑师、规划师参与课堂设计教学、支持学生开展前沿性研究和高质量实践,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国际交流充分发挥同济建筑 “国际化”的办学特色,形成完善的国际化培养模式。先后与海外100多所院校开展了包括学分互换、学期交流、暑期学校、联合工作营、国际竞赛、双学位联合培养、国际博士生院等各类国际合作项目。合作伙伴遍布全球,形成全方位、高水平的国际合作体系。通过高频率、大规模引进国际一线大学教授短期教学,学院每年举办150场以上的国际学术报告会,扩展了师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成为国际重要的建筑学教育和学术中心。
校企合作利用同济设计院、规划院实践平台,建立以7家一流企业为核心的联培网络,建设两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实行双导师制,企业导师58人。聘请15位优秀建筑师常任设计导师。支持学生在生态城市、智慧城市、城市更新等方向开展前沿性研究和高质量实践,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充分发挥产学研融合优势,建设“双师型教学队伍”。专业核心课程教师拥有丰富的城市设计实践经验,同时吸纳高水平实践建筑师、规划师参与课堂教学,实行本科生校企双导师制度,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实践创新城市设计专业以培养行业领军人物和革新者为己任,瞄准人才培养的未来方向开展系统创新。在设计能力训练的同时,着力培养学生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格局和视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确保学生具备自主知识迭代更新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以及在新时期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作为国内首个成立的城市设计专业,在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三个国家一流学科的基础上,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结合国际学术前沿,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办学优势,进一步构建思政与专业融合、通专并举、兼具学术眼界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系,多层次、全方位开展教育、科研、实践与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未来发展本专业的毕业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除进入研究生阶段继续学习深造以外,毕业生的主要去向包括:各级政府的规划、建设主管部门,国内外各类专业设计机构,房地产公司等企业单位,大专院校、研究所等科研教学机构,自主创业等。工业设计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培养目标面向国家战略、美好生活与可持续发展,倡导以人为本与以问题为导向,培养兼具人文修养、科学精神、设计思维、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的新产品及其服务系统的整合创新设计践行者与促成者。特色优势工业设计专业参照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机械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设置 。产品设计专业参照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设计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设置。依托国家级工业设计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设计学双一流建设专业、上海市设计学IV类高峰学科建设专业等学科建设优势。在技术高速变革和国家经济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定位人才培养内涵从关注“造物”向关注“造物系统”拓展,强调在学科交叉和复杂问题情境下的整合式创新设计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专业内涵工业设计是制造服务创新链的起点和关键环节,不仅能提升产品的功能品质、实现绿色智能制造、提升企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还可以创造引领新的市场需求和产业,是服务于“中国制造2025”、“创新驱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等国家战略和产业升级需求的重要抓手与创新源头。中国制造在“由大转强”的过程中,设计驱动的整合式创新成为关键突破口。在此背景下,同济大学的工业设计专业立足学科发展前沿,积极服务社会,聚焦以问题为导向、以人为本,和可持续的教学、研究与实践前沿探索,在技术高速变革和国家经济转型的时代环境下,进一步深化专业教育改革,定位工业设计专业教育从“经典设计”到“整合创新”,从关注“造物”向关注“造物系统”拓展,培养具有整合式创新设计知识与能力的领军设计人才。教学内容涵盖设计理论与方法、艺术与美学、材料与工艺、人因与交互、品牌与战略、创新与创业等主要板块。科研平台
上海市市级工业设计中心
上海市经信委授予
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飞机内饰与创意设计中心
中国商飞合作建设
上汽-同济汽车造型与内饰设计工程中心
上汽集团合作建设
载运工具及系统创新设计实验室
上海市设计学IV类高峰学科建设
材料创新及设计应用实验室
设计创意学院自主建设
当代家具设计研究室
设计创意学院自主建设
人因工程设计研究室
设计创意学院自主建设
包容性设计研究室
设计创意学院自主建设
设计历史谱系研究室
设计创意学院自主建设
JALAB首饰实验室
设计创意学院自主建设
培养特色及亮点创新实验区在学校鼓励跨学科联合教学的背景下,工业设计专业与车辆工程专业设有联合建设的“车辆工程与工业设计跨学科联合培养汽车造型专业人才模式创新实验区“。2012年开始,招生人数扩大到15名(9名汽车学院车辆工程专业,6名设计创意学院工业设计专业)。所有学生联合培养,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在设计创意学院进行。微专业2020年开始,工业设计专业面向同济大学在校大二、大三学生开设了工业设计微专业的辅修项目。国际交流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是中国最为国际化的设计学院。学院与40多个境外一流著名设计院校在全球化背景下进行活跃的学术合作与交流,本科生有机会交流至美国帕森斯设计学院、美国艺术中心学院、英国伦敦艺术大学、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应用艺术大学、德国奥芬巴赫艺术设计大学、德国科隆国际设计学院等世界一流设计学院学习。学院目前有9个双硕士学位和3个双博士学位项目,为研究型设计人才国内外学术交流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学习环境和条件。校企合作工业设计/产品设计专业具备国际一流的校企合作文化与生态,合作企业包括:欧特克、微软、达索等世界顶尖设计平台开发专家;商飞、波音、阿斯顿马丁、中车、上汽、广汽、捷豹路虎、永久等国内外顶尖出行服务企业;阿里巴巴、IBM、华为、海尔、戴森、西门子、宜家、霍尼韦尔、科沃斯等国际智慧生活产品与服务供应领军品牌;同济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和联影医疗等各大医院与医疗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的相关方;以及循环经济倡导组织Ellen McArthur基金会、非洲物种与生态保护组织Peace Parks基金会等国际知名的NGO组织等。实践创新本专业的人才培养高度聚焦国家战略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与专业人才培养特色,设有五大实践创新的主题教学平台。第1个主题平台叫做“先进技术与智能设计”,主要涉及3D打印、参数化设计、衍生式设计、虚拟现实辅助设计和人工智能辅助设计等学科前沿的设计技术与方法;共建企业包括欧特克、微软、达索等世界顶尖设计工具与平台开发专家。第2个主题平台叫做“载运范式与未来出行”,内容主要包括载运工具设计、交通系统和服务体系的研究与设计,以及在可持续设计理念下的低碳出行设计等方向;共建企业包括商飞、波音、阿斯顿马丁、中车、上汽、捷豹路虎、永久等国内外著名品牌。第3个主题平台叫做“智慧生活与产业转型”,相关内容涵盖智能硬件、智慧家居、品牌再生、智慧城市和新兴场景等研究与设计;共建企业包括阿里巴巴、IBM、华为、海尔、戴森、西门子、宜家、霍尼韦尔、科沃斯等国际领军企业。第4个主题平台叫做“医疗体验与服务设计”,目前已与同济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仁济医院和联影医疗等企业,在医疗器械设计、医疗辅助产品设计、医疗服务体验设计、医疗公益与品牌设计等方向上建立了实质性合作。第5个主题平台叫做“人类命运与星球议题”,内容涵盖循环经济、物种与生态保护、星际生存、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时尚前沿等研究与设计方向;共建单位包括国际知名的循环经济倡导组织Ellen McArthur基金会、非洲物种与生态保护组织Peace Parks基金会、公益型创新企业爱回收、中国航天员培训中心等合作伙伴。未来发展本专业学生毕业后拥有良好的继续深造条件和就业发展优势。毕业生继续深造的院校包括皇家艺术学院、伦敦艺术大学、罗德岛艺术学校、帕森斯设计学院、阿尔托大学、艺术中心设计学院、代尔夫特设计学院等世界顶尖设计院校。就业发展方面,本专业毕业生呈现出开放多元的发展格局和广泛认可的持续发展潜力。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同济工业设计专业面向“整合式创新设计知识与能力培养”的特色优势,和学院QS世界排名背后雇主与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良好评价。无论是在海外入职顶尖企业,如:谷歌、微软、飞利浦、博世、阿斯顿马丁等;还是深耕在我国汽车、轨交等战略型新兴产业,如:上汽、吉利、广汽、路虎、通用、中车等;或是在百度、阿里、腾讯这些国内顶尖互联网公司;又或是在华为、中兴、联想、小米、欧普这些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制造企业;都能在设计一线或重要管理岗位上,找到本专业的优秀毕业生。本专业毕业生就业不仅可选择不同类型企业的产品设计、交互设计、市场与趋势研究、产品和品牌策略与管理等部门,覆盖以产品和服务为导向的产业创新需求,如出行、能源、医疗、通信、消费电子、时尚、家居、互联网等领域,还也可选择设计咨询服务类企业、独立设计工作室、新兴创业型企业,或自主创业。杰出校友顾嘉唯 2004级,前百度人工智能研究院人机交互负责人、前微软研究院研究员徐 赟 2002级,喜喜母婴集团创始人,丝凯贝创始人,上海喜韵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耿忠诚 2001级,优志愿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上海亿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于 正 1998级,播肯视觉执行董事与设计总监,从事跨界新媒体视觉设计与创作罗 鞍1997级,德国齐思(Teams Design)工业设计公司中华区总裁蒋琼耳 1996级,上下(Shang Xia)品牌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设计界新锐艺术品设计师张 帆 1995级,广汽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概念与造型设计中心设计总监。奔驰公司德国本部终身汽车造型设计师吕永中 1986级,半木品牌创始人、上海家具设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法合资唯品设计董事长及设计总监宋奕君 2003级,卡地亚(Catier)高级设计师(总部)栗璟瑶 2005级,捷豹路虎大中华区设计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