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巡考热背后的冷思考  > 国考热后冷思考:要让青年可行平原敢登高山

国考热后冷思考:要让青年可行平原敢登高山

据国家公务员局公布,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2年度公务员招考网上报名和资格审查工作已结束,共有212.3万人通过了用人单位的资格审查,通过资格审查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约为68:1。(10月27日 央视网)

2022年度国考的报考状况堪称火爆:两百多万人报考,创下国家公务员考试人数新高,西藏阿里地区一职更是以“万人岗”出圈。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青睐国企和事业单位已不是新鲜话题,而对于“体制内”的追逐在今年更是达到了一个顶峰。国考热背后原因在社会上引起的讨论不断、争议不绝。

即便是面对万里挑一的竞争压力,却依然加入浩浩荡荡的国考大军。毕业生群体对公职的追逐,有不少人表达了对当代年轻人群就业观念、人生目标的疑虑:这是否象征了盲从心理和贪图安逸的风气呢?诚然,相较于充满竞争性的企业氛围和攀登式的创业历程,公职生涯要更加平稳,在考公大军中也不乏抱着随波逐流或是“得过且过”的心态参加考试的人,但出现这样的现状不能以一概之,让惯性思维蒙盖了对现实的考量。

从某种意义上,“国考热潮”其实体现出了青年群体对国家事业的普遍认同。如今国家拔高了对公务员的选拔、考核要求。“平原”并不意味着“躺平”,而是跋涉千里的坚持和努力。成为国家事业单位的一员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考验。接受这样的挑战,也就表明了对这份工作价值、对服务社会意义的认可。越来越多优秀的年轻人愿意进入体制内,这对社会各方面的建设与发展都是一件好事。

另一方面,“死也要在编制里”呐喊的背后是人们面临“毕业即失业”和“就业不顺”的种种无奈。

近十年来,我国毕业生累积人数突破7000万,而据教育部发布,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规模达909万,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除了“僧多粥少”、专业不对口、外地户口迁移困难等问题,疫情给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更是雪上加霜,大批处于“体制外”的企业和个体都遭到不小打击。相比之下,公职工作的稳定性和待遇保障让人多了一份“看得见、摸得着”的踏实。加上国考录取公平性有保证,且今年的国考进一步扩大了计划招录人数,国考“千军万马”的局势也是意料之中。

与其继续担心国考的结果和走向,不如思考如何让社会保障体系对全社会的各行各业人员公平开放,推动就业市场回归健康、平衡的状态,让“体制外”和“体制内”对就业人群来说性质有别而各有其彩,才能促使人才归位、社会繁荣。

国考已落幕,在已过审的两百万人身后还有更庞大的“未上岸”群体。走平原者致远,登高山者求峰。怎样让青年人可行平原、敢登高山,这是热潮过后当有的冷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