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  > 2010年自考《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模拟题库

2010年自考《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模拟题库

儿童系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除非对其适用之法律规定成年年龄低于18岁。P103

11.儿童受保护权

儿童受保护权即儿童在法律上享有被平等对待的权利,其一切人身权利均应被维护,反对一切形式的歧视,要特别关怀处于特殊状态下的儿童。P105

12.过错责任原则

过错责任原则是指幼儿园要不要承担责任,要承担怎样的责任,是以幼儿园有没有过错为前提。P209

13.横向层次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

横向层次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即由某一国家机关制定的同一层级的属于不同类别的法律法规。P33

14.社区教育

社区教育是幼儿园、家庭教育的延伸,是社会、家庭、幼儿园实行一体化教育的载体,是幼儿走向社会、适应社会、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具有调节和整合幼儿园教育的功能,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能弥补幼儿园教育的不足。P56

15.《儿童权利公约》

《儿童权利公约》是联合国根据《联合国宪章》《世界人权宣言》《儿童权利宣言》等国际公约主持制定的一项全球性的国际公约。于1989年11月20日获得联合国大会通过,是第一部有关保障儿童权利的国际性约定,是国际社会保护儿童权利方面的共同法律。P100

16.广义的生存权

广义的生存权指“公民享有维持其生存所必需的健康和生活保障的权利”。P104

17.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理念

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理念指幼儿园教师在理解教育工作本质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认识,为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行为提供了理性支点,使得作为专业人员的幼儿园教师和其他非专业人员区别开来。P119

18.幼儿动作发展

幼儿动作发展包括躯体和四肢的动作发展,它受身体的发育,特别是骨骼肌肉的发展顺序及神经系统的支配作用所制约。P157

19.狭义的教育法律

狭义的教育法律仅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权力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有关教育领域的规范性文件,在我国,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教育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它是我国教育法的主要渊源。P31

20.纵向层次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

纵向层次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即同一类型的法由不同部门立法,由不同层次的教育法律、法规组成的等级有序的纵向关系,表现出一个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有哪些层次的教育法律渊源组成以及各层次之间的从属关系。P32

21.教育行政部门

教育行政部门是政府管理各类教育的职能部门,是当地政府对学前教育决策的参谋者及贯彻执行的组织者。P61

22.狭义的生存权

狭义的生存权指健康且带有一定文化内涵的最低限度生活的权利。P104

23.幼儿园的教育活动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P125

24.幼儿语言的发展

幼儿语言的发展是指幼儿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成长变化的过程和现象。P160

25.义务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是调整实施义务教育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部门法。P33

26.游戏

游戏是以幼儿为主导的,能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和幼儿主动学习的,且能使幼儿更好地表现自我的基本活动。它是教师了解幼儿对周围现实生活的反应,并对幼儿进行教育的途径之一。P64

27.特殊状态下的儿童

特殊状态下的儿童是指处于如难民状态、残疾和战争状态、刑事司法过程等非常规状态中的儿童。P107

28.动态评价

动态评价是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进行的,对幼儿在合作中受协助后的表现、潜在的发展或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情形做出评价,它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其特点是吧评价与教学连接在一起。P141

29.社会适应

社会适应,即幼儿与社会环境建立起和谐关系的过程。P166

30.幼儿的科学学习

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P169

31.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是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给予的一种法律制裁。P69

32.儿童的参与权

儿童的参与权是指儿童参与家庭、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权利。其本质上是对儿童独立活动能力和独立价值的肯定,是儿童独立意志的表达。P108

33.通识性知识

通识性知识主要指的是一定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旨在促进幼儿身体、认知、情感、社会性的全面发展。P122

34.人为情境中的评价

人为情境中的评价是指那种脱离幼儿真实的生活与学习情境,人为地设计情境对幼儿进行的评价。它采用传统的智力测验的方法来评价幼儿的发展。P142

35.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对社会情境的判断能力,对自己在群体中角色地位的认识能力,对自己在群体中角色的认识能力,对规则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对自己行为的调控能力,以及融入新的人际关系时所需要的交往能力。P166

36.幼儿的艺术活动

幼儿的艺术活动是一种手、眼、脑等全身并用的活动,它需要幼儿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审美对象、仔细观察对象,再去想象、理解、加工审美对象,然后用动作或语言和其他非语言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用手对工具和材料的操作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所见所闻。P173

37.教师法

教师法是调整教育教学活动中以教师为一方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部门法。P34

38.教育投入

教育投入是支持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是公共财政的重要职能。P77

39.无歧视原则

无歧视原则,也称非歧视原则、平等原则,即要求《儿童权利公约》所列的权利应无一例外地适用于全体儿童。P108

40.幼儿园教师的儿童观

幼儿园教师的儿童观,即幼儿园教师看待、认识、评价幼儿的观念和对待幼儿的行为。P120

41.科学探究

指的是科学家们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也指学生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P170

42.妇幼保健机构

是由政府举办,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公共卫生性质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是为妇女儿童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专业机构,包括妇幼保健院和妇幼保健所。P180

43.行政处分

行政处分是依据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单位的有关规定,由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按行政隶属关系,给予轻微违法行为尚不够刑事处罚或违反内部纪律的所属人员的一种行政制裁。P69

44.儿童最大利益原则

即所有与儿童有关的行为都必须以儿童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P108

45.师德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综合,是教师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也可称之为教师的专业伦理规范。P119

46.真实情境中的评价

指在幼儿真实的生活、学习经验与情境中对幼儿所进行的评价,即评价发生在教室的真实情境中;评价基于对真实表现的解释,而不是对设计活动的解释;评价过程中对幼儿进行指导。P142

47.美育

美育是通过美的事物的具体、鲜明的形象来感染人,激发人的情感,以美感人、以情动人,让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的教育过程。P174

48.托幼机构的生活制度

托幼机构的生活制度指科学地把儿童每日在园内的主要活动,如入园、进餐、睡眠、游戏、户外活动、教育活动、离园等在时间和顺序上合理地固定下来,并形成一种制度。P180

49.补建

即没有配套幼儿园的城镇小区,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套建设幼儿园。P90

50.强制建

即未按规定安排配套幼儿园建设的小区规划不予审批。P90

二、简答题

1.如何理解“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形式”?

P64-(1)游戏是以幼儿为主导的、基本的活动,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

(2)游戏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最好活动形式,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基本途径;

(3)游戏是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方式;

(4)游戏是幼儿自我表现的良好形式,也是教师了解幼儿对周围现实生活反应的途径;

2.简述当前我国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P72-(1)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

(2)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

(3)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学校办学活力不足;

(4)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

(5)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完全落实。接受良好教育成为人民群众强烈期盼,深化教育改革成为全社会共同心声。

3.简述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战略目标的要求。

P73-(1)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

(2)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教育差距,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3)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整体提升各级各类教育质量,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满足社会各方面和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多样化教育的需求。

(4)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

(5)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相适应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

4.简述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个人修养与行为。

P120-(1)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2)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

(3)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

(4)勤于学习,不断进取;

(5)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5.简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施的原则。

P153-(1)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

(2)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

(3)理解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

(4)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

6.如何做好儿童膳食管理工作?

P183-(1)规范膳食管理制度;

(2)严把儿童膳食质量关;

(3)创设良好的就餐环境,培养儿童良好的进餐习惯。

7.简述《幼儿园工作规程》的意义?

P49-1.《规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学前教育改革进入一个新阶段,“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已成为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和追求;

2.《规程》向全社会宣传什么样的学前教育史真正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向全社会普及了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发展观。

8.简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政府的职责。

P77-①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

②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新农村建设规划。

③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

④积极发展公办幼儿园,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

⑤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

⑥制定学前教育办园标准和收费标准。

⑦建立幼儿园准入和督导制度。

⑧加强学前教育师资建设。

⑨大力推进学前教育综合改革和立法。

9.简述《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

P91-(1)核定编制,逐步配齐,提高准入标准。

(2)依法落实幼儿园教师地位和待遇。

(3)完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体系。

10.简述《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指导思想。

P114-(1)专业导向,师德为先。

(2)基本规范,前瞻引领。

(3)全面要求,突出重点。

(4)共同准则,体现独特。

(5)立足国情,国际视野。

11.简述《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意义与影响。

P131-(1)《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是在我国几十年学前教育改革探索的基础上总结的理论和经验,是指导广大幼儿教师将《幼儿园工作规程》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转化为教育行为的指导性文件;

(2)它揭示出学前教育应有的核心价值追求,倡导尊重幼儿、保障幼儿权利、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儿童观;

(3)它的退出不仅是我国学前教育届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它将指导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方向,贯彻落实《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将是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有必要认真地学习和了解《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12.简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基本理念。

P135-(1)学习与发展是每一个幼儿的权利;

(2)尊重幼儿期的价值与特点是幼儿教育的根本;

(3)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是幼儿教育的灵魂;①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特点;②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③重视家园共育。

13.简述教育政策、与教育法律、教育法规之间的联系。

P31-(1)三者都以宪法为依据,都是国家和政党在教育方面意志的表现,都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都集中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要求,都是教育规律的反映。

(2)三者的目的都是为了调整和规范教育活动和教育关系、教育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以促进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14.简述《儿童权利公约》的意义。

P102-(1)《儿童权利公约》是世界上解决儿童问题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作为一个主要的国际性约定,它试图努力确保所有儿童获得他们应该享受的关怀、保护和机会,明确表明了国际社会为儿童工作所作的努力,也为今后各国开展儿童权利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

(2)《儿童权利公约》是对国际人权框架的有力补充;

(3)《儿童权利公约》为各个国家制定保护儿童权利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了国际标准,世界儿童权利从此有了法律保障;

(4)《儿童权利公约》是人们对待儿童的态度得以转变。

15.简述《儿童权利公约》的基本原则。

P108-①无歧视原则。

②儿童最大利益原则。

③尊重儿童的意见原则。也就是尊重儿童的参与权。

④尊重儿童的尊严与权利原则。

16.如何做到以幼儿为本?

P117-(1)尊重幼儿作为“人”的尊严与权力;

(2)尊重幼儿期的独特性与价值;

(3)尊重幼儿的特点与保教规律;

(4)促进每一个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全面的发展。

17.简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基本指导思想。

P131-(1)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

(2)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

(3)学科融合与生态教育。

(4)全方位动态评估。

18.简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研制的背景。

P144-①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②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实现《教育规划纲要》战略目标的需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十条”、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步伐加快);

③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遍及全球”项目的契机。

19.简述幼儿园教师的主要职责。

P53-幼儿园教师对本班工作全面负责,主要职责是:

(1)观察了解幼儿,依据国家规定的幼儿园课程标准,结合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制定和执行教育工作计划,完成教育任务;

(2)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指导并配合保育员管理本班幼儿生活和做好卫生保健工作;

(3)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了解幼儿家庭的教育环境,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共同配合完成教育任务;

(4)参加业务学习和幼儿教育研究活动;

(5)定期向园长汇报,接受其检查和指导。

20.简述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P81-①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的普及水平;

②建立资助政策体系,着力保证留守儿童和贫困家庭儿童入园。

③多种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

④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

21.简述《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主要内容。

P86-(1)把发展学前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2)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

(3)多种途径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

(4)多种渠道加大学前教育投入;

(5)加强幼儿园准入管理;

(6)强化幼儿园安全监管;

(7)规范幼儿园收费管理;

(8)坚持科学保教,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9)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

(10)统筹规划、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22.简述《儿童权利公约》中教育儿童的目的。

P110-(1)最充分地发展儿童的个性、才智和身心能力;

(2)培养对人权和基本自由以及《联合国宪章》所载各项原则的尊重;

(3)培养对儿童的父母,儿童自身的文化认同、语言和价值观,儿童所居住国家的民族价值观,其原籍国以及不同于其本国的文明的尊重;

(4)培养儿童本着各国人民、族裔、民族和宗教群体以及原为土著居民的人之间谅解、和平、宽容、男女平等和友好的精神,在自由社会里过有责任感的生活。

(5)培养对自然环境的尊重。

23.简述“师德为先”的内涵。

P117-首先,师德是幼儿园教师最基本、最重要的职业准则和规范;

其次,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师德的核心。

再次,关心幼儿,尊重幼儿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是幼儿园教师师德的重要内容。

最后,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

24.简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意义。

P146-①促进幼儿园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②提高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对学前教育的认识,促进家长科学育儿观念的发展。

③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25.教育者为幼儿创设开放性的游戏环境包含哪些方面。

P55-《规程》规定,“应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游戏条件”。开放性的游戏环境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开放性的物理环境;首先,教育者应该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游戏材料;其次,提供的游戏材料要不断变化,以便构建的游戏环境具有可变性、新颖性,能引起幼儿的兴趣;

二是开放性的心理环境。教育者应为幼儿提供一个能使他们感到安全、温暖、平等、自由,且鼓励她们探索与创造的精神环境,让幼儿积极主动、充满自信地游戏。

26.幼儿园园舍环境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

P68-《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和破坏幼儿园园舍和设施,不得在幼儿园周围设置有危险、有污染或影响幼儿园采光的建筑和设施,不得干扰幼儿园正常的工作秩序。”

幼儿园应建在清洁、安全、安静、无污染的地区,选址时应考虑到影响幼儿生长发育的各种因素:

(1)幼儿园一般应设在居民区,远离铁路、工厂区等。房屋应深入院内,距离街道一段距离,避免噪音干扰;

(2)幼儿园应选择地势平坦、场地干燥结实、易于排水的地段;

(3)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对幼儿园园舍进行侵占、破坏,也不得在其周围设置有危险、有污染和影响幼儿园采光的建筑和设施,不得干扰幼儿园正常的工作秩序。

27.简述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幼儿保育与教育的知识的内容。

P122-(1)熟悉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要求和基本原则;

(2)掌握幼儿园各领域的学科特点与基本知识;

(3)掌握幼儿园环境创设、一日生活安排、游戏与教育活动、保育和班级管理的知识与方法;

(4)熟知幼儿园的安全应急预案,掌握意外事故和危险情况下幼儿安全防护与救助的基本方法;

(5)掌握观察、谈话、记录等了解幼儿的基本方法和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6)了解0-3岁婴儿保教和幼小衔接的有关知识与基本方法。

28.简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幼儿进行社会领域教育提出的目标。

P135-(1)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

(2)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3)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4)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

(5)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29.如何更好地进行幼儿情绪管理?

P160-(1)成人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为幼儿做出榜样;

(2)成人和幼儿一起谈论自己高兴或生气的事,鼓励幼儿与人分享自己的情绪;

(3)允许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并给予适当的引导;

(4)发现幼儿不高兴时,主动询问情况,帮助他们化解消极情绪。

30.简述艺术教育的功能。

P173-(1)艺术教育能促进幼儿感知能力的发展;

(2)艺术教育能促进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

(3)艺术教育能促进幼儿人格的健全完善。

31.21世纪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出现了哪些新的特点。

P42-1.加大力度开展以课程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基础教育改革

2.学前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

3.重点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

4.加强师资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5.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6.安全问题成为关注的新重点。

32.简述在幼儿园收费方面的注意事项。

P67-1.确定收费标准,实行按成本收费;

2.规定收费项目,禁止乱收费;

3.严格经费管理,严禁克扣挪用经费。

33.简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战略主题。

P74-(1)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也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

(2)这一战略主题的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其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锻炼其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3)坚持以人为本、以培养学生的德育为先;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重、坚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4.政府在推进学前教育方面应履行哪些职责。

P77-①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

②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新农村建设规划。

③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

④积极发展公办幼儿园,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

⑤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

⑥制定学前教育办园标准和收费标准。

⑦建立幼儿园准入和督导制度。

⑧加强学前教育师资建设。

⑨大力推进学前教育综合改革和立法。

35.简述《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特点。

P126-①对幼儿园教师的师德与专业态度提出了特别要求;

②要求幼儿园教师高度重视幼儿的生命与健康;

③充分体现幼儿园保教结合的基本特点;

④强调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的教育教学时间能力;

⑤重视幼儿园教师的反思与自主专业发展能力。

36.简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的目标要求。

P161-1.倾听与表达(幼儿口头语言的学习和发展)目标1,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目标2,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目标3,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

2.阅读和书写准备(幼儿书面语言的学习与发展)目标1,喜欢听故事,看图书;目标2,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目标3,具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技能。

37.简述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目的。

P54-一是在于创造与幼儿年龄特点相适宜的幼儿园生活,为幼儿学习提供一种特殊的游戏生态;

二是保障幼儿童年生活的快乐,促进幼儿主体性的发展;

三是使幼儿在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过程中获得身心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

38.依据《幼儿园管理条例》,为了落实好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幼儿园可采取哪些措施?

P65-(1)幼儿园的园舍建筑和设施应符合国家安全卫生安全标准。

(2)建立健全各项安全制度。

(3)随时督促和定期检查。

(4)幼儿园组织全员职工进行安全学习,加强教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常识。

39.简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指导思想。

P72-(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2)必须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把握教育发展阶段性特征。

(3)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面向社会需求优化结构布局,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4)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40.《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教育评价体系体现了那几个方面的变化?

P141-(1)教育过程由静态评价变为动态评价,关注幼儿的学习变化与成长历程。

(2)评价情境由人为的变为真实的,强调在真实情境中对幼儿进行评价。

(3)评价内容与方式由单一变多元。

(4)由评价者作为单一评价主体到有关人员都是评价的参与者。

41.简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目标的内容、核心价值和实质。

P165-(1)内容:交往态度和交往技能;对自我和对他人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对群体、群体生活集群我关系的感受、态度和行为。

(2)核心价值:逐步引导幼儿学会共同生活,建立和谐的社会(包括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社会性和个性品质。

(3)实质:促进幼儿社会化,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而社会化是在社会关系系统中,通过人际交往和对社会生活的主动适应而进行的。

42.如何加强儿童膳食营养。

P184-(1)制定科学、合理、平衡的膳食计划,科学制定带量食谱;

(2)科学烹调试保证膳食质量和保存事物营养成分的重要环节;

(3)根据儿童的膳食心理特点调配和烹饪事物;

(4)膳食调查和营养评估。

43.简述幼儿园环境创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P51-(1)目标导向原则。以教育目的为依据来创设。

(2)发展适宜性原则。必须反映幼儿身心发展的水平与特点。

(3)幼儿参与原则。以增强认同感和归属感,班级凝聚力,并使幼儿获得各种有益经验。

(4)经济性原则。坚持低消费高效率原则,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社区资源。

44.简述我国幼儿园的管理体制及其特征。

P61-我国幼儿园的管理体制为“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有关部门分工负责”。主要特征有:

(1)政府负责,学前教育事业管理地方化;

(2)分级管理,教育部门发挥主管主导作用;

(3)分工负责,学前教育事业管理社会化。

45.如何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

P76-(1)大力发展农村幼儿园,以惠及广大农村特别是中西部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幼儿;

(2)大力发展城市平价幼儿园,以惠及城镇中低收入家庭的幼儿,包括外来务工家庭的幼儿;

(3)充分利用在中小学闲置校舍的基础上,探索通过新建幼儿园,落实小区配套幼儿园等办法,扩大具有公办性质的学前教育资源;

(4)通过政策支持、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企业、慈善组织、社会团体等举办公益性、普惠性幼儿园。

(5)各地可探索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对办园规范、质量合格、收费合理的非营利民办幼儿园给予补贴,使其提供普惠性服务,让老百姓可自由选择公办园或民办园。

46.如何坚持科学保教,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P96(1)对国家来说,要颁布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

(2)从幼儿教师教育内容与方式出发,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幼儿,关注个体差异,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结合,寓教于乐,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3)从幼儿园的角度出发,要加强对幼儿园玩教具、幼儿图书的配备与指导,为儿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要地址拔苗助长、机械训练的错误做法。要研究制定幼儿园教师指导用书审定办法,建立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管体系,健全学前教育教研指导网络。

(4)在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下,要把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共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幼儿园、家长和社会应该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47.简述人际交往对幼儿的作用。

P166(1)人际交往可以促进幼儿的交流与沟通;

(2)人际交往有助于幼儿组织共同活动;

(3)人际交往可以促进幼儿形成和发展人际关系;

(4)人际交往有助于幼儿增进对自己和对他人的认识。

48.简述新设立托幼机构招生前的卫生评价流程。

P194-1.新设立的托幼机构,应按照《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卫生评价的标准进行设计和建设,在招生前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医疗卫生机构提交“托幼机构卫生评价申请书”。

2.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负责组织专业人员,根据“新设立托幼机构招生前卫生评价表”的要求,在20个工作日内对提交申请的托幼机构进行卫生评价。根据检查结果出具“托幼机构卫生评价报告”。

3.凡卫生评价结果为“合格”的托幼机构,即可向教育部门申请注册;凡卫生评价为“不合格”的托幼机构,整改后方可重新申请评价。

49.托幼机构中应如何做好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P191-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50.中小学幼儿园面向学生开展安全教育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P206-了解学校安全制度和安全规定;

使用实验用品的防毒、防爆、防辐射、防污染等安全防护教育;

用水、用电的安全教育;

防火、防盗和人身防护等方面的安全教育;

交通安全教育;

消防安全教育;

到江河湖海、水库等地方戏水、游泳的安全卫生教育;

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针对洪水、地震、火灾等灾害事故的紧急疏散演练,使师生掌握避险、逃生、自救的方法。

51.托幼机构中促进儿童体格锻炼的工作要点是什么?

P185(1)积极开展提个锻炼,掌握运动强度;(2)排查儿童运动中的安全隐患;(3)及时观察儿童运动前后的反应;(4)全面了解儿童健康状况。

52.《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P208-(1)内容全面;(2)注重制度建设;(3)针对性强;(4)规定具体,可操作性强。

三、论述题

1.论述教育政策与教育法律、教育法规之间的区别。

P31-(1)制定主体不同。教育法律是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教育法规可由国务院及其各部门、直属机构制定,也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和人民政府制定;教育政策的制定者既可以是政党,也可以是国家机关和政育部门。

(2)表现形式不同。教育政策通常是以决议、决定、纲要、通知、意见指示等文件形式出现的,如《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而法律则以法律条款规范性文件等形式出现。在表述方式上,政策文件注重原则性和导向性的要求,而法律则注重条款的规范性、确定性,且通常包含处罚的规定。

(3)实施方式不同。政策依靠号召、宣传,运动、动员等来执行实施,而法律的实施,则具有普遍的约束力,任何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都应该遵守。如果发生违法行为,则通过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等以国家强制力依法对违法者进行制裁。

(4)作用不同。政策对于国家、政党和社会生活的作用,具有指导性、调控性和灵活性的特点,而法律作用的特点则体现为规范性,强制性和稳定性。

2.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组织实施过程中,对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有哪些要求?

P138-(1)全面、正确的了解儿童。主要指:①正确地认识幼儿与幼儿发展;②把握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规律;③平视幼儿,在于幼儿交往和教育过程中研究幼儿发展。

(2)有效地选择、组织教育内容。首先,要强化目标意识,确立“幼儿发展目标”为本的意识和实践行为,明确幼儿发展各方面目标及其相互关系,并以此为指导全面分析本班幼儿认知、行为、情感等各方面发展、状况、特点、问题与需求,以确定全班幼儿和各幼儿的主要及重点的教育需求领域。其次,要明确教育内容不等于“教材”。再次,教育内容要紧密结合并来自于幼儿发展和生活经验;最后,社会、文化、本土自然和人文资源等,也是教育内容的另一宝贵而丰富的来源。

(3)创设发展支持性环境。主要有:①为幼儿创设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以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获得有益于身心各方面健康发展的丰富经验。②有效组织适合于幼儿的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③促进幼儿间积极的互动与交往。④教师自身要成为幼儿学习和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⑤积极与家长沟通,使家长对幼儿园活动有充分的了解,理解、支持、配合幼儿园开展的各种形式的活动。⑥积极地评价幼儿。

3.试述对幼儿园园长负责制内涵的理解。

P66-(1)园长负责制是指幼儿园在上级宏观领导下,以园长全面负责为核心,同党支部保证监督、教职工民主管理有机结合,为实现幼儿园的工作目标、充分发挥领导职能的三位一体的管理新格局。

(2)园长负责制有着特定的内涵,它是以园长的责任和职权为主的园内管理体制之一,包括上级领导、园长负责、党支部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教职工民主参与管理。这四部分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目的是建立统一高效的园内指挥系统。

(3)园长负责制明确了园长对幼儿园工作有最高行政权,对园务管理起领导作用;园长作为幼儿园的法人代表,对外代表幼儿园,对内统一指挥和领导幼儿园工作。

4.试述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目标、指导要点及对教师的要求。

P135-(1)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目标:①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②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③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④喜欢听故事、看图书;⑤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2)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指导要点:①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②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

(3)对教师的要求:①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②特别要注意保护幼儿运用语言交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应考虑到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不要在乎孩子发言多么准确或者语句多么优美,让孩子们尽情地表达他们的想法,给每个孩子说话的机会,满足他们交往的愿望,使语言能力得到锻炼,同时还应当允许孩子说的暂时不对、不完整,帮助孩子在日常交往过程中逐渐提高语言能力。

5.试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工作方针。

P7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20字工作方针:

(1)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2)坚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3)改革创新是推动教育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

(4)坚持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5)坚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6.试述对幼儿进行社会领域的教育的指导要点以及实施社会教育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P136-(1)指导要点:①“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这一点对应的规则是他律规则,所采用的方法使“熏染”,幼儿在其中的主要任务是适应环境、内化规则。②“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应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指导。”这一点对应的规则是自律规则,所采用的方法使共同生活中的交往活动和实践活动,幼儿在其中的主要任务是在满足自己的需要和目的的过程中生成个性和社会性。

(2)实施社会教育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①正面教育,这是一切教育的最基本的原则,其核心是在尊重的前提下对幼儿提要求,在肯定的前提下对幼儿的行为作出补充和修正,在维护幼儿的自主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渗透课程的要求。具体来讲有以下几方面:以积极的方式对幼儿提出要求;积极的环境;行动和言语相互强化。②生活教育。要挖掘日常生活中不同活动内容和方式的教育价值。

7.试述普及学前教育的措施。

P75-(1)普遍提高学前儿童的入园率;

(2)积极发展公办园,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①切实把发展学前教育摆上重要位置,严格落实责任;②切实加大投入,为学前教育发展提供有力的经费保障;③着力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幼儿教师整体素质。

(3)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4)形成惠及全民的学前教育。①大力发展农村幼儿园,以惠及广大农村特别是中西部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幼儿;②大力发展城市平价幼儿园;③充分利用在中小学闲置校舍的基础上,探索通过新建幼儿园,落实校区配套幼儿园等办法;④通过政策支持、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企业、慈善组织、社会团体等举办公益性、普惠性幼儿园。⑤各地可探索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对办园规范、质量合格、收费合理的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给予补贴,使其提供普惠性服务,让老百姓可自由选择公办园或民办园。

8.试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关系。

P153-(1)联系:两者都是带有指导性的国家文件,有着共同的理念与教育观、儿童观、发展观,共同指导幼儿教育发展的方向,引导幼儿教育科学地发展。《纲要》相对宏观,《指南》相对围观。《纲要》是《指南》实施方向的重要保证,《指南》是实施《纲要的有力抓手,是《纲要》转化为实践的桥梁。

(2)区别:《纲要》相对宏观;《指南》是指导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的导向性文件,反应国家的期望和要求;《纲要》是遵循我国宪法和教育基本法的精神,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和《幼儿园工作规程》而制定的对全国幼儿教育进行宏观管理和指导的单行法规文件,两者有着质的不同。《指南》与《纲要》在对象、层次、内容、功能等方面是不同的,不能相互替代。

9.试述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的基本要求。

P120-(1)职业理解与认识。①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法律法规。②理解幼儿保教工作的意义,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③认同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④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⑤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和交流。

(2)对幼儿的态度与行为。①关爱幼儿,重视幼儿身心健康,将保护幼儿生命安全放在首位。②尊重幼儿人格,维护幼儿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位幼儿。不讽刺、挖苦、歧视幼儿,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③信任幼儿,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有益于幼儿身心发展的不同需求。④重视生活对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价值,积极创造条件,让幼儿拥有快乐的幼儿园生活。

(3)幼儿教育与保育的态度与行为。①注重保教结合,培育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②注重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发掘幼儿的兴趣爱好。③重视环境和游戏对幼儿发展的独特作用,创设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氛围,将游戏作为幼儿的主要活动。④重视丰富幼儿多方面的直接经验,将探索、交往等实践活动作为幼儿最重要的学习方式。⑤重视自身日常态度言行对幼儿发展的重要影响与作用。⑥重视幼儿园、家庭和社区的合作,综合利用各种资源。

(4)个人修养与行为。①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②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③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④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10.试述托幼机构如何做好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P191-(1)控制传染源。①托幼机构有责任督促家长按免疫程序和要求完成儿童预防接种,并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托幼机构儿童常规接种、群体性接种或应急接种工作。②托幼机构应当建立传染病管理制度,发现传染病疫情或疑似病例后,应当立即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③班级老师要每日登记本班儿童的出勤情况,特别注意因病缺勤的儿童。④在传染病多发期间,托幼机构要加强入园的体检,加强晨、午、晚检查和全日观察。

(2)切断传播途径。①托幼机构内发现疑似传染病例时,应及时设立临时隔离室,对患儿采取有效的隔离控制措施。②临时隔离室内的物品应当便于实施随时性消毒与终末消毒,控制传染病在园(所)内暴发和续发。③托幼机构应配合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或可疑污染)的物品和环境实施随时性消毒与终末消毒。④对已经发病的幼儿,托幼机构应及时与家长联系,及时报告疫情,做好检疫隔离工作,待确定幼儿完全康复后再回到托幼机构。

(3)保护易感人群。①发生传染病期间,托幼机构应当加强晨午检和全日健康观察,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保护易感儿童。②卫生保健人员应当定期对儿童及家长开展预防接种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其防护能力和意识。③换传染病的二宫隔离期满后,要凭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痊愈证明方可返回园(所)内。根据需要,来自疫区或有传染病接触史的儿童,检疫期过后方可入园(所)。

11.试述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可行性措施。

P81-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必须以落实政府责任为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

(1)落实政府责任,加大财政投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应设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应建立经济贫困家庭幼儿入园资助制度。应重点保证留守儿童入园)

(2)多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各级政府必须采取新建扩建托幼机构,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富余校舍和师资等形式,加快农村学前教育的普及。

(3)加快中西部乡镇中心园建设。(①重点发展和推进中西部没有中心幼儿园的乡镇设立乡镇中心幼儿园。②确保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基本办学条件符合国家规定,以实现镇村幼儿教育一体化管理;③应给乡镇中心幼儿园配备具有正式编制的园长和骨干教师。)

(4)加强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切实解决好农村幼儿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瓶颈和难题;实施中西部特岗幼儿教师计划;应加强对农村幼儿园园长和教师的培训。)

12.试述《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中校内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

P203-(1)健全门卫制度,建立校外人员入校的登记或验证制度。

(2)建立校内安全定期检查制度和危房报告制度,及时排除安全放缓或者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3)落实消防阿安全制度和消防工作责任制,保证消防设施和器材能够有效使用。

(4)建立用水、用电、用气等相关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检查、维修和更换;

(5)严格执行《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餐饮业和学生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等国家关于饮食卫生的规定,保证食堂饮食卫生安全。

(6)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严格建立危险化学品、放射物质的购买、保管、使用、登记、注销等制度;

(7)按照国家规定配备合格的医务(保健)人员,购买必须的急救器材和药品;

(8)建立学生安全信息通报制度,将上下学时间等事关学生安全的信息及时告知监护人;

(9)寄宿学校和租用校车的学校,还应当按照《办法》的规定加强宿舍、校车的安全管理;

(10)建立安全工作档案,作为实施安全工作目标考核、责任追求和事故处理的重要依据。

13.试述我国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作用。

P44-(1) 保障作用。首先,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颁布能保障儿童学习的权利和被尊重的权利。其次,能保障和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学前教育工作的地位。

(2) 导向作用。这种导向是指学前教育政策法规能够从正面或者积极方面引导人们按照规定可以做的方面去做。

(3)教育作用。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颁布实质是要教育和规范人们学习、遵守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规定,并运用它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和儿童的权利。

(4)评价作用。一方面,学前教育政策法规对办园、管理和评估等的评价具有客观性。另一方面,学前教育政策法规是对学前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行为以及教育质量进行评价的依据。

14.试述教师专业能力包含的内容。

P123-(1)环境的创设与利用;①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让幼儿感到温暖和愉悦;②建立班级秩序与规则,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让幼儿感受到安全、舒适;③创设有助于促进幼儿成长、学习、游戏的教育环境;④合理利用资源,为幼儿提供和制作适合的玩教具和学习材料,引发和支持幼儿的主动活动。

(2)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①合理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将教育灵活地渗透到一日生活中;②科学照料幼儿日常生活,指导和协助保育员做好班级常规保育和卫生工作;③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④有效保护幼儿,及时处理幼儿的常见事故,危险情况有限救护幼儿。

(3)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①提供符合幼儿兴趣需要、年龄特点和发展目标的游戏条件;②充分利用与合理设计游戏活动空间,提供丰富、适宜的游戏材料,支持、引发和促进幼儿的游戏;③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内容、伙伴和材料,支持幼儿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游戏,充分体验游戏的快乐和满足;④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获得身体、认知、语言和社会性等多方面的发展。

(4)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①制订阶段性的教育活动计划和具体活动方案;②在教育活动中观察幼儿,根据幼儿的表现和需要,调整活动,给予适宜的指导;③在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中体现趣味性、综合性和生活化,灵活运用各种组织形式和适宜的教育方式;④提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