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专业创办于1908年,在百余年护理教育历史中,为全国培养了大批的优秀护理人才。
在护理专业历史上,曾经有5位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南丁格尔奖获得者,其中陈路得、关小瑛曾任分校校长,王桂英曾任护理系主任,梅玉文、陈荣秀为学校毕业生,五位南丁格尔奖获得者不仅是护理专业优秀人才,更是引领专业发展的“航标”。
在新时代,新的护理专业团队,接过了前辈的使命,继续书写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新篇章。
深化校院共建,打造“四有”双师队伍
长期以来,护理专业在为国育才办学理念的引导下,着力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学校推进双带头人制,校内专业带头人薛梅教授具有丰富的教学及教改经验,先后获评“天津市优秀护士”“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优秀工作者”、天津市“黄炎培杰出教师”等荣誉称号。
同时,聘请原301解放军总医院护理部张黎明主任为护理专业校外带头人,整合行业资源,共同带动专业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高。护理团队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教师的“四有”标准要求,定期开展向行业楷模学习的师德师风建设主题活动,教师深入行业慰问在临床一线中做出表率作用的优秀护士,尤其是在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做出突出贡献的医护人员,实践以德立身,以德立学。
“从事护理专业是辛苦的,没有吃苦耐劳及救死扶伤精神就无法适应岗位要求和社会需求。”这是专业带头人薛梅教授常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护理团队的工作写照。
护理专业深入推动校院企三方共建专业群教师发展共同体,制定兼职教师“共建共管、互聘互用”的管理办法,实现双方“资格互认、工作量互认、奖惩互认”,大力建设“院中校”推进专兼职教师“共同教学、教研、教改、科研”。
同时,充分调动专业群群内护理、营养、针灸推拿、康复专业教师,打造专业间互通的模块化教学团队。
近年来,护理团队教师在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能力大赛中获一等奖4个,2019年护理专业团队获评国家首批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021年助产专业获评天津市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图1 在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能力大赛中获一等奖4个
创新“三全育人”,全面加强立德树人
护理专业团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及全国教育大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推进“三全育人”工作,以师生发展为中心,强化育人责任,将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到系部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中。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开展具有支部特色的主题党日活动。不断推进校院深度融合,开展双导师领航工程,创立“南丁格尔职业导师工作室”,形成由国际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好医生、好护士、名中医、道德模范、辅导员为主要成员的“德育导师团队”和由行业一线的能工巧匠、专家、专任教师为主要成员的“学业导师团队”,导师覆盖率达100%。
导师团队共同开发课程,共同设计教学实践,共同研讨群内“课程思政”改革,协同共育,培养德技并修的人才。
护理专业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环节,充分发掘各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专业教师为主体,通过开展联合教研,课程思政覆盖率达到100%,并建立了严格的教案评价制度,课程思政内容要在教案中全部体现,《老年护理》课程获得天津市高校新时代课程思政改革精品课。
同时,以《大学生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课程为依托,建立了医疗岗位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实践活动三年不断线。与天津市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养老机构以及胸科医院等11家机构达成签署合作服务协议,搭建了志愿服务平台。自2018年起相继开展“新时代•实践行”主题实践活动50余次,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筑梦乡村 携手成长”主题活动团队获得天津市优秀团队奖。
推进医教协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护理专业团队聚焦民生热点,以老年服务领域为重点着力提升护理人才供给能力,打造由合作医院、企业、学校组成的“防、治、保、康、护、养”产教综合体,拓展“医教研用”合作共赢平台,形成产教对接、对话机制,探索构建现代产教对接的岗位群技术体系和医养结合人才培养体系,岗位技术级别与课程内容对接,以岗位分级技术标准为依据,进行中-高-本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形成“双元互动、双轨并行对应”的人才供需体系,满足人才供需平衡。
同时,提高岗位与技术服务水平的对应性,从而达到人力资源的合理使用,为养老服务业人才职业生涯发展搭建上升路径。
此外,护理专业团队还借鉴德国双元制经验,深化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健全多元育人机制,校企共同针对健康服务岗位群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招工招生一体化,带薪实习,构建师徒制产教关系,共同构建课岗融合、双元互动的课程体系,制定岗位群技术标准、教学标准、课程标准、毕业标准、评价标准,协同育人交替进行。
深化三教改革,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探索“虚实结合、课岗互动”的教法改革,搭建校院企互通的信息化教学平台,利用互动传输系统将岗位工作过程传输到课堂。校内授课创设虚拟职业环境,与实际操作训练相结合,实现“线上病例讨论,线下技术操作”的交互式学习,开发虚拟技术将抽象难懂的医学原理及难实现的工作流程具象化,形成“虚实结合、课岗互动”的信息化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创新以行动为导向专业群模块化“家庭养护、床旁照护”教学方法。按照岗位工作任务组织教学,以岗位工作能力为基础重构教学内容,基于学生特点开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教学改革,形成覆盖专业群核心课程的行为导向的医养结合教学特色,基于“3+2”的教学运行模式,运用CBL和PBL教学方法在实践中教,在实践中学,创新“床边看、书中探、做中学、训中练、做中思”的教学方法,跨专业专兼职教师团队合作共育人才。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临床评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在床旁教学中与患者的实时互动交流,强化学生沟通协作、人文关怀等职业素质的培养。
适应教学改革,校院企“多元”合作开发新型系列教材。适应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学习、案例学习、模块化学习等不同学习方式要求,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融入健康照护新技术、新标准、新规范,结合案例教学、项目化教学的教法改革开发跨专业模块化特色课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以专业群核心课程为主,依托国家护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建成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对标世界技能大赛健康照护项目,形成项目化赛教融合老年教材。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9年学校护理专业群进入全国高职院校“双高建设专业”,主持国家职业教育护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升级改造项目,全国60余所学校加入资源库联盟,学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8%以上,专业对口率达100%,护士资格考试通过率全国领先。
目前,护理专业团队正以与时俱进的精神,执着坚定地行进在那铺满鲜花、也充满挑战的职教改革道路上,去开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