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地理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发展
关键词:◆早期地理课程与教学论 ◆发展时期地理课程与教学论 ◆现代地理课程与教学论
一、早期的地理课程与教学论(1904-1949)
(一)清末地理教学论:倡导地理教授法(1904-1911)
1.重视讲解,反对呆读死记
如初、高两等小学堂的《奏定章程》都规定:
(1)“各教科教授详细节目,讲授之时不可紊其次序,误其指挥,尤贵使互相贯通印证,以为补益。”
(2)“凡教授之法,以讲解为最重要,讲解明则领悟易。”
【学习卡片1-3】
《奏定学堂章程》
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实行癸卯学制,在“小学堂”和“中学堂”都开设了地理课,这是我国近代最早正式设置的中小学地理程。
《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在初级和中等师范学院分别设置“各科教授法”课程。“地理教授法”由此正式产生,可称之为我国早期的地理课程与教学论。
2.引入直观教学
清末许多中国留学日本的师范生从日本学习了一些新的教授方法,源出欧洲夸美纽斯、卢梭、裴斯泰洛齐等人的观察乡土、运用地图等直观教学方法已传入我国。
3.教学组织形式采用“五步教学法”
清代封建的旧式学校最基本、最普遍的教法是课读(只点读而不讲解)和背诵两种,儿童死记一些脱离现实的古地名,在生活中起不了多少作用。赫尔巴特教育思想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界初盛行于欧美各国;清末传入中国,赫尔巴特的“五步教学法”曾对中小学教学产生广泛的影响。
【学习卡片1-4】
赫尔巴特的“五步教学法”
赫尔巴特将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其后德国的齐勒尔(Tuiskon Ziller)和赖因(Wilhelm Rein)据此加以扩充,订出五个教学步骤:(1)预备:唤起有关的旧观念,以引起对新知识的兴趣;(2)提示:讲授新教材;(3)联想(比较与抽象):对新旧知识进行分析比较,使之建立联系;(4)总括:得出结论、定义或法则;(5)应用:运用得出的概念或法则解答课题或练习。
(二)民国地理教学论:开启地理教学法(1911-1949)
教学法
1919 年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强调“教的法子和学的法子联络”,应将“教授法”改名为“教学法”。这是我国教育思想的一次重大改革和发展,得到了全国同行的广泛响应。在这种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地理教学法的名称正式确立。怎样从“教授法”向“教学法” 转变的研究不断增加。特别是地理教学研究的重点逐步由小学转移到中学阶段后,关于地理教学法方面的研究和著述明显增多。有褚绍唐的《中学地理教学法述要》(《地学季刊》1936年第2期)、葛绥成的《地理教学法》(中华书局,1932年)、刘虎如的《小学地理科教学法》(商务印书馆,1934年),褚绍唐的《地理学习法》中华书局,1935年),田世英的《中学地理新教法》(商务印书馆,1943年)等等。我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之一竺可桢先生在1929年著的《地理教学法》一文中曾指出:“(1)凡教学地理,必须自己知至未知。自儿童日常所惯于见闻之物,而推广至于未睹未闻;自个人所受环境之影响,而推广及于社会全体。是故教学地理,开始必须自本土地理着手。(2)教授地理者,须洞悉儿童之能力,揣摩儿童之心理,而伸缩其所授之教材。地理范围既广,与历史、数学、博物各科关系极其密切,故教授地理者,应与各科教员,时通声息,以期互相印证”。竺可桢所提出的上述地理教学原理,重视乡土、联系社会、注意联系相关学科,注意学生学习心理,今天读来,仍觉得很亲切。
【学习卡片1-5】
地理教学法之商榷
凡教地理者,必须自本土地理着手;
凡教地理者,须洞察儿童之能力,揣摩儿童之心理,而伸缩其所授之教材;
地理一科,向多注重记忆,中外如出一辙,近来教授地理均多注重人文一方,即讲求地理环境对于人类之影响是也;
凡各种科学非实验不为功。
摘自:《地理教学法之商榷》(竺可桢,1922)
(三)早期地理课程与教学论的特点:
1.研究内容主要是地理教授法或地理教学法,课程研究几乎没有涉及;
2.研究对象仅是小学阶段的地理教学法;
3.地理教学思想由重“教”向重“教和学”方向跨出了关键步伐。
二、发展时期的地理课程与教学论(1949-2000)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50年代末:“地理教学法”的名称被沿用,但中小学地理教学思想深受苏联影响。
20世纪60年代:“地理教学法”被片面理解为仅仅是研究地理教学方法的学科,地理教材的分析和研究没有涉及到,将“地理教学法”改称“地理教材教法”。
“文化大革命”期间:地理教学论发展研究停滞。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即“文化大革命”以后,随着教育的振兴,地理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地理教学法的研究也日趋繁荣。1980年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师范院校《中学地理教学法教学大纲》[1]。这一时期,地理教学论出现过地理教材教法称谓,后又回归到地理教学法,仍以研究“如何教”为主要取向,但研究指导 “如何学”已有很多关注,拓展了地理教学法研究视野,提升了研究的理论层次,提出了一系列的地理教学原则:如直观性原则、启发式原则、巩固性原则、精讲多练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和可接受性原则(王毓梅等编著,中学地理教学法,湖北教育出版社,1983年),开展了对地理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研究、介绍新的教学方法、介绍中学地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方面的教学技术初步研究;对有关地理课程与地理教材方面的探索不断增加。如曹琦主编的《中学地理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有关学校地理发展概况、地理课程的设置与演变、中学地理教材内容的选择和中学地理教材内容的配置等。
【案例1-1】
1983年王毓梅等编著的《中学地理教学法》
1983年王毓梅等编著的《中学地理教学法》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该教材共9章。
第一章绪论,包括中学地理教学法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中学地理教学法与其他科学的关系及其研究方法、中学地理教师的任务和对他们的基本要求、我国中学地理教学发展简况、国外中学地理教学现状等5节内容;
第二章中学地理教学目的和内容,包括目的要求、中学地理教学内容及其安排、地理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等3节内容;
第三章中学地理教学的基本任务,包括地理基础知识及其教法、地理基本技能及其训练、地理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等3节内容;
第四章中学地理教学的特点和主要原则,包括地理课的特点、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过程、地理教学的基本原则等3节内容;
第五章主要方法包括地理教学中的口讲法、地理教学中的比较法、地理教学中的观察法、几种教学新法介绍和中学地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等5节内容;
第六章中学地理课的类型、结构及其运用,包括地理综合课、地理练习课和复习课、地理观察课和参观课、地理考试考察课等4节内容;
第七章教师的教学活动,包括备课、教学研究活动等2节内容;
第八章地理课外活动,包括天象观察、气象观、地震预报、乡土地理研究、其他等5节内容;
第九章中学地理教学的直观教具及其设备等。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在褚亚平等倡导下,开展了关于《地理教育学》课程的讨论。后来认为地理教育学和地理教学法都应有各自的功能和价值。
1992年,国家教委师范司组织召开了“学科教学论”课程研讨会,1999年陈澄主编的《地理教学论》出版。
【案例1-2】
1999年陈澄教授主编的《地理教学论》
1999年陈澄教授主编的我国第一部《地理教学论》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该教材共十章。
绪论,包括地理教学论的对象和任务、地理教学论的学科性质、地理教学论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等3节内容;
第二章地理教学目的论和地理教学过程论,包括地理教学目的和地理教学过程等2节内容;
第三章地理课程论,包括地理课程概述、我国中学地理课程设置、国外一些国家中学地理课程的设置、地理课程标准、地理教材的编订、中学地理教材分析等6节内容;
第四章地理教学方法论,包括地理教学方法概述、地理教学方法的分类、地理教学的主要方法、地理教学方法的优选等4节内容;
第五章地理教学媒体论,包括地理教学媒体概述、地理教学媒体的特点、几种常用的地理教学媒体、地理教学中的多媒体组合等4节内容;
第六章地理课堂教学论,包括地理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地理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的设计与运用、地理课堂教学技能的设计与运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设计、地理教案设计等5节内容;
第七章地理教学评价论,包括地理教师授课质量评价、地理学习质量评价、地理考试等3节内容;
第八章地理活动教学论,包括地理活动概述、地理活动的基本形式和内容、地理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等3节内容;
第九章地理教学心理论,包括地理学习心理分析、地理教师心理分析等2节内容;
第十章地理教学科研论,包括地理教学科学研究概述、地理教学科研几种常用方法、地理教学科研论文的撰写、地理教学经验和体会型文章的撰写等4节内容。
【随堂讨论】
列举地理教学事项,比较说明我国早期的“地理教学论”和发展时期的“地理教学论”的发展变化。
三、当代地理课程与教学论(2001-今)
(一)当代地理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背景
1.2001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启动。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理念,要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3.2003年出版了夏志芳主编的《地理课程和教学论》。
4.响应2007年免费师范生政策,淡化理论性,加强实践性。
【案例1-3】
在教师教育发展的新背景下,2012年李家清教授主编的《中学地理教学设计与案例研究》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教材共十章。本书契合了教育部颁布的研究生培养计划新的课程方案,也是实践新近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的重要举措。本教材的独到之处体现在建构新的理论框架、创新教学内容、注重实证研究、突出自主学习等方面。
第1章理念引领:地理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的架构,包括地理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的内容简介、地理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的学习目标、地理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的学习方法;
第2章迈出藩篱:地理教学系统与地理教学设计,包括地理教学与地理教学系统、地理备课与地理教学设计;
第3章遵循规律:地理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包括地理教学设计的系统科学理论与案例分析、地理教学设计的地理科学理论与案例分析、地理教学设计的教学理论与案例分析、地理教学设计的学习理论与案例分析、地理教学设计的传播理论与案例分析;
第4章 审慎规划:地理教学设计及其基本构架,包括地理教学设计的内涵及意义、国内外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与架构;
第5章 厘定方向:地理教学目标设计,包括地理教学目标的基本功能及主要特征、地理教学目标设计与案例研究、地理教学目标差异性设计与案例分析;
第6章生本取向:地理教学方法设计,包括地理教学方法及其功能教学意义、地理教学方法设计选择及案例分析、不同取向的地理教学方法设计与案例分析;
第7章注重组合:地理教学媒体设计,包括地理教学媒体的基本功能及其主要特征,包括地理多媒体课件设计与案例分析、地理教学媒体组合应用与案例分析;
第8章系统优化:地理教学过程设计,包括地理教学过程、地理教学模式、地理教学过程设计、常见地理教学模式及教学过程设计示例;
第9章关注差异:地理基础知识的教学设计,包括自然地理基础知识的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人文地理基础知识的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区域地理基础知识的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地理策略性知识的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第10章多元取向:地理教学评价设计,包括地理教学评价基本理论及其教学意义、地理教学评价的基本策略与案例分析、地理考试命题的基本方法与案例分析。
【课堂讨论】
新课程背景下,地理课程与教学论在研究内容上发生了哪些变化?
(二)当代地理课程与教学论的特点
1.构建了地理课程与教学论新体系,在地理教育理论和地理教学实践两个层面上进行了深入研究;
2.研究涉及基础地理新课程的理念和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