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杰青优青获得者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青”“优青”不是头衔和荣誉,避免人才项目异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青”“优青”不是头衔和荣誉,避免人才项目异化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吴秋婷 长江学者、青年长江、泰山学者······近几年,学界的各类头衔称号层出不穷,“帽子横飞”的现象也一度引起社会热议。

6月11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在官网发布一封关于“避免人才项目异化使用”的公开信。信中提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才项目资助项目负责人不是荣誉称号,应避免人才项目被异化为“头衔”和“荣誉”并与各种待遇直接挂钩。

杰青、优青人才项目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与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以下简称“杰青”与“优青”),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最引人关注的两个人才类项目。入选的项目能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科研经费资助。

两类人才项目分别设立于1994年与2012年,设立初衷是为了支持青年学者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许多自然科学研究者在学术职业道路上,都会将两类项目作为追求的目标。

每年,杰青、优青项目的申报竞争都异常激烈。杰青一年的名额仅为200人,每年的资助率一般都在10%以内。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官网统计数据,2012年首批“优青”的受理申请项数就高达3587项,但资助率仅为11.2%。

凭借评审的权威性与低入选率,项目入选者也成为了高校与科研院所竞相争抢的“高层次人才”。各级各类的人才头衔已有一百多个,而在高校学术人才金字塔中,国字号的杰青和优青位置仅次于两院院士与长江学者。

上海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马军向经济观察网表示,尽管近几年社会对人才计划有众多争议的声音,但对于高校学科规划以及培养学术大师,人才计划依然有着重要的作用。“人才头衔实际上起到了信号传递的作用,能够帮助高校简化人才识别的程序。这也是为何高校在进行人才争夺时,不约而同将眼光投放在有头衔的高层次人才身上。”

永久的标签?

对于项目申报的参与者而言,杰青与优青不仅仅是简单的两个项目名称,更是两个含金量极高的人才头衔,与科研资源、职称晋升、评奖待遇相挂钩。

广西大学校长赵跃宇曾在署名文章中指出,高校“帽子”的泛滥逐渐产生一系列问题,比如引进人员与已有人员的矛盾,国内学者与海归学者的矛盾等。同时,科研人员对各级各类人才计划积极性非常高,有些人甚至把人生目标按照人才计划来定位,急功近利、弄虚作假、打包组团、人情公关等现象在学术界开始此起彼伏。

针对学术界重头衔轻科研的浮躁风气、高校间争夺“帽子人才”的现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公开信中表示,将人才项目异化为头衔与荣誉并不符合基金委的本来目的。“人才项目定位于支持基础研究优秀人才快速成长,是对项目负责人的一种阶段性认可和支持,希望他们在项目资助下更上一个台阶。人才项目不是为其贴上‘永久’的标签。”

信中还表示,有关部门和依托单位应当设置科学的评价标准,在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中坚持品德、能力、业绩导向,坚持凭能力、实绩、贡献评价人才,克服唯资历、看帽子等倾向。

今年2月份,国务院印发《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应改革和创新人才评价方式,避免简单通过各类人才计划头衔评价人才,为人才分类评价改革指明了方向。

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此次公开信,也被认为是打破“帽子”怪圈的重要一步。“基金委发现人才称号被异化为头衔、荣誉等称号,这是一种进步。”马君说。

但他同时认为,人才项目的称号之所以被异化,是基金自身的属性所决定的。“杰青、优青项目设置的初衷是通过给予大笔经费支持的方式,促进科学研究,培养高层次特别是领军的人才。经费本身是以金钱形式出现的,既然如此,基金就摆脱不了金钱的双重属性,也就是导致一些人从关注科学本身蕴含的乐趣,转向对金钱、头衔、荣誉的追逐上。”

另一方面,马君认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相关部门在人才项目的制度设计存在一定缺陷。“国家基金委实施申请项目的‘绩效挂钩’,对高质量完成基金项目的主持人所申报的项目将给予连续资助,这使得高校教师、科研人员更加陷入对课题基金申报的浪潮中,甚至产生‘搞关系、攀领导、拉票数、凑成果、拼文章’这些更加异化的现象,背离学术本源。”

“很多人才项目重评审程序轻研究结果,导致项目申报者注重学术包装而非内容本身。他们通过包装项目来获得头衔,再反过来用头衔包装项目,由此形成所谓的学术江湖。”马君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