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国家天文台联合探测到近百个新的极贫金属星系  > 【文汇报】“中国天眼”:计划再用八到十年“把银河系看穿”

【文汇报】“中国天眼”:计划再用八到十年“把银河系看穿”

射电暴脉冲穿过星系际空间,发生色散,幻化成射电彩虹,经过地球时被FAST所捕获

2022年1月6日凌晨,基于“中国天眼”(FAST)的科研成果首次登上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封面——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庆道冲、李菂领导的国际合作团队利用FAST获得的一批观测数据,采用原创方法,为解决恒星形成三大经典问题之一的“磁通量问题”提供了重要观测证据。

再过几天,FAST正式运行即将满两年。记者昨天从中国科学院获悉,自2020年1月11日通过国家验收以来,这架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设施运行稳定可靠,年均观测服务超过5000个机时。两年间,科学家已发现新的脉冲星约500颗,超越此前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美国阿雷西博望远镜15年巡天结果,并成功捕捉到快速射电暴(FRB)的极端活动期,成为该领域研究的里程碑。

“FAST已经到了‘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的阶段,中国天文学家将用好这一观天利器,将中国天文学推向世界前沿。”科研团队透露,FAST计划再用八到十年时间“把银河系看穿”。今年,FAST正在考虑向全国中小学生征集探索宇宙的课题,并拿出1%的宝贵机时,帮助他们实现科学梦想。

超高灵敏度看清“最暗星辰”,人类探索宇宙视野大幅拓展

观天巨目,国之重器。这架反射面相当于30个足球场的射电望远镜,灵敏度达到此前世界第二大望远镜2.5倍以上。正式运行两年来,“中国天眼”不负众望,在宇宙中不断看清曾经无法看清的“最暗星辰”,大幅拓展人类探索宇宙的视野。

今天登上《自然》封面的论文,就是一项令国际天文学界振奋的发现。凭借FAST无与伦比的灵敏度和优良的光路设计,庆道冲、李菂研究员领衔的国际团队使用原创的中性氢窄线自吸收(HINSA)方法,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探测到了金牛座分子云磁场的塞曼效应。

“FAST探测到的磁场强度只有地球磁场的十万分之一,这比恒星形成标准模型预测的要弱至少3-4倍。”李菂介绍,当分子云集聚形成恒星时,其磁场强度并未随物质密度的增加而增强,根据这一探测结果推测,分子云在致密云核阶段可能已经超前达到了磁超临界状态,“这说明,可能存在比标准模型更有效的磁场耗散机制,促使恒星形成提前发生。”

“这将扩展我们对恒星形成原理的认识。”国际星际磁场测量知名专家、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教授理查德·科鲁切尔称这项工作显示了“FAST在解决重大天体物理问题上的潜力”。

两年来,中国科学家正努力将“中国天眼”的“科学潜力”转化为“科学实力”。

2020年2月,FAST科学委员会遴选出五个优先和重大项目,作为FAST望远镜近期主要科学研究方向,约200名科学家开始使用并处理相关科学数据。

快速射电暴虽然持续时间只有几毫秒,但其释放的能量却相当于太阳辐射一天甚至一年的能量。2017年首个FRB的发现,被称为“天文学自引力波探测之后最重大的发现”。2019年8至10月,FAST成功捕捉到了人类所知的第一个重复暴FRB121102的极端活动期,达到每小时122次爆发,累计获取共1652个高信噪比的爆发信号,成为目前最大的FRB爆发事件集合,超过本领域此前所有报道过的爆发事件的总和。

科研人员从中首次分析出了FRB爆发率完整能谱和双峰结构,成为揭示FRB基础物理机制的重大进展,在系统研究FRB重复暴领域树起一座新的里程碑。去年10月14日,论文登上《自然》杂志。研究团队将这条神奇的能量曲线融入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致敬伟大祖国。

“科学潜力”化为“科学实力”,将中国天文学推向世界前沿

本着开放天空的原则、彰显国际合作的理念,2021年3月31日,FAST正式向全球开放共享。来自全球的7216小时观测申请中,最终有14个国家(不含中国)的27份国际项目获批,并于当年8月启动科学观测。

脉冲星是大质量恒星死亡后的“遗骸”,一颗方糖大小的体积就有上亿吨的质量。被称为“毫秒脉冲星”的短周期脉冲星,可与地球上最好的原子钟相媲美。因此,脉冲星是国际大型射电望远镜观测的主要科学目标之一。

作为FAST重大优选项目之一,“银道面脉冲星快照巡天”在不到两年里,已经发现了279颗脉冲星,其中65颗为毫秒脉冲星,22颗处于双星系统中。相关研究成果在国内学术期刊《天文和天体物理学研究》上发表,作为这篇论文的编辑,中国科学院院士汪景琇称此举是“将优秀成果发表在中国学术期刊上”的表率。

累计观测约620个机时、完成了计划搜寻天区的8%,“这些成果已经超越了美国阿雷西博望远镜15年的搜寻结果。”该项目领衔人、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韩金林不无自豪地说,“目前我们找到的新脉冲星不需要国际同行的认证,因为我们是看得最清楚的!”而国际同行在论文发表前,则经常会发邮件来寻求帮助,“让FAST再确认一下,提高置信度”。

身处北半球,FAST视力再强,也只能看到银河的一小段。由国家天文台王培研究员领衔开展国际合作,利用FAST与高能波段的费米伽马射线空间望远镜一起,进行天地一体化协同与后随观测,这一国际团队也已发现了多颗脉冲星,并对此进行了多波段观测分析。相关结果日前在《中国科学》上以封面论文和总编推荐形式发表。

“目前,我们对准的是脉冲星最多的区域,随着巡天项目的推进,我们还会发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