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典心理咨询理论
(一)经典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是心理学理论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其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创建了“宣泄”、“自由联想”、“释梦”等治疗方法,并不断完善了一套精神分析的理论体系。
1.潜意识理论
潜意识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的基石,人的心理结构分为:
(1)潜意识,其有两层含义:
①人们不能意识到的自己的一些行为的原因和动机;
②人们在清醒的意识下面还有一个潜在进行着的心理活动。
潜意识的内容中包含了那些为人类社会、伦理道德、宗教所不容许的动物性本能冲动,以及幼年经验、被压抑的欲望和动机等。它是心理活动的原动力,遵循享乐原则,梦就是一种满足这种愿望的形式。
(2)前意识
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潜意识的观念首先进入前意识才能到达意识界。前意识的作用就是保持对欲望的需求和控制,使其尽可能按照外界现实规范的要求和个人道德来调节,是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缓冲。
(3)意识
是指人能知觉到的东西,是人当前注意到的心理活动、感知外界的各种刺激,是与语言(即符号系统)有关的部分心理活动,其遵循现实原则。
2.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
(1)本我
本我是与生俱来的动物式的活动,相当于潜意识内容,遵循快乐原则,本我中的需求个体要立即满足。弗洛伊德称本我中的基本需求为“生之本能”,它的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比如摄食、饮水、性等。生之本能是促进个体求生活动的内在力量,这种内在力量被称为“力必多”。本我内也包括攻击与破坏两种原始性的冲动,即“死之本能”。
(2)自我
自我是现实化的本能,遵循现实原则,是个体出生后在现实环境中由本我中分化发展而产生的,代表着理性和审慎,由本我而来的各种需求,如不能在现实中立即获得满足,就必须迁就现实的限制,并学习如何在现实中获得需求满足。
(3)超我
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遵循道德原则,它是在长期社会生活过程中,社会规范、道德观念等内化的结果,类似于人们通常讲的良心、理性等,为人格的最高形式和最文明的部分,多属于意识。它有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①自我理想
要求自己的行为符合自己理想的标准,当个体的所作所为符合自己的理想标准时,就会感到骄傲。
②良心
规定自己不犯错误的标准,如果自己的所作所为违反了自己的良心,就会感到愧疚。
如果三者彼此交互调节、和谐运作,就会形成一个发展正常、适应良好的人;如果三者调节失衡,或者彼此长期冲突,往往就会导致个体社会适应困难,甚至演变成心理异常。
3.焦虑及自我防御机制理论
(1)焦虑
在人格发展过程中,本我、自我、超我之间产生冲突时,个体就可能产生焦虑。弗洛伊德描述了三种类型的焦虑:
①现实性焦虑
例如一个歹徒追赶我们,引起的是现实性焦虑,因为恐惧来自外部世界;
②神经性焦虑
当个体担心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或本能而作出将会引来权威者惩罚的事情时,神经性焦虑就会出现;
③道德性焦虑
当个体担心会违反父母或社会的标准时,道德性焦虑就会出现。焦虑使自我感受到危险的逼近,这时自我就要采取行动。
神经性焦虑和道德性焦虑均是由个体内部的威胁造成的。
(2)自我防御机制
为了使自我能够应对焦虑,就需要防御机制,这最初由弗洛伊德本人提出。十种常见的自我心理防御机制:
①压抑
是一种最基本的防御机制,也是其他防御机制的基础。压抑将那些危险的或令人痛苦的想法和感受排除在知觉范围之外,它常常是焦虑的来源。
②否认
否认现实是所有自我防御机制中最简单的,它让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拒绝使人感到焦虑痛苦的事件。
③反向形成
人们通过采取与令人不安的欲望相反的有意识的态度和行为,从而避免自己去面对无法接受的冲动,使自己无需去应对本应出现的焦虑。
④投射
即把自己产生的无法接受的情感或意念归因于他人。当个体感受到强烈的性驱力、破坏驱力或道德律令的威胁时,他可能不会容忍相应的焦虑,而是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他人身上。
⑤置换
当个体感到焦虑时,他可能不把自己的冲动、情感发泄到危险的物或人身上,而把它转移到更安全的物或人身上。
⑥升华
是一种较为积极的防御机制。它把内驱力改造成社会可接受的行为。
⑦合理化
某个已经发生而不被个体所接受的糟糕的、失败的行为或观念,人们就找出看似合理正当的理由来解释它,从而缓解自己的焦虑和失望感。
⑧退行
是指倒退到一个早期的人格发展阶段。面对强大的压力、焦虑时,个体可能会采取过去适宜,但是现在已经不成熟的行为。
⑨认同
通过呈现出他人的特征,人们可以减少自己的焦虑及其他消极情感。认同是发展过程的一部分,儿童可以通过认同习得性别角色的行为,同时它也可能成为过度自卑者的防御反应。
⑩理智化
不直接应对情感的问题,而采用抽象思维间接地处理。
4.性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1)口唇期(0~1岁)
该时期婴儿原始欲望的满足,主要是靠口腔部位的吸吮、咀嚼、吞咽等活动来完成的。婴儿的快乐也多来自口腔的活动。如果这一时期口腔的活动受到限制,就会有不良影响,如有些成年人贪吃、酗酒、吸烟、咬指甲等。
(2)肛门期(1~3岁)
该时期原始欲力的满足主要靠排泄和控制大小便时所产生的刺激快感而获得满足。这个时期是对婴幼儿进行卫生习惯训练的关键时期。如果管制得过严,也会带来不良影响。如有些成年人冷酷、顽固、刚愎自用、吝啬等,被弗洛伊德称为“肛门性格”。
(3)性器期(3~6岁)
该时期原始欲力的满足主要集中于性器官的部位。此时,幼儿喜欢触摸自己的性器官。这一时期会出现:
①恋母情结
男孩以自己父亲为竞争对手而恋爱自己的母亲的现象被称为恋母情结。
②恋父情结
女孩以自己母亲为竞争对手而恋爱自己的父亲的现象被称为恋父情结。
③阉割恐惧
当男童发现女童的性器官与自己不同时,他可能假想甚至怀疑是被他父亲割掉了,因而产生恐惧,弗洛伊德称为阉割恐惧或阉割情结。
④阳具嫉妒
女童发现自己的性器官与男性不同,她怀疑自己原来的性器官被别人割掉了,于是既恋爱父亲却也对男性心怀嫉妒,这现象被弗洛伊德称为阳具嫉妒,直到成年结婚生子才会真正得到化解。
(4)潜伏期(6岁到12~13岁)
6~7岁以后的儿童,兴趣扩大,注意力由对自己的身体和父母的感情转变到周围的事物,因此原始的欲力呈现出潜伏状态。这一时期的男女儿童之间,情感比较疏远,团体活动多呈男女分离的趋势。
(5)两性期(青春期以后)
青春期的开始时间,男性在13岁左右,女性在12岁左右。此时,个体的性器官逐渐成熟,生理与心理上特征使两性差异开始显著。该时期以后,性的需求转向相似年龄的异性,并且有了两性生活的理想和婚姻家庭的意识。至此,性心理的发展已趋于成熟。
5.心理咨询与治疗目标
精神分析治疗通常会采用自由联想、解释、释梦等技术,帮助人们把无意识中的内容变为意识,让他们深刻领悟痛苦的原因,并鼓励来访者把新的领悟用于日常生活体验中。目标是:
(1)将无意识的内容带进意识;
(2)增强自我的力量,使个体的行为更立足于现实,而不是受本能的驱使或非理性内疚的影响。
6.精神分析理论评价
精神分析是产生于医疗实践并始终和医疗实践密切联系的心理学思想,它在精神病学和医学心理学领域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弗洛伊德是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先驱,他为后来心身医学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精神分析的研究成果已为社会学、人类学、医学、法学等领域广泛应用。
(二)行为主义心理学
行为主义心理学于20世纪初期诞生在美国,它彻底放弃研究意识,主张研究可观察的行为。
1.经典性条件反射
在20世纪初,俄国生理学家伊万·巴甫洛夫在研究狗的消化作用时发现了条件反射。他的条件反射学说被公认为是发现人和动物学习各种行为的最基本的生理机制理论。
(1)基本实验
巴甫洛夫及其助手把狗固定住,并用一个管道来收集狗的唾液。同时把各种可食用和不可食用的东西放入给狗喂食的容器里,结合相应的铃声、脚步声观察不同情况下狗分泌唾液的情况。在实验中,他发现给狗喂食的容器以及铃声和脚步声都能够引起狗分泌唾液
(2)理论观点
①反射
狗的唾液分泌称为“反射”,即是一种对特定刺激自动发生的反应,不需要意识控制或学习。对人来说,唾液分泌也是一种纯粹的反射。
②条件反射
是通过在有机体大脑皮质上建立起暂时神经联系来实现的,是有机体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后天习得的反射。
③无条件反射
是指有机体生来固有的对保存生命有重要意义的反射,例如食物吃到嘴里引起唾液分泌的生理反应,此时的食物就是无条件刺激,引起的分泌唾液反应就是无条件反射
④强化和消退
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多次结合称为强化,强化的次数越多,条件反射就越巩固。当条件刺激不被无条件刺激所强化时,就会出现消退。
⑤泛化和分化
泛化是指在条件反射形成初期,除条件刺激本身外,那些与该刺激相似的刺激也会引起条件反射。分化过程是指对事物的差别反应。
(3)理论评价
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可以解释和说明人类的许多行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复杂,但人可以随机应变,这主要在于人由于条件反射的存在而处于一种半自动化的状态,节省了很多资源来应付其他的事情;在咨询和治疗中条件反射的应用对于治疗恐怖症、焦虑症等也有重要意义。
2.华生的恐惧实验及其理论观点
(1)基本实验
被试是一名9个月大的儿童艾尔波特。实验开始时,研究者向他同时呈现白鼠和令人恐惧的声音。他起初对白鼠很感兴趣并试图触摸它,但同时敲响铁棒,响声使他十分惊恐,如此重复3次。一周后,重复同样的过程。之后不出现声音,单独向他呈现白鼠时,发现他对白鼠产生了极度恐惧,大哭并飞快地爬离白鼠。
(2)理论观点
①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是源于学习和条件反射的,同时证实人们的行为来自无意识这一论断是错误的,并把其研究推论到其他情绪中,如愤怒、愉快、伤心、惊讶或厌恶等。
②弗洛伊德主义者把吸吮拇指当作追求快乐的本能表现。华生却认为,假如艾尔波特在他感到恐惧时吸吮拇指,并且拇指一放到嘴里就感到不害怕了,这种吸吮拇指的行为是一种阻碍恐惧产生的条件反射。
③华生又做了相关的实验,验证了对恐惧的泛化问题。
(3)理论评价
①积极作用
行为主义的影响在20世纪20年代达到最高峰。它的一些基本观点和研究方法渗透到很多人文科学中去,从而出现了“行为科学”的名称。华生的环境决定论观点影响美国心理学达30年,促进了应用心理学的发展。
②消极作用
华生的恐惧实验严重违反了伦理道德。且过分简化的刺激—反应公式不能解释行为的复杂性,即选择性和适应性。
3.操作性条件反射
(1)基本实验
30年代后期,斯金纳设计了斯金纳箱,它是动物学习实验的自动记录装置。箱子内有杠杆和与食物储存器相连接的食物盘。用白鼠来进行实验,白鼠按压杠杆,就有食物滚入食物盘。一只饥饿的白鼠作出按压杠杆的动作之后会有食物进入食物盘。随着实验过程的进展,白鼠为了获得食物就会有意按压杠杆,形成饿鼠按压杠杆取得食物的条件反射。
(2)理论观点
①强化和惩罚
强化是指在强化物的作用下,行为的加强;惩罚是指在一个行为发生之后立刻跟随一个令人厌恶的刺激或撤除一个正强化物,从而抑制这个行为的再次发生。强化和惩罚是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的两个基本过程。
②正性强化和负性强化
正性强化是指一个行为的发生,随着这个行为出现了刺激的增加或刺激强度的增加,导致了行为的增强;负性强化是指一个行为的发生,随着这个行为出现了刺激的消除或者刺激强度的降低,导致了行为的增强。
③正性惩罚和负性惩罚
正性惩罚和负性惩罚都会减少某种行为将来出现的可能性。正性惩罚指一个行为发生后呈现一个令人厌恶的刺激物,致使这个行为发生可能性减小;负性惩罚指一个行为发生后撤走一个令人愉快的刺激物,致使这个行为发生可能性减小。
④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消退
消退的关键在于强化。在实际治疗中只要予以奖励,行为就会获得强化,反之就会消退。若施加惩罚,就会加快消退的速度。
⑤行为矫正
行为矫正是通过积极的强化来改变行为的一种手段。斯金纳认为任何不好的行为都是强化所致,不是传统心理学所认为的内因论。
4.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在米勒和多拉德的社会学习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他在1969年提出了观察学习的概念。
(1)基本实验
①“波比娃娃”实验
研究者让儿童分别观察两名成人,他们都完成装配拼图玩具,但其中一人表现出攻击性。1分钟后,攻击性榜样便开始用暴力击打波比娃娃,持续近10分钟;无攻击榜样只是认真地玩10分钟拼图玩具,完全不理会波比娃娃,分别观察儿童的行为习得情况。
②暴力影片实验
给儿童看成人攻击性行为的电影,让儿童看到不同的奖励或惩罚。随后让儿童进入一间放有同样的充气人以及成人榜样使用过的其他物体的房间,观察其行为反应。结果发现,真人榜样影响力最大;看到榜样受奖励的儿童表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