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南通考研寄宿学校  > 江海晚报

江海晚报

“幸福吉祥,扎西德勒……”这是贵德县民族寄宿制学校党支部宣传委员、工会主席更太加对刚刚结束支教行程的八名南通大学研究生的祝福。2024年青海贵德中考,贵德县民族寄宿制学校85%的孩子被高中录取,取得佳绩。

今年是南通大学莫文隋研究生支教团前往西部支教第十年。昨天,记者从南通大学获悉,新一批的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已经从他们的家乡赶往新疆伊宁。

“心若善良,步步生香。从一年来的相处中,从你关心关注学生,对每一位后进生付出的爱心中,充分证明了你就是一个值得交朋友的好人……一个积极向上的当代好青年、好学生、好老师,让我们一起用善良、爱心去感染这个充满爱心的世界,共同创建一个纯真的友谊,成为好朋友。”得知南通大学文学院中师191班学生戴天成期满离开,更太加发来的微信里充满了不舍。

2023年7月23日,戴天成和七位来自江苏、安徽等地的南通大学研究生,踏上前往贵德县民族寄宿制学校支教的行程。

记者了解到,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很多老师对戴天成给予了帮助,所以他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填上了师范类专业。戴天成说:“我现在还记得当年第21届莫文隋研究生支教团团长钱颖科在宣讲时那铿锵有力的声音。她讲的故事感动了我,让我下定决心参加支教团。”

戴天成说:“一年的相处时光,让我和贵德师生之间结下了深厚友情。我不想在分别时伤感,所以选择了悄悄离开贵德。”

支教是育人也是育己

一年的支教生涯,戴天成全身心投入支教工作,也喜欢上了贵德。

有一次,他和班主任梁连前往班上一名不爱说话的学生家中家访。当天下午两点左右,他们到达这位同学家中,当时只有孩子妈妈在家,孩子去放羊了。为了和孩子说上话,两位老师一直等到了五点多。

“我靠近他时发现,他的小手上都是冻疮,还有血痂,但我觉得这个孩子有闪亮的一面。”戴天成说。

当戴天成叮嘱孩子妈妈,让她多多关心孩子时,孩子的泪水夺眶而出。“我现在还清楚记得,孩子紧紧地抱着我,全身颤抖。”戴天成说。自此,这个孩子越来越开朗,学习成绩也得到了明显提高。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戴天成意识到,如果想与孩子们交流,自己要先走进他们的内心。

“这就是支教的意义。”戴天成说,“我记得办公桌上出现的两粒润喉糖,也将永远记得用藏语唱生日歌为我庆生的孩子们。总是说老师在育人,这何尝不是一段育己的过程呢?”

续写新一轮山海情谊

作为“莫文隋”精神的发源地,2015年,南通大学将研究生支教团命名为莫文隋研究生支教团,立志将“莫文隋”精神传播到西部更广阔的天地。

9年间,研支团横跨祖国东西部4000余公里,为青海、新疆、甘肃、贵州、陕西基础教育输送一线教师170人,惠及青海海南州、新疆伊宁、贵州纳雍及荔波、陕西佛坪等地。

杨春霞来自甘肃陇南山区,是支教老师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考上南通大学后,她毅然加入支教队伍。支教团队员体育师范生武加豪被安排教授语文,他凭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头,每天读教材、备课、改作业,硬是将期中考试成绩垫底的班,提升到期末考试年级第一。2023年暑期,第20届莫文隋支教团团长张玲支教过的藏族学生斗改吉更是考取南通大学……

这群来自南通的大学生,让起源于江海大地的“莫文隋”精神传播到广阔的西部,将志愿服务事业融入江苏对口支援青海、新疆,南通对口援建贵德、伊宁的重大方略中。

记者发稿时,莫文隋研究生支教团新疆分队已经到达伊宁,准备开始新一轮支教的岗前培训,而莫文隋研究生支教团青海分队也将在本月末出发,续写新一轮的山海情谊。

本报记者沈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