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南京大学校长用学科高峰带动高校进入世界一流  > 中国高等教育振兴历程:从211、985到“双一流”

中国高等教育振兴历程:从211、985到“双一流”

 211工程、985工程

“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于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启动。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重点建设工作。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大学、南昌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百余所高校进入“211”工程。

1998年5月4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讲话中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1999年,“985工程”正式启动建设,一期建设率先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开始实施,2004年启动二期, 2010年又启动了新一轮建设,至2011年年末,共有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等39所高校位列其中。

2011年3月7日,时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列席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教育界别联组会时表示,“985”、“211”已经关上大门,不会再有新的学校加入这个行列。今后教育部还将扶持有特色的高校,比如那些在改革中归属地方的行业院校,其单个学科有的仍然处于国际前沿地位。

2016年6月,教育部宣布《关于继续实施“985工程”建设项目的意见》《关于补充高等教育“211工程”三期建设规划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失效。

评价:2015年11月,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曾表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实施了“211工程”“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推动了一批重点建设高校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显著提高,带动提升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

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优化区域布局结构,设立支持地方高等教育专项资金,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

2011年教育部提出启动“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该计划分为中西部高校综合能力提升工程和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中西部高校综合能力提升工程,是在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省份,专项支持一所本区域内办学实力最强、办学水平最高,区域优势明显的地方高水平大学。广西大学、青海大学等入选。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旨在促进这些学校的基础教学实验条件有较大改善,师资队伍素质结构更加优化,学生学习、实践就业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提升,西藏民族大学、喀什大学等数十高校入选。

评价: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实施以来,中西部高校师资队伍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服务能力和学校管理水平实现了“显著提升”,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整体面貌得到了明显改观。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的国家支持体系、东部高校全方位立体式支援中西部高校的工作布局、各方联动的工作机制已基本形成。

-------陈宝生在2017年2月24日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实施工作推进会讲话

2011计划

2011年4月24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发表讲话时提出了“推动协同创新”的理念和要求。2012年5月7日“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正式启动,简称“2011计划”。

该项目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共构建了四大知识领域,分别为科学前沿、文化传承创新、行业产业以及区域发展重大需求。

目前,2011计划已经公布了两批建设名单。其中科技前沿的协同创新中心中,牵头高校分别为北京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等。面向文化领域的协同创新中心中,分别由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进行牵头。

评价:继“211工程”和“985工程”两项重点工程之后,旨在提升高校创新能力的“2011计划”,成了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第三个重大国家工程。

“双一流”建设

2015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15次会议审议通过《总体方案》,决定统筹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推动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2015年11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

根据《总体方案》,到2020年,我国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