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有他们精湛的引领;课间,有他们亲切的谈心;深夜,有他们不倦的身影。他们展开羽翼,撑起学生飞翔的天空;他们甘于奉献,散发自己夺目的光辉;他们虽然没有丰富的从教经验,但在“青蓝工程”的帮助与引领下,依然感受着艰辛付出后获得的幸福,追寻着教师职业所特有的那份温暖。
学校要发展,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关键。学生的全面发展取决于教师的全面发展,学校的持续发展取决于师生的共同发展。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十堰一中提出“铸师魂、强师德、练师能”,确立了师资队伍建设可持续发展方针:加强教师队伍的梯队建设,对骨干教师进行后续培养,大力对青年教师进行全程培养,让年轻人尽快成长。
近日,在十堰一中着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之际,记者走进十堰一中,发掘与呈现青年教师的成长片段。
文/记者 宋雅璐图/通讯员 刘荆陵 张吉玉
用榜样激发拼搏心
“做一名好教师,除了要有爱心、专心,还要有一颗责任心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记得闵长春老师在讲庄子的《逍遥游》时,整堂课学生主动提出了各式各样的60多个问题,他都给予了准确清晰的回答,闵老师对教学的严谨深深震撼了我。”4月10日,在十堰一中举行的“寻找教学的遗憾——新教师演讲比赛”中,年轻教师黄佳琪表示老教师们的学养与人格光辉像圣光一样洒向课堂,这正是他所无法企及的。
在演讲比赛中,12位青年教师用平和而不失激情的语言从“寻找教学的遗憾”角度表达了自己对青年教师汇报课、教师职业素质和教育理想等问题的反思和感悟,凸显了为师者的爱与责任,这一切都离不开老教师师德引领的作用。
高一(19)班班主任、语文老师曾艳艳、高一(18)班班主任、化学老师李强和高一年级地理老师唐甲力都是去年9月份入职的新教师,每位新老师入职前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拜师仪式上与自己的师傅结对。谈到自己的师傅,每位新教师都带着敬仰之情滔滔不绝。
曾艳艳说,在《师说》这节汇报课上,为了给学生们呈现一堂精彩的课,从思路到课堂的每个环节,包括如何引导学生读书,他的师傅陶长华老师都在教案中做了详细的批注,而每一次修改曾艳艳的教案,陶长华老师都会把其中的错别字和不当的标点符号一并修改,这种工作认真严谨的态度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她。
李强的师傅是有着30年教龄的田华老师,在他的印象里,不管这节课田华老师已经上过多少遍,他从来不会啃老本用原来的教案,一定会认真的梳理知识点重新备课。而他化学课的引入方法每次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恰如其分的适合教学主题,让他敬佩不已。“有时候有偷懒不想详细写教案的念头,想想我的师傅,内心立刻就羞愧起来。”李强说。
林森是唐甲力的师傅。唐甲力说,在每周的地理组集体备课活动中,林森会把机会充分留给年轻教师,让几位年轻教师轮流主持备课活动,独自准备教学活动设置、把握教学重难点,然后林森再适时的评价和点播。正是通过这一次次的集体备课,给了年轻老师足够的信心和胆量来更好的驾驭整个课堂。
用课堂提升成就感
有了好教师,就能打造好课堂;有了好课堂,教师才能更深刻地体会教师职业带来的幸福感。经过将近一年时间的磨砺,年轻教师们已经走进了学生的心里,课堂不在是老师的“独唱”,更像一场激荡心灵的“对话”;老师不再是学生眼中严肃的长者,更像是他们贴心的朋友。
唐甲力说:“每次看到课堂上学生们收获知识后满足的表情、看到课后他们认真的作业、看到考试取得良好的成绩,我都非常有成就感。”他回忆,记得一次家长会上,一位学生家长主动找到各学科的老师,说孩子的学习习惯通过短短一学期的时间变得非常好,感谢每位老师的时候,那种做为老师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年轻教师的成就感来自课堂,来自班级的管理。田奇峰是高二年级的化学老师,也是高二(20)班班主任,虽然今年是他在十堰一中第二年的教学生涯,但他已然让学生们感受到了亲人般的温暖。不久前,田奇峰发现班上班长上课经常走神,成绩一落千丈。一问得知他的父亲在外地打工因病去世,除了精神上几近崩溃外,他的生活经济压力也一下大了起来,甚至产生了辍学的念头。田奇峰得知此事后,积极开导他,并帮他向学校成功申请了阳光生的名额,除此之外,了解到班上一位一直找不到学习方法的女生的父亲在北京做生意,热衷于公益事业时,又主动搭桥让其与班长联系,最终他们之间确定了长期的帮扶关系。这不仅解决了班长的燃眉之急,让他能够安心的坐在教室里学习,而且也让班长重拾了生活学习的信心。他在学习上主动帮助这位女生,让她找到了学习的方法,在上一次的考试中,女生的成绩在年级进步了300多名,班长也变得阳光起来。正是田奇峰悉知班上学生的家庭背景,才得以让学生除了从家庭获取温暖外,还能时刻感受到学校、班级、学生之间的温暖。
记得刚开学不久,曾艳艳班上的一位学生经常迟到,曾艳艳把他叫出教室,语重心长得说,“老师知道你也不想迟到,可能是因为刚开学,生物钟一时没有调整过来,希望你可以慢慢改进。”没想到,不久曾艳艳的办公桌上多了一张小纸条,上面这位学生这样写到:我从来不想做坏学生,但是以前我犯了错误老师们都会视我为落后分子,严厉的批评我,只有你没有。我会努力改掉自己的坏毛病。渐渐地,这位学生不仅很少迟到,班级荣誉感也更加强烈。一次学期末考试,他因为生病喝药迟到了,在学校门卫那里怎么都不肯进去,他说,如果因为我迟到而给班级拖后腿,我不进校门。
正因为年轻教师们对自己的职业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他们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才能和教育艺术人生,在这样的条件下,打造有人格魅力、社会竞争力的学生当然不在话下。
用规划明确方向感
近几年,十堰一中不断增加新鲜血液,从国家一类大学、重点是国家“211工程”学校中招聘品学兼优的应届毕业生100多名。现在全校年龄不满35周岁的青年教师达140人。这些优秀的青年教师已经成了十堰一中宝贵的财富。十堰一中非常注重青年教师培养。学校鼓励年轻教师在上好课的同时,不断发现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抓基本功训练,培养合格型教师;抓教学能力,锻炼经验型教师;抓教研攻坚,充实科研型教师,形成了出色的教师团队。
对年轻教师的培养,学校采取多种措施:“结对子”,由骨干教师、特级教师担任指导教师,使青年教师的成长有了引路人;“定靶子”,明确奋斗目标;“压担子”,青年教师和其他教师肩负一样的责任,从事同样的工作;“搭台子”,每年举行青年教师汇报课、开展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活动,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量尺子”,制定青年教师考核制度,并纳入年终考核的范围。“用尖子”,一大批脱颖而出的青年教师担任火箭班、实验班老师和班主任。
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校要求青年教师“功夫花在课外,效果出在课堂”,在备课和集体教研上多钻研、多讨论、多出智慧,充分发挥青年的特长,借助现代科技,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实现课堂精讲、巧讲,变讲堂为学堂,提高实效。为切实带动所有教师上好课,十堰一中坚持开展三型课竞赛——青年教师汇报课、骨干教师示范课和一中名师研究课,通过三课,达到互教互学、共同提高。
教师的幸福不一定要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它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只有学生认可了我的工作,我的努力才有意义。”青年教师曾艳艳说,只有以学生为本,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才能凝聚学生的心,使其“亲其师,信其道”。这也是十堰一中所有青年教师共同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