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颖
徐颖被叫作“北斗女神”,是从2016年开始的。
那年她33岁,站在“SELF格致论道”的公益讲坛上,柔顺的黑色长发,在及肩处恰好打了一个弯儿,看起来温婉而有书卷气。16分钟多一点的讲座,流畅得像首叙事诗,把北斗导航系统的故事讲得丝丝入扣。超过2000万的视频播放量,一夜之间把她从幕后推向台前。
2017年,她和“航天英雄”杨利伟、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等人一起,被评选为“科普中国”形象大使。
今年,她又荣获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她每获一次荣誉,都在媒体上掀起一阵“北斗女神”热。
“我不喜欢这个叫法,有点过气网红的味道。”她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可不可以给我改成‘北斗青年科研工作者’?”
问完,她那股特有的冷幽默感凸显:“趁现在我还能用‘青年’这两个字。再过两年,你们就只能叫我‘北斗中年科研工作者’了。”
北斗:当时只道是寻常
202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完成了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全面部署。自此,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中国北斗正式开通,登上世界舞台。这件凝结了数十万北斗人心血的“太空项链”终于完工。
早在26年前,北斗立项之初,我国在导航卫星领域的基础可谓一片空白。负责北斗一号工程的科学家们,甚至只能用纸盒和牙签制作卫星模型。
那个时候,大多数人连导航卫星是什么都不知道。这其中,也包括徐颖。
1999年,徐颖刚满16岁就考上了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通信工程专业。读大学前,她一直是班上年纪最小的学生,成绩虽不突出,但学得也不吃力。到了填报志愿的时候,小姑娘听说“21世纪一定是通信的世纪”,便一拍脑袋,选了通信专业。
迷迷糊糊入了行,懵懵懂懂遇北斗。
2004年,她在北京理工大学攻读研究生,导师着手做北斗二号一期接收机的课题。由于之前有过类似的研究经验,徐颖便自然而然转入了北斗课题组。
那时的她未曾想到“北斗”二字会贯穿她的生命。
“我读到过一篇散文,说改变你命运的那一天,在日记上总是沉闷而平凡的,‘当时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这就是我回顾那个人生选择时的感觉。”
当时只道是寻常。
24岁得遇北斗、26岁博士毕业、32岁成为中科院光电研究院当时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时至今日,徐颖和北斗已经相伴近15年了。15年,是一个人的成熟周期,也是一个青年科研人员的黄金“疯长”期。作为彼此的“老朋友”,徐颖已经习惯了和北斗较劲儿死磕。
做工程与普通科研很不一样。让简单、纯粹的科学原理在充满局限又遍布荆棘的现实情境中发挥作用,是一个繁琐而令人疲惫的过程。问题到处有,坎坷那么多,“每一次都感觉过不去了”。
交互、发射、入轨、报文、组网……这些世人瞩目的闪耀时刻,对徐颖来说,更像在茫茫答卷中偶然遇到的句点,而非慷慨激昂的叹号。她很少为之激动,只是抬起头来看看deadline,然后专注于解决下一个问题。
徐颖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的相关简介这样介绍她的成就,“主导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全球导航卫星系统(BD/GNSS)电离层监测接收机,支撑构建了当前国内最大的电离层闪烁监测网络,填补了中国气象局电离层应急移动监测能力的空白。 ”
即便如此,她仍然说:“我还不配称为一名科学家,最多是一名工程师。”转而想到一辈子与卫星打交道的航天“大总师”孙家栋院士也说过几乎一样的话,又补上一句自嘲,“那我大概连工程师也算不上吧”。
科普:无心插柳柳成荫
“来自星星的灯塔”这一主题演讲,是徐颖走进大众视野的起点。“我当时没想那么多,只是接到了一个邀请,去参加一个中科院举办的活动。”
谁也没想到,她是个讲故事的高手,简单几个起承转合,就吸引了听众的注意。
“通常卫星发射只有延迟,没有提前。”但是,“北斗试验星必须提前发射,这在我国航天史上是非常罕见的”。
“雷电和恐怖片更配哦,那么雷电和什么不般配呢?不错,就是卫星发射。”然而“北斗第9颗卫星发射时也是一个电闪雷鸣的天气”,“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北斗研发中的艰难与挑战、北斗人的勇气与智慧,她娓娓道来。
但她最想讲的,还是为什么要用北斗、怎么用北斗。
“不敢用、不想用,这才是制约北斗发展的重要原因。”当初的演讲已经过去6年,这仍然是她心之所系的症结。
“北斗是要用起来的——这是我做科普最直接的目的。”她说,“如果大家都不了解它,又怎么去用它呢?”
在徐颖的讲述里,北斗无处不在,润物无声。
80%以上的智能手机用北斗实现定位;拖拉机和收割机在北斗指引下开展精准耕耘;科考队员用北斗定位跟踪项圈追踪藏羚羊的迁徙路径;海洋牧场通过基于北斗的电子浮标实时监测水域的资源状况;电力电网利用北斗的双向通信功能,无须人工勘察,就能获取各地的用电信息……
在世界的卫星导航俱乐部里,北斗与几位同行——美国GPS系统、俄罗斯GLONASS系统、欧盟伽利略系统一起,兼容、互操作。
平时看起来难分彼此,“但如果其他系统不能用了,北斗还在”。徐颖斩钉截铁地说,这才是他们为之呕心沥血的原因——为祖国打造一份高悬星空的安全感。
在徐颖看来,每个青年科学家都应该尝试一下,把自己的工作讲给不懂专业的大多数。“先讲得正确,再讲得通俗”“少列个公式,多讲个故事”。
“通过科普,让公众知道我们在做什么,知道科学能为大家做些什么,是科学家永不过期的社会使命。”她说,“哪怕只有一个小朋友,听完后萌生了对科学的兴趣;哪怕只有一个人,听完后觉得北斗未来可期,我就感到自己又贡献了一点分内的力量。”
成名:也无风雨也无晴
徐颖坦言,她至今都不太适应“北斗女神”这个称呼,觉得太过drama(戏剧化),在学术圈里显得格格不入。
对她来说,一朝成名纯属意外,“一开始是很开心的,但不久便意识到,它是一把‘双刃剑’”。
常常有朋友甩给她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