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研究所  > 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研究所

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研究所

      人类社会正处在大数据的信息化时代,全球变化响应、自然资源调查、生态环境监测、社会与城市的智慧管理、灾害监测与应急救援、行星探测等重大课题越来越依赖于空间信息的快速获取、智能分析和综合应用。空间信息科学与技术是在这样强烈的科学需求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被认为是继生物技术和纳米技术之后世界上发展最为迅速的第三大新技术。

 

      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成立于 1983 年,是我国最早从事空间信息科学和技术研究与教学的单位之一。研究所拥有国家遥感中心技术培训部、教育部高校遥感联合研究中心、空间信息集成与 3S 工程应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地球观测与导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自然资源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遥感所负责全校“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二级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培养了一大批著名教授学者和专业型领军人才,在国内外遥感空间信息领域享有盛誉。

 

       遥感所现有教职工 36 人,含教学科研岗 33 人,教辅人员 3 人,包括:教授(研究员)17 人,副教授 13 人,副研究员 2 人、助理研究员 1 人,其中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1 人,国家级人才 11 人。另有中国科学院院士 2 人(客座)。现有“地理信息科学”本科专业,“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和“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和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遥感所主要研究领域包括:(1)定量遥感反演和遥感信息提取的新理论和新方法,以及全球变化、水循环遥感、生态环境遥感、城市遥感、农业遥感、灾害遥感、行星遥感等应用研究;(2)地理信息科学基础理论、空间数据分析方法、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时空大数据与高性能计算技术,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研发,数字地球、智慧城市和数字矿山等应用研究;(3)卫星导航系统及应用服务的理论方法与关键技术,以及空间位置服务、智能交通、精准农业、室内导航等应用研究;(4)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卫星导航定位的技术集成和综合应用,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

      40 年来,北大遥感所在空间信息领域的国家重大应用中开展了一系列引领性工作。拥有“3 个第一”的光辉历史:设立全国第一个遥感教育基地、荣获全国第一个遥感领域的国家科技进步奖、研发全国第一个自主知识产权的商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先后荣获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32 项。其中,“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关键技术研究”曾入选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自主研发的龙软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 项、孵化的龙软科技已成功登陆上交所科创板、“偏振遥感物理机理、关键方法与技术应用”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未来,遥感所将依托现有的遥感地信学科基础,以卫星遥感、北斗导航、地理信息系统、智慧城市、无人机遥感、地球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进一步优化完善遥感科学与技术学科建设:包括遥感科学与地球空间信息学两个二级学科方向;大力引进以上领域的海内外优秀人才,包括高层次领军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在“地球观测与导航”、北京市“四个中心”建设等方向争取重大立项,持续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和北京市发展的能力。

 

  

logo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