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学术研究中的经典议题和当下浙江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旗帜,浙学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及讨论。美国哈佛大学副教务长、教授包弼德(Peter K. Bol)近年来一直从事浙江学术思想史的研究。前不久,笔者与包弼德在浙江金华,就什么是浙学,浙学具有哪些核心思想,当下浙江文化建设中的“浙学”又意味着什么等复杂而有趣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作为一名历史学者,包弼德从他个人的研究经历与研究取向出发,回答了上述问题。访谈内容整理如下。
浙学概念体现历史脉络和地方特色
包弼德从1994年开始致力于浙江地方史研究,并决定把重点放在宋至明代的婺州,也就是如今的金华市。1998年,他第一次到访金华,此后又带着学生和地球观察研究所的志愿者在这里度过了两个夏天。经过二十多年的酝酿与积累,终于以婺州为例,完成了一部关于“士人之学”的历史书稿。包弼德表示,他之所以将观察视域局限于金华地区的这段历史,是希望对之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尽管其研究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曾有过多次改变,但他赞成笔者的观点,即研究地方史的目的不是去找一个“代表性”的地方,而是通过研究一个地方的历史来观察那些在特定地方之外有意义的问题。
包弼德强调,通过历史的脉络去看浙学,要点在于抓住两个关键字:一个是“学”,另一个是“浙”。
为什么“学”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字?首先,我们今天所使用的词与过去所使用的词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今我们用“哲学”“意识形态”、各种“主义”,甚至像“思想”之类的词来谈论过去的知识史(这也是一个现代词),这些词可以用来描述现代的观念体系和知识类型,但却并不一定能被历史上的人所理解。如果我们对南宋时期的人讲“哲学”“思想”,他们可能完全听不懂。但当我们谈论“道学”“经学”“东莱学”“朱子学”“阳明学”时,我们知道它是什么意思,我们所探讨的历史人物也知道我们在讲什么。因此,“学”完全可以用来指称历史中人们讲说和思考的方式。其次,从意涵上看,“学”毫无疑问与思想、价值观有关,但同时,“学”也意味着践行,学必包含行。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可以将“学”与地点、人物和主题相联系。
至于为什么是“浙学”,或者说为什么以地域为名的“学”在宋代大量出现,包弼德认为,这与宋代以来地方士人的兴起有很大的关系。研究表明,12—16世纪,地方社会中的士人群体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作用与影响越来越重要。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韩明士(Robert Hymes)曾经使用“地方精英”一词来描述当时在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阶层。但是,“精英”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它缺乏规定性,若以财富、权势与威望作为标准来定义精英,那么,富人、武臣、商人都可视为精英阶层。而以宋代社会的实际情况看,当时的精英主要指的是士人,所以,用“地方精英”一词来涵括南宋的史实,可能是个误会。地方士人在宋代的大量涌现与科举制度有很大的关系。众所周知,在古代绝大多数的士人并未能够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成为各级官吏,但他们的士人身份却是确凿无疑的。这些士人所接受的教育是全国性的,他们为了能够成为天下之士而进行了学习,而在现实境遇中,他们又成了一乡之士、一地之士。
士人的选择构成浙学复杂多样性
对于应该如何理解浙学这一问题,包弼德表示,可以从前述对“学”的界定来论。第一,从思想、价值观层面上看,“浙学”的学术取向毋庸置疑是“经世致用”。但仅仅说“经世致用”并不能回答一个非常基本的问题,即什么样的“学”才能在经世中最有用?如果将儒家经典作为经世的知识来源,那么,儒家经典是指“五经”还是“四书”?不同的选择背后彰显着不同的经世理念。在包弼德看来,若以“五经”作为经世的模式,其立足点将